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教融合作为推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发展方略,在创新创业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特征。论文通过对高职学生创 新创业意志力薄弱、创新创业意向受功利化驱使、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从产教融合视角,在学校、产业、企业、学生四 大主体框架下提出了坚持德育与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相结合,依托产业区域特色,提升企业嵌入深度,增加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促进 策略,为推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理论见解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探讨与研究
1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企业所需要的是有扎实理论基础、合理 知识结构,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 复合型人才。全国各类高校为满足社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缩小 大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化解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都 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 培养模式。这类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 在引导企业“走进来”与大学生“走出去”相结合。根据各类企 业的人才引进标准,制定既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又满足 就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的设备和 资源,结合企业与高校的双重优势积极进行人才培养,促进大学 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协调发展。这类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合作, 是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的双主体的双边合作,是企业与主体学校 这两个平等主体进进行对等交流的双向合作,更是校企互利的双赢合作。
2“双创”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
一般认为,产教融合是将产业体系与教育体系相整合, 产业体系中企业是主要的组织主体,教育体系中学校则承担 起组织主体任务。此外,产教融合中的“产教”还可以从宏观 层面的产业与教育,微观层面的生产与教学来解析。前者涉 及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和体制构建,后者涉及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例如,当前已出现的“厂中校”“校中厂”“孵化 器”和“众创”空间等教学模式,就是当下产教融合新的教学 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将“学校、产业、企业、学生与创 业”融合集成,让行业企业和院校为了各自的发展双向发力、 双向整合,呈现出跨界性、互利性、合作性、复杂性等主要特 征。简言之,现今的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 其是依托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各自资源禀赋,以互信互 利为基础,以服务经济社会转型为目标,依托校企合作,协同 育人的高度融合。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受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 发展等因素的推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的同时, 也为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注入了强大动 力,成为高校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与此同时,2018 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 版的意见》(国发〔2018〕32 号)进一步要求高校、职业院校深 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强化大学生创 新创业教育培训。国家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地方高校深化创 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具体的实施策略,而且明确 表明创新创业教育并非高校一元主体行为,需要多元主体 协同育人,即: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以学校、产 业、企业和学生四大主体作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 键要素,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框架。因此,通过产教深度融 合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在产 教融合背景下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正迎来良好的政 策环境与崭新的机遇。
3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3.1加强政府对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引导与支持 各级政府为推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引 导职能,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了引导区域高校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推动高校专业设置的合理化发展:还需为合 作的开展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必要支持,为新型模式下的创 新型人才优化就业市场,提升高校就业率的同时弥补相关企业的 专业型人才空缺,进而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策略。
3.2协同企业丰富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为化解企业“用人荒”与大学生“就职难”这一矛盾,传统 的教学方案、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都很难满足目前企业发展的人 才需求。在进行合理的培养方式和课程改革时,高校不仅要考虑 完善目前的理论知识体系,更要结合企业的产业需求,创建和完 善以企业需求为目標的,能促进产业发展的培养方案。与此同时, 企业应当为高校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制度、人才、技术与设备上的 支撑,弥补高校在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上的各种空缺。 因此,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落实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 式下的双导师政策、鼓励企业职员进驻高校教育、支持教师在企 业挂职训练等举措,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质量,丰 富他们创新创业实践经历,还能实现高校教职人员自我创新能力, 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3.3完善创新创业考核机制 在改善课程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为培育符合 企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的应试考核也应向更灵活的创新能 力考核方向发展。高校和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有利因素,创建复合 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如论坛、讲座、培训等形式的创新创 业活动;在企业提供技术与制度支持的基础上,落实创建孵化园、 产业平台等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举办如创业计划大赛、互 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不同种类的创新型竞赛,根据各类竞 赛的实际表现,开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考 核机制,实现高校的创新创业与企业发展的融合。
4结论
本文结合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在 响应“一带一路”政策、推动高校发展、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上的必要性,针对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 升提出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丰富课程内容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创新创业考核机制这几点建议。高校作为推动创新型社会发 展的引领者,应积极主动参与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中,培育出符 合时代与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汤丽萍.新工科视闽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创新 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9,36(01):100—104.
[2]郭楠,李国东,左宏亮.基于思政建设的专业课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 论坛,2019(26):42·43.
