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对孩子做错事了,会说一句——“对不起”吗?或许,碍于面子,即便你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硬撑着、扮强势?
有许许多多的家长朋友,分明是自己做错了,只对孩子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或者是走过去拍拍孩子的肩膀说:“好了好了,这事儿就过去了。”根本就是放不下面子来向孩子说声“对不起”。
其实,向孩子说一句“对不起”,不会有损父母的权威,反而会构建起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这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落到实处,它的原则是——父母把自己放在和孩子一样的位置上,平等交流。
孩子道歉多于父母道歉
日常生活中,大人和孩子都避免不了做错事,但是这个过程中,孩子向父母道歉的情况比父母向孩子道歉的情况要多。为什么?一般都觉得孩子容易做错事,父母也负有教导孩子的责任,要教导他们有礼貌,做错事就要道歉等等;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通常都不知道父母有错,也觉得父母不会那么容易做错事。父母则认为自己一般能做对,即使做错事了也不需要道歉,他们觉得自己处在一种比较高的地位,也就是说,一种不平等的地位。
专家提醒
这种现象其实是很不好的,大人让孩子做错事要道歉,他们就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不一定要对孩子说一大堆道理才会让他们懂得。大人应该以平等的地位看待孩子。父母做错事向孩子道歉了,孩子自然就会知道,以后他们做错事了,就要向父母或者被伤害到的人道歉。以身作则始终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父母认错有损家长权威
大凡天下父母,谁也不敢保证对待孩子的态度永远正确,不过,往往是父母们即使发现自己错怪了孩子也不敢大方承认。明明是自己匆忙之中把钢笔夹在书本中,吃晚饭时却一口咬定是好动的孩子弄丢的。出于无所谓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心理,父母们往往不肯向孩子认错,不少的父母更认为,向孩子道歉有失脸面,它会损害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
道歉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们的观点跟父母的观点恰好相反,他们认为,适时地向孩子道歉有利于改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益于提高父母的权威。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做错事了就要道歉。不应该说父母是大人,做错事就不用道歉。这个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起到一个以身作则的作用,如果父母以一种谦卑、平等、平和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学到这种好的品质。
父母如何向孩子道歉
年龄不同,方法不同
相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其实不用讲太多的道理,只要用一些行动,例如手势、表情、做法等,很自然就可以让孩子知道在这件事上,父母做错了,而且父母再向他们道歉,并不需要说太多的话。如果孩子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那么他们一般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向他们道歉,就必须向他们讲明错误的原因,为什么做错了,这也是一种间接教育的方法。
注意道歉的态度
另外,父母道歉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太过于生硬,或者轻描淡写。这些错误的态度,即使道歉了也不能挽回什么,只会加深误解,因为年龄大的孩子能明显感觉得到父母态度的不同,意识到父母是不是在敷衍。因此,父母应用真诚的态度来道歉,不要说碍于面子或者身份,不愿意对自己的孩子道歉,或者只是略微地说一下。父亲撞到女儿,这时候,父亲与其说“我不是故意的”,倒不如真诚地对她说“对不起,女儿,我撞伤了你”。父亲这时候大大方方的道歉比不真诚的辩解更能够得到女儿的尊重。
言传更应该身教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天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融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模仿,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以及个人性格等。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
道歉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孩子犯错不仅要教育他勇于承认,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重要的是在错误中学习、进步,从而减少犯错的几率。
要求孩子道歉要顾及他的自尊
父母做错了,要敢于向孩子道歉,那么,孩子做错了,父母是不是也应该要求他道歉呢?专家指出,人人都会犯错,但错有轻重之分,是否要求孩子为错道歉也要看具体情况。当只是犯打碎玻璃杯的小错时,父母就不应该强硬要求孩子道歉。其实小孩子在打碎玻璃杯时内心已经很有负担,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这时候父母就可以适当地安慰小孩子并原谅他们的错误,这样孩子以后也会感激父母,同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但当孩子的错误已经伤害了别人,那就必须要求孩子道歉,但这并不意味父母应该在公众面前教育孩子。孩子的自尊心成长是无声无息的,及格的父母应该即使知道要教育也应该给孩子下台的空间。父母可以在孩子犯错后,寻找契机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进行事后教育。娓娓的分析与引导比死板的“要求”更能让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强迫是最令人反感的,孩子往往也难以接受,即使是父母本身也不愿意被别人强迫做什么事。
