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舆论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程度上针对某一社会事件体现了公众内部一致性同差异性,理智性同非理智等各具特色的群体意见。网络舆论自萌发到形成经历不同意见的辩论、交融和整合三个过程。由于网络舆论自身所具备的多样性、不确定性、非理智性和難控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网络舆论时容易受到有不良心思小群体的利用,在网络素质道德、政治信仰和网络行为等方面接受考验。面对这种情况,提过政府加强监管规范、学校积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及学生个人自控等手段减缓负面网络舆论对青少年及大学生群体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网络舆论;大学生;传播规律;对策
高度发达的网络舆论一方面会推动社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但负面网络舆论会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威胁,正处于建立“三观”重要期的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负面舆论的诱导,对其日常社交状态和线下社交网络产生不利影响。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因不堪忍受导师多年“精神摧残”,从宿舍五层楼顶坠落,自杀身亡。事件发生前,他向家人抱怨说,他的导师王攀对他有各种各样的控制,困扰着他。他的家属在其电脑中发现自2017年10月起他和导师王攀的聊天记录及邮件,证实导师王攀对其自杀难辞其咎。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热议,一时间舆论占据“微博”“知乎”等各大互联网媒体头条,部分网友打着所谓“正义”的旗号咒骂导师王攀及其家人,其中不乏本科及研究生在读学生,他们众志成城一方面“声援”家属,另一方面“喷”自己导师的“恶行”。本文以此案例展开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社交影响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网络舆论的基本概念
舆论的定义是多样化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注意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无法对舆论的定义做一个统一的表述。有学者认为,舆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公众对某些社会公共事务的态度、意见或观点基本一致。
网络舆论指的是网民即社会公众通过网络媒体作为媒介,对自己所关注的某些话题表达公开的意见和言论。网络舆论在中国网络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在媒体言论、微博及知乎等各类论坛里公众的意见态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舆论同传统意义上的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某些方面又天差地别,网络舆论同传统舆论的相似在于可评论性、公开性、引导性和传播性,但在难控性、多元化、复杂性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立特色。网络舆论在不同程度上针对某一社会事件体现了公众内部一致性同差异性,理智性同非理智等各具特色的群体意见。
二、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网络舆论的形成
根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18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达到7.88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从2017年的97.5%上升到98.3%,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逐渐增加。以移动电话为中心的智能设备已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网络娱乐用户规模继续高速增长,文化娱乐业进入全面繁荣期。
除开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新闻传播的媒介,互联网开始成为主流新闻传播媒介进入我们的生活。网络舆论也成为主流舆论类型。在广大互联网用户中大部分使用者是当代青少年,大学生更加是使用网络的主体。
(二)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
事物的发展过程离不开产生(形成),发展和消亡三阶段,网络舆论亦是如此。网络舆论的形成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网络舆论的萌生。网络舆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全新的有争议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出现并快速吸引人们的眼球和议论,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认知水平和涉及利益等因素的限制,不同的人群对于事件本身的认识是千差万别或者是对立的,意见的多元化导致网络舆论的萌生。
第二阶段,过渡期的网络舆论。不同意见看法之间开始取舍、交融整合。通过互联网参与讨论的不同人群从各执一词,到意见交汇融合,形成几个大部分人都能肯定的结论。网络舆论开始从无序走向有序。
第三阶段,网络舆论的形成。几个不同利益群体针对这一社会事件达成了共同意见。之前形成的几个为不同利益群体所接受的意见团体之间通过互相妥协和认同达成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并被参与讨论的网民(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不同类型的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并不非长期一直遵循同一种规律,事件的发生背景与形成缓急不同,有的事件一击即响并极快地受到广大网民的重点关注,但有些事件却石沉大海,只余水波层层,转瞬即逝。
三、网络舆论的特点
(一)网络舆论主体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在主体是互联网中表达个人意见的网民的大背景下,研究对象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通过多种媒体表达个人意见的人,不仅可以是以身份登记的“真人”,还可以是具有个人主观特征的“虚拟绰号”,只要成为各类网络APP的用户,成为公众舆论的对象并没有什么限制。在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自杀的事件里,我们可以发现起先是该学校学生在微博上发表个人意见,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真人”“虚拟昵称”的个人观点,就此事循环往复的发表个人看法,直到形成舆论。在这些意见中“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我是学生”“我也在读大学”这样的字眼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我们大学生群体在此事件中为舆论的发酵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网络舆论本体的非理智性
