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要展现十足的语文味,就要深深扎根于文本的土壤里。在上九年级下册王鼎均的《那树》时,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以文本为范本,历练方法,然后由点到面的拓展,使方法转化为能力,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研读文本,激发思维,小组合作时机适宜,探究有效,体现语文的趣味性;立足文本,多元解读,自主体验,体现语文的丰富性。
关键词 文本 方法 工具性 合作探究 趣味性 多元解读丰富性
一堂好的语文课,老师会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在时光里自由穿梭,在文字间诗意倘佯。正如特级教师王松舟老师说的:“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我觉得语文课要展现十足的语文味,就要深深扎根于文本的土壤里。在上九年级下册王鼎均的《那树》时,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彰显课堂的语文味。
一、以文本为范本,历练方法,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经常有学生向我抱怨说散文阅读太难了,根本看不懂。所以在《那树》教学时,就有必要通过本文,使他们掌握散文这一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历练方法,以便厚积薄发。
在教学设计时,为了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我问学生:本文以老树的生命历程为线索,写了有关老树的哪些事?学生们通过阅读文本,找到老树给人以慰藉;夏天送阴纳凉;忍辱负重,最后倒在人类的电锯之下。设计的目的是让他们明白选材是为文章主旨服务的,线索穿起了散落的材料。接下来进一步了解作者写作意图,为什么以“老树”为题?引导学生紧扣文本,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分析关键句和重点词语,如“一里一里铺”“一千码一千码架”“一排一排挨”等,了解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品味文句中的动词“咬”“撒”等,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生命的屠杀。由此,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最后水到渠成,学生自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以“老树”为题的用意了,就是散文通常的创作手法——托物寓意。
教材、文本只是例子,是历练方法的凭借。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就是要体现其实用性,通过课堂上对文本的学习,实现由点向面的拓展。以一篇文章的精读为点,再辅以整单元文章的强化为面,那么我相信学生再面对同类的散文阅读,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二、合作适宜,探究有效,体现语文的趣味性
新课标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春风的吹拂下,花样繁多的小组合作形式呈现于课堂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可以发现合作学习几乎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没有这一形式,似乎就不是新课改下的课了。合作探究的形式当然是好的,但不可泛用,流于形式。
在《那树》的教学中,我把小组的合作探究放在了课堂的后面环节,通过前面对老树形象的感知,作者写作意图的了解,然后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那棵老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要求是先分小组讨论十分钟,然后每人把讨论结果写下来,字数在200字以下.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来理解课文的内涵,站在老树的立场,它是怎样看待人类的行为:痛惜和忧虑,还是满含忧愤,死不瞑目?十分钟,200字,讨论的时间充裕,压力不大,通过小组各成员的讨论,互通有无,每人都有所感悟,然后进行课堂练笔,付诸笔端,使讨论具体化,便于老师了解合作探讨的深度和有效性,以及对本课教学的评价.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囿于自身的水平和鉴赏能力,就不能在较高层次上把握文本,合作必然是无序的,低效的.适宜的合作,可以使学生在相互的协作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
三、多元解读,自主体验,体现语文的丰富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进行探究性的阅读,领悟文本的价值所在,还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那树》是王鼎均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意蕴深刻。有同学说,有了大树的荫庇,人们生活温馨和谐啊,后来,现代文明快速发展,人们淹没在滚滚烟尘中。因此,作者向往田园般的诗意生活,对现代文明充满厌恶之情;有同学在解读作品的主题时说,那棵老树,历经沧桑,奉献自己,最后却倒在电锯之下。由此,作者想告诉我们,就是要保护环境,善待生命。再引申,由于人类乱砍滥伐,导致沙尘暴,泥石流,土地沙化等;还有阅读更为广泛的同学,进一步说明人类急功近利的发展,城市中大量的文化遗迹,古代建筑被毁于一旦,为所谓的发展让道。照这样的思路下去,这堂语文课就是一节地理加政治课了。
这样的对文本的解读,从某一方面来说不无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 学生的性格情感阅历决定了对文本解读的广度和深度。解读文本,既要重视学生的体验,也要尊重文本,否则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提倡走出以教材为中心的狭小的天地,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问题,但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整合其他学科的度,不然语文味就会荡然无存。所以多元解读文本,应该建立在对文本自身价值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入文本,让学生去领会文章的内涵和精髓所在;同时又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走入更为广阔的生活之中,去发现赋予文本新的内涵,让学生在发现中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力历练授以方法的活水,合作探究激发兴趣的活水,多元解读启发思维的活水从何而来?从文本的读、品、感中来。紧扣文本的阅读,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才能摇曳生姿,使学生真正有所得。