总之,父母让孩子道歉的同时也应顾及到孩子的感受,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尽量避免当众让孩子出糗,或者强迫他们,这样的道歉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适时的建议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有许许多多的家长朋友,分明是自己做错了,只对孩子轻描淡写地说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或者是走过去拍拍孩子的肩膀说:“好了好了,这事儿就过去了。”根本就是放不下面子来向孩子说声“对不起”。
其实,向孩子说一句“对不起”,不会有损父母的权威,反而会构建起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这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落到实处,它的原则是——父母把自己放在和孩子一样的位置上,平等交流。
孩子道歉多于父母道歉
日常生活中,大人和孩子都避免不了做错事,但是这个过程中,孩子向父母道歉的情况比父母向孩子道歉的情况要多。为什么?一般都觉得孩子容易做错事,父母也负有教导孩子的责任,要教导他们有礼貌,做错事就要道歉等等;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通常都不知道父母有错,也觉得父母不会那么容易做错事。父母则认为自己一般能做对,即使做错事了也不需要道歉,他们觉得自己处在一种比较高的地位,也就是说,一种不平等的地位。
专家提醒
这种现象其实是很不好的,大人让孩子做错事要道歉,他们就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不一定要对孩子说一大堆道理才会让他们懂得。大人应该以平等的地位看待孩子。父母做错事向孩子道歉了,孩子自然就会知道,以后他们做错事了,就要向父母或者被伤害到的人道歉。以身作则始终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父母认错有损家长权威
大凡天下父母,谁也不敢保证对待孩子的态度永远正确,不过,往往是父母们即使发现自己错怪了孩子也不敢大方承认。明明是自己匆忙之中把钢笔夹在书本中,吃晚饭时却一口咬定是好动的孩子弄丢的。出于无所谓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心理,父母们往往不肯向孩子认错,不少的父母更认为,向孩子道歉有失脸面,它会损害自己在家庭中的权威。
道歉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们的观点跟父母的观点恰好相反,他们认为,适时地向孩子道歉有利于改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益于提高父母的权威。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做错事了就要道歉。不应该说父母是大人,做错事就不用道歉。这个最主要的作用还是起到一个以身作则的作用,如果父母以一种谦卑、平等、平和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学到这种好的品质。
父母如何向孩子道歉
年龄不同,方法不同
相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其实不用讲太多的道理,只要用一些行动,例如手势、表情、做法等,很自然就可以让孩子知道在这件事上,父母做错了,而且父母再向他们道歉,并不需要说太多的话。如果孩子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那么他们一般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父母向他们道歉,就必须向他们讲明错误的原因,为什么做错了,这也是一种间接教育的方法。
注意道歉的态度
另外,父母道歉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不能太过于生硬,或者轻描淡写。这些错误的态度,即使道歉了也不能挽回什么,只会加深误解,因为年龄大的孩子能明显感觉得到父母态度的不同,意识到父母是不是在敷衍。因此,父母应用真诚的态度来道歉,不要说碍于面子或者身份,不愿意对自己的孩子道歉,或者只是略微地说一下。父亲撞到女儿,这时候,父亲与其说“我不是故意的”,倒不如真诚地对她说“对不起,女儿,我撞伤了你”。父亲这时候大大方方的道歉比不真诚的辩解更能够得到女儿的尊重。
言传更应该身教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天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融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模仿,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以及个人性格等。所以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
道歉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孩子犯错不仅要教育他勇于承认,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重要的是在错误中学习、进步,从而减少犯错的几率。
要求孩子道歉要顾及他的自尊
父母做错了,要敢于向孩子道歉,那么,孩子做错了,父母是不是也应该要求他道歉呢?专家指出,人人都会犯错,但错有轻重之分,是否要求孩子为错道歉也要看具体情况。当只是犯打碎玻璃杯的小错时,父母就不应该强硬要求孩子道歉。其实小孩子在打碎玻璃杯时内心已经很有负担,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这时候父母就可以适当地安慰小孩子并原谅他们的错误,这样孩子以后也会感激父母,同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但当孩子的错误已经伤害了别人,那就必须要求孩子道歉,但这并不意味父母应该在公众面前教育孩子。孩子的自尊心成长是无声无息的,及格的父母应该即使知道要教育也应该给孩子下台的空间。父母可以在孩子犯错后,寻找契机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进行事后教育。娓娓的分析与引导比死板的“要求”更能让孩子真正了解自己究竟错在什么地方。强迫是最令人反感的,孩子往往也难以接受,即使是父母本身也不愿意被别人强迫做什么事。
总之,父母让孩子道歉的同时也应顾及到孩子的感受,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尽量避免当众让孩子出糗,或者强迫他们,这样的道歉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适时的建议能起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