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死”的血糖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空腹血糖正常值是3.89mmol/L—6.11mmol/L,如果血糖离这范围差得很远,就是正在作践身体。
  你肯定会问,为啥作,究竟咋作?
  其实血糖就像粮食,低血糖就相当于“饿死鬼”,高血糖就相当于“撑死鬼”。无论哪种,都不如吃得刚好来得舒服。
  对于饿,相信你早已深有体会,饥肠辘辘胃在不断低吼。不过,除了你想吃吃不着的那种低血糖外,剩下的低血糖,大多是病态的。比如严重的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好的、消化功能不好的、升血糖的激素缺乏的,还有腹泻如滔滔江水一去不复返的、发高烧的,都容易低血糖。
  其实百变不离其宗,低血糖的根源无非是吃得少,排得多,外加血糖消耗增加。结果就是,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
  当血糖浓度接近或低于2.8mmol/L,人体就会出现各种症状,用三个字形象地概括一下就是“饿晕了”,学名叫“大脑抑制”。因为大脑将消耗全身25%左右的能量,一旦缺能量,大脑会首先出现症状,所以,你会晕厥。
  如果你觉得自己快晕了,随手来罐可乐,也许能迅速升血糖。但,“饿”晕远远不是最作的,“撑”会更胜一筹。
  当一桌丰盛的火锅瞬间填充你的胃,撑得都走不动路时,除了催吐,还有一种就是再撑下几颗多潘立酮(吗丁啉),恢复胃动力。然而,当人的身体撑不下这么高的血糖时,情况就没这么简单了……就好比原来是涓涓的血液在血管里流淌,现在变成糖浆,黏糊糊地在血管里流淌,流到尽头肾那里,排出些多余的糖形成糖尿,其余没排完的,继续在身体里循环。你猜,这高糖在血管里循环的后果是什么?
  后果有点多,最直接浅显的,是高糖对血管壁的损害。从心脏射来的高速血流,最先冲刷的就是大动脉,所以,高糖对大动脉的侵犯比较严重,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种会引起血管变硬,甚至堵塞的病变。
  接下来,高糖对身体的损害,就看它能走到哪儿了。
  心脏射出的高速的血流,很大程度上在于给大脑提供营养。当高糖的血射向大脑,问题出现了,因为它很浓,所以它吸水,于是脑细胞的水分有可能被吸走,而且,万一高糖把血管堵了,大脑又会缺营养。无论哪种状态,大脑细胞都会损伤,于是,病人会出现一些神智改变、脑缺血,甚至加速老年痴呆。
  还有的损伤来自眼睛,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心灵的窗户蒙上一层糖,那就一点也不好玩了。供给视网膜的血管,都是非常细小的毛细血管,它们因为比较细小所以容易出血。现在的情况,就好比这样的情景:一个正在充水的橡皮管,我们用脚踩住它,那么橡皮管的远处势必是扁的,而橡皮管的近端势必是鼓起了一个都快被撑爆的球。对于身体而言,踩的那一下就相当于高糖引起的动脉硬化堵了血管,那么血管的近端会形成动脉瘤,很容易破裂出血,而血管的远端会缺血坏死。不幸的是,这种状况发生在了眼睛,所以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一直到最后的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当然,这种相似的状况,还可能发生在四肢,导致神经缺血受损。人体会出现奇怪的异样的感觉,比如感觉这手和脚像是穿了手套或者戴了袜套一样。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原因就是血管的远端缺血,于是脚趾因为没有血供而发生溃烂,不易愈合。与此同时,高血糖抑制身体卫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等,均可导致感染不易愈合。说到这里,我们还没说对排糖的主力——肾的损害。当血糖大于8.8 mmol/L时,人体就开始尿糖。肾里面其实是一个个的血管球,数量非常多。而高糖对肾血管的损害又会在这里轮番上演,于是会引起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或弥散性肾小球硬化。
  仅仅一个高糖,就会扰乱身体里这么多系统、这么多器官,但这仅仅还只是表现。身体其实还是非常缺能量的,因为它们利用不了糖,于是转而求助脂肪提供能量。
  你们肯定会觉得,多么好啊,这下肥肉终于消失了。但其实,如果大量的脂肪短时间被分解,尤其是分解得还不那么彻底,就会产生问题——酮症酸中毒。如果脂肪没被消耗氧化成气(CO  和水),那么势必将产生垃圾(酮体),當酮体过多,还会诱发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容易引起心脏停搏。
  所以,这么来看,血糖高了,真的是非常作践自己的身体,这一个个高糖引起的后果,堪称内科疾病的大杂烩。
  此时的你,是不是也理解了,为啥医生一再强调要控制好血糖了吧?
