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李开复:婚姻是最有力的后盾金香郁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sdfd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恋定下终身
  
  从12岁起,母亲就耳提面命,要李开复找个中国女孩做妻子。
  1949年,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携妻子来到了台湾,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从此与故乡遥见无期。但那强烈的家国梦却深深地印在了骨子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李开复。
  做为父母的老来子,李开复并未在父母身边待太久。因为不愿儿子整天被试卷和成绩单包围,母亲决定给11岁的儿子一片自由天地,把他送到美国读书。在陪读了6个月后,母亲就回了台湾,临走那日,她拉着儿子的手,郑重地说:“我还有一件事要交待你,你不可以娶美国太太!”
  “拜托,我才12岁!”
  李开复一度只觉得母亲的这番话好笑,但成年后他才明白,母亲的嘱托,包含着父母浓浓的家国梦与中国情,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身上流着的,是百分之百的炎黄血。
  然而,李开复的心思完全没放在恋爱这码事上,眼看着过了18岁,上了大学,再到21岁,别说中国女孩了,连个女孩的影子都没见着。
  这下母亲又开始担心了,这孩子会不会找不到女朋友啊?
  1982年6月,李开复回台湾过暑假,而他的相亲之旅也被家人安排进了议程。
  相亲,多老套!李开复对此嗤之以鼻,但架不住家人的轮番轰炸,他还是乖乖顺从了母亲的意思。但此后的岁月中,每当想起此事,李开复都不禁暗自庆幸,还好当初没有拒绝,否则错失此生难遇的良缘。
  这个暑假,他总共只相了两次亲。
  第一次,两个大眼瞪小眼的年轻人干坐了半日,等亲友一走,私下一沟通,原来双方都是被父母逼迫前来,女孩则早就有了男友。
  第二次,父亲听闻同事谢家的女儿既漂亮又贤惠,于是赶紧组织两家人的聚会,迫不及待地要让儿子同她见上一面。
  此时距上一次失败的相亲不过一周时间,李开复心中腻味透顶,偏偏两家总共十几口人悉数到场,隔着长长的桌子,他看着那个叫谢先玲的女孩,安静而文雅,头一直微微低着,也未免太淑女了些。
  这次相亲就这样闹哄哄地结束了。李开复此刻并未对这个女子有太多印象,而谢先玲也觉得这个年轻人几乎未正眼看过自己,表情严肃得像在开会,心中也微微有些不满。
  幸亏沟通不便,两人未听到对方的第一评价,而在双方家长的极力怂恿下,李开复心想,不妨再见一次面,于是主动约了谢先玲。
  第一次约会,两人都有些手足无措。李开复却突然觉得羞涩的她很可爱,而那温柔的一颦一笑,也让他微微有些心动。他便从最近上映的电影开始聊起,没想到彼此竟十分投缘,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地聊了个畅快。
  这天晚上,他送她回家,看着那个身影慢慢走进屋里,李开复心里涌起了浓浓的不舍。那个夜晚,梦中全是她的一颦一笑,李开复明白,自己已经找到此生需要的人了。
  那个暑假的时光是最快乐的——他们陷入了热恋。
  有一天,他煞有介事地告诉谢先玲,今天有一部《装修内部》的电影上映,不如去看看。等谢先玲被他带过,去一看,原来真是“装修内部”,电影院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呢!看着她哭笑不得的脸,李开复像个小孩一般为这得逞的恶作剧哈哈大笑。
  但暑假如此短暂,很快李开复又要回美国学习了,纵然有再多不舍,也只能从此分隔两地,仅靠着鸿雁传书维系彼此。
  在思念的折磨中,李开复开始频繁地给谢先玲写信,几乎每隔一两日便是一封,那薄薄几页纸就承载着他所有的思念与热情,飘洋过海到了谢先玲身边。
  事实上,李开复只接受了小学的中文教育,尔后便是纯英文的教育,为了写好这些书信,他在中文上大下苦功,而谢先玲成了他最好的老师,他的中文水平也在这种幸福中一日千里。
  写得多了,李开复觉得,女友的书信如同她的人一般,太过温婉含蓄,“温馨有余,浪漫不足”,于是突发奇想,把她寄来的信一个字一个字剪下来,然后粘贴重组,成了一封全新的热情浪漫的深情告白。
  这些点点滴滴的浪漫,在心中逐渐汇集成海洋,而思念随着恋情的升温日益煎熬。一年后,李开复毅然决定,结束这所有相思的折磨,他要同她结婚,与她共度一生。
  
  家里的两个天使
  
  1983年8月6日,他们在台北举行了婚礼,此时李开复才22岁,婚姻对他们来说,无疑太早,但李开复觉得,正是因为家庭的稳定,才让他以后心无旁骛地专心事业。
  结婚后,谢先玲跟随他来到了美国,此时李开复正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攻读博士学位,生活并不宽裕,租的房子也很简陋。第一次带谢先玲回到这个“家”,李开复有些内疚,但谢先玲却不在意,还学会了跟他一起赶老鼠。这个娇滴滴的千金小姐,就这样学着洗手做羹汤,安心做着他的小妻子。
