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幼儿创造性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ong18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美术教育在发掘儿童的创造潜能方面有很大意义。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该把发挥儿童的创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识技术的传授,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这应成为广大幼儿教师的共识。
  然而,离开了知识技能中介,幼儿的思想感情就不可能有大胆的表现、独特的创造,就像任何人不可能运用他所不熟悉的语言去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样。在如何处理技能与创造的关系时,存在着教幼儿学习美术知识技能就是阻碍创造的片面看法,把知识技能与创造放在对立的地位。于是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运用改变形式、变换工具等外部刺激去维持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用“你爱怎么画就怎么画”“大胆地画”“画得就要和别人不一样”等空洞的鼓励去应付,结果变成放任。幼儿甚至会因能力低下出现胡闹式情绪发泄,互相打闹,大声喧哗,胡乱摆弄工具、材料等行为。另外一种做法是把技能与创造分割成两部分,在一些活动(如物体画、人物画)教技能,在另外一些活动中(如意愿画)搞创造;平时教技能,开课搞创造;大多数幼儿学技能,少数尖子搞创造等,把幼儿的美术创造束缚在少数幼儿的活动中。以上两种做法都是与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幼儿美术创造有两类:一方面是运用已有的技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现在一些意愿画、儿童画创作都是如此,当然,不包括那些复习式的意愿画和由成人包办代替、甚至伸出“上帝之手”的儿童创作画。但是,这种创造远远不够,幼儿创造的最大空间在于另一方面,即创造性地学习美术的知识技能,创造自己的图式,这种创造是属于处于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全体幼儿的,唯独如此,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潜力解放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人格的尊重。
  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图像,表达自己的认识,是创造性美术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围绕着创造性地学习知识技能进行的,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从幼儿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出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儿童设置小小递进的阶梯,帮助幼儿不断克服障碍,获得成功经验
  幼儿知识技能水平与其生理心理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例如3岁幼儿一般画头手人(即蝌蚪人),是由于观察笼统与分辨方位能力差。4岁幼儿常画正面直立手平举的人物,是由于对空间的判别还停留在上下、左右两个维度上,尚不能用与地面水平或垂直的方法来创造图像。6岁幼儿开始画侧面人的简单动态,反应了幼儿对倾斜、透视前后关系的初步认识。幼儿从一种认识水平发展到另一种认识水平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的教学过程既是上一步的发展,又是下一步的准备。为此,我们必须观察和研究幼儿在两个阶段之间面临哪些困难,按难易程度进行安排。例如4岁幼儿学画正面人的简单动态,幼儿一般会存在一些困难:用图形组合取代线条;用不封闭的图形取代封闭的图像;分辨各部分明显的大小关系;表现各部分明显的特征时不遗漏;用明显特征区分出不同的人物、动物和物体;用局部倾斜表现简单的动态等。教师应将这些问题组成一个单元,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必须从幼儿原有的基础出发,使幼儿有能力联系过去的经验自己去思考、操作、解决困难。当幼儿发现这些问题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找到答案时,他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充满信心,并有更大的勇气去迎接新挑战。
  二、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与速度,不断向幼儿提供新的问题,鼓励幼儿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积极推进
  审美意识与能力必须通过教育逐渐形成,如果仅依靠自然成熟,不但发展缓慢,而且这种意识与能力可能永远很低下,无论成人或幼儿均是如此。不同的是成年人的审美教育注意提高个人修养,幼儿的审美启蒙则注重个人感受与创造性表现。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则体现对幼儿审美启蒙的积极推进,纯复习式的、单纯重复过去的知识技能是没有意义的。
  这种推进首先体现在尊重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上。例如大部分3岁幼儿入园时,还处于漫无目的的涂鸦阶级,这时教幼儿画图形,显然不符合幼儿的特点,我就设计“好玩的玩具”“笔宝宝跳舞”等内容去满足幼儿涂鸦的需要,并诱导其从无目的的涂鸦向有目的的涂鸦推进,进而设计“样样菜都爱吃”“小飞机”等内容,引导幼儿有目的的涂鸦,创造简单的图像。在幼儿作业上开始出现图形后,我就设计“苹果树”“小花园”引导幼儿用圆与线条组合创造简单图像,并提出苹果给谁吃,大家来种花等建议,启发幼儿创造更为丰富的图像。很多幼儿在小班上学期就大胆地画出许多动物、小朋友、房屋、树木等,体会了美术创造的乐趣。