作者简介:
吴燕子(1971-),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第一中学教师,中教一级,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
关键词 文本 方法 工具性 合作探究 趣味性 多元解读丰富性
一堂好的语文课,老师会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在时光里自由穿梭,在文字间诗意倘佯。正如特级教师王松舟老师说的:“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我觉得语文课要展现十足的语文味,就要深深扎根于文本的土壤里。在上九年级下册王鼎均的《那树》时,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来彰显课堂的语文味。
一、以文本为范本,历练方法,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经常有学生向我抱怨说散文阅读太难了,根本看不懂。所以在《那树》教学时,就有必要通过本文,使他们掌握散文这一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历练方法,以便厚积薄发。
在教学设计时,为了体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我问学生:本文以老树的生命历程为线索,写了有关老树的哪些事?学生们通过阅读文本,找到老树给人以慰藉;夏天送阴纳凉;忍辱负重,最后倒在人类的电锯之下。设计的目的是让他们明白选材是为文章主旨服务的,线索穿起了散落的材料。接下来进一步了解作者写作意图,为什么以“老树”为题?引导学生紧扣文本,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分析关键句和重点词语,如“一里一里铺”“一千码一千码架”“一排一排挨”等,了解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品味文句中的动词“咬”“撒”等,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生命的屠杀。由此,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最后水到渠成,学生自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以“老树”为题的用意了,就是散文通常的创作手法——托物寓意。
教材、文本只是例子,是历练方法的凭借。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就是要体现其实用性,通过课堂上对文本的学习,实现由点向面的拓展。以一篇文章的精读为点,再辅以整单元文章的强化为面,那么我相信学生再面对同类的散文阅读,就不会束手无策了。
二、合作适宜,探究有效,体现语文的趣味性
新课标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春风的吹拂下,花样繁多的小组合作形式呈现于课堂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可以发现合作学习几乎成了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没有这一形式,似乎就不是新课改下的课了。合作探究的形式当然是好的,但不可泛用,流于形式。
在《那树》的教学中,我把小组的合作探究放在了课堂的后面环节,通过前面对老树形象的感知,作者写作意图的了解,然后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那棵老树,面对人类,你想说什么?要求是先分小组讨论十分钟,然后每人把讨论结果写下来,字数在200字以下.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来理解课文的内涵,站在老树的立场,它是怎样看待人类的行为:痛惜和忧虑,还是满含忧愤,死不瞑目?十分钟,200字,讨论的时间充裕,压力不大,通过小组各成员的讨论,互通有无,每人都有所感悟,然后进行课堂练笔,付诸笔端,使讨论具体化,便于老师了解合作探讨的深度和有效性,以及对本课教学的评价.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学生囿于自身的水平和鉴赏能力,就不能在较高层次上把握文本,合作必然是无序的,低效的.适宜的合作,可以使学生在相互的协作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
三、多元解读,自主体验,体现语文的丰富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进行探究性的阅读,领悟文本的价值所在,还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那树》是王鼎均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意蕴深刻。有同学说,有了大树的荫庇,人们生活温馨和谐啊,后来,现代文明快速发展,人们淹没在滚滚烟尘中。因此,作者向往田园般的诗意生活,对现代文明充满厌恶之情;有同学在解读作品的主题时说,那棵老树,历经沧桑,奉献自己,最后却倒在电锯之下。由此,作者想告诉我们,就是要保护环境,善待生命。再引申,由于人类乱砍滥伐,导致沙尘暴,泥石流,土地沙化等;还有阅读更为广泛的同学,进一步说明人类急功近利的发展,城市中大量的文化遗迹,古代建筑被毁于一旦,为所谓的发展让道。照这样的思路下去,这堂语文课就是一节地理加政治课了。
这样的对文本的解读,从某一方面来说不无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 学生的性格情感阅历决定了对文本解读的广度和深度。解读文本,既要重视学生的体验,也要尊重文本,否则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提倡走出以教材为中心的狭小的天地,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问题,但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整合其他学科的度,不然语文味就会荡然无存。所以多元解读文本,应该建立在对文本自身价值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入文本,让学生去领会文章的内涵和精髓所在;同时又要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走入更为广阔的生活之中,去发现赋予文本新的内涵,让学生在发现中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力历练授以方法的活水,合作探究激发兴趣的活水,多元解读启发思维的活水从何而来?从文本的读、品、感中来。紧扣文本的阅读,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才能摇曳生姿,使学生真正有所得。
作者简介:
吴燕子(1971-),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第一中学教师,中教一级,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