网络舆情本身就是网民对热点事件所表达的意见的组合,也是公众舆论最直接的外在表达。网民在发表个人意见时受到网络舆论主体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并没有受到限制和约束,因此,网络舆论将表现出非理性的特征。由于网民教育程度、身处环境与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会有所不同,甚至千差万别,所以会有针锋相对的现象。在案例里,网民以网络做媒介表达个人看法,有理性评论的人,有那些觉得与自己无关的人,也有人大骂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学校不作为的,但在这些评论中充满恶意的评论占多数。 (三)网络舆论的难控性
控制互联网的难度就意味着互联网媒体很难控制舆论,通过网络匿名发送文章参与热点话题讨论都十分容易。在现实世界中想要从上到下的控制舆论很容易达到这种目的。而在虚拟的高度开放的网络世界里,发布信息不需要受到出版部门的审批,这使得控制网络矛盾复杂且难以操作。以微博的千万营销号为例,网络背后的操作者不加考察、不顾后果的搬运各类虚假新闻,用恶毒的文字向当事人发问控诉,引导不知情的普通网民跟风效仿。当发现信息有误时,一句道歉草草结束此事并就其他事开始新一轮的围攻。被污蔑控诉的人求助无门,只能独自承受网络所带来的压力,相信清者自清,期盼真相大白。
四、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
(一)网民的意见是网络舆论传播的开端。
网民在各大网络APP上通过文字、视频和图片等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向其他网民展现了一个三维立体的“自己”。网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热点与他人交流意见,通过人际交往、群体交往等方式形成共同的热点事件观。在案例中,该校学生就是通过发布一系列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越来越多的网友对此感兴并在信息后面留言讨论,逐渐形成某种共同意见,随着这些意见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网络舆论出现就有了基础。
(二)互动反馈使网络舆论的规模阔大
微博、志虎等应用可以说是将互联网的交互性放大到极致,没有网站,这种形式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意见的互动和交流可以最大化热点事件的传播和扩展,这是网络时代网络舆论大规模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互动反馈中,网络舆论逐渐扩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案例中,该校学生将照片、视频文件上传到微博并发表个人看法,使得这件事从校内事件逐渐转化为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三)网络舆论的结果
网络舆情的演变有两种结果:一是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二是形成网络暴力和舆论危机。在案例中,在法医公布案情实情前,校内流言四起,尤其是被心思不良的小团体利用,在互联网上传播不良信息以煽动大家的焦躁情绪。当此事在微博上形成热议后,无形中加快了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还学校学生一个真相。煽动性的负面网络舆论逐渐出现。信息的低可靠性和理性判断的缺乏,使得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管理的主观臆断更多。但负面网络舆论的出现会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一定程度上推动大学生理性思考,主动在团体中进行观点交流,提高人际关系的紧密性。
五、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考验
(一)对大学生网络素质道德的考验
网络舆论在提示大学生群体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同时也在考验着大学生群体在参与热点社会事件的讨论时的素质和道德。“由于大学生群体经验和知识的限制,他们不善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批判观点和对网络上混杂的建议进行甄别、分析和批判的方法,使各种错误的道德观念,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机会利用,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此外,在大学生参与讨论时不能全面的看待问题,在互联网上轻易发表极端个人观点,吸引大批跟风群众导致影响热点事件的解决,这也是对大学新生网络素质的一种考验。
(二)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考验
网络舆论的多元性导致西方文化的渗透一直存在,而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年龄在20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而且,这是形成和建立“三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群体不自觉的长期浏览一些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的图文视频,少数大学生容易被资本主义文化腐蚀,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考验
网络舆论的丰富性使得网络舆论的内容包罗万象,庸俗和腐朽的舆论充斥着互联网世界。大学生上网是否能够主动规避黄色、暴力的舆论信息这使得大学生上网的自觉性受到考验。
六、面对网络舆论的对策
西方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中的渗透无处不在,灰色黄色信息随处可见,网络舆论极度缺乏舆论自觉。因此,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影响很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克服负面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政府加大立法宣传力度,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中国在互联网上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其中的部分内容已经无法跟上互联网的发展更新速度,且过于笼统,缺乏实操性,还有待继续进一步完善,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网络法规体系。加强信息审核,严格管理网络。为解决互联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带来的问题,政府应该从根源解决问题,通过技术的手段审核发布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从而达到解决互联网泥沙俱下、色彩斑斓的问题的目的。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高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个人自制自控能力。继续利用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扩大网络的积极影响,遏制负面影响。
