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明清时期一波移民由沿海向内陆、平原向丘陵和山区转移,移民史的研究成为一时热潮。但是我们在研究他们的来历时,更不能忘记他们在异乡的开拓。移民的后裔为了融入当地做出了种种的努力,在这里以一个家族为例来看其发展过程。
关键词 移民 氏族 萍乡
有关移民的研究,首推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内容覆盖了中国上下几千年时间以及各地移民问题,这部著作就如谭其骧先生认为:一个一个地区,或一个一个时代逐步进行,搞清楚当前各地人口的来历,才是研究移民史的首要课题。那么这些移民是如何在当地生存下去,并且他们的后裔又是如何壮大的呢?本人将以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萧玉铨编纂的《萧家湾上萧氏族谱》、1991年第八次续修的《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来探讨明清时期江西西陲萍乡县萧氏是如何在萍乡扎根繁衍。
一、明清时期萍乡县概况
1、萍乡地理情况
萍乡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湘赣边界、罗宵山脉北端,系华东地区和中南部地区的结合部。其地形为北部、东南部高,中部低,似一马鞍形。有袁、萍、栗、草4水,袁水流入赣江,萍、栗、草水流入湘江,境内地形以丘陵为主,约占三分之一,山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河谷平原约占五分之一。因而萍乡尽管地处湘赣交界处,位置相当重要,但是在明中期以前一直是蛮荒之地。自明中期后,由于倭寇骚扰,明政府实行禁海政策,以及闽、粤人口压力剧增,纷纷向内陆转移;同时新的农作物也由海外传入(如经济作物:烟草、蓝靛、棉花,粮食作物:番薯、玉米,这类粮食作物因其耐旱、耐瘠的作物,在山区、丘陵地带也能够种植。)萍乡自此进入全面开发时期。
2、明清时期萍乡历史沿革
在明代及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以前,萍乡县城分为三隅:东南隅、西隅和北隅;城外分七乡:遵化、桂华、钦风、归圣、永宁、安乐和观华乡。
康熙二十九年(1690)行均图法时,萍乡由七乡增加至十乡,即桂华乡分为新康乡和廷宣乡,永宁乡分为名惠乡、大安乡和长丰乡,其余乡保留,合起来共十乡。
清光绪末年,配合地方自治发展,萍乡由十乡改为二镇四十乡。
总体来说萍乡大体位置没有多大变化,而从《昭萍志略》之《氏族志》上来看共有591个氏族有入萍时间数据,这些氏族入萍的时间也反映了萍乡发展的情况,大体上县城、廷宣乡(清初前属桂华乡)和名惠乡在明代以前就有所发展,而其他区域发展受制于地理限制比较缓慢。而萍乡的发展伴随着移民进入,从《氏族志》来看明末清初正是移民入萍高峰时期,并且进驻之地又以大安乡突出,当然有些或许只是入籍大安乡,并没有移入此地。
二、萍乡萧家湾上萧氏
1、萧氏来源
“吾萍萧家湾上萧氏,族高而望伟,自明天启间,其先世敬廷公,由庐陵之曲山徒居于萍,历二世而卜宅陂头之大洲,人以是称萧家湾云……”
敬廷公,即富贵,明万历三十年生,天启年间由吉安庐陵曲山来萍,居邑北柳源。萧氏来自吉安庐陵县,时间为明天启年间,恰逢明末清初移民高潮移居萍乡的时间。那么萧氏以什么谋生,并且又如何在萍乡扎根呢?
