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夜思南郑军中
陆 游
五丈原头刁斗声,秋风又到亚夫营。
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
盛事何由观北伐,后人谁可继西平?
眼昏不奈陈编得,挑尽残灯不肯明。
陆游81岁时念及壮年从军南郑时的生活,写作此诗,表达其期望北伐的心情与无法报国的忧愤。诗以《秋夜思南郑军中》为题,其中的“思”字不仅是联系“秋夜”同“南郑军中”的纽带,而且是贯彻全诗的灵魂。因而只要抓住这个“思”字,就不难探得作者的立意。
这首诗一二句用“秋风”暗点“秋夜”,用“五丈原”“亚夫营”暗点“南郑军中”。句中虽未出现“思”字,但南郑军中生活的真切再现,凭借的却正是作者“思”得入神时所产生的感觉,诗一开篇即运用两个典故,强烈地显示了作者同南郑的特殊关系。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南,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曾屯兵于此。亚夫营即细柳营,在长安西不远处,汉将周亚夫曾驻兵细柳,军令整肃,汉文帝称之为“真将军”。作者曾到过大散关,并未到过五丈原和细柳,首联两句全是想象之笔,用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然而南郑的一切毕竟成了过去。“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诗人的“思”又回到现实:这里用这两个典故说明不同的情境:壮年时意气风发,如同埋剑思破土而出,以获重用;而老年罢官居家,则如闲云飘浮无所作为。今昔对比,感慨良深,表达了多少怨愤与不平!埋剑,用雷焕典。西晋时斗、牛二宿之间常有紫气。雷焕任丰城(今属江西)令,在丰城地下挖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闲云,用贯休典。贯休献诗给吴越王钱谬,钱谬要求将诗中“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说:州也难添,诗也难改,我是“闲云孤鹤”,哪儿的天空不能飞?于是离开了钱谬。陆游在这里自称“闲云”,当然含有对朝廷的失望之意。“不计程”补足“闲”字:任其飘浮,无法计程。此虽两句,然诗情“往复顿挫”(方东树《昭昧詹言》),“变境亦多”(《今体诗钞序目》)。
第三联中作者的诗“思”再一次腾跃,由昔日南郑转到“思”今日的朝中之人。西平,唐将军李晟曾平服朱叛乱,收复长安,被封为西平郡王。陆游此诗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南宋朝廷正积极准备北伐。次年五月,宋帝下诏伐金。陆游对此事是积极支持的。因而这两句以西平王来期待朝廷北伐的将领,诗句流露了急切盼望的心情。
不过,即使朝廷能够收回失地,自己无力参与,也终是憾事。尾联以年老反衬南郑生活可思不可得,颇露悲凉之意。“眼昏”唯伴“陈编”,这是“匹马戍梁州”的陆游所不能忍耐的;嵌入“不奈”二字,则更见诗人壮心难耐之状。末句以“灯”暗点“夜”,以“残”“挑尽”“不肯明”多方渲染,点明“思”得久、“思”得切。
这首诗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是“用典”,全诗八句,用了五个典故。“用典”作为扩大诗的内容、增强诗的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它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但一诗连用数典,容易让人觉得是“掉书袋”,有堆砌感,读者如对典故不熟,又影响对诗歌的理解。这就要求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用得圆转,贴切。陆游在《明日复理梦中作》云“诗到无人爱处工”,好诗是绝不迎合一般人的口味的。这首诗不仅谋篇多施波澜,即使每一典故的使用、句子的铺排也极尽变化。
例如:首句用“五丈原”起,似欲以视觉写地,但接下来的却是有节奏的“刁斗声”。第二句以“秋风”起,我们才闻其声,却不料诗人反以“亚夫营”写所见。第三句用“埋剑”的典故,一般是表述怀才不遇,然而这里所流露的却是诗人的自豪。第四句说“闲云”,在悠闲之中所寄托的反而是不尽的忧伤。其中五丈原、亚夫营都是往长安的必经之地,西平王从朱手中夺回长安恰恰是作者当年所谋取的目标。这些典故,与诗中所写的内容,除在意义上熨帖吻合之外,还考虑到地理位置上的互相关联,思路是很慎密的,非高手不能为之。
相关链接
“用典”中有一类叫“用事典”,即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用入词中,以此来影射时事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例如辛弃疾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
第一个是刘裕(寄奴)的故事。其幼时曾在京口一带放过牛,后来两次率军北伐并一举平定桓玄叛乱,灭晋建宋(南朝宋)。词中概括为“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第二个是刘裕之子刘义隆(文帝)的故事。其因仓促北伐、大败而归。词中概括为“元嘉(宋文帝年号)草草,封狼居胥(这又是用汉霍去病北击匈奴,迫至狼居胥山,祭山而归的故事,典中套典),赢得仓皇北顾。”
第三个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故事。其击败刘宋北伐军,追至长江边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大肆祭庆。词中概括为“可堪回首,佛狸祠(拓跋焘小名佛狸,行宫后来改为太祖庙,故称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最后用了廉颇的故事。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颇“一饭三遗矢”,赵王以为廉颇老了,终于不用。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你能理解辛弃疾使用这四个典故的用意吗?这样用典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思路
第一个典故借以表明人民,包括作者,对进行北伐收复中原的热切期望。第二个典故借以表示不赞成朝廷的仓促北伐。第三个典故借以发泄对南宋统治者抗金不力,不想收复失地的不满情绪。第四个典故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这首词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可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辛弃疾词中四个典故都用得贴切、晓畅,是“用事典”的典范。
陆 游
五丈原头刁斗声,秋风又到亚夫营。
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
盛事何由观北伐,后人谁可继西平?
