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对巴金的提携与爱护

来源 :语文世界(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6415383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书信库中,收藏有一封叶圣陶先生亲笔写给巴金的信札。信的全文如下:
  巴金吾兄尊鉴:
  市立剧专将于本月戏剧节举行戏剧资料展览会,意欲向尊处借取曹禺兄之原稿,以供陈列,负责保管,负责送还,决不有误。今令小儿至诚晋谒,敢恳赐予指教,不胜感幸。即颂大安。
  弟 叶绍钧顿首
  二月二日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894年10月28日,叶圣陶出生于江苏苏州,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916年,叶圣陶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并在同年推出自己的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1年,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1923年,发表著名的长篇小说《倪焕之》。
  谈起巴金与叶圣陶的交情,这还归功于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那时的巴金还是一个不曾引人注目的在法留学生,而叶圣陶则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小说月报》的编辑。
  1927年1月15日,年青的巴金搭乘“昂热号”邮船离沪赴法。2月18日,抵达马赛;2月19日,到达巴黎。最初,巴金在巴黎上夜校补习法文。3月,巴金通过书信得知成都的家中已经破产。为排遣内心的寂寞与孤苦,巴金开始写日记。不久,巴金又萌生了文学创作的想法。他便开始将前一时期的日记进行整理,开始以其为素材创作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这一年夏天,巴金因养病来到巴黎东郊马恩河畔,一个宁静的小镇。巴金住在拉封丹中学继续写作。1928年8月,26岁的巴金创作完成小说《灭亡》。
  《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猩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塑造了一个以生命向黑暗社会复仇的职业革命者杜大心的形象。主人公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却忍住痛苦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工作,他对个人的前途失去了希望,对黑暗压迫下的人类前途也感到绝望,然而他还是尽力奋斗。虽然他也被人爱过,但那种绝望、虚无而又要拼死抗争的心态最终使他丧失了爱情,甘愿消耗生命以殉事业,求取良心的安宁。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在这部小说的手稿上,年青的李尧棠(巴金原名)第一次署上了自己的笔名“巴金”。《灭亡》创作完成后,巴金很想将它发表。当年8月,住在法国小城沙多吉里的巴金将该稿细致包裹后寄回上海,给当时正在上海开明书店门市部工作的好友索非。索非收到稿子通读后觉得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便将稿子介绍到上海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学杂志《小说月报》。当时,《小说月报》的编者郑振铎赴欧洲游学,杂志审稿则临时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叶圣陶、徐调孚负责。
  当叶圣陶拿到《灭亡》手稿后,他进行了非常认真的审读。叶圣陶被这部小说深深打动,他觉得这个陌生的作者巴金写得确实不错。很快,叶圣陶便向《小说月报》杂志社推荐了该稿,希望能尽快刊发此稿。



  1929年1月至4月,《小说月报》在其第20卷第1号至第4号连载四期《灭亡》。在该刊1929年4月号(第20卷4月号)上,编辑叶圣陶还以记者的名义写了一篇名为《最后的一页》的文章。在文中,叶圣陶这样说道:
  “巴金君的长篇创作《灭亡》已于本月号刊毕了,曾有好些人来信问巴金君是谁,这使我们也不能知道,他是一位完全不为人认识的作家,从前似也不曾写过小说,然这篇《灭亡》却是很可使我们注意的,其后半部写得尤为紧张。”
  同年12月号(第20卷12月号),叶圣陶又以记者名义写了《最后一页》,再次推荐了巴金小说《灭亡》,同时还推荐了老舍的《二马》:
  “这两部长著在今年的文坛上很引起读者的注意,也极博得批评者的好感,他们将来当更有受到热烈的评赞的机会的。”
  当时人们都在议论巴金是谁,大名鼎鼎的《小说月报》居然要登他的文章。听到议论多了,编辑叶圣陶直接在编后记里说:
  “巴金是谁,我其实也不认识,只是一个新的作家。”
  因为《小说月报》的连载及叶圣陶的极力推荐,巴金和他的小说《灭亡》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同年9月,《灭亡》单行本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此后,巴金开始在中国文坛上大受瞩目。
