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给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作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的实践活动,创新作文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表达的重要措施。那么如何实施创新作文教学呢?
一、什么是创新作文
所谓创新作文,必须具备三个层面:一是问题现象层,即作品反映了生活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问题。二是社会、历史层,即作品通过某种现象或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三是哲学、美学层,即作品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
新课标在初中段写作目标中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写想象中的事物。
二、作文内容的创新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每个班级都设立小图书馆(发动学生捐书、每学期用班费购买),每周安排1节课时间阅读。此外,教师鼓励学生购书或到图书馆借阅或上网查询,学校还与张家港市青少年读物发行中心联系,到校设摊推荐好书。学校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征订了《读者》、《美文选粹》、《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解决了书源,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其次,指导学生写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那些富有个性特征的东西,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能够打动读者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文体自由,字数不限,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随心所欲。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根据自己的感情体验,自由表达,不受拘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而且作文时有属于自己的素材,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三,是跳出课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学生交际面窄,视野狭小,是造成他们生活底气不足,作文内蕴浅薄的原因,故要着力推动写作主体将狭小自我向广大社会开放,使校园生活与社会有机接轨。具体做法①多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多阅读报纸杂志,了解国内外大事。②把握时代脉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③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征文、演讲等活动。这样学生作文时,就能有感而发,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三、写法技巧上的创新
以往学生写作过分强调形式,规定学生应该怎样写……这无异给学生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学生从此丧失了写作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时写法创新,这对初中学生实行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又绝非不可能,办法有三条:
首先,巧借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创新作文。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密度很大的时代,未来的时代更是如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培养的学生才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基于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就如何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创新空间进行了尝试,其中之一是巧借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创新作文。其训练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二是课堂指导;三是学生课堂创作;四是师生课堂评价。
其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新思维离不开想像力。联想与想象属于心理思维活动的范畴,但又是打开文章生动之门的钥匙。如果作文是一只鸟,那么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就是鸟的身体,而联想与想象就是鸟的双翼。联想就是由感知某一事物而想到与此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据科学研究表明,人对大脑皮层的利用率只有五分之一,尚有90%的潜力可挖,开发大脑还大有可为。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想出点意思,悟出点道理,品出点情味。作文是鼓励学生打破传统作文理论中“写实”的封盖,允许学生通过对现实中的人和事进行加工、提炼以及跨越时间或空间的想象、幻想,重新组合成新的东西,这种合理的想象,适当虚构激发了思维的活力,促进了学生大脑开发,写出了有创意的作文。
第三,要求学生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学生凡写过的文章,都要认真想想,在作文后作评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兴趣,不妨换一种写法,再做比较。师生在评价作文时,对有创意的作文,给予充分的肯定,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予以鼓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新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责编 覃亮生)
一、什么是创新作文
所谓创新作文,必须具备三个层面:一是问题现象层,即作品反映了生活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问题。二是社会、历史层,即作品通过某种现象或问题表现出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三是哲学、美学层,即作品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
新课标在初中段写作目标中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写想象中的事物。
二、作文内容的创新
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每个班级都设立小图书馆(发动学生捐书、每学期用班费购买),每周安排1节课时间阅读。此外,教师鼓励学生购书或到图书馆借阅或上网查询,学校还与张家港市青少年读物发行中心联系,到校设摊推荐好书。学校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征订了《读者》、《美文选粹》、《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解决了书源,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其次,指导学生写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那些富有个性特征的东西,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能够打动读者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文体自由,字数不限,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随心所欲。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根据自己的感情体验,自由表达,不受拘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而且作文时有属于自己的素材,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三,是跳出课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学生交际面窄,视野狭小,是造成他们生活底气不足,作文内蕴浅薄的原因,故要着力推动写作主体将狭小自我向广大社会开放,使校园生活与社会有机接轨。具体做法①多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多阅读报纸杂志,了解国内外大事。②把握时代脉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③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征文、演讲等活动。这样学生作文时,就能有感而发,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三、写法技巧上的创新
以往学生写作过分强调形式,规定学生应该怎样写……这无异给学生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学生从此丧失了写作的兴趣。新课标要求学生写作时写法创新,这对初中学生实行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又绝非不可能,办法有三条:
首先,巧借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创新作文。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密度很大的时代,未来的时代更是如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培养的学生才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基于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就如何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创新空间进行了尝试,其中之一是巧借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创新作文。其训练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二是课堂指导;三是学生课堂创作;四是师生课堂评价。
其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新思维离不开想像力。联想与想象属于心理思维活动的范畴,但又是打开文章生动之门的钥匙。如果作文是一只鸟,那么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就是鸟的身体,而联想与想象就是鸟的双翼。联想就是由感知某一事物而想到与此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据科学研究表明,人对大脑皮层的利用率只有五分之一,尚有90%的潜力可挖,开发大脑还大有可为。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想出点意思,悟出点道理,品出点情味。作文是鼓励学生打破传统作文理论中“写实”的封盖,允许学生通过对现实中的人和事进行加工、提炼以及跨越时间或空间的想象、幻想,重新组合成新的东西,这种合理的想象,适当虚构激发了思维的活力,促进了学生大脑开发,写出了有创意的作文。
第三,要求学生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学生凡写过的文章,都要认真想想,在作文后作评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兴趣,不妨换一种写法,再做比较。师生在评价作文时,对有创意的作文,给予充分的肯定,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予以鼓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新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责编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