“我族迁萍始祖敬廷公,諱福贵……未及冠,而怙恃失,尽所有以营葬,遂不及卒业于学,然有干略,胆气过人,废举屡中,由庐陵转贷于萍多年,萍人爱其雅,争相交结,士大夫有欣戚事,常任为主进。邑西刘氏,望族也,为女相攸。因赘公遂卜居于萍。”
萧氏始祖以贷起家,有谋略有胆气,在萍时得到士族们的认可,并且入婿,而后常居于萍。如果始祖不是早世,萧氏将会提前在萍扎根。后留下一子即如仙公。
“七代祖如仙公,諱文祥,敬廷公子,幼孤贫而朴诚,为外祖刘公廷杰所怜爱,养而教之,十龄后,稍稍食力,以奉其母。又数年寇乱,公见萍人日散,刘亦乏……,携母由荆湘间道走成都。先是庐陵旧戚,居其蜀中者数家,皆饶于资……会大寇初平,商未集,公转化数倍息,积资偿贷……因告母曰:萍旧居也,夫墓在焉,且壤接庐陵,今棚寇靖,外家存亡莫卜,遂返萍……賃居柳源,子有七。”
二代祖如仙公即文祥,生于崇祯十年,清康熙四十四年殁。这段时间萍乡经历明末的战乱以及清初的棚乱,二次战争使得萍乡人口急剧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萍乡外来移民在这时间迁居的比较多原因之一。在这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短暂迁徙成都,因有旧戚而居住于成都,这旧戚应该同样是早期萧氏从庐陵迁此;二是如仙公在棚乱结束后,再次迁徙回去,然此时其父敬廷公所建立的关系网已经无存,再加上无地无籍,因而在萍乡生存的压力剧增。生有七子,长子居萍,其他子要么早逝、要么迁徙。
“六代祖洪吉公,諱忠岐,字临祉,为如仙公家子……既而家歉甚,诸弟他徒,公乃专精于医,扶老亲市药黄花桥。求诊者,投剂无不效,因以为生计……朱公成贵,家中富,重公行,妻以女,公获资助,遂设肆湘东市,益勤谨自励……家亦日裕。康熙间,始购产陂头大洲上居焉。今所称萧家湾是也。子六。”
洪吉公,以医术起家,获朱成贵的资助,家资日盛,购地于陂头大洲上。古时,田产作为一个家族是否能够延续标志之一。萧氏在萍前二代都没有田产,又恰逢乱时,居无定所。到了第三代洪吉公始以购产,定居于陂头大洲上。其子有六,分六支分派,子孙繁衍。
2、萧氏宗族的建立
祠堂、族谱与族田视为宗族组织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且始终起作用的因素,甚至视之为宗族组织的普遍模式。萧氏历经清初的艰辛,而后扎根于萍乡,并且在这百余年来繁衍。然与当地土著相比,无论声望上还是其他方面都不如。代代分支又消弱了家族的力量,统合萧氏在清中期开始成为萧氏重中之重。
“本固则枝茂,源远则流长,抚枝派之分,而不思本源之合,陋矣。知本源之合,而不辨枝派之分,抑又疏矣。”萧氏在历经几代人后,互相之间有所疏远,力量分散,因而统合各分支非常有必要,修族谱就是重要之一。于清嘉庆已未年(1799)初修,修谱可以说加强了各支之间的联系,有了一个共同的语言。那么祠堂的建立,可以看出一个家族势力的崛起。
嘉庆丁卯年(1807)建祠于萍邑西境荷尧桥左枫树湾,毁于洪水,后子孙又重建。祠堂的建立得益于自第四代起,在祭拜祖先时,每年祭祀所捐的费用,用于领放生息,以为日后建祠所用,日月累计而成。
祠堂建成后,对于维护以及祭拜费用,不是一家一支所能够承担,因而合族共同购买。萧氏族产共有六处,一处枫树湾;一处安乐乡金山里地名长陂坝狮形山下;一处屋后山;一处竹根坡;一处屋左坡内狮形山背;一处归圣乡地名湘东市三圣祠下手左边。这些祠产是构成为祠堂的延续,也构成家族向心力的基础。