  对于自己的突然成名,巴金后来曾有过忆述:
  “《小说月报》是当时的一种权威杂志,它给我开了路,让我这个不懂文学的人顺利地进入了文坛。”
  其实这时候,巴金还并不认识自己的这位伯乐——叶圣陶先生,也不曾跟他通过信。但巴金为人敦厚,他成名后飲水思源,总是尊称叶圣陶为“我终生的编辑老师”。他对叶圣陶的知遇之恩一生铭记。这种感激,巴金在以后的岁月中多次明确表达过。在《我的写作生涯》一文中,巴金曾这样写道:
  “我尊敬他为‘先生’,因为他不仅把我送进了文艺界,而且他经常注意我陆续发表的作品,关心我的言行。他不教训,只引路,树立榜样。”
  1981年,在《致〈十月〉》一文中,巴金再次深情表达了自己对叶圣陶的感激:   “我在一些不同的場合讲过了我怎样走上文学的道路,在这里,我只想表达我对叶圣陶同志的感激之情,倘使叶圣陶不曾发现我的作品,我可能不会走上文学的道路,做不了作家;也很有可能我早已在贫困中死亡。作为编辑,他发表了不少新作者的处女作,鼓励新人怀着勇气和信心进入文坛。”
  1928年底,巴金从法国留学归来回到上海定居。此后,巴金便开始了自己的专业创作。随着交友增多,巴金的约稿也日渐增多。面对雪片般的约稿,巴金开始用文字做应酬。那一时期,巴金和叶圣陶虽也曾见过面,有过简短的交谈,但因见面机会并不多,常常是匆匆一见便匆匆告别,深入话叙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但这一期间,叶圣陶其实一直很关注巴金的创作。当他看到巴金疲于奔命般地创作时,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便托索非带口信给巴金,劝其要慎重发表文章。一定要注意文章只有打磨好,才可以拿出来发表。否则,只会透支自己的文学才华。叶圣陶能说出这句话,可见他对巴金的爱护与坦诚。这其实也是一个文学前辈对青年作家的善意提醒。正因如此,对巴金有着很高期望的叶圣陶也曾“枪毙过”巴金的稿件。1930年,巴金创作完成了自己的另一部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小说完成后,巴金信心满满地把它投寄给《小说月报》,但结果这次却是被“无情地”退了稿。起初,当叶圣陶拿到这部稿子后,他就觉得这个小说明显不如《灭亡》,作者加入了太多自己的生活内容。所以,叶圣陶建议编辑部不要采用该稿。编辑部听从了叶圣陶的编辑意见,将该稿退给巴金,请他再充实修改。叶圣陶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和巴金并没有什么太多联系,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他的朋友索非带话过去。索非对叶圣陶说巴金拿到稿子后对退稿没有意见,还特别感谢叶圣陶和编辑部提了那么多修改意见。后来,《死去的太阳》经过巴金认真修改由开明书店出版。
  叶圣陶曾说过,那时的巴金最初给他的印象就是谦虚。
  1931 年,叶圣陶开始主编《妇女杂志》,为了组到更多好作品,他主动通过索非向巴金要稿。当知道是自己的“恩师”叶圣陶索稿,巴金很快便动手创作。不久,便将自己的《亚丽安娜》交给索非转过去。很快,叶圣陶便安排出版。后来,叶圣陶还在自己负责的出版社为巴金编辑出版了好几本著作。1931年至1940年期间,开明书店先后出版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翻译作品《爱罗先珂童话集》等、散文集《点滴》以及《巴金短篇小说集》前两集等。叶圣陶特地为巴金的《海底梦》《家》以及《巴金短篇小说集》第一二集分别做了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与叶圣陶分别居住在上海与北京。虽远隔千里,但他们也偶有书信往来。
  1958年,巴金写信给叶圣陶,再次谈及叶圣陶对自己的帮助:
  “三十年前我那本拙劣的小说意外到了您的手里,您过分宽容地看待它,使我能够走上文学的道路。”
  1961年,叶圣陶在《人民日报》读到巴金新近发表的散文《我们永远在一起》后,很快撰文予以赞扬:
  “我非常羡慕巴金的文笔,那么熟练自如,那么炉火纯青,并非容易达到的。”
  1977年, 已经80 多岁高龄的叶圣陶在北京看到巴金在《文汇报》刊发的《一封信》后,欣然写下诗词送给巴金:
  “诵君文,莫记篇;交不浅,五十年。平时未必常晤叙,十年契阔心怅然。今春文汇刊书翰,识与不识众口传:挥洒雄健犹往昔,蜂虿于君何有焉?杜云古稀今日壮,伫看新制涌如泉。”
  巴金收到这首诗后,心潮起伏,反复颂吟,回信答谢:
  “收到您给我写的字, 十分感谢。看到您的工整的手迹,仿佛见到您本人;读到您的诗,想起五十年中得您不止一次的鼓励,感到温暖。我珍惜您的片纸只字,也牢记您的一言一语,这些都是对我的鞭策。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要学到老,改造到老,写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985年3月27日,巴金先生从上海到北京开全国政协会议。当他得知自己的“恩师”叶圣陶因病住院,便执意前往探望。到医院后,巴金紧紧握住自己老师的手,送上自己的祝福,叶圣陶很是感动。那天,两人亲切地在病房的沙发上交谈了很长时间。


其他文献
于漪,1929年生,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程红兵在《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最后部分的附录中写道:“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师名气最大、影响最大的当属于漪先生,以她的学识,以她的人品。”于漪老前辈的声望与地位于此可见一斑。其代表性论著有《语文教学耕耘录》、《于漪文集》(6卷)等。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是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精华辑录。全书囊括了于漪教育教学
