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自习前,习惯性地走进各班看看学生与班主任的教育交流活动开展如何?走到初一1班教室外面,班主任王老师走出教室。“校长,我们班有个学生,我给他调位,他不听我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不服从安排。我很生气,直接将他叫到办公室,其他几位教师在办公室也给他谈话,他不说话,还很生气,流泪......抵触情绪非常强烈,怎么办?”
王老师急匆匆地将事情一股脑儿的讲完。没来得及思考的校长问道“学生呢?”“在办公室面壁思过。”“哦。”“那你准备将他的位置如何安排?”“将他安排在第一排”。
此时,上课铃声响了。班主任王老师赶紧说:“校长,你跟我出个主意吧。”“别急,到办公室看看。”
望着站在办公室面对墙壁的学生,不时地流着眼泪。周围还有很多老师在批改作业、备课等。王老师十分纠结,这个简单的问题都没有处理下去,今后如何面对班级?面对其他学生?
校长走近学生,轻轻地拍了一下学生肩膀,没有说话,就把王老师叫到外面。“你想怎么处理这个学生?”王老师很生气:“请家长,给我道歉,不然就叫他回家一周反思……”“哦,你与他谈过话吗?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了吗?他为啥不愿意服从你的调位?为什么顶撞你?……”“他平时有点不听话,爱讲话,影响周围的其他同学,听说在读小学时都调皮”。“那你注意没有,他为啥流眼泪?说明他还是有些委屈吧。这样,校长与他交流一下,你也别气馁,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好吗?”
学生走进校长的办公室,校长给他一把椅子,让他坐下,刚开始他不坐,在校长的坚持下,他坐下了,校长也找了把椅子与他面对面地交流谈话---从学生如何尊重教师到换位思考,从山区父母送子女读书的艰辛到我们学生如何做人,从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到老师为啥要给你换位……最后,他再次哭了,他承认了他的不对之处,他承诺今后一定改变不良习惯,努力学习。面对班主任,给王老师深深鞠了一躬。此时的王老师眼眶湿润了……
解析: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在教育中,几乎所有教师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学生对班主任或教师的批评不服,甚至还有谩骂现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也许,大多数教师因走直线教育方法,学生在老师的“高压”或“身份有别”下口服心不服。过不了多久,老毛病重犯,让老师处于被动状态。班主任王老师面对初一学生因调位而不服处于尴尬之中,只有选择“请家长,面壁思过”。而校长选择了“赐一把椅子给予学生坐下平等交流”,不仅有效化解了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尴尬局面,也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一、放下身架,给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正处于教育引导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用包容、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错误。我们都是平凡之人,人生路上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懂得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教育学生应该认识到,贵在“知错能改”,改了仍是好样的。教师决不能抓住学生的某一点错误,上纲上线地严厉批评,应该用宽阔的胸襟去包容学生,帮助他们脱离错误的泥潭,走向正确轨道。
教师,一种光辉的职业,被社会各界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并非是令学生见后敬而生畏的对立面,每一位学生在尊敬的基础上都渴望教师能放下尊贵的身架,坦诚、平等地走进自己的心灵,成为可以倾诉的朋友。抛开杂念,给学生自由倾述的空间。
教育过程中,不可忘记给予学生表达倾述的机会。特别是学生出现错误时, 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能说真话的空间,努力使学生愿将其喜、怒、哀、乐给予倾诉表达。不能因学生学生错误压抑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给他们创造一个谈论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在表达时,心里感到安全舒适,就有一种抒发的喜悦与快感。
我们对学生正当合理的要求应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交给他们学会如何处理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让他们充满自信地投入到集体中,用真心感受生活,用真情体验生活,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发挥潜能,增长才干。
教師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表扬,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放飞自由的思想,锐意进取,从而真正感受到求知的快乐,又不缺乏创新意识。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考察学生。
二、去除粗野,给学生认识不足的机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示学生,遇到错误要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方法好比是一条知识链,又好比是一条藤,又如文章的纲领,只要找到这一突破口,解决错误就会势如破竹。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运用处理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教育学生在学习中随时整理归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经常检查,让学生能够做到正确对待错误去影响引导身边的同学。
“对于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因为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是发展中的孩子,他们涉世不深,思想修养较差,自律能力不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当然不能视而不见,那是不负责任,是纵容,应当给与适当的惩罚,这是对的,但更应该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粗暴地对待学生,
无论老师的动机多么正确,批评的理由多么充分,都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的教育是雕琢心灵的艺术。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会大大降低教育的成效,甚至导致教育完全失败。学生需要教师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树立角色转换意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无论运用何种方式进行批评,都应把握好分寸,尽量多一些宽容和谅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自悟、自省、自纠、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所以,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教师要给予学生认识不足的机会,同时更应该教会学生处理错误的方法。及时消除学生的负面想法。
自习前,习惯性地走进各班看看学生与班主任的教育交流活动开展如何?走到初一1班教室外面,班主任王老师走出教室。“校长,我们班有个学生,我给他调位,他不听我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不服从安排。我很生气,直接将他叫到办公室,其他几位教师在办公室也给他谈话,他不说话,还很生气,流泪......抵触情绪非常强烈,怎么办?”