自此,萧氏在萍乡地位进一步加强,声望也日益上升。此时,各分支也随着人口的增多,迈出原先的出生地,走向更广阔的地方。
三、萧氏在萍乡的发展
1、 萧氏分布
萍乡萧家湾上萧氏,世系排列为:福、文、忠、士、安、光、大、若、立、家(暂列出前几代的世系)。前面已经论述过第一、二代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够地于萍乡,居无定所。到第三代洪吉公始卜居陂头大洲上,这也是萧家湾所由称也,后因他族逼处,人遂呼萧氏为上萧家。陂头洲位于今萍乡市湘东区老关东北,是萍乡最低处,成为萧氏开基祖之地。
“又十余年,齿益繁,田屋不足给,乃晰著,长、二、五、六各售旧居于艳亭公及先高祖,取其直别置产久之,艳亭公亦以人众卜宅他处,旧居基业遂尽归先高祖。”
萧氏第三代洪吉公有六子,长子蔼士(舒堂公)、次子华士(灼人公)、三子芳士(艳亭公)、四子茂士(豫堂公)、五子苔士(尔庆公)、六子蓬士(载升公)。这就是萧氏六支,后十多年来,“齿益繁”,旧居遂逐步转卖于四子豫堂公(旧居即陂头洲)。因而萧氏一支在陂头洲。
从《昭萍志略》中卷三《氏族志》记载,民国时期萍乡县大西区萧氏住址有善山冲、油塘埠、富塘冲、陂头洲四地。而另从《萍乡地名志》对照,油塘埠位于今天湘东区老关乡油塘村,萧氏于乾隆年间由陂头洲迁徙,又从萧玉铨所做《先曾太父家传》记载“先曾太父安周,字慎德,号勤庵……季迁油塘埠,家资日益。联族人为六代祖建祠”,萧安周,豫堂公二子,为萍乡萧氏第五代,“安”子辈。而善山冲、富塘冲虽然没有介绍,但是这两个地方必然是萧氏聚住地。除这四地外,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呢?
根据1986年版《萍乡市地名志》汇集
从表格一可以看出,一是萧氏集中于萍乡市湘东区(萍乡包括三县二区)的三个乡镇;二是萧氏分衍集中在乾隆、嘉庆时期,这也符合上面介绍第四代由于“齿益繁”,除第四支,其他从旧居搬出;三是由边缘地区向中心地区转移,老关乡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边缘,湘东镇位于萍乡市西部,旧有湘东市。
萧氏从明天启年间至清中期,历百余年,逐步在萍乡站稳脚跟,而后所缺少的是功名,能够为族内再增加一笔荣誉,萧玉铨就是萧氏第一位进士。
2、萧玉铨主导族内外之事
“萧玉铨,原名若锋,字庚笙。道光丁酉举人,乙巳成进士,入翰林散馆授编修,文明燥甚,咸丰间以迎养归。值发逆之乱,道途梗塞,读礼后遂不复出。”
萧玉铨生于嘉庆15年(1810),卒于光绪11年(1885)。出自四房(这一支脉萧氏读书人多),其父大梅主导过族谱二、三修。因而深受其父影响,对于族内之事非常重视。一是于同治丁卯年(1867)倡导并主修第四次族谱,请当时翰林何廷谦作序,并且在族谱内为各位先辈们做家传;二是非常重视族内子弟的学习,后有胞弟玉铭优选,子立群、立迁选拔,子立炎又为进士;三是对于族外主要其以文出名,“耆宿以文艺请质者,亦乐与序之。”此外如主编过《圣庙诞祭图册》、《劝贤堂图册》,参与同治《袁州府志》编修,并主建黄花渡桥等等。
四、小结
明中期后,新的作物(烟草、蓝靛、玉米、番薯等)伴随着闽、粤、赣的移
