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只有不断地爬行 才能实现比赛的意义 兔子的呼噜声 让时间停止 成为我身后 空洞的背景 终点 在熠熠闪光 夜幕再黑又如何 觀众渐少又如何 速度渐慢又如何 只要风雨兼程 一定能抵达远方 【点评】 什么是诗,情怀是诗,有情,对大千世界的多情善感是作诗的前提;有爱,有爱的人,有爱的物,有爱做的事,有对生活的热望,熔铸笔端就是诗,尽管有点稚嫩,也无技巧,但是孩子的朴拙,我们都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只有不断地爬行
才能实现比赛的意义
兔子的呼噜声
让时间停止
成为我身后
空洞的背景
终点
在熠熠闪光
夜幕再黑又如何
觀众渐少又如何
速度渐慢又如何
只要风雨兼程
一定能抵达远方
【点评】
什么是诗,情怀是诗,有情,对大千世界的多情善感是作诗的前提;有爱,有爱的人,有爱的物,有爱做的事,有对生活的热望,熔铸笔端就是诗,尽管有点稚嫩,也无技巧,但是孩子的朴拙,我们都喜欢,不是吗?
(指导教师 高 静)
其他文献
微凉的清风裹着红柿子、黄杏子、绿核桃以及梧桐果们的清香,踏着阵阵“哗啦啦”的节奏,在我的心野盘旋着秋的尾曲,描摹着落叶缤纷的意境。恍惚间,一扇秋天的门徐徐敞开,那里面的世界,是绚烂斑驳的泼墨画,是秋的诗朗诵。 这是掩映于梧桐林间的国防大学中心花园。有人在环抱花园的砖红色塑胶跑道上奔跑健身,有人在花园内“X”形林荫小径上漫步说笑,还有些小朋友在中间八边形小广场上踢毽子,玩滑板车,跳绳子……我却在长
进入初中后,寓言还出现在教材中,但有些教师的寓言教学还是停留在故事的理解和寓意的把握上,这样混淆中小学寓言教学的区别,必然导致学生对寓言的学习目标的缺位。换言之,初中寓言教学需要走出浅层次理解,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走进深度阅读与专业解读,寻找专业内容教学的有效方略。一、寓言的深度解读 所谓寓言的深度解读,就是要从寓言故事梳理(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寓意理解(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这种基本理解
近些天,心情颇不好,加之居处临闹市,每日车马喧喧,人声嚷嚷,心中更加烦躁;想坐下写点东西,可拿起笔,文思枯涩,连一个恰当的词儿都想不起来了。 兴许农村好一些?田园生活总是恬淡、幽静的。于是,收拾行装,我还乡了。 我坐窗前,面对着蓊绿的瓜棚豆架。可是,鸡啼,狗咬,蝉鸣,牛叫,满耳里响。东邻的庆二爷来找母亲借簸箕回去簸玉米仁儿,西邻的福奶奶来找母亲拉家常,一遍又一遍骂她的兒媳妇不孝顺,南村上大表舅
【理论解说】 本文说说关于演讲稿的那些事。 从文章体裁的角度来说,中学生学习写作,不但要学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的写法,而且要了解一些文体兼类现象,掌握其写法。演讲稿就兼具议论文和应用文的文体特点,颇有探讨的必要。 演讲稿,顾名思义,就是供演讲用的文稿。说得严谨些,应表述为在某些公众场合或某些隆重的仪式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既然它是为了某种讲话需要而写就的讲话稿,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应当
“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清洁我,悲悯我。” 我从没有想过会对一个身有残疾的农村女人如此着迷。那个下午空气清冷,飘着小雪,而我却拾起她镶嵌在世间滚烫的文字,重新认识了我长久游荡漂泊的灵魂。 我初次见她,是在一个平淡的晚自习。我拿着图书角的杂志,漫不经心地翻阅,忽然在角落里扫见几行短
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即使是在相同的时代,每个人所选择的处世之道也不尽相同。居处同一个时代,有人选择安分随时,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在我看来,我们应以“生逢其时”的积极态度立足于世。 如果说安分随时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那么慨叹生不逢时就更是一种龟缩之态,是在为止步寻觅掩饰,为逃避寻找托词。当一个人只愿安分随时,那他必然意志消沉,随波逐流;当一个人慨叹生不逢时,那
回老家认识了我的大侄子,“侄子”前面为什么还要加个“大”?那是因为他与我年龄都是12岁。我对他的最初印象并不是很好,因为他躺在床上迎接我们的到来。但和他相处之后,我却发现了他的自然本色。 都说六月的天气像小娃娃的脸,但老家天空总是晴朗,一开大门便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景。天是那样的蓝,菜地是那样的绿,鸟儿在高空中迅速地穿梭,像是一个黑点划过了一张碧蓝的纸。应大嫂子的要求,大侄子高
乌镇,风清水秀,乌瓦白墙,水边人家。西塘也是,大同小异。但我对西塘的印象远好于乌镇。我的印象毫无疑问带有相当的主观成分,对于相似的事物心情往往决定着对象,就好像晴天与阴天决定着海滨一样。一般说你不能说青岛、大连或北戴河谁更漂亮,但天气原因它们之于偶然的个人差异是极大的。而心情也像天空的云一样有时难以确定,一个偶然因素,一个小小的差异会让心情瞬间阴晴突变,所见景物也瞬息而变。那年盛夏,我从上海世博园
于漪,1929年生,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程红兵在《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最后部分的附录中写道:“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的中学语文教师名气最大、影响最大的当属于漪先生,以她的学识,以她的人品。”于漪老前辈的声望与地位于此可见一斑。其代表性论著有《语文教学耕耘录》、《于漪文集》(6卷)等。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是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精华辑录。全书囊括了于漪教育教学
我是一名2021届理科学生,今年高考语文考了129分.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正坐火车赶往南开大学上学的路上.曾凡华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能遇见她是我的幸运.rn看着曾老师写她中学时代语文学习的经历与感悟,让我回想起她给我们上课的一幕幕,此时我脑子里全是她上课的场景,她的声音,她的身影,她的微笑,让我心中更添不舍.rn因为她,我们爱上了语文.我阅读曾老师写“一吟一诵总关情”部分,让我回想起曾老师的吟唱,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此时我脑子回荡着她吟唱《声声慢》《定风波》的旋律与节拍,我不禁哼唱起来,这是一种心底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