  直到几年后,李开复做了教授,才在匹兹堡买了人生第一栋房子,但不久后因为工作的变动,他们又不得不搬到加州。谢先玲看中了一幢很大的平房,房子坐落在一片林木茂密的山坡上,环境清新。当时的价钱虽然并不贵,但已经是李开复所有的积蓄了,为了给妻子一个舒心的家,他咬咬牙,倾尽所有买了下来。
  这个家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乐趣。谢先玲最爱照料院子里的各种植物,尤其喜欢各种颜色的玫瑰花,但他们的“邻居”土拨鼠却不那么友好,总爱来啃他们辛辛苦苦种好的鲜花,于是跟土拨鼠的“游击战”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最后夫妻俩总以失败告终。
  日子就在这种甜蜜与温馨中悄然流淌。1992年,在彼此相伴了近十年后,女儿的诞生,让他们的家变得更为完整与温馨。他给女儿取名为德宁,希望她如母亲一般,德才兼备。
  那时李开复已加入了苹果公司,工作排山倒海般重重地压在了肩上,但就算再忙,他每晚都必定回家吃饭,而且还要抽出至少一个小时同女儿相处。为了在晚上哄女儿乖乖睡觉,李开复甚至别出心裁地改编了许多童话故事,譬如《龟兔赛跑》里的乌龟就被换成了愚笨憨厚的猪,兔子则换成狡猾精明的猫,再增加其它动物角色,这样一勾勒,故事在喜剧之余,也让女儿明白到不可欺负别人、说话要诚实等道理。
  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李开复始终记得父母教导他要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在孩子接受英文教育的同时,他也抓紧一切机会教导她中文。但这个“老师”并不严厉,相反还非常有趣,女儿迷上《流星花园》,他索性买了全套《流星花园》的中文漫画给她看,等女儿看完,中文也就熟悉了。在其它的学习方面,李开复也颇有心得,女儿学习美国历史,他就用电脑动画同女儿一起配音,把美国历史的片断一片一片串起来。这个新奇的方法让女儿非常喜欢,学习也成了最好的娱乐。
  女儿从咿呀学语逐渐长成了一个大孩子,父亲所操的心也日益增多。德宁同母亲一样,安静文雅,但同时也少了几分自信。李开复 就告诉她:“如果每天你主动发言一次,我就会给你讲两个故事,一个中文一个英文。”这招果然奏效,德宁在课堂上的发言逐渐踊跃,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如今女儿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让李开复非常欣慰。
  没过几年,小女儿德亭也出生了,跟姐姐不同,德亭活泼好动,才2岁时,就开始玩电脑。没多大时甚至学会了如何使用办公软件跟网页设计制作等,而这个异想天开的孩子早早就开始写自传,当李开复问起她时,她煞有介事地说:“现在不写,以后忘了可怎么办?”把李开复逗得哈哈大笑。
  每个周末,李开复都坚定地把时间留给家庭,此刻,妻子和两个女儿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幸福是如此简单
  
  在安宁与幸福的背后,李开复也经历了人生诸多的考验与风浪。
  从结婚伊始,他们总在不停地辗转,最后到加州时,妻子不无感叹地说:“从此能不再搬就好了。”
  但李开复的脚步从不停歇,从苹果到SGI电脑公司,再到微软,最后到谷歌。李开复始终在找寻自己的梦,而那一次次的选择,最初并不为人认可,甚至艰难颇多。
  初入大学时,李开复就做了人生第一次关键的抉择。原本他读的是法律系,那是全美排名第三的名校专业,毕业后,前途触手可及。法官、律师、参选议员,不管哪样都是无可限量。
  但李开复对此并不感兴趣,枯燥的法律知识总令他昏昏欲睡,相反,在计算机方面他却有不少潜能。他毅然决然地申请了转系,从全美排名第三的专业转到了这个前途不明的小专业。后来李开复才知道,当初同班那个总在后面同他一起打瞌睡的同学,正是如今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但李开复回想起来,却无比庆幸当年听从了内心的召唤,相较于前途,人生意义才是至为重要的。
  此后经年,他又经历了人生太多的选择,但与当年不同,他有了一个最坚定的支持者——妻子无条件地相信他、鼓励他、支撑他,与他面对所有压力。
  每天早上六点,谢先玲都会起床为他榨上一杯新鲜的果汁,然后准备好熨得平平整整的衣服。工作上的事或许她帮不了他,但这些温暖的小举动,却无疑给了李开复最大的安慰。从一次次搬家,到工作上忙得不可开交,所有的家务与杂务都压在了谢先玲的头上,最忙碌的时候,她每天只能睡四五个钟头。
  2005年,当他在微软如日中天时,内心里又开始有了新的召唤。在一次次深思熟虑后,他拉着妻子的手,平静地告诉她:“或许生活又将有新的变动了。我会选择离开微软。”
  “我明白。”谢先玲的回答只有这短短的三个字,她把双手叠在了他的手背上,那微微的暖意将他瞬间包围,在此刻,未来将会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微不足道。
  这一年,李开复遭受了一场全球瞩目的官司,在这场官司中,法官曾经下了一道临时禁令,在官司结果没有明朗之前,他不得和Google有任何联系。
  等待无疑是煎熬的,那段日子里,李开复的生活就是看看新闻,或者在家附近散散步。尽管他表现得平静沉着,但妻子却明白他内心的烦躁与忧虑,于是故意让李开复多陪陪两个女儿,“你以前那么忙,孩子们总是配角,现在轮到她们做主角了,不是吗?”