民向四周扩展,同时人口的繁衍,生存的压力促使着丘陵、山区的进一步开发。萍乡属于多丘陵地带,明前尚属于蛮荒之地,在明末清初历经一系列的战乱后,土地的荒芜又吸引着四周的人向萍乡迁徙,萧氏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外来人迁入此地,所遇到的困难重重,如土著的欺压、移民之间的矛盾、土地的问题等等,然而大多移民还是生存了下来。萧氏的经历就是一个样本,在这中我们看到萧氏前三代艰难的开拓,之后萧氏家族逐步繁衍,并且向四周扩散,历二百年左右,萧氏终成萍乡的望族。作为移民家族,没有和其他家族合并情况下,能够立足于县内实属不易,这也是萧氏历代先人的艰辛,也是移民先民们的写照。
参考文献:
[1] (康熙)《萍乡县志》,卷2,《隅乡》,第10—11页
[2](同治)《萍乡县志》,卷1,《地理。乡里》,第6—8页。
[3](民国)《昭萍志略》,卷1,《地志。乡里》,第9页。
[4](同治)清萧玉铨等纂修:《萧家湾上萧氏族谱》,卷1《序》清同治六年(1867年)刻本。
[5]萧轼之、萧拱之等纂修:《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第八次续修,《始祖敬廷公家传》,1991年敦本堂。
[6]萧轼之、萧拱之等纂修:《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第八次续修,《七代如仙公家传》,1991年敦本堂。
[7]萧轼之、萧拱之等纂修:《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第八次续修,《六代祖家传》,1991年敦本堂。
[8](四修)萧玉铨:《萍乡萧家湾上萧氏族谱》[M],《清嘉庆已未初修序—安达》。1867年刊本。
[9]萧轼之、萧拱之等纂修:《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第八次续修,《先高祖兄弟家传》,1991年敦本堂。
[10]萧轼之、萧拱之等纂修:《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第八次续修,《先曾太父家传》,1991年敦本堂。
[11](民国)刘洪辟纂修:《昭萍志略》[M],民国二十四年(1935)刊本,卷九,《人物志•列传》,第1437-1438页。
[12] (民国)刘洪辟纂修:《昭萍志略》[M],民国二十四年(1935)刊本,卷九,《人物志•列传》,第1437-1438页。
关键词 移民 氏族 萍乡
有关移民的研究,首推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内容覆盖了中国上下几千年时间以及各地移民问题,这部著作就如谭其骧先生认为:一个一个地区,或一个一个时代逐步进行,搞清楚当前各地人口的来历,才是研究移民史的首要课题。那么这些移民是如何在当地生存下去,并且他们的后裔又是如何壮大的呢?本人将以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萧玉铨编纂的《萧家湾上萧氏族谱》、1991年第八次续修的《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来探讨明清时期江西西陲萍乡县萧氏是如何在萍乡扎根繁衍。
一、明清时期萍乡县概况
1、萍乡地理情况