(二)网宣部门加强网络管理和建设,提高对舆论的控制
要加强网络建设,建好一批优秀网站,充分利用各大搜索引擎的主要网站、互动论坛等网络平台,发布官方信息,宣传积极乐观的观点,消除不实攻击,运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正面舆论。要用好一批“人才”,建设政治立场正确、业务熟练、具备新闻专业知识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使用网民习惯的言论进行网上博弈,及时阐明有争议的事情真像为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加大疑惑,争取话语权。
(三)高校积极开展网络舆论教育工作,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
高校的思想建设者要盡早积极地参与到建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工作中,实施网络教学,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学生。为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开设网络课,并采用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定期的请名人、科学家、学者进行访谈或线上讲座活动,使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深入人心,给大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思政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判别网络信息,积极正面、理智地面对网络上各种不良现象,用青少年容易接受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这些不文明现象,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四)学生持辩证观点,审慎进行网络发言
当代大学生必须主动区分网络的虚伪,不要轻易相信网络舆论,但他们不能完全否定它,所谓“守民之口胜于防川之口”。,网络舆论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不为当权者的意志所更改,网络舆论极大的赋予了普通群众根据自身所需选择信息发表个人观点的权利,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舆论时更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所面对的热点事件并非是全面曝光,看待问题不可以偏概全,应该以理智的态度审慎思考问题的起承转合。大学生应该学会观察和辨别,互联网中真实的部分应该保持,不为法律伦理所接受的事则要批判它。面对各种网络舆论,我们可以选择保持沉默和谨慎的“吃瓜”。一旦我们参与了这个行动,就必须由法律来考虑。
参考文献
王凯慧. 社会舆论因素对定罪量刑的影响[J]. 商, 2014(8):150-150.
2018年6月30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
张晗,. 浅析微博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传播规律——以唐骏学历“造假门”事件为例[J]. 新闻世界,2011,(4):1-1
张静, 赵玲. 论网络舆论理性化与情绪化的博弈[J]. 现代情报, 2013, 33(6):14-18.
王艺贤.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J]. 通信企业管理,2014:78-80
王瑾,陈琦,.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负面影响分析[J]. 价值工程,2016,(36):124-125
林亮. 高校政工如何适应网络时代[J]. 文教资料, 2011(10):178-179
周怡然. 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影响[J]. 青年与社会:中, 2014(1):157-157.
关键词:网络舆论;大学生;传播规律;对策
高度发达的网络舆论一方面会推动社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但负面网络舆论会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威胁,正处于建立“三观”重要期的大学生群体极易受到负面舆论的诱导,对其日常社交状态和线下社交网络产生不利影响。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因不堪忍受导师多年“精神摧残”,从宿舍五层楼顶坠落,自杀身亡。事件发生前,他向家人抱怨说,他的导师王攀对他有各种各样的控制,困扰着他。他的家属在其电脑中发现自2017年10月起他和导师王攀的聊天记录及邮件,证实导师王攀对其自杀难辞其咎。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热议,一时间舆论占据“微博”“知乎”等各大互联网媒体头条,部分网友打着所谓“正义”的旗号咒骂导师王攀及其家人,其中不乏本科及研究生在读学生,他们众志成城一方面“声援”家属,另一方面“喷”自己导师的“恶行”。本文以此案例展开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社交影响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网络舆论的基本概念
舆论的定义是多样化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注意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无法对舆论的定义做一个统一的表述。有学者认为,舆论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公众对某些社会公共事务的态度、意见或观点基本一致。
网络舆论指的是网民即社会公众通过网络媒体作为媒介,对自己所关注的某些话题表达公开的意见和言论。网络舆论在中国网络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在媒体言论、微博及知乎等各类论坛里公众的意见态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舆论同传统意义上的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某些方面又天差地别,网络舆论同传统舆论的相似在于可评论性、公开性、引导性和传播性,但在难控性、多元化、复杂性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立特色。网络舆论在不同程度上针对某一社会事件体现了公众内部一致性同差异性,理智性同非理智等各具特色的群体意见。
二、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网络舆论的形成
