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生动的演讲大家都爱听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hu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同学演讲,叙事清楚,语句也通顺,但听后往往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语言缺乏形象化是原因之一,
  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准确形象地阐释真理,栩栩如生地描述事物,能够激发听众投身实践的热情,使演讲产生强大的说服力。
  全国政协前任主席李瑞环,他的演讲,听众十分爱听,效果也很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很注重演讲语言的形象化。那么,他是如何做到演讲语言形象化的呢?
  第一,有时候我们在演讲中要用到术语或抽象的概念,为了让听众听清、听懂,就需要用具体形象的诠释代替抽象的定义,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从而把抽象的、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使听众容易接受并得到启不。
  1997年6月29日,李瑞环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在论述“质的多样性”时,他是这样讲的——
  一块木头是什么?就是一块木头,这个回答并没有错,但它还是什么?这就要看具体情况。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来烧火就是燃料,拿它来挑水就是工具,拿它来和坏人斗争就是武器,拿它来行凶打劫就是凶器,拿到法庭就是证据,但还是那块木头。这就是质的多样性。
  什么叫“质的多样性”?它的内涵是什么?相信对于一些理论功底不深的听众来说,要想搞清楚、弄明白这一概念,是要费很大劲的。然而演讲者用形象化的语言把它具体化为“木头”,并阐述了木头在不同的情形下可以为原料、燃料、工具、武器、凶器、证据等,这种形象化的语言,一经讲出就具体、生动,三言两语便让听众明白了一个深奥、抽象的哲学概念。
  第二,形象化的语言就是把事物描述得绘声绘色,声色俱鲜,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正因如此,演讲者可以着力使用形象化的语言,为听众营造出一个逼真的视像,从而让听众产生联想,感同身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资本一来到世间,就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样就把“资本”拟人化了,使其变成了具体、可感、逼真的生活画面。李瑞环在1988年3月谈城市协调发展时,有一句话就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
  中国是一个巨人,只要稳步走,步子就是大的;只要不摔跤,就是了不起的成绩。最可怕的是自己折腾自己,自身先发起烧来。
  这段演讲,用语虽然不多,但能够激发听众的奋进之心,也能让某些人警醒。之所以产生这样强烈的效果,是演讲者以拟人手法,形象化地给听众造成了两种视像:一是意气风发、阔步前进的巨人形象;一是“发高烧”,身心俱疲、萎靡不振的病态形象。演讲者就是用这些形象化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令听众明白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
  第三,从心理学上讲,如果演讲者的讲述浅显易懂,生动活泼,使听众接受形象化语言的刺激后,他们就会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触其物、如睹其形之感。因此,演讲者在使用形象化语言时,可以直接作用于听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让语言符号代替颜色、声音、气味和形状而作用于感觉器官,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一次演讲中,李瑞环对某些人的官僚主义做法,提出了这样的批判——
  “无论事大小,认识先抓好”,这是我们的传统。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人把抓认识当成了坐而论道、不干实事的借口。他们只讲空理论不讲实道理,只讲大原则不讲真问题;“事小道理大,个小帽子高”。你急得坐立不安,他说你不懂政治。他们不分大事小事、难事易事,一律都要“找”上一帮人关门去开会,结果只听楼梯响,不见人来,占去了干事的很多时间。
  这一段具体形象化的语言,不仅作用于听众的视觉器官,而且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你急得坐立不安,某些人却“个小帽子高”,对你指手画脚,寥寥数语却让听众如睹其人;你急于落实,付诸行动,他却关门开大会,“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三言两语就让听众如闻其声。形象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些人思想落后,官僚主义严重,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不良做法,从而让听众明辨是非,激发他们投身实践、付诸行动的热情。
  总之,只有形象生动的语言,才能有效地对听众施加影响。我们所说的演讲语言形象化,决不是像有些同学那样,故意堆砌词藻、炫耀文采;而那种呆滞、干瘪的语言,枯燥、乏味的语言,死板、生硬的语言,是永远也达不到这一目的的。
其他文献