萍乡位于江西省西部,地处湘赣边界、罗宵山脉北端,系华东地区和中南部地区的结合部。其地形为北部、东南部高,中部低,似一马鞍形。有袁、萍、栗、草4水,袁水流入赣江,萍、栗、草水流入湘江,境内地形以丘陵为主,约占三分之一,山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河谷平原约占五分之一。因而萍乡尽管地处湘赣交界处,位置相当重要,但是在明中期以前一直是蛮荒之地。自明中期后,由于倭寇骚扰,明政府实行禁海政策,以及闽、粤人口压力剧增,纷纷向内陆转移;同时新的农作物也由海外传入(如经济作物:烟草、蓝靛、棉花,粮食作物:番薯、玉米,这类粮食作物因其耐旱、耐瘠的作物,在山区、丘陵地带也能够种植。)萍乡自此进入全面开发时期。
2、明清时期萍乡历史沿革
在明代及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以前,萍乡县城分为三隅:东南隅、西隅和北隅;城外分七乡:遵化、桂华、钦风、归圣、永宁、安乐和观华乡。
康熙二十九年(1690)行均图法时,萍乡由七乡增加至十乡,即桂华乡分为新康乡和廷宣乡,永宁乡分为名惠乡、大安乡和长丰乡,其余乡保留,合起来共十乡。
清光绪末年,配合地方自治发展,萍乡由十乡改为二镇四十乡。
总体来说萍乡大体位置没有多大变化,而从《昭萍志略》之《氏族志》上来看共有591个氏族有入萍时间数据,这些氏族入萍的时间也反映了萍乡发展的情况,大体上县城、廷宣乡(清初前属桂华乡)和名惠乡在明代以前就有所发展,而其他区域发展受制于地理限制比较缓慢。而萍乡的发展伴随着移民进入,从《氏族志》来看明末清初正是移民入萍高峰时期,并且进驻之地又以大安乡突出,当然有些或许只是入籍大安乡,并没有移入此地。
二、萍乡萧家湾上萧氏
1、萧氏来源
“吾萍萧家湾上萧氏,族高而望伟,自明天启间,其先世敬廷公,由庐陵之曲山徒居于萍,历二世而卜宅陂头之大洲,人以是称萧家湾云……”
敬廷公,即富贵,明万历三十年生,天启年间由吉安庐陵曲山来萍,居邑北柳源。萧氏来自吉安庐陵县,时间为明天启年间,恰逢明末清初移民高潮移居萍乡的时间。那么萧氏以什么谋生,并且又如何在萍乡扎根呢?
“我族迁萍始祖敬廷公,諱福贵……未及冠,而怙恃失,尽所有以营葬,遂不及卒业于学,然有干略,胆气过人,废举屡中,由庐陵转贷于萍多年,萍人爱其雅,争相交结,士大夫有欣戚事,常任为主进。邑西刘氏,望族也,为女相攸。因赘公遂卜居于萍。”
萧氏始祖以贷起家,有谋略有胆气,在萍时得到士族们的认可,并且入婿,而后常居于萍。如果始祖不是早世,萧氏将会提前在萍扎根。后留下一子即如仙公。
“七代祖如仙公,諱文祥,敬廷公子,幼孤贫而朴诚,为外祖刘公廷杰所怜爱,养而教之,十龄后,稍稍食力,以奉其母。又数年寇乱,公见萍人日散,刘亦乏……,携母由荆湘间道走成都。先是庐陵旧戚,居其蜀中者数家,皆饶于资……会大寇初平,商未集,公转化数倍息,积资偿贷……因告母曰:萍旧居也,夫墓在焉,且壤接庐陵,今棚寇靖,外家存亡莫卜,遂返萍……賃居柳源,子有七。”
二代祖如仙公即文祥,生于崇祯十年,清康熙四十四年殁。这段时间萍乡经历明末的战乱以及清初的棚乱,二次战争使得萍乡人口急剧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萍乡外来移民在这时间迁居的比较多原因之一。在这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短暂迁徙成都,因有旧戚而居住于成都,这旧戚应该同样是早期萧氏从庐陵迁此;二是如仙公在棚乱结束后,再次迁徙回去,然此时其父敬廷公所建立的关系网已经无存,再加上无地无籍,因而在萍乡生存的压力剧增。生有七子,长子居萍,其他子要么早逝、要么迁徙。