我是一名2021届理科学生,今年高考语文考了129分.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正坐火车赶往南开大学上学的路上.曾凡华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能遇见她是我的幸运.rn看着曾老师写她中学时代语文学习的经历与感悟,让我回想起她给我们上课的一幕幕,此时我脑子里全是她上课的场景,她的声音,她的身影,她的微笑,让我心中更添不舍.rn因为她,我们爱上了语文.我阅读曾老师写“一吟一诵总关情”部分,让我回想起曾老师的吟唱,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此时我脑子回荡着她吟唱《声声慢》《定风波》的旋律与节拍,我不禁哼唱起来,这是一种心底的美
期刊
我只有不断地爬行  才能实现比赛的意义  兔子的呼噜声  让时间停止  成为我身后  空洞的背景  终点  在熠熠闪光  夜幕再黑又如何  觀众渐少又如何  速度渐慢又如何  只要风雨兼程  一定能抵达远方  【点评】  什么是诗,情怀是诗,有情,对大千世界的多情善感是作诗的前提;有爱,有爱的人,有爱的物,有爱做的事,有对生活的热望,熔铸笔端就是诗,尽管有点稚嫩,也无技巧,但是孩子的朴拙,我们都喜
期刊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又使汉字呈现出变幻无穷的线条之美。中国人写字,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于是在书写中,产生了“书法”。书法透射书写者的情感、精神,线条不仅是线条,更是世界。只有中国人,让“书”上升为“法”  “书法”,原本是指“书之法”,即书写的方法——唐代书学理论家张怀瓘把它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周汝昌先生将其简化为:用笔、结构、
期刊
微言语rn用脚走路,常远;脚步和心灵协调一致,常成.心,不单是器官,思索着的人心,是智慧与情感的精灵.脚,不单是肢体,它是一种高级行为的代表.善用心者,睿智而深远;勤用脚者,因践行而通达.rn微言语rn诗人西川说:失去一位真正的朋友意味着失去一个伟大的灵感,失去一个梦,失去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失去一个回声.回声,这个譬喻多好.
期刊
最近,我采访了上海市徐汇中学的曾宪一校长.曾校长从教33年,是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中考语文命题专家.在与曾校长畅谈的2个多小时里,我们就语文学习等一系列教育问题谈了很多,无论是语文学科的学习,还是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曾校长都有他独特的见解与经验.
期刊
夜幕降临,整座城市蒙上了一层淡影。“啪——”“断电了?”“断电了!”黑暗中,只有远处商业楼的光亮。爸爸打着手电,寻找着家中剩余的蜡烛。“找到了!”爸爸的呼声从楼上传下来。  蜡烛被点燃了,淡淡的黑烟在跳动的火苗上扭曲着身影,空气中微微弥漫着蜡烛燃烧的味道。“吃饭吧。”奶奶端着饭菜从厨房走出来。“吃一回烛光晚餐。”妈妈抿着嘴笑了。弟弟迫不及待地喊道:“太好了,奥利给!”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弟弟的话让
期刊
菲菲姑娘在街上走着。她的右手举着一束刚从山坡上摘来的桃花。  这束花的分量沿着她的手臂一直传入她的心底,传入她灵魂的深处。近来她心里总是沉浸着悲痛,这悲痛弥漫进她生命的每个空隙。但这束花带着淡淡的香味传进她的心灵时,痛苦仿佛立刻变为力量的源泉,立刻有了意义。她感到对生活产生了一定的信心。  菲菲秀丽白皙的脸上保持着一种沉静的冷漠,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街上有人注意到了她,谈论着她,而她只是很小
期刊
阳光消融了冰雪,和风吹绿了大地。蓝天白云间,形形色色的风筝在飞舞,筝线下不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又是一年春光到,与往常不同的是,我比当年的那个孩童多了些喜与愁。  时光荏苒,在岁月的征程上,不知不觉间已走过了十七个春秋。曾经,十八岁在我心中是那么的神圣和遥远,如今,却已触手可及。我站在十八岁的门槛上,回首是少年,向前是成人。  此时此刻,心中升起一丝欣喜——我又成长了一岁。  成长意味着磨砺。回想高
期刊
在我为师生涯里,不记得讨厌哪个学生,只记得喜欢哪些学生,天宇同学便是我喜欢的学生中的一个。  2018年6月高考完之后的一天,学校组织为初二学生上课,当时我上了一节作文思维训练课。有一段台湾作家刘墉女儿的文字,是他主动为我们朗读的。初听,虽然声音还有些稚嫩,但他很有播音员的潜质。当然课堂上我自然是真情流露,不吝表扬。那节课,我们师生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第二天早晨,我俩见面,他告诉我他报“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