根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18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达到7.88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从2017年的97.5%上升到98.3%,移动互联网用户比例逐渐增加。以移动电话为中心的智能设备已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网络娱乐用户规模继续高速增长,文化娱乐业进入全面繁荣期。
除开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新闻传播的媒介,互联网开始成为主流新闻传播媒介进入我们的生活。网络舆论也成为主流舆论类型。在广大互联网用户中大部分使用者是当代青少年,大学生更加是使用网络的主体。
(二)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
事物的发展过程离不开产生(形成),发展和消亡三阶段,网络舆论亦是如此。网络舆论的形成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网络舆论的萌生。网络舆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一个全新的有争议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出现并快速吸引人们的眼球和议论,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认知水平和涉及利益等因素的限制,不同的人群对于事件本身的认识是千差万别或者是对立的,意见的多元化导致网络舆论的萌生。
第二阶段,过渡期的网络舆论。不同意见看法之间开始取舍、交融整合。通过互联网参与讨论的不同人群从各执一词,到意见交汇融合,形成几个大部分人都能肯定的结论。网络舆论开始从无序走向有序。
第三阶段,网络舆论的形成。几个不同利益群体针对这一社会事件达成了共同意见。之前形成的几个为不同利益群体所接受的意见团体之间通过互相妥协和认同达成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并被参与讨论的网民(社会公众)所广泛接受。不同类型的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并不非长期一直遵循同一种规律,事件的发生背景与形成缓急不同,有的事件一击即响并极快地受到广大网民的重点关注,但有些事件却石沉大海,只余水波层层,转瞬即逝。
三、网络舆论的特点
(一)网络舆论主体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在主体是互联网中表达个人意见的网民的大背景下,研究对象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通过多种媒体表达个人意见的人,不仅可以是以身份登记的“真人”,还可以是具有个人主观特征的“虚拟绰号”,只要成为各类网络APP的用户,成为公众舆论的对象并没有什么限制。在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自杀的事件里,我们可以发现起先是该学校学生在微博上发表个人意见,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真人”“虚拟昵称”的个人观点,就此事循环往复的发表个人看法,直到形成舆论。在这些意见中“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我是学生”“我也在读大学”这样的字眼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我们大学生群体在此事件中为舆论的发酵起了决定性作用。
(二)网络舆论本体的非理智性
网络舆情本身就是网民对热点事件所表达的意见的组合,也是公众舆论最直接的外在表达。网民在发表个人意见时受到网络舆论主体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并没有受到限制和约束,因此,网络舆论将表现出非理性的特征。由于网民教育程度、身处环境与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会有所不同,甚至千差万别,所以会有针锋相对的现象。在案例里,网民以网络做媒介表达个人看法,有理性评论的人,有那些觉得与自己无关的人,也有人大骂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学校不作为的,但在这些评论中充满恶意的评论占多数。 (三)网络舆论的难控性
控制互联网的难度就意味着互联网媒体很难控制舆论,通过网络匿名发送文章参与热点话题讨论都十分容易。在现实世界中想要从上到下的控制舆论很容易达到这种目的。而在虚拟的高度开放的网络世界里,发布信息不需要受到出版部门的审批,这使得控制网络矛盾复杂且难以操作。以微博的千万营销号为例,网络背后的操作者不加考察、不顾后果的搬运各类虚假新闻,用恶毒的文字向当事人发问控诉,引导不知情的普通网民跟风效仿。当发现信息有误时,一句道歉草草结束此事并就其他事开始新一轮的围攻。被污蔑控诉的人求助无门,只能独自承受网络所带来的压力,相信清者自清,期盼真相大白。
四、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
(一)网民的意见是网络舆论传播的开端。
网民在各大网络APP上通过文字、视频和图片等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向其他网民展现了一个三维立体的“自己”。网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热点与他人交流意见,通过人际交往、群体交往等方式形成共同的热点事件观。在案例中,该校学生就是通过发布一系列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越来越多的网友对此感兴并在信息后面留言讨论,逐渐形成某种共同意见,随着这些意见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网络舆论出现就有了基础。
(二)互动反馈使网络舆论的规模阔大
微博、志虎等应用可以说是将互联网的交互性放大到极致,没有网站,这种形式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意见的互动和交流可以最大化热点事件的传播和扩展,这是网络时代网络舆论大规模出现的原因之一。在互动反馈中,网络舆论逐渐扩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案例中,该校学生将照片、视频文件上传到微博并发表个人看法,使得这件事从校内事件逐渐转化为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三)网络舆论的结果
网络舆情的演变有两种结果:一是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二是形成网络暴力和舆论危机。在案例中,在法医公布案情实情前,校内流言四起,尤其是被心思不良的小团体利用,在互联网上传播不良信息以煽动大家的焦躁情绪。当此事在微博上形成热议后,无形中加快了执法部门的工作效率,还学校学生一个真相。煽动性的负面网络舆论逐渐出现。信息的低可靠性和理性判断的缺乏,使得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管理的主观臆断更多。但负面网络舆论的出现会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一定程度上推动大学生理性思考,主动在团体中进行观点交流,提高人际关系的紧密性。
五、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考验
(一)对大学生网络素质道德的考验