“六代祖洪吉公,諱忠岐,字临祉,为如仙公家子……既而家歉甚,诸弟他徒,公乃专精于医,扶老亲市药黄花桥。求诊者,投剂无不效,因以为生计……朱公成贵,家中富,重公行,妻以女,公获资助,遂设肆湘东市,益勤谨自励……家亦日裕。康熙间,始购产陂头大洲上居焉。今所称萧家湾是也。子六。”
洪吉公,以医术起家,获朱成贵的资助,家资日盛,购地于陂头大洲上。古时,田产作为一个家族是否能够延续标志之一。萧氏在萍前二代都没有田产,又恰逢乱时,居无定所。到了第三代洪吉公始以购产,定居于陂头大洲上。其子有六,分六支分派,子孙繁衍。
2、萧氏宗族的建立
祠堂、族谱与族田视为宗族组织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且始终起作用的因素,甚至视之为宗族组织的普遍模式。萧氏历经清初的艰辛,而后扎根于萍乡,并且在这百余年来繁衍。然与当地土著相比,无论声望上还是其他方面都不如。代代分支又消弱了家族的力量,统合萧氏在清中期开始成为萧氏重中之重。
“本固则枝茂,源远则流长,抚枝派之分,而不思本源之合,陋矣。知本源之合,而不辨枝派之分,抑又疏矣。”萧氏在历经几代人后,互相之间有所疏远,力量分散,因而统合各分支非常有必要,修族谱就是重要之一。于清嘉庆已未年(1799)初修,修谱可以说加强了各支之间的联系,有了一个共同的语言。那么祠堂的建立,可以看出一个家族势力的崛起。
嘉庆丁卯年(1807)建祠于萍邑西境荷尧桥左枫树湾,毁于洪水,后子孙又重建。祠堂的建立得益于自第四代起,在祭拜祖先时,每年祭祀所捐的费用,用于领放生息,以为日后建祠所用,日月累计而成。
祠堂建成后,对于维护以及祭拜费用,不是一家一支所能够承担,因而合族共同购买。萧氏族产共有六处,一处枫树湾;一处安乐乡金山里地名长陂坝狮形山下;一处屋后山;一处竹根坡;一处屋左坡内狮形山背;一处归圣乡地名湘东市三圣祠下手左边。这些祠产是构成为祠堂的延续,也构成家族向心力的基础。
自此,萧氏在萍乡地位进一步加强,声望也日益上升。此时,各分支也随着人口的增多,迈出原先的出生地,走向更广阔的地方。
三、萧氏在萍乡的发展
1、 萧氏分布
萍乡萧家湾上萧氏,世系排列为:福、文、忠、士、安、光、大、若、立、家(暂列出前几代的世系)。前面已经论述过第一、二代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够地于萍乡,居无定所。到第三代洪吉公始卜居陂头大洲上,这也是萧家湾所由称也,后因他族逼处,人遂呼萧氏为上萧家。陂头洲位于今萍乡市湘东区老关东北,是萍乡最低处,成为萧氏开基祖之地。
“又十余年,齿益繁,田屋不足给,乃晰著,长、二、五、六各售旧居于艳亭公及先高祖,取其直别置产久之,艳亭公亦以人众卜宅他处,旧居基业遂尽归先高祖。”
萧氏第三代洪吉公有六子,长子蔼士(舒堂公)、次子华士(灼人公)、三子芳士(艳亭公)、四子茂士(豫堂公)、五子苔士(尔庆公)、六子蓬士(载升公)。这就是萧氏六支,后十多年来,“齿益繁”,旧居遂逐步转卖于四子豫堂公(旧居即陂头洲)。因而萧氏一支在陂头洲。
从《昭萍志略》中卷三《氏族志》记载,民国时期萍乡县大西区萧氏住址有善山冲、油塘埠、富塘冲、陂头洲四地。而另从《萍乡地名志》对照,油塘埠位于今天湘东区老关乡油塘村,萧氏于乾隆年间由陂头洲迁徙,又从萧玉铨所做《先曾太父家传》记载“先曾太父安周,字慎德,号勤庵……季迁油塘埠,家资日益。联族人为六代祖建祠”,萧安周,豫堂公二子,为萍乡萧氏第五代,“安”子辈。而善山冲、富塘冲虽然没有介绍,但是这两个地方必然是萧氏聚住地。除这四地外,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呢?