[3]黄艳明.校企合作对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研究[J].青年时代, 2019(6):158·159.
山东协和学院
【关键词】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探讨与研究
1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企业所需要的是有扎实理论基础、合理 知识结构,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 复合型人才。全国各类高校为满足社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缩小 大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化解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都 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 培养模式。这类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 在引导企业“走进来”与大学生“走出去”相结合。根据各类企 业的人才引进标准,制定既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又满足 就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的设备和 资源,结合企业与高校的双重优势积极进行人才培养,促进大学 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协调发展。这类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合作, 是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的双主体的双边合作,是企业与主体学校 这两个平等主体进进行对等交流的双向合作,更是校企互利的双赢合作。
2“双创”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
一般认为,产教融合是将产业体系与教育体系相整合, 产业体系中企业是主要的组织主体,教育体系中学校则承担 起组织主体任务。此外,产教融合中的“产教”还可以从宏观 层面的产业与教育,微观层面的生产与教学来解析。前者涉 及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和体制构建,后者涉及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例如,当前已出现的“厂中校”“校中厂”“孵化 器”和“众创”空间等教学模式,就是当下产教融合新的教学 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将“学校、产业、企业、学生与创 业”融合集成,让行业企业和院校为了各自的发展双向发力、 双向整合,呈现出跨界性、互利性、合作性、复杂性等主要特 征。简言之,现今的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 其是依托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各自资源禀赋,以互信互 利为基础,以服务经济社会转型为目标,依托校企合作,协同 育人的高度融合。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受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 发展等因素的推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的同时, 也为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注入了强大动 力,成为高校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与此同时,2018 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 版的意见》(国发〔2018〕32 号)进一步要求高校、职业院校深 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强化大学生创 新创业教育培训。国家政策的出台,不仅为地方高校深化创 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具体的实施策略,而且明确 表明创新创业教育并非高校一元主体行为,需要多元主体 协同育人,即: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以学校、产 业、企业和学生四大主体作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 键要素,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框架。因此,通过产教深度融 合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在产 教融合背景下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正迎来良好的政 策环境与崭新的机遇。
3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3.1加强政府对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引导与支持 各级政府为推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引 导职能,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除了引导区域高校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推动高校专业设置的合理化发展:还需为合 作的开展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必要支持,为新型模式下的创 新型人才优化就业市场,提升高校就业率的同时弥补相关企业的 专业型人才空缺,进而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策略。
3.2协同企业丰富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为化解企业“用人荒”与大学生“就职难”这一矛盾,传统 的教学方案、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都很难满足目前企业发展的人 才需求。在进行合理的培养方式和课程改革时,高校不仅要考虑 完善目前的理论知识体系,更要结合企业的产业需求,创建和完 善以企业需求为目標的,能促进产业发展的培养方案。与此同时, 企业应当为高校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制度、人才、技术与设备上的 支撑,弥补高校在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上的各种空缺。 因此,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落实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 式下的双导师政策、鼓励企业职员进驻高校教育、支持教师在企 业挂职训练等举措,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质量,丰 富他们创新创业实践经历,还能实现高校教职人员自我创新能力, 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3.3完善创新创业考核机制 在改善课程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为培育符合 企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的应试考核也应向更灵活的创新能 力考核方向发展。高校和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有利因素,创建复合 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如论坛、讲座、培训等形式的创新创 业活动;在企业提供技术与制度支持的基础上,落实创建孵化园、 产业平台等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举办如创业计划大赛、互 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不同种类的创新型竞赛,根据各类竞 赛的实际表现,开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考 核机制,实现高校的创新创业与企业发展的融合。
4结论
本文结合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在 响应“一带一路”政策、推动高校发展、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上的必要性,针对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 升提出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丰富课程内容与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创新创业考核机制这几点建议。高校作为推动创新型社会发 展的引领者,应积极主动参与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中,培育出符 合时代与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汤丽萍.新工科视闽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创新 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9,36(01):100—104.
[2]郭楠,李国东,左宏亮.基于思政建设的专业课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 论坛,2019(26):42·43.
[3]黄艳明.校企合作对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研究[J].青年时代, 2019(6):158·159.
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