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通常被认为是英语学习者最难掌握的技能,而且二语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局限很多(韩,2005)。例如学生会忽视写作目的,或者忽视写作过程,更不要提写作的认知心理过程。而且在国内,有人认为写作是语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他们认为二语写作只是遣词造句,仅仅关注语言水平而忽略写作的认知过程和语言的产出过程。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写作不是简单的遣词造句,而是通过文本的形式反映写作者的认知心理过程。所以,本研究将结合国内外对二语写作的认知心理过程的研究,看看学生在二语写作阶段经历哪些认知心理过程。
[关键词]二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写作过程
一、简介
(一)研究背景
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是很重要的技能之一,而且二语写作的过程涉及到认知心理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活动,在认知过程中人们用语言表达着他们的思想观点。二语写作过程中,写作者从长期记忆中获取思想和语言材料,并依据一定的目的去组织这些材料,使其形成符合逻辑的篇章结构。因为长期记忆中的信息解读取决于学习活动中的注意和知觉,所以信息加工时,不同层面的信息会刺激深层信息的含义,在二语写作中使认知心理发挥其作用。认知科学也曾提议用综合整体法去分析写作中的认知过程,用全面的方法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记忆,知觉和思维等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工作的。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认知心理过程在写作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写作有以下过程: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并编辑信息。因为写作不是简单的单线式,而是循环反复的,所以写作者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学习并练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并综合这些技巧。因此,在认知心理基础之上,对二语写作进行探究可以指导学生的写作,并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质量。目前国内二语写作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写作的影响因素;写作过程;元认知理论以及图式理论的研究。英语写作不仅被认为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被看做是一种认知行为。
(二)研究意义
因为写作不仅是思维和心理活动的反应,而且是对写作技巧的熟悉和掌握,所以说写作是个认知心理过程,是写作者通过书面形式表达他们的思想,以此传达信息并影响他人。因此本研究通过文本分析的形式获取信息,以此得到二语写作中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并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学生的作品,帮助学生和老师认识到:写作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知识的调遣,选择,对写作结构的认知以及对思想的有效表达,即学生在写作阶段的认知心理过程。
二、文献综述
(一)二语写作认知过程的研究
1.二语写作认知过程在国外的研究
外国研究者研究写作过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他们提出了线性发展的写作模式,具体有“写前过程”、“写作过程”以及“修改”阶段。也就是说,整个写作过程是直线型的“形成阶段”、“筹划阶段”和“创作阶段”。但是进入80年代早期,一些研究者比如Flower和Hayes打破了直线的发展模式,建立了动态的、层级发展的写作模式。这样的模式最初运用于本族语的写作研究,而且研究者强调二语的写作与本族语写作有相似之处。后来经过完善,Hayes在1996年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式,该模式由写作任务环境和个体组成,并指出个体因素是指个人的写作动机或情绪等因素和认知心理过程。
Hayes (1996)模式是建立在信息加工理论基础之上的,主要包括两因素:任务环境和个体因素。任务环境指读者和其他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写作者的写作文本和写作媒介:纸、笔、计算机等等物理因素。所谓的“个体”指工作记忆、认知过程和写作动机等。这里的工作记忆作为信息加工的主要领域,负责从长期记忆中获取信息并加工信息(万,2008)。长期记忆中储存的知识包括任务图式,谈论话题的背景知识,写作者的语言知识和体裁知识等。在二语写作中写作任务环境指如何控制写作结构,如何安排结构,以及如果掌握写作步骤和写作目的。认知过程被认为是写作者头脑中的信息反映的一种外在表现,以及在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文本解读是作者对写作任务的认知心理过程;反思则指写作者通过解决问题从长期记忆中获取信息,而文本产出是指写作者将内部认知心理过程转化为文本产出的过程。
2.国内的认知写作过程研究
Hayes的模式说明在二语写作中会或多或少出现第一语言思维方式,即使写作者是英语专业学生。王文宇和文秋芳(2002)提出的适合中国学生二语写作的认知模式图有三方面:任务环境,认知过程和写作者的长期记忆。其中任务环境包括写作指令和写作文本,两者指输入与输出。写作过程就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而此过程被分为五种思维活动:解决问题(分析指令并评价写作成品)、构思内容、安排结构,出文本以及控制写作步骤。在写作认知过程中,写作者需要不断地从他们的长期记忆中抽取相关的背景知识去表达。这一模式反应出学生的二语写作过程是循环反复的。他们的模式反映了背景知识如主题知识和话语知识的储存,受母语的影响很大,但是二语会被母语激活。只有在写作者不能用二语表达他们的思想时,他们才会借助母语。
(二)二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研究
1.国外的二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研究
早在197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就根据写作中的“结果法”提出了“过程法”。他们认为过程法是十分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也是交流过程。过去二十年,西方教育家普遍相信写作是循环往复的一种心理认知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还是一种社会性的相互活动。他们认为写作可以通过写作过程而学得,而且应该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表达思想观点,以此来提高二语写作能力。
进入80年代后期90年代早期,一些美国学者和语言学家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提出了认知心理的重要性,而且强调认知心理在二语写作中的意义。他们强调思想的表达,关注写作者的认知心理过程,还注意写作过程中修改的作用。根据他们的观点,写作是发现、创造内容和意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认知心理过程,通过对所写问题的认识、确定、解决过程来慢慢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国内的二语写作认知过程研究