根据1986年版《萍乡市地名志》汇集
从表格一可以看出,一是萧氏集中于萍乡市湘东区(萍乡包括三县二区)的三个乡镇;二是萧氏分衍集中在乾隆、嘉庆时期,这也符合上面介绍第四代由于“齿益繁”,除第四支,其他从旧居搬出;三是由边缘地区向中心地区转移,老关乡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边缘,湘东镇位于萍乡市西部,旧有湘东市。
萧氏从明天启年间至清中期,历百余年,逐步在萍乡站稳脚跟,而后所缺少的是功名,能够为族内再增加一笔荣誉,萧玉铨就是萧氏第一位进士。
2、萧玉铨主导族内外之事
“萧玉铨,原名若锋,字庚笙。道光丁酉举人,乙巳成进士,入翰林散馆授编修,文明燥甚,咸丰间以迎养归。值发逆之乱,道途梗塞,读礼后遂不复出。”
萧玉铨生于嘉庆15年(1810),卒于光绪11年(1885)。出自四房(这一支脉萧氏读书人多),其父大梅主导过族谱二、三修。因而深受其父影响,对于族内之事非常重视。一是于同治丁卯年(1867)倡导并主修第四次族谱,请当时翰林何廷谦作序,并且在族谱内为各位先辈们做家传;二是非常重视族内子弟的学习,后有胞弟玉铭优选,子立群、立迁选拔,子立炎又为进士;三是对于族外主要其以文出名,“耆宿以文艺请质者,亦乐与序之。”此外如主编过《圣庙诞祭图册》、《劝贤堂图册》,参与同治《袁州府志》编修,并主建黄花渡桥等等。
四、小结
明中期后,新的作物(烟草、蓝靛、玉米、番薯等)伴随着闽、粤、赣的移
民向四周扩展,同时人口的繁衍,生存的压力促使着丘陵、山区的进一步开发。萍乡属于多丘陵地带,明前尚属于蛮荒之地,在明末清初历经一系列的战乱后,土地的荒芜又吸引着四周的人向萍乡迁徙,萧氏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外来人迁入此地,所遇到的困难重重,如土著的欺压、移民之间的矛盾、土地的问题等等,然而大多移民还是生存了下来。萧氏的经历就是一个样本,在这中我们看到萧氏前三代艰难的开拓,之后萧氏家族逐步繁衍,并且向四周扩散,历二百年左右,萧氏终成萍乡的望族。作为移民家族,没有和其他家族合并情况下,能够立足于县内实属不易,这也是萧氏历代先人的艰辛,也是移民先民们的写照。
参考文献:
[1] (康熙)《萍乡县志》,卷2,《隅乡》,第10—11页
[2](同治)《萍乡县志》,卷1,《地理。乡里》,第6—8页。
[3](民国)《昭萍志略》,卷1,《地志。乡里》,第9页。
[4](同治)清萧玉铨等纂修:《萧家湾上萧氏族谱》,卷1《序》清同治六年(1867年)刻本。
[5]萧轼之、萧拱之等纂修:《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第八次续修,《始祖敬廷公家传》,1991年敦本堂。
[6]萧轼之、萧拱之等纂修:《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第八次续修,《七代如仙公家传》,1991年敦本堂。
[7]萧轼之、萧拱之等纂修:《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第八次续修,《六代祖家传》,1991年敦本堂。
[8](四修)萧玉铨:《萍乡萧家湾上萧氏族谱》[M],《清嘉庆已未初修序—安达》。1867年刊本。
[9]萧轼之、萧拱之等纂修:《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第八次续修,《先高祖兄弟家传》,1991年敦本堂。
[10]萧轼之、萧拱之等纂修:《萍乡萧家湾上萧氏家史》第八次续修,《先曾太父家传》,1991年敦本堂。
[11](民国)刘洪辟纂修:《昭萍志略》[M],民国二十四年(1935)刊本,卷九,《人物志•列传》,第1437-1438页。
[12] (民国)刘洪辟纂修:《昭萍志略》[M],民国二十四年(1935)刊本,卷九,《人物志•列传》,第1437-14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