  一个新的问题,有时一次活动就能解决,有时则需要一组活动,活动次数的多少是由幼儿解决问题的程度决定的。例如帮助大班幼儿用倾斜更生动地表现动态,我设计了“蜡笔王国”“秋叶宝宝的游戏”探索尝试躯干倾斜到头部倾斜。“猴子过桥”“玩海洋球”从动物到人物,逐步克服僵直的画法。我又设计了“太空人登月球”,改变人物服装,引导幼儿灵活地运用倾斜表现动态。以后,物品在设计“雪花娃娃的舞蹈”“牛弟弟的新年挂历”引导幼儿灵活地变换画面布局时,幼儿已经形成的运用倾斜变化动态的能力,就成了他们大胆安排画面的有利条件。
  在一项活动里,由于幼儿的发展程度不同,提出的目标必须有一定的弹性。应该允许幼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大胆地表现,特别应允许幼儿因暂时不理解讨论的目标而“出差错”。教师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去解释知识和技能。例如“玩海洋球”,倾斜人物表示玩耍,正面直立表示休息;“登月球”倾斜人物表示登上月球,正面直立表示仍然在地球上等。要用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去反复操作,反复思考,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又如“雪花娃娃的舞蹈”,幼儿在尝试运用已有的技能(表现倾斜、重迭、地平线、侧面人物)安排画面时,具有更大的创造空间,使每个幼儿都能从原有水平出发进行创造,促使处在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改变传统的运用范例、示范画讲解等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运用欣赏、演示、思考的方法,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运用范例和图像,运用教师单向的示范与讲解来阻止矛盾冲突,要求幼儿服从统一的步骤方法,这种看来既省时又简捷的方法,似乎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是一种片面追求即时效果的短期行为。它不但压抑了幼儿的创造,而且会使幼儿产生没有自己的想法,盲目服从权威的心态,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幼儿时期知识经验贫乏,思维没有定势。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幼儿积累各种关键经验,比形成概念更切合幼儿的需要与可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必须认真地设计提问、将过去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养成他们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认识、乐于表现不一般的认识的习惯。例如我在“雪花娃娃的舞蹈”中,围绕欣赏范例,提出问题。
  如这幅画叫什么名称?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认为这是雪人,并从画面各种图像的颜色分辨出:天上飘着雪花,白茫茫的,树枝上盖满了雪,地上铺满了雪,小雪花们正在空中飞舞。
  当问到“小雪花正在欢快地跳着舞,她们的头、身体和四肢是怎么活动”的问题时幼儿运用已有的技能有目的地判断脸部、头发、眼、鼻、嘴的倾斜、身体的倾斜及手的各种位置变化。
  教师又出示第二幅幼儿作品并提问:这四个小雪花的队形是怎样排列的?幼儿进一步分析物体间的前后关系:两个小雪花在前面,两个在后面,两边的小雪花腿朝上,中间的小雪花腿朝下。
  教师再提问:雪地和雪松好像是舞台的布置,什么应该先画?幼儿从分析前后关系中去推理确定先画树再画地,也有幼儿进一步认识地和树可以交替画。
  我又将第一幅与第二幅画让幼儿作比较:这两个舞蹈有什么不同?幼儿从小雪花的远近大小、人物多少和排列位置的变化,多角度地找出画面的不同。
  最后,当我提出请小雪花再跳一支新舞蹈时,幼儿都能大胆地进行创作。虽然,在组织教学时,因讨论花去的时间比过去示范讲解多,但这一环节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就避免了过去许多教师在示范讲解以后,反复关照要画得跟教师和小朋友不一样,但大部分幼儿还是照样去临摹范例的症结所在。
  四、在集体中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热烈、你追我赶的创造氛围,使美术活动的过程成为引导幼儿互相启发、开阔思路、积极创造的过程
  美术创作是一个极端个别化的活动,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构想与表现,但个人的思路毕竟是有限的,即使在集体活动时,幼儿也不可能知道别的小朋友在想什么,画些什么,有些什么独特的表现。在集体中,教师恰当地使用提示,就可成为激发幼儿创造的媒介。
  经常有人问我,在幼儿活动过程中 ,教师介绍个别幼儿的创作思路和独特表现,是不是会对集体产生干扰,是不是会限制其他幼儿的创造呢?我认为这种介绍非常必要,是对幼儿创造的推动。我们必须在题材和表现方式之间明确区别,只要幼儿能自由地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他的创造力就是自由的,一个对全班的提示会紧紧抓住所有幼儿的心,并能产生不断开阔的思路、努力超越自己的创造氛围。在这种创造氛围下所产生的自由竞争也是最没有功利目的、最健康的竞争。如果把这种介绍交流推迟到幼儿作品完成以后,幼儿再想学习、创造、超越,契机已经错过了,其意义就非常小。相反,仅仅对个人做个别的提示,即便再及时、准确、有感染力,也并非经常是最有效的方法。创作过程中绝对安静的气氛会形成一种沉闷的环境,不利于活跃创造氛围。当然,同样的题材,在不同的环境下运用同样的提示会有不同的效果,所谓恰当的指导方式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教育的即时情景和儿童的需要,因为,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学习的过程而非完成作品。
其他文献
大卫有两个小孩,一个5岁,一个7岁。有一天,他正在教他7岁的孩子凯利怎样使用瓦斯驱动的割草机割草。他正教孩子如何在尽头把割草机掉头时,妻子叫他去问事情。当大卫转身回答问题时,凯利把割草机推到草坪边的花圃上……  大卫回头发现发生的事之后,他开始失控了。大卫花了很多时间、费了很大力才侍弄出那些令邻居们羡慕的花圃,大约有2尺宽已被夷为平地!当他开始对儿子提高音量之后,妻子很快地走到他身边,把手放在他的