随着认知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把认知心理学与二语写作结合在一起。认知心理学家认识到语言学习有许多过程和步骤,比如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加工与储存,以及信息的输出使用等。有研究表明背景知识是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而且信息加工主要属于中层水平的加工,认知图式可以通过模仿和不断重复的联系而强化。事实上,通过模仿的写作也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和认知发展过程。同时写作者采取综合整体解读信息法加工信息。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写作者把复杂的整体分成相关的小部分,降低认知难度,并且提供有效的认知手段。因此在二语写作中,写作者必须注重认知心理过程。
三、理论框架
(一)图式理论
在20世纪早期,认知心理学家和皮亚杰他们借用图式去表达心理过程。研究者认为学习是在人脑中自动地建构认知架构,而且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而是对认知图式的重构,所以认知的本质是图式的形成和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图式意指把新信息建立在旧信息的背景下,从而获取新知识。对新知识的掌握的多少好坏取决于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旧信息相互匹配,那样写作过程中写作者才能将旧信息(背景知识)与新信息建构。认知心理学家用图式理论解释认知心理过程,而且也已经将图式理论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那么,图式理论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可以运用于二语写作中。
(二)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看做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认为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接收、储存、处理并传输。认知心理学家解释说学习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并从记忆中获取知识的过程(皮,2004),他们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包括心理的认知活动,像知觉,注意,表达,记忆和思维等等。信息加工指组织结构,加工认识。Shuell (1988) 的观点是,学习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经过积累,建构和诊断的过程。同时,他指出信息加工理论是指人类如何注意他们的环境,如何解读信息,以及如何从他们的脑海中提取信息知识。信息加工理论在调整信息功能和记忆方面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信息加工活动需要学习者有能力从已存的背景知识中获取信息并形成新知识。
四、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针对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英语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他们的写作任务,所以经过讲解认知心理知识与二语写作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研究目的及操作程序,以便他们积极地配合研究工作。被访谈者在受访谈之后进行了书面写作活动,其中有在他们的二语写作课堂完成的写作,这就受时间,地点,环境等社会因素的限制;还有在他们的课外时间自由完成的,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固定的地点和环境。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环境中测试是否他们的写作认知过程一样,或者有哪些不一样,那么造成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等。通过研究使学生更能体会到认识心理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五、结语
本研究是对二语写作中的认知心理过程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对写作过程的研究来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写作,同时使二语老师改善他们的教学方法。通过访谈和对学生成品的分析,首先得出:个人因素对二语写作质量有影响,不同的写作环境中学生的表达完全不一样。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发挥他们的写作水平,写作质量也相应提高;而在英语写作课堂内,因为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以及特定的环境,学生的写作过程受到了影响。
研究发现写作者的认知心理过程受到外部任务环境的影响。写作者必须认识到认知心理的作用,在二语写作过程中合理提取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写作。正如万静然(2008)所说:“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很密切,而且很复杂,认知心理过程对二语写作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且,写作任务环境(社会因素与文本因素)也发挥着很大作用(p.113)。
最后,研究发现二语写作者和教师都必须认识到认知过程对写作的重要性,以及写作任务环境与个人因素的作用。也即是说,高质量的二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应。在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写作过程,这样就可以鼓励学生注意他们的心理活动并选择合适的任务环境进行二语写作;同时,二语写作者也要意识到 写作是循环往复的活动,是一项心理认识活动,也是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相互影响的社会性活动。
[参考文献]
[1]韩萍.论英语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的生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3: 6-79.
[2]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3]王俊菊.二语写作的认知心理策略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6,6: 62-66.
[4]王立非,孙晓坤.外语界[J],2005,5:10-15.
[5]李渝.从认知过程谈二语写作教学[J].唐山学院学报,外语教学, 2007, 3: 58-62.
[6]王立非.我国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现状与思考[J],2005,7:50-55.
[7]刘霞.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特征及其影响[J].理论月刊,1995.