  而两个女儿也非常贴心,她们告诉父亲,不管外界如何评论,他始终是她们心目中最尊敬的人,也会永远支持他。
  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李开复散完步回家,却发现妻子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一问,原来她正在找从西雅图搬家时卖掉的一尊观音像。
  “一尊观音像而已,干嘛突然急着找呢?”李开复很奇怪。
  “它很重要,我一定要找回它!”谢先铃坚定地说。
  李开复随后就忘了这件事,但一周后,谢先玲却抱着那尊观音像,欢喜地回到了家。原来这个星期她寻遍了西雅图的旧货市场,终于凭着零星的记忆找到了那位收旧货的老翁,然后买回了观音像。
  谢先玲抱着那尊观音像,如获至宝,看着迷惑不解的李开复,她微微一笑,从观音肚子后面的孔中拿出一张纸条来,“这里面我藏了祝福的,天晓得那天怎么会糊涂地卖掉!”
  李开复拿过去一看,眼睛突然就湿润了——“祝愿先生的事业灿烂有为,祝愿我们全家幸福快乐!”
  李开复知道,妻子是用这种方式来支持他,给他温暖,此时官司不再是他烦心的焦点,家人的爱,难得的相处才是生命中最珍贵、最不可失去的东西。
  2005年9月14日,李开复胜诉,即日前往Google就职。获得消息那天,妻子推开了家中的窗子,深吸了一口气,转头对他微微一笑,“阴霾过去了,雨过天晴。”
  眼前的花园姹紫嫣红,怒放的蔷薇与百合欣欣向荣,他靠在妻子身边,心情无比轻松。几年后,回想起这段时光,李开复仍无法忘怀,若不是妻子的睿智与体贴,他又怎会如此安然地度过那段至为苦恼的岁月?
  加入Coogle后,李开复出任中国区总裁一职。他把家搬到了北京,而这一次的迁移,与以往有本质上的不同,那并不只是简单地搬家,更多的是胸中那萦绕多年的故土梦。而这一年,他们终于在北京过了一个纯正的春节,看着两个生于美国的女儿兴奋得开心地大叫“爸爸,我喜欢这里!”那一刻,李开复和妻子相视一笑。
  时光匆匆而过,女儿一天天长大,而他与妻子的容颜却日益苍老,但在李开复眼中,妻子仍是那个如昔日初见的女孩一般娇小可爱。
  2009年9月,他首次公开表示,妻子对他人生的影响至为重要,在他眼中,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而此刻李开复又做出了人生新一轮的选择——他辞去了Google的职务,转而创办了自己的创新工厂,而妻子与女儿这面强大的后盾仍一如继往地在身后支持着他,陪伴他继续找寻人生中更多未知的前路。
  2010年的李开复更加忙碌,他的梦工场正朝着他的梦想扬帆远航。他不知疲倦,这是他发自内心的选择,他将一往无前。有家庭这个坚强后盾,相信李开复将取得更大的成功。
其他文献
金牌:明孝宗——张皇后    这对夫妻获得金牌实在是当之无愧,不为别的,只为明孝宗一辈子只有张皇后一个妻子。这对夫妻只有一个儿子,正因如此,当时的大臣多次上奏要求皇帝多置内宠。可以想象,明孝宗和张皇后之间只要有一点点不和睦,明孝宗大可以顺水推舟,而他,没有这样做!这对夫妻的恩爱之情,明明白白,无可争议。    银牌:隋文帝——独孤皇后    这对夫妻也是帝王之中罕见的一夫一妻,之所以屈居亚军。主要
期刊
在民国女作家中,冰心不知是因为太红还是别的原因,很不讨人喜欢,公然说出刻薄话的就有苏青和张爱玲。  张爱玲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才是甘心情愿的。”  苏青说:“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的文章了。”  张爱玲不喜冰心是因为她的文字,苏青看不上冰心则是由于她的
期刊
“桃花人面”的真正起源是什么?谁都会想起“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典故吧!  唐诗人崔护踏青游春,行至效外时忽觉口渴,遂叩门求水,门开处,一妙龄少女站在桃花树下笑脸相迎。这一幕在崔护心中定格,历久弥新,不可磨灭。到了第二年桃花开的时候,他又去了那户人家,想再讨一碗水喝,再见一面佳人,然而门中空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就是“人面桃花”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版本了,被一而再地
