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厌学心理,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一种厌恶感,学习动力不足,往往对数学课采取一种敷衍的态度,迫于压力而勉强完成各项数学活动,因而数学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致使中职学校出现了庞大的数学学困生.如何有效地转化这庞大的数学学困生,是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广大职教战线的数学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
  一、抓好课堂五环节.
  1)预习.预习可以掌握基础内容,对难理解的做到心中有数自然会听课注意力集中,也就容易听懂了.预习是弥补中职学生理解力不足的好方法.
  2)听课.听课是学习最重要的环节.中职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比普通高中短,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加强师生探讨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3)做练习.中职学生的习惯是不看书就做题,应先看书.把知识弄明白再做题,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4)复习与总结.华罗庚有句名言,读书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总结与复习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
  5)课外自学与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教师辅助, 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和数学有关的科普读物,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倡导陶行知在做中学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自主学习,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般说,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这种学习效果的满足感又进一步强化了学习的兴趣.相反,缺乏学习兴趣必然减弱学习的动机,影响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产生较差的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效果的不满足恰恰又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并抑制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景,恰当地设置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引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时,首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个大富翁和一个年轻人订立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年轻人每天需给富翁10万元,而富翁第一天需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2分钱,第三天4分钱……以后每天富翁付给年轻人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请问这合同对谁有利?
  这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他们很急切地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效果就像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分解"那样吸引着学生.
  三、让学生在成功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相对普高生,中职生多数存在"升学无望,升学失败"的心理,他们的自卑感较重,总摆脱不了中考"失败"的心理阴影,总认为自己是"落榜生",一进了职业学校的大门,就成了"二等公民",就断了上正规大学的希望,总觉得前途渺茫,因而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这种不良的情绪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多采用应付、消极的,另外加上以往学业上的失败和学业上的困难,也产生了不少的学习障碍,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学习中极易陷入非良性循环的轨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特别是在以往数学学习中屡屡碰壁的中职生更需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设竞争和取胜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教师不能只关注好学生,而应把更多的注意力偏向差生.对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不强求统一.教学要求上要克服"平均主义",切忌"一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例题、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采取不同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能力;对差生则着力基础知识的过关,做到"段段清",因材施教,既让"尖子生"更加拔尖,又能让差生"正常发育",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教学上,教师可以从让学生取得成绩入手(哪怕是微小的成绩),促使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和动力,随着成绩不断提高,学习动力会越来越大,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特别是教授难点教材,教师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顺应学生思路,因势利导,一步一步地质疑,解疑,使学生学习的新知识都能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一天天浓厚,其认知结构也会不断得到完善.通常新学期刚开始时,可适当放慢速度,讲课不必片面追求快进度,进度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在传授新知识时,要注意提示新旧知识的内部联系,以便巩固已有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把一些过于繁杂的证明、计算可适当删除或简单处理,改编一些难的例题、练习题、习题,以适应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获得克服困难后的成功喜悦.
  四、反馈及时
  反馈就是将学习结果提供给学习者.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对调节、保持和强化学习动机有重要的作用.学习结果的反馈包括学习进度的快慢、运用知识的成败、解答问题的正误及考试成绩的好坏等.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一位考试专家认为,没有评分,学生的学习就缺乏引导,而且也丧失了一定的学习动力.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有关的实验表明,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显着的,尤其是每天反馈,较之每周反馈效果更佳.
  总之,职教数学教师,不但要传授学问,而且要从中职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心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指出:一般而言,人类只发挥了十分之一潜能,绝大部分的潜能都处在沉睡状态,即使像爱因斯坦这样著名的世界科学家,也仅仅使用了自己大脑的极少部分,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指导,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课题,我进行多年实验探索,从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融识字、学词、学句、说话、阅读、写作于一炉(以下简称"融一炉")取得了教学的高效率。小学生经二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让我们在经历了纷乱的各种改革和模式的建构之后,又重新更加理性地来审视中学语文的教学。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界定,对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学科本原拨去了迷雾。而语文教学的真谛,应当是教会学生"自能读书"、"品味语言"、"感悟人生"。  一、教会学生自能读书  教会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首要的任务。教学生读书,就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读的能力有两种:一种是认读感知能力,是初步了
期刊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引领中国的农村一起逐步与市场接轨,广大农村妇女逐步脱离家庭、家务的
在职教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念已被教育界同仁所接受。然而,人们对教师主导性的理解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仅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我对主导性的一些看法。  一、主导性就是启发、激趣、串联  阅读教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就是情感教育,这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的。而课文中的人文精神的挖掘主要不靠教师的讲解,而在学生的领悟。教师的作用在于巧设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让学
期刊
不少同学有这样一种毛病:作文时觉得很难、很费气力、好不容易把作文写出来,如释重负,勿勿交出差,不想再看一眼。作文发回来,看看分数,对老师的批语大略看一眼、甚至不看便宜扔下了。  其实,这样的同学犯民一个极大的错误--他忽略了作文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修改。  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作家,大都注意文章的修改。一篇好文章、一部好作品,一般都要经过复杂的,反反复复和修改,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人们对任何
期刊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  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  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义的重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逐步显现,要求职业教育教学中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发展为本位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动目标引导着教学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以及掌握这些知识的技能、技巧,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这种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学习中学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