[8]王庭照,张凤琴,方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应用认知转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4:124-128.
[9]万静然.二语写作过程----认知研究与元认知理论的接口[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3:111-113
[10]周遂.图式理论与二语写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21-24.
[1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2004,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二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写作过程
一、简介
(一)研究背景
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是很重要的技能之一,而且二语写作的过程涉及到认知心理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活动,在认知过程中人们用语言表达着他们的思想观点。二语写作过程中,写作者从长期记忆中获取思想和语言材料,并依据一定的目的去组织这些材料,使其形成符合逻辑的篇章结构。因为长期记忆中的信息解读取决于学习活动中的注意和知觉,所以信息加工时,不同层面的信息会刺激深层信息的含义,在二语写作中使认知心理发挥其作用。认知科学也曾提议用综合整体法去分析写作中的认知过程,用全面的方法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记忆,知觉和思维等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工作的。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就开始研究认知心理过程在写作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写作有以下过程: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并编辑信息。因为写作不是简单的单线式,而是循环反复的,所以写作者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学习并练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并综合这些技巧。因此,在认知心理基础之上,对二语写作进行探究可以指导学生的写作,并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质量。目前国内二语写作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写作的影响因素;写作过程;元认知理论以及图式理论的研究。英语写作不仅被认为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被看做是一种认知行为。
(二)研究意义
因为写作不仅是思维和心理活动的反应,而且是对写作技巧的熟悉和掌握,所以说写作是个认知心理过程,是写作者通过书面形式表达他们的思想,以此传达信息并影响他人。因此本研究通过文本分析的形式获取信息,以此得到二语写作中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并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学生的作品,帮助学生和老师认识到:写作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知识的调遣,选择,对写作结构的认知以及对思想的有效表达,即学生在写作阶段的认知心理过程。
二、文献综述
(一)二语写作认知过程的研究
1.二语写作认知过程在国外的研究
外国研究者研究写作过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他们提出了线性发展的写作模式,具体有“写前过程”、“写作过程”以及“修改”阶段。也就是说,整个写作过程是直线型的“形成阶段”、“筹划阶段”和“创作阶段”。但是进入80年代早期,一些研究者比如Flower和Hayes打破了直线的发展模式,建立了动态的、层级发展的写作模式。这样的模式最初运用于本族语的写作研究,而且研究者强调二语的写作与本族语写作有相似之处。后来经过完善,Hayes在1996年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式,该模式由写作任务环境和个体组成,并指出个体因素是指个人的写作动机或情绪等因素和认知心理过程。
Hayes (1996)模式是建立在信息加工理论基础之上的,主要包括两因素:任务环境和个体因素。任务环境指读者和其他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写作者的写作文本和写作媒介:纸、笔、计算机等等物理因素。所谓的“个体”指工作记忆、认知过程和写作动机等。这里的工作记忆作为信息加工的主要领域,负责从长期记忆中获取信息并加工信息(万,2008)。长期记忆中储存的知识包括任务图式,谈论话题的背景知识,写作者的语言知识和体裁知识等。在二语写作中写作任务环境指如何控制写作结构,如何安排结构,以及如果掌握写作步骤和写作目的。认知过程被认为是写作者头脑中的信息反映的一种外在表现,以及在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文本解读是作者对写作任务的认知心理过程;反思则指写作者通过解决问题从长期记忆中获取信息,而文本产出是指写作者将内部认知心理过程转化为文本产出的过程。
2.国内的认知写作过程研究
Hayes的模式说明在二语写作中会或多或少出现第一语言思维方式,即使写作者是英语专业学生。王文宇和文秋芳(2002)提出的适合中国学生二语写作的认知模式图有三方面:任务环境,认知过程和写作者的长期记忆。其中任务环境包括写作指令和写作文本,两者指输入与输出。写作过程就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而此过程被分为五种思维活动:解决问题(分析指令并评价写作成品)、构思内容、安排结构,出文本以及控制写作步骤。在写作认知过程中,写作者需要不断地从他们的长期记忆中抽取相关的背景知识去表达。这一模式反应出学生的二语写作过程是循环反复的。他们的模式反映了背景知识如主题知识和话语知识的储存,受母语的影响很大,但是二语会被母语激活。只有在写作者不能用二语表达他们的思想时,他们才会借助母语。
(二)二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研究
1.国外的二语写作认知心理过程研究
早在1970年代,西方语言学家就根据写作中的“结果法”提出了“过程法”。他们认为过程法是十分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也是交流过程。过去二十年,西方教育家普遍相信写作是循环往复的一种心理认知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还是一种社会性的相互活动。他们认为写作可以通过写作过程而学得,而且应该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表达思想观点,以此来提高二语写作能力。
进入80年代后期90年代早期,一些美国学者和语言学家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提出了认知心理的重要性,而且强调认知心理在二语写作中的意义。他们强调思想的表达,关注写作者的认知心理过程,还注意写作过程中修改的作用。根据他们的观点,写作是发现、创造内容和意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认知心理过程,通过对所写问题的认识、确定、解决过程来慢慢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国内的二语写作认知过程研究