乐华在利华铁工厂的训练班里渐渐被认为高才生,受到几个指导教师的奖赞。这原不是什么可异的事。一般练习生大都是高小毕业的程度,有几个连高小也没有毕业;而乐华却在中学里读了一年半,并且平时不是马马虎虎的,自然会在侪辈里头露出头角来了。他所画的图样有好几幅堂皇地悬挂在教室里;遇到需作记录或者报告的时候,指导教师又常常指派着他。因此,在同学的眼光里,他差不多是次于教师的可以请教的人物。几个用功一点的人便包围
期刊
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史称西汉。西汉是继秦之后建立起来的又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经历了汉初的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经济逐步恢复。冶铁业、水利业、农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汉画像石的兴起和流行奠定了基础;而铸铁脱碳钢件的出现,又为它雕刻工艺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从西汉到东汉,中华民族迎来了大书一笔的时代,汉画像石就是这一时期众多灿烂成果中的一个。  汉画像石不仅是艺术的产物,也是历史
期刊
在2011年高考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广大考生,你是否还在书山中跋涉,在题海中漫游,在考试的浮云中飘荡?众多的教师,你是否仍在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疯狂印卷、拼命讲题,忙得“不亦乐乎”呢?表面的繁忙是否抓住了高考语文之纲?外在的苦累是否抓住了高考语文之宗?  根据笔者多年的高三备考实践和经验,这样做是徒劳微功、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的?那么,怎样才能在高考备考的最黄金时期点石成金、事半功倍、如愿以偿呢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中考语文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对学生阅读现代文能力的考查。因此,加强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力度,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技巧显得越来越重要。  纵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语文阅读考查题,多以课外现代文为主,记叙文、哲理散文、说明文、议论文,每份试卷至少出现其中的两种文体。每篇文章几乎都称得上文质兼美,表现出强烈的
期刊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何射好临门一脚,使高考语文能够正常或超水平发挥,应考战术十分关键。考生应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功课。  首先,研读考纲。这是高考根本性的“大法”,是命题的依据,是应考的指南,如果对考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范围都稀里糊涂的,复习就势必没有明确指向,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重点、难点不分,或会发生抓小放大的情况。  第二,用好课本。课本,乃是高考命题的“蓝本”,包括现
期刊
你说你喜欢手指灵巧地在琴键上跳动的感觉,喜欢梦想带着音符跳舞的喜悦。也许是天妒英才,一步步走向事业巅峰的你,遭遇了耳聋。你怒吼着:“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绝不能使我屈服!”于是,一首《命运交响曲》令世界叹服。贝多芬,你的梦想在音乐中起舞!  翻开《史记》,轻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却怎么也想不到你承受着怎样的苦楚。是为了梦吧?为了圆自己的梦,也为了圆中华的梦,你毅然走进历史的长河。是梦
期刊
春天把花开过就告别了,如今落红满地,我却等待又流连。  ——题记  风吹起那浪花般交织的童年,而她的笑容在泪水中摇摇晃晃,成为我生命中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春天到了,我站在那片充满回忆的大草坪。深吸,那是大自然的气息。就在此刻,我仰望着天空,看见天上那些幸福飘扬的风筝,我的心颤动了,这不得不使我忆起那梦一般的童年。  我和姐姐在春光下放风筝。  天是那样蔚蓝,云是那样洁白。  那是一个美好的晴天,
期刊
我对自己少年特别是小学时的读书生活,总有一种亲切感。因为一直在文学的江湖里讨饭吃,渐渐地也有了倚老卖老的年龄资格。于是我就会给当今的少年回忆自己少年时的读书光景。  那时还是在“文革”期间。早几年,那些老知青们回忆上山下乡的日子,有个说法叫做青春无悔。在情感上这容易理解,但理智思考一下,这样的青春还是正常的吗?所谓吾生亦晚,上山下乡时,我还刚开始读小学,正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时候。说到上学读书,现在
期刊
我们先猜一条谜语:  三四五,像把弓,十五十六正威风;  人人说我三十寿,二十八九便送终。  答案是“月”。谜语叙述了月亮圆缺变化的情况:农历初一月亮是看不见的,到初三、初四或初五月亮弯弯像弓,到十五或十六时就圆圆亮亮;人们常说到三十月亮渐渐在夜空消失,但实际上月亮在二十八或二十九已消失。  在中国人的内心里,月是有生命的,她的圆缺变化正是天下有情人的生命运动。“月”是弯弯月牙儿的象形,中间有短短
期刊
乐舞百戏是汉代音乐、舞蹈和杂技艺术的总称。  汉代的音乐既有宫廷宗庙的,也有民间的。据有关资料,汉画像石中出现的乐器不下十余种,有打击乐,也有管乐。这些乐器往往在一起演奏,组成一支较大的“交响”乐队,或为器乐协奏,或为舞蹈伴奏。  南阳汉画像石中,舞蹈有七盘舞、建鼓舞、踏拊舞、长袖舞,舞者动作飘逸,给人以潇洒的美感。建鼓是一种大鼓。鼓身中间用高柱贯穿,树立在鼓架上。建鼓舞是一种男子双人舞。《鼓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