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我院2011-2013年有目地性的开展各项临床院感指标监测,在监测中不断查找问题,充分了解院感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实施持续改进。方法回顾性对2011年-- 2013年临床院感监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规范开展感控监测,各项工作均有了显著成效,医院感染发病率下降0.7%,切口感染率下降0.1%、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26.6%,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提高44.3%。结论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及持续改进,使各项感控工作成效明显,对保护母婴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医院感染 监测指标 对比分析
我院是区级妇幼保健院,2011年以前无独立感控科,自独立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以来,各项防控工作均有了明显成效,有效降低病人院内感染、杜绝医院暴发流行,达到了感控管理的效果;通过对3年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了薄弱环节,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3年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制定各项综合性、目标性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和调查表格,由各临床科室对病人实施观察、追访、填报各项监测表,由院感科进行督查汇总分析。
1.3依据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院感诊断;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开展监测。
1.4统计分析 将每月抽查出院病历和回收的各项目标监测表等资料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病人监测2011-2013年出院病人增加262人,但医院感染发病率下降了0.7%;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为主,下降5.3%,其它为皮肤软组织下降0.05%,口腔下降0.008%,其院感发生情况控制较好,见表1。
表1医院感染病人监测情况对比
2.2切口感染情况会阴切口感染下降0.1%,腹部切口感染无明显下降,见表2。
表2 剖腹产手术切口和顺产会阴切口部位感染率(%)
2.3 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病原学送检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26.6%,送检率提高44.3%,基本达到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要求,见表3。
表3 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病原学送检率(%)
3 讨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因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1]。通过3年的规范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下降0.7%,切口感染率下降0.1%、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26.6%,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提高44.3%。从中表明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降低病人院内感染、杜绝医院暴发流行,保障病人安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腹部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无明显下降,仍然存在有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现象,如:手术病人术前皮肤清洁、术中、术后保温、无菌技术操作、术中对切口的保护、缝合技巧等[2]是今后感控管理的重点工作。
通过连续3年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培训、考核、督查,不断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管理,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的认识均有了显著提高,做到积极主动实施隔离技术,杜绝了抗菌药物的滥用和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1]居丽雯 胡必杰等.医院感染学总论[J].医院感染学2006.8(1):1-4.
[2]吴静.孔双红.姚岚.等.剖腹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718-722.
关键词:医院感染 监测指标 对比分析
我院是区级妇幼保健院,2011年以前无独立感控科,自独立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以来,各项防控工作均有了明显成效,有效降低病人院内感染、杜绝医院暴发流行,达到了感控管理的效果;通过对3年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了薄弱环节,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3年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制定各项综合性、目标性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和调查表格,由各临床科室对病人实施观察、追访、填报各项监测表,由院感科进行督查汇总分析。
1.3依据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院感诊断;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开展监测。
1.4统计分析 将每月抽查出院病历和回收的各项目标监测表等资料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病人监测2011-2013年出院病人增加262人,但医院感染发病率下降了0.7%;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为主,下降5.3%,其它为皮肤软组织下降0.05%,口腔下降0.008%,其院感发生情况控制较好,见表1。
表1医院感染病人监测情况对比
2.2切口感染情况会阴切口感染下降0.1%,腹部切口感染无明显下降,见表2。
表2 剖腹产手术切口和顺产会阴切口部位感染率(%)
2.3 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病原学送检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26.6%,送检率提高44.3%,基本达到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要求,见表3。
表3 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病原学送检率(%)
3 讨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因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1]。通过3年的规范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下降0.7%,切口感染率下降0.1%、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26.6%,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提高44.3%。从中表明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对降低病人院内感染、杜绝医院暴发流行,保障病人安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腹部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无明显下降,仍然存在有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现象,如:手术病人术前皮肤清洁、术中、术后保温、无菌技术操作、术中对切口的保护、缝合技巧等[2]是今后感控管理的重点工作。
通过连续3年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培训、考核、督查,不断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管理,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的认识均有了显著提高,做到积极主动实施隔离技术,杜绝了抗菌药物的滥用和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
[1]居丽雯 胡必杰等.医院感染学总论[J].医院感染学2006.8(1):1-4.
[2]吴静.孔双红.姚岚.等.剖腹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71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