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报告:关注青少年阅读困难问题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一份题为《欧洲阅读教学:内容、政策与实践》的研究报告。经过对31个国家(欧盟27个成员国和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土耳其)的调查研究,该报告认为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有提高公民文化程度的政策,但普遍缺乏对阅读困难群体的关注。报告还分析了影响3-15岁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1/5的15岁欧洲青少年有阅读困难。针对青少年阅读困难问题,专家认为如能尽早发现并鉴别,就可能更有效地应对,强化训练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尤其见效。但是,目前欧洲大多数教师都未受过专门培训,只有爱尔兰、马耳他、英国和5个北欧国家为学校配备了专门的阅读专家。
报告特别提出,目前欧洲的阅读指导政策一般针对普通大众,并未集中关注有阅读困难的群体,如男学生、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和移民学生。因此,应当鼓励阅读材料的多样化,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
欧盟曾提出要在2020年前将阅读能力较差的人口比例从20%减少到15%以内。目前只有比利时(弗拉芒区)、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和波兰达到此项指标。欧盟教育、文化、青年和多语言委员瓦西利乌指出,欧洲有很多青年人仍然缺乏基本的阅读和书写技能,这将使他们面临被社会排挤的危险,就业更加困难,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2011年初,在瓦西利乌委员的提议下,欧盟设立“扫盲高层次专家组”。专家组将于2012年中期向欧委会提交政策咨询报告,欧委会将根据报告在2012年秋季的教育部长理事会上向各成员国提出扫盲建议。
(供稿/中国驻欧盟使团教育文化处柯常青,2011年7月26日)
英国教育官员:建议学生出国留学落脚点在教育输出
因大学学费急剧上涨,对本土学生而言,英国的本科教育性价比明显下降,媒体关于英国学生应该“走出去”的议论一直未断。近日,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主管大学事务的部长戴维·威利茨表态,建议本土学生出国留学。在7月底举办的西敏斯特教育论坛上,威利茨表示政府乐见更多英国学生出国留学,不过其观点主要集中在建议英国高校建立更多的海外分校,在教育输出的同时让英国学生在本土之外接受英国教育,或通过高校学分互认让英国学生通过在国外的学习获得英国学位。
(供稿/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孙敏,2011年8月11日)
日本媒体:热批横滨采用右翼教科书
尽管遭到多方反对,日本横滨市教育委员会8月4日仍通过表决,决定从2012年4月开始在全市149所市立初中采用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委员会主导编撰的初级中学历史和公民科目教科书。
该版教科书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战事称为“大东亚战争”,称“这场战争旨在为日本求生存和自卫”。届时,横滨市将有10万名学生使用这一教科书,横滨将成为日本采用右翼教科书范围最广的地区。对于日本第二大城市的“向右转”,日本舆论呼吁警惕“自我主义历史观”的蔓延。
日本《每日新闻》评论,横滨采取“自我主义历史观的教科书”势必引发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尽管相关教材在日的使用范围很小,但一次性将其推广成一个中心城市的教材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这也意味着,在日本,激进历史观的接受者已经增多。《朝日新闻》称,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的教科书在历史讲述上,特别是讲述太平洋战争的历史时“过多带着个人情绪”会造成负面影响。
横滨历史教育“向右转”遭到各方反对。横滨市教育委员会称,今年4月以来,已收到200多封反对采用右翼教科书的来信。一些日本媒体也表示出忧虑。横滨当地报纸《神奈川新闻》指出,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的教材一向是各方争议的焦点,横滨教科书采选联络会等民间团体认为,这些教材并不适合对观点鉴别能力不强的中学生进行常识教育。
日本《时事观点》杂志最近刊登日本东海大学历史学教授的文章指出,日本的新一代正在走向“拒绝历史教育”的时代,他们抱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这会引导他们走向更危险的误区。
(本刊摘编自日本新华侨报网,2011年8月5日)
调查显示:大多数印度学生认同英美高校对澳大利亚高校印象好的仅过半数
《澳大利亚人报》近日报道,加拿大高等教育战略协会今年初对3 000名印度高中生展开调查,旨在了解印度学生对于各国高等教育、留学目的国的期望、学习计划以及学术兴趣。结果显示,他们认为英国和美国高校的质量及生活水平最高。
当问到对澳大利亚的印象是,“袋鼠”是印度学生选择最多的词,最一般的形容词“好”排名第二,“种族主义”排名第三。调查发现,56%的印度高中生认为澳大利亚大学“好或者很好",10%的人“差或者很差”,27%的人认为“一般”。而分别有84%和80%的学生认为美国和英国的院校“好或者很好”。
在生活质量方面,受访学生认为澳大利亚排在美国、英国、新加坡、阿联酋和加拿大之后。仅有49 %的学生认为澳大利亚生活质量“高或者很高”。而美国和英国的这个比例分别是85%和81%。有约1/3的受访者说他们“极有可能或者一定”会去国外读大学。
类似调查还将在墨西哥、韩国等重要国际学生来源国进行。