期刊
年轻父母中,大约有七成想让自己的孩子从小接受锻炼,为的是让孩子能有个健壮的身体。但儿童保健专家指出,过早地让孩子从事某些健体运动不仅不利于孩子身体的锻炼,反而容易造成伤害。  不宜一:拔河  拔河可能让孩子“伤心”“伤筋”。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儿童心脏正在发育中,植物神经对心脏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当肢体负荷量增加时,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加供血量。拔河需屏气用力,有时一次憋气长达十几秒钟,当由憋气突然
期刊
摘 要  情境教育理论要求我们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耳目一新的快乐生活和学习的情境,从而促进幼儿主动进入场景中积极进行有效的活动。  我们从幼儿与生活交往的环境出发,构建一个和谐交往的情境来促进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模式,让幼儿在富有多变性、激发性,参与操作性符合幼儿同伴交往发展需要的环境下充分与情境互动,引领幼儿与环境充分融合,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和谐的整体,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夯实根基。
期刊
1.私聊  当我们和老人产生矛盾后,首先要留意找准“组合”,才能事半功倍。假如是与爷爷、奶奶沟通,那就请爸爸出马;假如是与姥姥、姥爷沟通,就请妈咪出马。而且,不要把问题搬上台面,必须要找没人的场合私聊。这样,就算老人意识到确实是自己的做法欠妥,也更容易坦诚以对。  此外,在沟通之初,年轻父母要尽量先表述对老人的感谢和关爱,再慢慢切入正题。  兵法运用  洋洋1岁多了,正是一刻也闲不住的时候。奶奶怕
期刊
摘 要  俄罗斯的学前教育伴随着俄罗斯社会的变革而出现了新的形势。根据2006年俄罗斯出台的修订版的《幼儿园教育与教学大纲》,近几年,俄罗斯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优化了师资队伍的结构,调整了教学大纲,改善了教学模式,加大了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力度,使学前教育呈现良好的态势,由于“市场经济”的概念已波及教育领域,因而造成对改革的本来目的——保护儿童免受生理、心理的伤害,保证儿童与个人特点相
期刊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幼儿时期的美术教育,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幼儿美术能力呢?下面是笔者在美术活动中总结的经验:  一、提高欣赏“美”的能力,为美术创作增添情趣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们每一节美术活动的准备并不是都很充分,其中最缺乏的
期刊
摘 要  游戏评价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幼儿建构游戏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游戏,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游戏质量的必要手段。巧妙评价建构游戏对幼儿建构游戏的开展以及建构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实践出发,多维度地阐述幼儿建构游戏评价的方法和措施,提出建构游戏评价的重要性,使幼儿游戏活动的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  游戏 建构游戏 评价 多角度评价  游戏评价是幼儿游戏的一部分
期刊
摘 要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操作的亲子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开始萌芽的时期,只有注意保护和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持续和发展。因此,巧用亲子游戏的教育手段,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亲子游戏中的创新素材,引导幼儿探索同一种素材的多种玩法,对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重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时代的需求,同时也是幼儿自身发
期刊
摘 要  组织教研活动如何做到切实有效,是每个幼教教研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一次公开课活动组织为例,以对比反思的方式,从组织形式、内容安排、时间安排、评课方式四方面阐释了一种新的教研活动。  关键词  公开课 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好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思维的拓展,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让教研与教学相互融合,是每个教研工作者为之思考的问题。作为我
期刊
在日常教研活动中,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畅所欲言,表述自己的观点,然而只是停留在讨论总结的表面形式上,个别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不能做到人人参与,使得教研活动缺乏生机与活力,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保教质量的提高。幼儿素质水平发展如何,受教师群体素质的制约,教育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教师行为作用于幼儿。因此,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下去的关键,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