眼昏不奈陈编得,挑尽残灯不肯明。
陆游81岁时念及壮年从军南郑时的生活,写作此诗,表达其期望北伐的心情与无法报国的忧愤。诗以《秋夜思南郑军中》为题,其中的“思”字不仅是联系“秋夜”同“南郑军中”的纽带,而且是贯彻全诗的灵魂。因而只要抓住这个“思”字,就不难探得作者的立意。
这首诗一二句用“秋风”暗点“秋夜”,用“五丈原”“亚夫营”暗点“南郑军中”。句中虽未出现“思”字,但南郑军中生活的真切再现,凭借的却正是作者“思”得入神时所产生的感觉,诗一开篇即运用两个典故,强烈地显示了作者同南郑的特殊关系。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南,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曾屯兵于此。亚夫营即细柳营,在长安西不远处,汉将周亚夫曾驻兵细柳,军令整肃,汉文帝称之为“真将军”。作者曾到过大散关,并未到过五丈原和细柳,首联两句全是想象之笔,用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然而南郑的一切毕竟成了过去。“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诗人的“思”又回到现实:这里用这两个典故说明不同的情境:壮年时意气风发,如同埋剑思破土而出,以获重用;而老年罢官居家,则如闲云飘浮无所作为。今昔对比,感慨良深,表达了多少怨愤与不平!埋剑,用雷焕典。西晋时斗、牛二宿之间常有紫气。雷焕任丰城(今属江西)令,在丰城地下挖得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闲云,用贯休典。贯休献诗给吴越王钱谬,钱谬要求将诗中“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说:州也难添,诗也难改,我是“闲云孤鹤”,哪儿的天空不能飞?于是离开了钱谬。陆游在这里自称“闲云”,当然含有对朝廷的失望之意。“不计程”补足“闲”字:任其飘浮,无法计程。此虽两句,然诗情“往复顿挫”(方东树《昭昧詹言》),“变境亦多”(《今体诗钞序目》)。
第三联中作者的诗“思”再一次腾跃,由昔日南郑转到“思”今日的朝中之人。西平,唐将军李晟曾平服朱叛乱,收复长安,被封为西平郡王。陆游此诗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南宋朝廷正积极准备北伐。次年五月,宋帝下诏伐金。陆游对此事是积极支持的。因而这两句以西平王来期待朝廷北伐的将领,诗句流露了急切盼望的心情。
不过,即使朝廷能够收回失地,自己无力参与,也终是憾事。尾联以年老反衬南郑生活可思不可得,颇露悲凉之意。“眼昏”唯伴“陈编”,这是“匹马戍梁州”的陆游所不能忍耐的;嵌入“不奈”二字,则更见诗人壮心难耐之状。末句以“灯”暗点“夜”,以“残”“挑尽”“不肯明”多方渲染,点明“思”得久、“思”得切。
这首诗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是“用典”,全诗八句,用了五个典故。“用典”作为扩大诗的内容、增强诗的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它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但一诗连用数典,容易让人觉得是“掉书袋”,有堆砌感,读者如对典故不熟,又影响对诗歌的理解。这就要求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用得圆转,贴切。陆游在《明日复理梦中作》云“诗到无人爱处工”,好诗是绝不迎合一般人的口味的。这首诗不仅谋篇多施波澜,即使每一典故的使用、句子的铺排也极尽变化。
例如:首句用“五丈原”起,似欲以视觉写地,但接下来的却是有节奏的“刁斗声”。第二句以“秋风”起,我们才闻其声,却不料诗人反以“亚夫营”写所见。第三句用“埋剑”的典故,一般是表述怀才不遇,然而这里所流露的却是诗人的自豪。第四句说“闲云”,在悠闲之中所寄托的反而是不尽的忧伤。其中五丈原、亚夫营都是往长安的必经之地,西平王从朱手中夺回长安恰恰是作者当年所谋取的目标。这些典故,与诗中所写的内容,除在意义上熨帖吻合之外,还考虑到地理位置上的互相关联,思路是很慎密的,非高手不能为之。
相关链接
“用典”中有一类叫“用事典”,即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用入词中,以此来影射时事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例如辛弃疾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
第一个是刘裕(寄奴)的故事。其幼时曾在京口一带放过牛,后来两次率军北伐并一举平定桓玄叛乱,灭晋建宋(南朝宋)。词中概括为“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第二个是刘裕之子刘义隆(文帝)的故事。其因仓促北伐、大败而归。词中概括为“元嘉(宋文帝年号)草草,封狼居胥(这又是用汉霍去病北击匈奴,迫至狼居胥山,祭山而归的故事,典中套典),赢得仓皇北顾。”
第三个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故事。其击败刘宋北伐军,追至长江边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大肆祭庆。词中概括为“可堪回首,佛狸祠(拓跋焘小名佛狸,行宫后来改为太祖庙,故称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最后用了廉颇的故事。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披挂上马,以表示可以上阵。而使者受人贿赂,却谎报廉颇“一饭三遗矢”,赵王以为廉颇老了,终于不用。词中概括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你能理解辛弃疾使用这四个典故的用意吗?这样用典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思路
第一个典故借以表明人民,包括作者,对进行北伐收复中原的热切期望。第二个典故借以表示不赞成朝廷的仓促北伐。第三个典故借以发泄对南宋统治者抗金不力,不想收复失地的不满情绪。第四个典故借以表达自己想报效国家却无人过问甚至还被小人中伤的悲愤之情。
这首词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可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辛弃疾词中四个典故都用得贴切、晓畅,是“用事典”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