(供稿/本刊记者张力玮,2011年7月21日)
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一份题为《欧洲阅读教学:内容、政策与实践》的研究报告。经过对31个国家(欧盟27个成员国和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土耳其)的调查研究,该报告认为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有提高公民文化程度的政策,但普遍缺乏对阅读困难群体的关注。报告还分析了影响3-15岁青少年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1/5的15岁欧洲青少年有阅读困难。针对青少年阅读困难问题,专家认为如能尽早发现并鉴别,就可能更有效地应对,强化训练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尤其见效。但是,目前欧洲大多数教师都未受过专门培训,只有爱尔兰、马耳他、英国和5个北欧国家为学校配备了专门的阅读专家。
报告特别提出,目前欧洲的阅读指导政策一般针对普通大众,并未集中关注有阅读困难的群体,如男学生、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和移民学生。因此,应当鼓励阅读材料的多样化,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
欧盟曾提出要在2020年前将阅读能力较差的人口比例从20%减少到15%以内。目前只有比利时(弗拉芒区)、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和波兰达到此项指标。欧盟教育、文化、青年和多语言委员瓦西利乌指出,欧洲有很多青年人仍然缺乏基本的阅读和书写技能,这将使他们面临被社会排挤的危险,就业更加困难,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2011年初,在瓦西利乌委员的提议下,欧盟设立“扫盲高层次专家组”。专家组将于2012年中期向欧委会提交政策咨询报告,欧委会将根据报告在2012年秋季的教育部长理事会上向各成员国提出扫盲建议。
(供稿/中国驻欧盟使团教育文化处柯常青,2011年7月26日)
英国教育官员:建议学生出国留学落脚点在教育输出
因大学学费急剧上涨,对本土学生而言,英国的本科教育性价比明显下降,媒体关于英国学生应该“走出去”的议论一直未断。近日,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主管大学事务的部长戴维·威利茨表态,建议本土学生出国留学。在7月底举办的西敏斯特教育论坛上,威利茨表示政府乐见更多英国学生出国留学,不过其观点主要集中在建议英国高校建立更多的海外分校,在教育输出的同时让英国学生在本土之外接受英国教育,或通过高校学分互认让英国学生通过在国外的学习获得英国学位。
(供稿/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孙敏,2011年8月11日)
日本媒体:热批横滨采用右翼教科书
尽管遭到多方反对,日本横滨市教育委员会8月4日仍通过表决,决定从2012年4月开始在全市149所市立初中采用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委员会主导编撰的初级中学历史和公民科目教科书。
该版教科书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战事称为“大东亚战争”,称“这场战争旨在为日本求生存和自卫”。届时,横滨市将有10万名学生使用这一教科书,横滨将成为日本采用右翼教科书范围最广的地区。对于日本第二大城市的“向右转”,日本舆论呼吁警惕“自我主义历史观”的蔓延。
日本《每日新闻》评论,横滨采取“自我主义历史观的教科书”势必引发国内外的强烈反对。尽管相关教材在日的使用范围很小,但一次性将其推广成一个中心城市的教材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这也意味着,在日本,激进历史观的接受者已经增多。《朝日新闻》称,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的教科书在历史讲述上,特别是讲述太平洋战争的历史时“过多带着个人情绪”会造成负面影响。
横滨历史教育“向右转”遭到各方反对。横滨市教育委员会称,今年4月以来,已收到200多封反对采用右翼教科书的来信。一些日本媒体也表示出忧虑。横滨当地报纸《神奈川新闻》指出,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的教材一向是各方争议的焦点,横滨教科书采选联络会等民间团体认为,这些教材并不适合对观点鉴别能力不强的中学生进行常识教育。
日本《时事观点》杂志最近刊登日本东海大学历史学教授的文章指出,日本的新一代正在走向“拒绝历史教育”的时代,他们抱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这会引导他们走向更危险的误区。
(本刊摘编自日本新华侨报网,2011年8月5日)
调查显示:大多数印度学生认同英美高校对澳大利亚高校印象好的仅过半数
《澳大利亚人报》近日报道,加拿大高等教育战略协会今年初对3 000名印度高中生展开调查,旨在了解印度学生对于各国高等教育、留学目的国的期望、学习计划以及学术兴趣。结果显示,他们认为英国和美国高校的质量及生活水平最高。
当问到对澳大利亚的印象是,“袋鼠”是印度学生选择最多的词,最一般的形容词“好”排名第二,“种族主义”排名第三。调查发现,56%的印度高中生认为澳大利亚大学“好或者很好",10%的人“差或者很差”,27%的人认为“一般”。而分别有84%和80%的学生认为美国和英国的院校“好或者很好”。
在生活质量方面,受访学生认为澳大利亚排在美国、英国、新加坡、阿联酋和加拿大之后。仅有49 %的学生认为澳大利亚生活质量“高或者很高”。而美国和英国的这个比例分别是85%和81%。有约1/3的受访者说他们“极有可能或者一定”会去国外读大学。
类似调查还将在墨西哥、韩国等重要国际学生来源国进行。
(供稿/本刊记者张力玮,2011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