其他文献
事件伊始  故事始于1906年,一位名叫乔治·索珀的医生前往美国纽约州奥伊斯特贝镇,负责调查在银行家查尔斯·沃伦宅邸暴发的伤寒疫情。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胃肠和血液感染,通过被带原者的排泄物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这种疾病具有致命性,因此索珀医生必须找到传染源,以防止疾病传播。  在第一例病例出现前的几周内,没有任何一名后来确诊的伤寒病人离开过那栋宅子。只要找出传染源,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为此,索珀作了
期刊
离我家两千米的地方即将修建一座图书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三天两头地搜索它的建造进程和图纸,看到临湖的落地窗,就想象自己已经坐在那里读书。我还三番五次地跑到工地上,看到每个工人都感到很亲切,觉得他们如此辛苦,在帮我建造更美好的明天。总之,以“读书人”自居的我,已将自己的幸福指数与这座图书馆紧密地联系起来,只盼望它早一点建好。仿佛到那时候,我的人生才算正式开始。  某一日,我一如既往地搜索那座图书馆
期刊
2020年8月,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的港口附近发生了巨大爆炸,天空中腾起一朵又白又大的“蘑菇云”,让人不禁联想到原子弹爆炸时的场景。尽管官方通报称这场爆炸是由大量的硝酸铵燃爆引起的,仍有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猜测,都有蘑菇云产生了,一定是遭到原子弹袭击了!  那么,只有原子弹爆炸才会产生蘑菇云吗,蘑菇云是怎么产生的呢?  原子弹如何“长蘑菇”  原子弹的爆炸原理是通过加热加速中子,让中子去轰击核燃料(铀
期刊
花大姐,是人们送给瓢虫的美称。瓢虫是我最挚爱和敬畏的好朋友,我想,人们之所以称其花大姐,一是瓢虫的鞘翅上布满色彩斑斓的刻点和花纹,十分亮丽,很像爱美的女人穿着漂亮的花衣裳;二是对花大姐凶猛勇敢、强势消除害虫的一种敬畏。  我退休之前是一名植物保护工作者,主要的工作是保护植物免受病虫的危害。我特注重利用有益的昆虫防治虫害,瓢虫就是我们保护利用的主要对象。因此,我对瓢虫不但十分了解,还可以说爱意至深。
期刊
跟别人谈话时,别一开始就谈你们的意见如何相左,不妨先来谈谈彼此认同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你应该强调你们的初衷和目标是一致的,你们的分歧只不过是你们方式、方法上的差异。  说“不”与说“是”  得到对方的回应时,要尽量让对方把“是”字挂在嘴边,尽量不要让他说出“不”字。  奥弗斯特里教授所著的《影响人类行为》一书中说过:说出“不”字,就像是在你和对方面前树立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当一个人说出“不”字
期刊
1 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随着茶叶、丝绸等中国特产的出口,洋布作为进口商品大量涌入。2 0世纪初,贩卖洋布成了当时最赚钱的买卖,商船往返上海,人们下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购买大量洋布。一批精明的商人纷纷抢滩上海老城厢外“棋盘街”,创设洋布店,日久天长,棋盘街变成现代上海布店的发祥地。  进入民国后,上海滩棉布业重新洗牌,“三大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鼎盛时营业额占到全市零售布店的三分之一。当时精致的上
期刊
无人机、无人汽车等发展成熟以后,可能大批的职业司机会消失,但并不意味着会消失很多的就业岗位,因为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催生很多新的就业机会。人类应该做更多有价值的事,而不是去做机器要做的事情。过去的几百年,工业的发展,让机器替代人类做了很多事情,我们觉得很轻松,但是人类从来没有找到什么是自己可以做得最好、最有价值的事情,我觉得对就业要有新的价值发现。  过去的工业化,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的数据化,我
期刊
美国《大众科学》月刊有报道称,即便对最有耐心的人来说,排队等候也可能是一种考验,但迪士尼游乐场却能够让最长的排队时间“转瞬即逝”,因为他们用上了几个“欺骗大脑”的妙招:  例如,当你排队等着玩“太空山”的时候,一面面墙壁会把游客隔开,使队伍排成之字形。这样你就无从得知前面究竟排了多少人,从而抑制了你从看似没有尽头的队伍中退出的冲动。  一旦你排上了队,迪士尼的“幻想工程师”就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以免
期刊
一只老鹰在树梢上休息,它什么也没做。  兔子很羡慕老鹰的样子,它恭恭敬敬地请教老鹰:“我也能像你那样坐在那里什么也不用做吗?”  “当然可以!”老鹰回答。  于是兔子學着老鹰的样子大摇大摆地坐到了地上休息。  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一下子扑向兔子,把它吃掉了。  如果想坐在那里什么事情也不做,就要坐到最高的位置上。
期刊
前两天我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电子邮件,向我宣传一种“按顺序构建起来的系统化知识(Built in Orderly Organized Knowledge)”,声称该产品无需电线,不用电池,没有电路、开关和按钮。结构紧凑,方便携带,甚至可在壁炉前使用。它由一系列标明序号的纸张构成,每一页都包含成千上万字节的信息。另外,还附带一个精美的装订保护封套,以保证内部页面的顺序正确。  在操作说明上,强调应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