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教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念已被教育界同仁所接受。然而,人们对教师主导性的理解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仅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我对主导性的一些看法。
一、主导性就是启发、激趣、串联
阅读教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就是情感教育,这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的。而课文中的人文精神的挖掘主要不靠教师的讲解,而在学生的领悟。教师的作用在于巧设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互相商议,教师可参与其活动。若提问不能答、指示不开窍,则不宜进行讲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自己去究索,某只是个引路的人,做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例如:阅读苏洵的《六国论》,教师可要求学生揣摩以下文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陪其用武而不终也"、"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等,教师在学生揣摩的基础上可巧妙地启发指导学生归纳苏洵的救国方略:一不赂敌,二要用武,三要团结,四封谋臣,五礼奇才等。
教材中的课文多为经典之作,也是美的所在。但有些学生对其中的美熟视无睹,其关键在于教师未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也体现在如何通过课文中美的画面、美的形象、美的意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的本意是什么?就是通过读文章来启迪心智,提高我们感悟世界、认识世界、表述世界的能力。阅读的另一目的在于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阅读教学的主导性还体现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串联,即引导学生善于将大小知识点、新旧知识点、理论与实践、文章内容与形式等相结合来理解。这样,学生的感悟、认识、表达世界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二、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我国古人早已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宣称:"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书海浩渺无际,好书汗牛充栋。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具体指导学生阅读世间每篇好文章,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有限的几篇教材范文的启发、激趣、串联等指导,使学生逐渐从中悟出相关文体的阅读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
例如:我针对写人记叙文类别的文章探索出"四遍四步阅读法"。第一遍为朗读。先将文章从头到尾自然地朗读一遍,读完后要能从总体上回答此人是个怎样的人;第二遍精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具体地讲就是找出文中塑造人物所涉及的材料;第三遍为跳读,主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也即是分析文章如何组织安排材料。一是分析其表达方式,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及环境、细节描写。二是分析文间的结构,主要分析文章的过渡、照应;第四遍为诵读。目的是通过诵读来领悟文章的语言、作者的感情,进而内化文章。实践证明,学生掌握这一阅读方法后,分析此类别文章的能力大大得到提高。
各文体有其不同的个性,但也有相同的共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把这种共性找出来,把这种个性归纳出来,针对不同的文体总结了相应的阅读方法,再将之指导于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领悟,进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主导性不忽视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固然不可忽视,但如何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本更显重要。在浩渺的书海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若无教师的科学指导,恐怕难以达到知识的彼岸。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更何况"吾生也不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正确的指导,才能促使学生变无限为有限,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无限的知识,才能促使时间、精力和能力产生聚焦效应。
作为主导者,如何来主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笔者提倡以下"四性":
1、典范性。由于教材篇幅有限,许多具有典范性的中外名著不可能尽行收录。但是典型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闪烁着思想和个性的光辉。它们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更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习惯。因此,典范的作品应是课外阅读的重要对象。
2、广泛性。阅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既是吸收,就应像大海容纳百川一样,吸收应是大量的,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进行由内而外的表达。阅读面不广,容易使人成为知识的井底之蛙。因此,我们的课外阅读应具广泛性。
3、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外阅读也是这样。古今中外典范性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年年也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问世。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有选择的制订阅读计划,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4、鉴赏性。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也是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转化过程。我们通常说读书要能"举一反三",课本知识是"一",课外读物是"三"。我们能"反三"的标志是我们对阅读的作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我们要养成对每读一篇(部)文学作品都能就某一方面作些鉴赏的习惯。比如:人物的塑造、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驾驭、主旨的体现等等。如若只看而不鉴赏,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般,对自己的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毫无裨益的。
一、主导性就是启发、激趣、串联
阅读教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讲就是情感教育,这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的。而课文中的人文精神的挖掘主要不靠教师的讲解,而在学生的领悟。教师的作用在于巧设问题,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互相商议,教师可参与其活动。若提问不能答、指示不开窍,则不宜进行讲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自己去究索,某只是个引路的人,做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例如:阅读苏洵的《六国论》,教师可要求学生揣摩以下文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陪其用武而不终也"、"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等,教师在学生揣摩的基础上可巧妙地启发指导学生归纳苏洵的救国方略:一不赂敌,二要用武,三要团结,四封谋臣,五礼奇才等。
教材中的课文多为经典之作,也是美的所在。但有些学生对其中的美熟视无睹,其关键在于教师未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生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也体现在如何通过课文中美的画面、美的形象、美的意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的本意是什么?就是通过读文章来启迪心智,提高我们感悟世界、认识世界、表述世界的能力。阅读的另一目的在于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阅读教学的主导性还体现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串联,即引导学生善于将大小知识点、新旧知识点、理论与实践、文章内容与形式等相结合来理解。这样,学生的感悟、认识、表达世界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二、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我国古人早已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宣称:"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书海浩渺无际,好书汗牛充栋。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具体指导学生阅读世间每篇好文章,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有限的几篇教材范文的启发、激趣、串联等指导,使学生逐渐从中悟出相关文体的阅读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
例如:我针对写人记叙文类别的文章探索出"四遍四步阅读法"。第一遍为朗读。先将文章从头到尾自然地朗读一遍,读完后要能从总体上回答此人是个怎样的人;第二遍精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具体地讲就是找出文中塑造人物所涉及的材料;第三遍为跳读,主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也即是分析文章如何组织安排材料。一是分析其表达方式,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及环境、细节描写。二是分析文间的结构,主要分析文章的过渡、照应;第四遍为诵读。目的是通过诵读来领悟文章的语言、作者的感情,进而内化文章。实践证明,学生掌握这一阅读方法后,分析此类别文章的能力大大得到提高。
各文体有其不同的个性,但也有相同的共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把这种共性找出来,把这种个性归纳出来,针对不同的文体总结了相应的阅读方法,再将之指导于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领悟,进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主导性不忽视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固然不可忽视,但如何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本更显重要。在浩渺的书海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若无教师的科学指导,恐怕难以达到知识的彼岸。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更何况"吾生也不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教师只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正确的指导,才能促使学生变无限为有限,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无限的知识,才能促使时间、精力和能力产生聚焦效应。
作为主导者,如何来主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笔者提倡以下"四性":
1、典范性。由于教材篇幅有限,许多具有典范性的中外名著不可能尽行收录。但是典型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闪烁着思想和个性的光辉。它们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更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习惯。因此,典范的作品应是课外阅读的重要对象。
2、广泛性。阅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既是吸收,就应像大海容纳百川一样,吸收应是大量的,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进行由内而外的表达。阅读面不广,容易使人成为知识的井底之蛙。因此,我们的课外阅读应具广泛性。
3、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外阅读也是这样。古今中外典范性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年年也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问世。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有选择的制订阅读计划,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4、鉴赏性。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也是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转化过程。我们通常说读书要能"举一反三",课本知识是"一",课外读物是"三"。我们能"反三"的标志是我们对阅读的作品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我们要养成对每读一篇(部)文学作品都能就某一方面作些鉴赏的习惯。比如:人物的塑造、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驾驭、主旨的体现等等。如若只看而不鉴赏,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般,对自己的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毫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