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语文课堂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主要是因为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它封闭、呆板,了无生趣,面貌可恶;它让老师从头到尾喊得累,学生听得烦学得苦;它压抑学生个性,束缚学生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的目标,并努力使之成为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平台,成为思维碰撞、个性发展的乐土,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天堂。好处显而易见,所以,关于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研究者甚众。但不管怎么研究,我认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必须满足这樣的四个条件:
一、预设核心的问题
我们在教学预案中,有意识地预设一些让学生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质疑讨论、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关键点”,即利用文本信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从文本中寻找教学目标的生长点,设计“开放性”、“探究性”、“体验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讨论,合作探究,学生拓展延伸。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有这样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的质疑“关键点”:女词人为什么写的是“雁字”,而不是 “雁子”呢?说说你的理由。从字面上讲,“雁子”指的就是大雁,而 “雁字”不仅有大雁的意思,而且告诉我们大雁飞行时的姿态(“一”字形或“人”字形),其意义要比“雁子”丰富得多。再探究一下,这个“雁字”是“一”字形还是“人”字形?我们根据词人所要表达的心情看,“雁字”应是“人”字形。这就将女词人热切思念丈夫及思而不见、欢会无期的悲叹和哀怨表现出来。如果能坚持这样在关键之处预设让学生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质疑、探究的“点”,引发学生质疑讨论、合作探究,学生自然就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二、抓住恰当的时机
课堂上有时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种机会,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良机,成为教育教学的生长点。我在教学八年级《鸟专题》中的一篇文章《空山鸟语》时,正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描绘山林中鸟鸣声的优美,教室前面的走廊上突然飞来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立即我轻轻示意学生停止对课文的赏析,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来自窗外的鸣叫声:清脆、自在,连续不断。这很普通的叫声,却让我们沉浸其中。麻雀好像有了听众,唱得特别卖力,直到尽兴才结伴飞走。我们的欣赏也因麻雀的飞走而结束。我对学生说:“我们不必到山林,就能听到鸟儿自在动听的歌唱,这是什么语言也无法描绘的。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和全班同学一起来欣赏这美妙的歌声。这歌声来自和谐,来自信任。这不正是《鸟专题》所要传达的主题吗?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些表演者——麻雀!”教室内传出了长时间的掌声。
虽然,听麻雀的叫声不在预设之内,但对所学内容的有极大的帮助,机会难得,所以就立即改变预定计划,让学生直接感受鸟鸣声的优美,从而为理解课文中空山鸟鸣的意境与主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善待学生的错误
错误是极具课程意义的课堂动态资源。真正的课堂会因错误的发现、探究、改正、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我对学生说:“每堂课,每个同学都可以犯一个可以原谅的错误,但不要总是犯相同的错误,要让我们的错误犯得有价值,有意义。”在探究活动中犯了错误或课堂比赛中输了,我就学习魏书生老师,让他唱一支歌。我认为,这样做好处很大: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刚才的尴尬;二可以向其他学生表明,犯一些小错没关系;三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对于学生的一些小小的失误,我就微微一笑或视而不见;对于一些典型的错误,我就对犯错的同学表示真诚的谢意,因为他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分析、纠正、总结错误的机会,让所有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大家在分析错误、纠正、总结错误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对于慢慢学会纠正自己错误的同学,我要带领全班同学为他送去真诚的掌声。错误,虽然大家不喜欢,但是,我们可以让它变得很美丽。
四、赏识异样的声音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思维活跃,经常会有“异言怪语”,甚至是“偏见”。面对这些“异样的声音”,是牵着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跑,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顺势挖掘?实是挑战教师的理念与智慧。《桃花源记》这篇课文就要学习结束了,我想了解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并进行适当的延伸,于是我就问:“现在,你喜欢桃花源的生活吗?”大部分同学都说喜欢,因为它自由幸福,和平劳动。这是我预设的答案,也是我想要学生说出的答案。但有一个学生说“不喜欢”,让我有点惊讶。他说出了他的理由:桃花源的生活闭塞、落后,不能与时俱进。我立即表扬道:“你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特的见解,这是多么的可贵,我多么希望其他同学也能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那么你是如何发现它‘闭塞、落后’呢?” 他说:“书上说得很清楚,‘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的回答也打开了其他同学的思路。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我让学生赏析“望父买橘”这一片段,去感受如山的父爱也有温情的一面,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这一段写得不好,我不喜欢,因为父亲穿越铁道违反交通规则,是非常危险的。”我虽感到很突然,但立即给了这位学生很高的评价,因为他说出了一个反面的事实。
满足了这样的四个条件,何愁我们的课堂不是开放而灵动的?