王老师急匆匆地将事情一股脑儿的讲完。没来得及思考的校长问道“学生呢?”“在办公室面壁思过。”“哦。”“那你准备将他的位置如何安排?”“将他安排在第一排”。
此时,上课铃声响了。班主任王老师赶紧说:“校长,你跟我出个主意吧。”“别急,到办公室看看。”
望着站在办公室面对墙壁的学生,不时地流着眼泪。周围还有很多老师在批改作业、备课等。王老师十分纠结,这个简单的问题都没有处理下去,今后如何面对班级?面对其他学生?
校长走近学生,轻轻地拍了一下学生肩膀,没有说话,就把王老师叫到外面。“你想怎么处理这个学生?”王老师很生气:“请家长,给我道歉,不然就叫他回家一周反思……”“哦,你与他谈过话吗?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了吗?他为啥不愿意服从你的调位?为什么顶撞你?……”“他平时有点不听话,爱讲话,影响周围的其他同学,听说在读小学时都调皮”。“那你注意没有,他为啥流眼泪?说明他还是有些委屈吧。这样,校长与他交流一下,你也别气馁,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好吗?”
学生走进校长的办公室,校长给他一把椅子,让他坐下,刚开始他不坐,在校长的坚持下,他坐下了,校长也找了把椅子与他面对面地交流谈话---从学生如何尊重教师到换位思考,从山区父母送子女读书的艰辛到我们学生如何做人,从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到老师为啥要给你换位……最后,他再次哭了,他承认了他的不对之处,他承诺今后一定改变不良习惯,努力学习。面对班主任,给王老师深深鞠了一躬。此时的王老师眼眶湿润了……
解析: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在教育中,几乎所有教师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学生对班主任或教师的批评不服,甚至还有谩骂现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也许,大多数教师因走直线教育方法,学生在老师的“高压”或“身份有别”下口服心不服。过不了多久,老毛病重犯,让老师处于被动状态。班主任王老师面对初一学生因调位而不服处于尴尬之中,只有选择“请家长,面壁思过”。而校长选择了“赐一把椅子给予学生坐下平等交流”,不仅有效化解了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尴尬局面,也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一、放下身架,给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正处于教育引导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用包容、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错误。我们都是平凡之人,人生路上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懂得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教育学生应该认识到,贵在“知错能改”,改了仍是好样的。教师决不能抓住学生的某一点错误,上纲上线地严厉批评,应该用宽阔的胸襟去包容学生,帮助他们脱离错误的泥潭,走向正确轨道。
教师,一种光辉的职业,被社会各界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并非是令学生见后敬而生畏的对立面,每一位学生在尊敬的基础上都渴望教师能放下尊贵的身架,坦诚、平等地走进自己的心灵,成为可以倾诉的朋友。抛开杂念,给学生自由倾述的空间。
教育过程中,不可忘记给予学生表达倾述的机会。特别是学生出现错误时, 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能说真话的空间,努力使学生愿将其喜、怒、哀、乐给予倾诉表达。不能因学生学生错误压抑学生。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给他们创造一个谈论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在表达时,心里感到安全舒适,就有一种抒发的喜悦与快感。
我们对学生正当合理的要求应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交给他们学会如何处理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让他们充满自信地投入到集体中,用真心感受生活,用真情体验生活,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发挥潜能,增长才干。
教師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鼓励、表扬,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放飞自由的思想,锐意进取,从而真正感受到求知的快乐,又不缺乏创新意识。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考察学生。
二、去除粗野,给学生认识不足的机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提示学生,遇到错误要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方法好比是一条知识链,又好比是一条藤,又如文章的纲领,只要找到这一突破口,解决错误就会势如破竹。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运用处理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教育学生在学习中随时整理归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经常检查,让学生能够做到正确对待错误去影响引导身边的同学。
“对于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因为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是发展中的孩子,他们涉世不深,思想修养较差,自律能力不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关键是我们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当然不能视而不见,那是不负责任,是纵容,应当给与适当的惩罚,这是对的,但更应该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粗暴地对待学生,
无论老师的动机多么正确,批评的理由多么充分,都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的教育是雕琢心灵的艺术。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会大大降低教育的成效,甚至导致教育完全失败。学生需要教师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树立角色转换意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教师无论运用何种方式进行批评,都应把握好分寸,尽量多一些宽容和谅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自悟、自省、自纠、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所以,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我们教师要给予学生认识不足的机会,同时更应该教会学生处理错误的方法。及时消除学生的负面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