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书达礼”一词出自于元代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顾名思义该词指的就是有教养、懂礼仪。孔子说:“少年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意思是如果养成良好习惯, 甚至成为自己的天性, 那么就能成为以后取得成功、创造奇迹的基石。如何培养一名知书达礼的孩子,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有着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本文将追溯“知书达礼”的历史由来,探讨如何从多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知书达礼;习惯;素质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213
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时间的积累,慢慢积攒起来的。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当指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要求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陷,这样子才能将习惯培养的更好。我们都知道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习惯培养的过程,我认为是十分恰当的,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习惯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无穷多个,虽然我们很难一下子把每个优秀的习惯的培养好,但是我们可以在每次犯错误中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追溯“知书达礼”的历史由来
关于知识教育与文明礼教相结合的思想渊远流长。中国古代教育内容“六经”中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就把知识教育与文明礼数教育看得很重。《弟子职》中有关于知识教育与礼数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朱熹曾经做过一些简要的评价:“古者教小子弟自能言能食,即有教,从至扫洒应对之类,皆有所习,故长大则易语。今人自小就教做对,稍大即教作虚诞之文,皆坏其性质。”也可以说,朱熹将知书达礼思想作了一个高度的概括与提升。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因为礼数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距今近3000年的古人就已经看到了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不能不说这是一大进步。近代以来,其实对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礼数的教育,知识教育往往成为步入仕途的一个敲门砖,因而对礼数方面的教育被忽视了一部分。在我们今天的知识教育与礼数教育中,应当做好知识教育与礼数教育的平衡,预防出现天秤偏向知识教育一方,而礼数教育处于劣势地位。
二、从多方面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弟子规》中曾谈到:“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众所周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父母在教导你时, 必须恭敬地去听, 当父母在责备你时, 必须虚心地接受。放在现代教育中,就是要学会倾听他人给予的意见或者建议,将他人优秀的地方记下来,从而总结经验,增强自身的优势,培养倾听的能力,形成倾听的习惯。倾听也是你交朋友的一种方式,在他们需要你的时候出现,这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替他们分担苦恼,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
作为学生,其的本质就是学习,每天进入课堂,不只是带笔带书这么简单,还应当带上脑袋,时刻跟随着老师的步伐走,坚持不懂就问,虚心请教老师或者同学们,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没有谁能够一直在背后督促着你,全是靠自己的自觉程度。学习好的同学,总是受人欢迎的,他们能在学习方面做得好,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有着认真的处事态度,在未来的路途中,他们也将会更加顺利。
(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离开家人的拥护,在外面的表现行为,是最直观的。在家里,有大人时刻提醒你,哪里做的不对或者哪里做的不好,但是一旦步入社会,你就变成了一个个体,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孩子的文明礼貌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在家应当言传身教,作好榜样给孩子看,老师在校应当举一反三,适当鼓励表扬优秀的孩子,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四)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
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又分成班级这么几个小集体,很多时候需要大家参与进去,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以集体荣誉为重,有着良好的班级荣誉的人,也是受欢迎的人,他们能够在班级需要的时候,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无论最终结果怎么样,起码他付出了努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时,我们更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结果只是一时的,而过程却是一生的,在过程中学会的东西更让人印象深刻。
三、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当今教育行业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都要为之努力,让新一代的孩子们真正成长为知书达礼的人,从而使他们既能在文化学习方面有所成就,也可以在礼仪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最终不断强化他们的综合素养,为其健康、健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助于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宝珠.知“书”达礼——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12):23.
[2]顾金玲.“知书达礼”思想初探——试评《弟子职》教育思想[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02):159-161.
[3]张岩劼,王瑞芬.运用《弟子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才智,2018(31):150.
[4]赵辛辰.文化润德培育“合理儿童”[J].中小学管理,2015(12):45-47.
关键词:知书达礼;习惯;素质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213
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时间的积累,慢慢积攒起来的。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当指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要求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陷,这样子才能将习惯培养的更好。我们都知道水滴石穿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习惯培养的过程,我认为是十分恰当的,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习惯并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无穷多个,虽然我们很难一下子把每个优秀的习惯的培养好,但是我们可以在每次犯错误中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追溯“知书达礼”的历史由来
关于知识教育与文明礼教相结合的思想渊远流长。中国古代教育内容“六经”中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就把知识教育与文明礼数教育看得很重。《弟子职》中有关于知识教育与礼数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朱熹曾经做过一些简要的评价:“古者教小子弟自能言能食,即有教,从至扫洒应对之类,皆有所习,故长大则易语。今人自小就教做对,稍大即教作虚诞之文,皆坏其性质。”也可以说,朱熹将知书达礼思想作了一个高度的概括与提升。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因为礼数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距今近3000年的古人就已经看到了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不能不说这是一大进步。近代以来,其实对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礼数的教育,知识教育往往成为步入仕途的一个敲门砖,因而对礼数方面的教育被忽视了一部分。在我们今天的知识教育与礼数教育中,应当做好知识教育与礼数教育的平衡,预防出现天秤偏向知识教育一方,而礼数教育处于劣势地位。
二、从多方面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弟子规》中曾谈到:“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众所周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父母在教导你时, 必须恭敬地去听, 当父母在责备你时, 必须虚心地接受。放在现代教育中,就是要学会倾听他人给予的意见或者建议,将他人优秀的地方记下来,从而总结经验,增强自身的优势,培养倾听的能力,形成倾听的习惯。倾听也是你交朋友的一种方式,在他们需要你的时候出现,这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替他们分担苦恼,为他们排忧解难。
(二)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
作为学生,其的本质就是学习,每天进入课堂,不只是带笔带书这么简单,还应当带上脑袋,时刻跟随着老师的步伐走,坚持不懂就问,虚心请教老师或者同学们,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没有谁能够一直在背后督促着你,全是靠自己的自觉程度。学习好的同学,总是受人欢迎的,他们能在学习方面做得好,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有着认真的处事态度,在未来的路途中,他们也将会更加顺利。
(三)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离开家人的拥护,在外面的表现行为,是最直观的。在家里,有大人时刻提醒你,哪里做的不对或者哪里做的不好,但是一旦步入社会,你就变成了一个个体,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孩子的文明礼貌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在家应当言传身教,作好榜样给孩子看,老师在校应当举一反三,适当鼓励表扬优秀的孩子,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四)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
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又分成班级这么几个小集体,很多时候需要大家参与进去,这时候就需要同学们以集体荣誉为重,有着良好的班级荣誉的人,也是受欢迎的人,他们能够在班级需要的时候,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无论最终结果怎么样,起码他付出了努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时,我们更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结果只是一时的,而过程却是一生的,在过程中学会的东西更让人印象深刻。
三、总结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当今教育行业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都要为之努力,让新一代的孩子们真正成长为知书达礼的人,从而使他们既能在文化学习方面有所成就,也可以在礼仪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最终不断强化他们的综合素养,为其健康、健全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助于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宝珠.知“书”达礼——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12):23.
[2]顾金玲.“知书达礼”思想初探——试评《弟子职》教育思想[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02):159-161.
[3]张岩劼,王瑞芬.运用《弟子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才智,2018(31):150.
[4]赵辛辰.文化润德培育“合理儿童”[J].中小学管理,2015(1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