期刊
1949年刚刚解放的深圳(当时叫宝安县)中英街上,一边是中国军人值勤,另一边是英国警察值勤,仅仅隔着一个界桩,可能是因为陌生,彼此好奇地对视,最后友好握手。这组历史照片,为我们再现了特殊的历史场景,历史是有趣而又生动的。墙上还贴着标语:“欢迎解放军”、“毛主席是人民的救星”,可知,解放军是初到深圳,难怪对面的英国朋友感到好奇了。
期刊
到处求诊未果,怀揣希望终遇名医    河南农民李敬斋,因车祸留下了后遗症——股骨头坏死。40岁的李敬斋是一家八口人的顶梁柱,如果他身体垮了、下不了地。一家人的生活指望谁呢?  1990年春节过后,李敬斋带着借来的钱到处求诊,他跑了很多大医院,医生都诊断他患的是“骨癌”,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次,李敬斋在郑州求诊时得知,广州中医药大学有位叫袁浩的教授,对治疗股骨头坏死有特别的研究。李敬斋心底又燃起
期刊
自古及今,盗墓都是“勇敢者的游戏”。  盗墓者既要胆大,还要心细,当然最基本的是不要怕掉脑袋。盗墓是见不得阳光的勾当,还没有哪一位敢如街头小混混“我是流氓我怕谁”般地狂言——我就是盗墓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案发,盗墓者很难被严惩。  这时候,社会道德、人类伦理的威力便开始发挥作用了。社会通过法律之外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对盗墓者进行谴责,甚至祭出“诅咒”的撒手锏,给盗墓者设计出了“遭报应”的人生结
期刊
指纹收藏    德国妇女拉西·奎恩,能根据手型和手纹判断人的体质和性格。由于她测判准确,许多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都慕名光顾。名人来时,她都用印泥和纸请对方留下手印。从1924年以来的80多年时间里,她一共收集了4500多个手印,其中还有爱因斯坦等名人的手印。    梳子收藏    希腊人尼杰一共收藏了一千余种各式梳子,其中有八百多年前欧洲一些游牧民族使用的竹梳、陶梳,还有美国发明家最近设计的最新
期刊
不少人都听说过可怕的非洲食人鱼,虽然它们只有一二十厘米长,从外表看与普通小鲢鱼没多大区别,但因其牙齿锋利无比,在十几分钟内就能将落入水中的牛羊撕成碎片,甚至连人都无法幸免。  其实与之相比,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食鸟蛛,同样能让人感到恐怖无比。这种毒性奇大的家伙是蜘蛛中的“巨人”,块头有成年人的拳头那么大(10~15厘米),四足外展时体宽可达20多厘米,因捕食各种鸟类而得名。  食鸟蛛是自然界中最巧妙
期刊
“快餐”两字在现代是流行词汇,最早出现于西方世界,英语称为“quickmeal”或“fastfood”。引入中国之后,中文名称叫“快餐”,即烹饪好了的,能随时供应的饭食。  如今。不仅“某某快餐店”的店名遍地开花,“快餐文化”“快餐爱情”等引申词也是层出不穷。中国古代是否也有快餐?快餐是否也有着它自己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来看看有关中国“快餐”的历史。    酒席“立办”便当餐饮皆常见    清人
期刊
在加拿大,清洁工是地道的公务员身份,和市政府服务人员同属“市政工人协会”,工资待遇十分丰厚,一个普通清洁工的小时工资常在30加元上下,年薪约12万加元(1加元约合6.5元人民币),同时享受完整的年假和各种社会保险。因为假期多,收入高,清洁工常出国度假。  加拿大的清洁工无需起早贪黑,寻常日子里,只需每天下午出勤一次,用类似大吹风机的东西,将街道上的树叶等杂物吹到路边,就算完成任务了。  当公路施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