网络舆论在提示大学生群体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同时也在考验着大学生群体在参与热点社会事件的讨论时的素质和道德。“由于大学生群体经验和知识的限制,他们不善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批判观点和对网络上混杂的建议进行甄别、分析和批判的方法,使各种错误的道德观念,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机会利用,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此外,在大学生参与讨论时不能全面的看待问题,在互联网上轻易发表极端个人观点,吸引大批跟风群众导致影响热点事件的解决,这也是对大学新生网络素质的一种考验。
(二)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考验
网络舆论的多元性导致西方文化的渗透一直存在,而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年龄在20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而且,这是形成和建立“三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群体不自觉的长期浏览一些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的图文视频,少数大学生容易被资本主义文化腐蚀,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考验
网络舆论的丰富性使得网络舆论的内容包罗万象,庸俗和腐朽的舆论充斥着互联网世界。大学生上网是否能够主动规避黄色、暴力的舆论信息这使得大学生上网的自觉性受到考验。
六、面对网络舆论的对策
西方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中的渗透无处不在,灰色黄色信息随处可见,网络舆论极度缺乏舆论自觉。因此,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影响很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克服负面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政府加大立法宣传力度,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中国在互联网上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其中的部分内容已经无法跟上互联网的发展更新速度,且过于笼统,缺乏实操性,还有待继续进一步完善,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网络法规体系。加强信息审核,严格管理网络。为解决互联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带来的问题,政府应该从根源解决问题,通过技术的手段审核发布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从而达到解决互联网泥沙俱下、色彩斑斓的问题的目的。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高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确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个人自制自控能力。继续利用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扩大网络的积极影响,遏制负面影响。
(二)网宣部门加强网络管理和建设,提高对舆论的控制
要加强网络建设,建好一批优秀网站,充分利用各大搜索引擎的主要网站、互动论坛等网络平台,发布官方信息,宣传积极乐观的观点,消除不实攻击,运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正面舆论。要用好一批“人才”,建设政治立场正确、业务熟练、具备新闻专业知识的网络评论员队伍,使用网民习惯的言论进行网上博弈,及时阐明有争议的事情真像为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加大疑惑,争取话语权。
(三)高校积极开展网络舆论教育工作,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头脑
高校的思想建设者要盡早积极地参与到建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工作中,实施网络教学,用科学的理论教育学生。为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开设网络课,并采用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定期的请名人、科学家、学者进行访谈或线上讲座活动,使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深入人心,给大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思政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判别网络信息,积极正面、理智地面对网络上各种不良现象,用青少年容易接受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这些不文明现象,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四)学生持辩证观点,审慎进行网络发言
当代大学生必须主动区分网络的虚伪,不要轻易相信网络舆论,但他们不能完全否定它,所谓“守民之口胜于防川之口”。,网络舆论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不为当权者的意志所更改,网络舆论极大的赋予了普通群众根据自身所需选择信息发表个人观点的权利,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舆论时更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所面对的热点事件并非是全面曝光,看待问题不可以偏概全,应该以理智的态度审慎思考问题的起承转合。大学生应该学会观察和辨别,互联网中真实的部分应该保持,不为法律伦理所接受的事则要批判它。面对各种网络舆论,我们可以选择保持沉默和谨慎的“吃瓜”。一旦我们参与了这个行动,就必须由法律来考虑。
参考文献
王凯慧. 社会舆论因素对定罪量刑的影响[J]. 商, 2014(8):150-150.
2018年6月30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
张晗,. 浅析微博时代网络舆论的特点及传播规律——以唐骏学历“造假门”事件为例[J]. 新闻世界,2011,(4):1-1
张静, 赵玲. 论网络舆论理性化与情绪化的博弈[J]. 现代情报, 2013, 33(6):14-18.
王艺贤.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J]. 通信企业管理,2014:78-80
王瑾,陈琦,.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负面影响分析[J]. 价值工程,2016,(36):124-125
林亮. 高校政工如何适应网络时代[J]. 文教资料, 2011(10):178-179
周怡然. 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影响[J]. 青年与社会:中, 2014(1):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