随着认知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把认知心理学与二语写作结合在一起。认知心理学家认识到语言学习有许多过程和步骤,比如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加工与储存,以及信息的输出使用等。有研究表明背景知识是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而且信息加工主要属于中层水平的加工,认知图式可以通过模仿和不断重复的联系而强化。事实上,通过模仿的写作也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和认知发展过程。同时写作者采取综合整体解读信息法加工信息。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写作者把复杂的整体分成相关的小部分,降低认知难度,并且提供有效的认知手段。因此在二语写作中,写作者必须注重认知心理过程。
三、理论框架
(一)图式理论
在20世纪早期,认知心理学家和皮亚杰他们借用图式去表达心理过程。研究者认为学习是在人脑中自动地建构认知架构,而且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而是对认知图式的重构,所以认知的本质是图式的形成和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图式意指把新信息建立在旧信息的背景下,从而获取新知识。对新知识的掌握的多少好坏取决于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旧信息相互匹配,那样写作过程中写作者才能将旧信息(背景知识)与新信息建构。认知心理学家用图式理论解释认知心理过程,而且也已经将图式理论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那么,图式理论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可以运用于二语写作中。
(二)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认识事物的心理过程看做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认为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能够对信息进行接收、储存、处理并传输。认知心理学家解释说学习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并从记忆中获取知识的过程(皮,2004),他们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包括心理的认知活动,像知觉,注意,表达,记忆和思维等等。信息加工指组织结构,加工认识。Shuell (1988) 的观点是,学习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经过积累,建构和诊断的过程。同时,他指出信息加工理论是指人类如何注意他们的环境,如何解读信息,以及如何从他们的脑海中提取信息知识。信息加工理论在调整信息功能和记忆方面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信息加工活动需要学习者有能力从已存的背景知识中获取信息并形成新知识。
四、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针对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英语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他们的写作任务,所以经过讲解认知心理知识与二语写作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研究目的及操作程序,以便他们积极地配合研究工作。被访谈者在受访谈之后进行了书面写作活动,其中有在他们的二语写作课堂完成的写作,这就受时间,地点,环境等社会因素的限制;还有在他们的课外时间自由完成的,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固定的地点和环境。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环境中测试是否他们的写作认知过程一样,或者有哪些不一样,那么造成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等。通过研究使学生更能体会到认识心理过程对二语写作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五、结语
本研究是对二语写作中的认知心理过程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对写作过程的研究来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写作,同时使二语老师改善他们的教学方法。通过访谈和对学生成品的分析,首先得出:个人因素对二语写作质量有影响,不同的写作环境中学生的表达完全不一样。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发挥他们的写作水平,写作质量也相应提高;而在英语写作课堂内,因为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以及特定的环境,学生的写作过程受到了影响。
研究发现写作者的认知心理过程受到外部任务环境的影响。写作者必须认识到认知心理的作用,在二语写作过程中合理提取长期记忆中的信息加工写作。正如万静然(2008)所说:“读者与文本的关系很密切,而且很复杂,认知心理过程对二语写作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且,写作任务环境(社会因素与文本因素)也发挥着很大作用(p.113)。
最后,研究发现二语写作者和教师都必须认识到认知过程对写作的重要性,以及写作任务环境与个人因素的作用。也即是说,高质量的二语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应。在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写作过程,这样就可以鼓励学生注意他们的心理活动并选择合适的任务环境进行二语写作;同时,二语写作者也要意识到 写作是循环往复的活动,是一项心理认识活动,也是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相互影响的社会性活动。
[参考文献]
[1]韩萍.论英语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的生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3: 6-79.
[2]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3]王俊菊.二语写作的认知心理策略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6,6: 62-66.
[4]王立非,孙晓坤.外语界[J],2005,5:10-15.
[5]李渝.从认知过程谈二语写作教学[J].唐山学院学报,外语教学, 2007, 3: 58-62.
[6]王立非.我国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现状与思考[J],2005,7:50-55.
[7]刘霞.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特征及其影响[J].理论月刊,1995.
[8]王庭照,张凤琴,方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应用认知转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4:124-128.
[9]万静然.二语写作过程----认知研究与元认知理论的接口[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13:111-113
[10]周遂.图式理论与二语写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2:21-24.
[1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2004,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