参考文献:
[1]龚毅《语文互动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2009年11期第42页。
[2]陶淑文《深度解读当于无疑处质疑》,《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04期第68页。
一、预设核心的问题
我们在教学预案中,有意识地预设一些让学生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质疑讨论、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关键点”,即利用文本信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从文本中寻找教学目标的生长点,设计“开放性”、“探究性”、“体验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讨论,合作探究,学生拓展延伸。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有这样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的质疑“关键点”:女词人为什么写的是“雁字”,而不是 “雁子”呢?说说你的理由。从字面上讲,“雁子”指的就是大雁,而 “雁字”不仅有大雁的意思,而且告诉我们大雁飞行时的姿态(“一”字形或“人”字形),其意义要比“雁子”丰富得多。再探究一下,这个“雁字”是“一”字形还是“人”字形?我们根据词人所要表达的心情看,“雁字”应是“人”字形。这就将女词人热切思念丈夫及思而不见、欢会无期的悲叹和哀怨表现出来。如果能坚持这样在关键之处预设让学生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质疑、探究的“点”,引发学生质疑讨论、合作探究,学生自然就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二、抓住恰当的时机
课堂上有时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种机会,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良机,成为教育教学的生长点。我在教学八年级《鸟专题》中的一篇文章《空山鸟语》时,正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描绘山林中鸟鸣声的优美,教室前面的走廊上突然飞来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立即我轻轻示意学生停止对课文的赏析,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来自窗外的鸣叫声:清脆、自在,连续不断。这很普通的叫声,却让我们沉浸其中。麻雀好像有了听众,唱得特别卖力,直到尽兴才结伴飞走。我们的欣赏也因麻雀的飞走而结束。我对学生说:“我们不必到山林,就能听到鸟儿自在动听的歌唱,这是什么语言也无法描绘的。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和全班同学一起来欣赏这美妙的歌声。这歌声来自和谐,来自信任。这不正是《鸟专题》所要传达的主题吗?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些表演者——麻雀!”教室内传出了长时间的掌声。
虽然,听麻雀的叫声不在预设之内,但对所学内容的有极大的帮助,机会难得,所以就立即改变预定计划,让学生直接感受鸟鸣声的优美,从而为理解课文中空山鸟鸣的意境与主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善待学生的错误
错误是极具课程意义的课堂动态资源。真正的课堂会因错误的发现、探究、改正、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我对学生说:“每堂课,每个同学都可以犯一个可以原谅的错误,但不要总是犯相同的错误,要让我们的错误犯得有价值,有意义。”在探究活动中犯了错误或课堂比赛中输了,我就学习魏书生老师,让他唱一支歌。我认为,这样做好处很大:一可以调节课堂气氛,缓解刚才的尴尬;二可以向其他学生表明,犯一些小错没关系;三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对于学生的一些小小的失误,我就微微一笑或视而不见;对于一些典型的错误,我就对犯错的同学表示真诚的谢意,因为他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分析、纠正、总结错误的机会,让所有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于是,大家在分析错误、纠正、总结错误的过程中共同提高。对于慢慢学会纠正自己错误的同学,我要带领全班同学为他送去真诚的掌声。错误,虽然大家不喜欢,但是,我们可以让它变得很美丽。
四、赏识异样的声音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思维活跃,经常会有“异言怪语”,甚至是“偏见”。面对这些“异样的声音”,是牵着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跑,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顺势挖掘?实是挑战教师的理念与智慧。《桃花源记》这篇课文就要学习结束了,我想了解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并进行适当的延伸,于是我就问:“现在,你喜欢桃花源的生活吗?”大部分同学都说喜欢,因为它自由幸福,和平劳动。这是我预设的答案,也是我想要学生说出的答案。但有一个学生说“不喜欢”,让我有点惊讶。他说出了他的理由:桃花源的生活闭塞、落后,不能与时俱进。我立即表扬道:“你有独立的思想,有独特的见解,这是多么的可贵,我多么希望其他同学也能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那么你是如何发现它‘闭塞、落后’呢?” 他说:“书上说得很清楚,‘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的回答也打开了其他同学的思路。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我让学生赏析“望父买橘”这一片段,去感受如山的父爱也有温情的一面,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这一段写得不好,我不喜欢,因为父亲穿越铁道违反交通规则,是非常危险的。”我虽感到很突然,但立即给了这位学生很高的评价,因为他说出了一个反面的事实。
满足了这样的四个条件,何愁我们的课堂不是开放而灵动的?
参考文献:
[1]龚毅《语文互动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2009年11期第42页。
[2]陶淑文《深度解读当于无疑处质疑》,《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04期第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