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2011年提出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实施,加之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构建高效课堂上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建构高效课堂,从宏观角度上讲,受课程目标、班级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影响。微观角度上则与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手段是否先进密不可分。作为一个就任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创设高效课堂,是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的必然要求。笔者拟结合教学第一线的具体实践体验,进一步从微观上分析探讨新课改理念下高效课堂的构建。
如果把高效课堂比作是大海中的一艘轮船,那么,新课改的第一个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灯塔”,也可以说,我们积极倡导创设高效课堂,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而能够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才能保证高效课堂不偏离航道。
一、找准构建高效课堂的“灯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一词,含义颇广。从广义上讲,它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而新课标中所提及的语文素养,则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要突破构建高效课堂的三大要素之一的“教学效果”,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构建高效课堂,要因课而定,有重点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每一节课都有所侧重,抓住重点提升的语文素养,因课而定,积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孩子们快乐、充满热情地学习,这样的课堂怎能不高效呢?
二、牢记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南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新课改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性格和人格的健全,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这与新课标提出的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也就促成了高效课堂的建构。在苏教版第六册《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中,有位老师抓住了“两个人相遇了,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一问题,请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挥文本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导孩子体会感受萧伯纳谦逊自律的优秀品质以及小姑娘的人格力量。最后,回归生活当中,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么提醒自己或朋友。
在你作文发表后得意扬扬时,好朋友会对你说……
在朋友钢琴考试通过十级,骄傲地到处炫耀时, 你会提醒他说……”
这样,不仅让孩子们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更重要的是有所用,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成长。
在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知识。教给他们思考的方式、思考角度和灵活性,这些对他们的影响是终身受益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整体发展,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的具体要求。在每一节新课的时候,可以根据课题来提问孩子们:如果给你这样一个题目,你会写些什么呢?我一直觉得,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角度,拓展思维。通常情况下,通过课题,孩子们也能提问出课文的重点和要点。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也了解了学情,在此基础上授课,必将会事半功倍。
三、紧抓构建高效课堂的“舵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而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也是新课改所积极倡导的。要顺利实现这两点,就需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从演员转身为幕后导演,让孩子们去自主学习与探究。在讲解生字的时候,先请同桌互说。这不仅培养了小朋友的沟通、写作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为实现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又前进了一步。讲解《李广射虎》的生字时,采用这一方法,唐、惕、猎、呆、札,孩子们都能讲到关键注意点上。有个孩子提醒“卢”字,还提醒到第一笔竖要比第二笔横长,不仅注意到字要写正确,还注意到要写美。这种通过孩子合作学习,当小老师,兴趣浓,注意力集中,可谓一举多得,有利于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的建构。
总之,新课程理念我国基础教育的宏观指导思想,与我们的教学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时时处处以此为指导方向,贯彻落实之。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如果把高效课堂比作是大海中的一艘轮船,那么,新课改的第一个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灯塔”,也可以说,我们积极倡导创设高效课堂,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而能够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的双重特点,才能保证高效课堂不偏离航道。
一、找准构建高效课堂的“灯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一词,含义颇广。从广义上讲,它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而新课标中所提及的语文素养,则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要突破构建高效课堂的三大要素之一的“教学效果”,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构建高效课堂,要因课而定,有重点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每一节课都有所侧重,抓住重点提升的语文素养,因课而定,积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孩子们快乐、充满热情地学习,这样的课堂怎能不高效呢?
二、牢记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南针”: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新课改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性格和人格的健全,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这与新课标提出的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也就促成了高效课堂的建构。在苏教版第六册《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中,有位老师抓住了“两个人相遇了,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一问题,请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挥文本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引导孩子体会感受萧伯纳谦逊自律的优秀品质以及小姑娘的人格力量。最后,回归生活当中,创设情境,学以致用。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么提醒自己或朋友。
在你作文发表后得意扬扬时,好朋友会对你说……
在朋友钢琴考试通过十级,骄傲地到处炫耀时, 你会提醒他说……”
这样,不仅让孩子们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更重要的是有所用,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成长。
在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培养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知识。教给他们思考的方式、思考角度和灵活性,这些对他们的影响是终身受益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整体发展,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的具体要求。在每一节新课的时候,可以根据课题来提问孩子们:如果给你这样一个题目,你会写些什么呢?我一直觉得,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角度,拓展思维。通常情况下,通过课题,孩子们也能提问出课文的重点和要点。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也了解了学情,在此基础上授课,必将会事半功倍。
三、紧抓构建高效课堂的“舵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而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也是新课改所积极倡导的。要顺利实现这两点,就需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从演员转身为幕后导演,让孩子们去自主学习与探究。在讲解生字的时候,先请同桌互说。这不仅培养了小朋友的沟通、写作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为实现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又前进了一步。讲解《李广射虎》的生字时,采用这一方法,唐、惕、猎、呆、札,孩子们都能讲到关键注意点上。有个孩子提醒“卢”字,还提醒到第一笔竖要比第二笔横长,不仅注意到字要写正确,还注意到要写美。这种通过孩子合作学习,当小老师,兴趣浓,注意力集中,可谓一举多得,有利于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的建构。
总之,新课程理念我国基础教育的宏观指导思想,与我们的教学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时时处处以此为指导方向,贯彻落实之。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