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教育的破局与开局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126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多个领域的政协委员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美育这个领域。的确,当今中国美术教育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一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辉煌和丰富多彩的格局;另一方面也产生许多焦虑和失落,这缘于当今美术教育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与文化的变革中。这个时代的中国美术教育,既面临着千头万绪的民族美术构建与发展的新问题,同时又遭遇亘古未遇的西方教育、文化直面交汇和强势冲击的影响。正视和审度当今美术教育受社会、文化变革影响的现状,反思和梳理其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对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探究。本期圆桌邀请三位嘉宾就当今美术教育的发展及其得失作抛砖引玉的浅论。
  美术教育急需变革,不能同质化
  邓国源:每年巨大的艺考规模和考生数量,对艺术市场、大学教育体制,乃至世界美术教育都带来了冲击,也使得中国美术教育具有不同的意义。中国美术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程体系陈旧、专业学科布局和设置完全雷同,就连一个民办三本的艺术学院,都完全拷贝八大美院的教学体系,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中国美术教育主要沿用了19世纪初西方美术学院的教育体系,但从19世纪中期起,西方很多国家已经弃用了这种体系。与西方相比,中国美术教育的功能比较单调,无论设计还是艺术都仍处于教授模仿技术层次,对绘画艺术的创作与创新性功能尚未得以真正地发挥,继而导致学生创造力和思维方式的萎缩。美术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授学生的思维方式,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个性。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中国美术教育急需变革。美术教育不能同质化,各个院校应该各具特色,这需要每个院校的领导者努力发现自身的优势,避免课程设置、学科布局雷同的现象。
  《收藏·拍卖》: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美术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邓国源: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美术教育从院校规模、艺术生人数、专业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美术教育主要有八大美院、十大艺术学院,还有少数的师范大学有美术系或设计系;改革开放后,成千上万所大学,包括985、211高校、各省的重点大学到普通大学、民办大学都设置有美术相关院校和专业。在校学生是数以百万计的,而且这个规模在无限地增长。我们的美术专业也从改革开放之前的普通设计、油画、国画、版画等传统艺术专业,增加了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等,专业囊括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收藏·拍卖》:无论东方西方,现在都面临着艺术市场化、大学体制化的问题,如何在这种现买状况中讨论美术教育的未来?
  《收藏·拍卖》:有评论家批判中国美术教育缺乏对审美的培养,作品也陷入粗鄙和庸俗,你怎么看待蔡元培所提及的“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
  邓国源:在整个中国美术教育当中,基本上忽略了对审美的教育和培养,更多的还是技术教育,其实技术是需要审美高度来判断的。由于受到中国教育体制的计划性与高考制度的制约性等因素影响,各学校對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较欠缺直接导致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迟缓和不平。“以美育代宗教”这个说法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的审美水平不高,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近期教育部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在初中、高中教育都加入美术课程,这意味着以往校园教育中不被重视的艺术教育学科终于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再一次得到凸显和强调。其实不光是艺术教育层面,我们整个教育系统都应该贯穿审美的培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收藏·拍卖》:身处信息化社会,艺术媒介也已经发生质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美术教育面对着怎样的挑战?
  邓国源:信息化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给艺术媒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的审美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我们的教学体系、专业课程设置也应该转变。我们天津美院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走在世界的前沿,最近我去了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The MIT MediaLab)考察,发现他们的教授都是跨学科的,他们的学生已经在研究生物、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而这种研究和教学模式都是未来中国美术教育可以吸收和参考的。与他们相比,我们的专业设置仍然以材料媒介来划分学科。从今天的教育现状来看,我们的美术教育不能再躺在巨大的传统上,应该有更新的专业设置和教育方式,而如何找到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角度,这是每一个美术教育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常说,笔墨要当随时代,美术教育的方法、专业设置、教育体系、教学布局也要当随时代,这样中国美术教育才能起到引领的作用。
  审美教育才是问题的核心
  《收藏·拍卖》:你觉得当今中国的美术教育处干怎样一种现状?
  梁克刚:美术教育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每当提及美术教育,总会觉得是训练画画的技巧和技法,其实应该称之为审美教育,全民的审美教育即全民对于美的理解和欣赏。我们经常把教育定位在教技能、技法等具体的能力方面,并没有把它定位在提升素养、提升品位的角度。从各个层面看,中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院的美术教育。我们现在沿袭的这份美术教育体制还很落后,不应该还是100多年前巴黎美院在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兴起之前的那套教学方法。总的来说,我们跟世界美院教育体系相差了近两代。
  《收藏·拍卖》:中国的美术教育过干重视技术培养,忽略了加强人又素质和审美教育。你怎么看待东西万美术教育的区别?
  梁克刚:在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兴起之前,西方的美术教育也主要是技法的训练、教育和学习。因为古典艺术的核心是技法,古典艺术的功能就是复制描摹,所以那个时候的作品主要是通过技法去描述和再现客观对象。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兴起以后,艺术的功能是解决人的自由表达,现代主义艺术对应新的教学不应该再以技法为核心,应该转变为以表达对语言的驾驭、抒发观点为核心。而我们美院的美术教育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巴黎美院印象派兴起之前的体系里,这套体系承袭自欧洲古典主义教学的脉络,整个美术教育落后于艺术本身的发展。其实现代主义的艺术已经结束了,现在是当代艺术,而当代艺术真正的价值是观念和思想表达,今天的艺术家不再是匠人,不再是抒情诗人的角色,而是一个思想家。所以当代美术教育重要的是如何鼓励人用开创性的思维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立场看法,是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文艺干事或者宣传工作者,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收藏·拍卖》:欣赏中国当代艺术时,很多观众大都直呼“看不懂”,而至于“看不懂”的原因,一贯的解释是观众的欣赏能力有限,或思想深度不够超前。如何才能解决这种根本?
  梁克刚:全社会的审美教育确实是滞后的,因为知识结构的陈旧和审美教育的缺失,应该说中国社会95%以上的人都是艺盲,试问一个文盲连文字都不认识,又怎能领会好的文学作品,怎样去体会诗歌的美好?所以看不懂当代艺术不是老百姓的责任,这是国家整体审美教育落后造成的。要解决这种根本原因,首先,国家层面在教材、教育体系当中就要重视这个板块,重视审美和素质的教育,而不是技能训练或知识的积累,忽略对人的知识结构、思考方式和素养等方面的提升;其次,除了国家层面以外,全社会包括国营、民营的艺术机构都应该承担审美普及、审美公共教育的职能。其实在国外,大量的公益机构、美术馆、博物馆、私人公益性的机构等都承担了大量公共审美教育的职能。
  《收藏·拍卖》:目前各种美术馆、城市艺博会、展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人说这是美术教育急剧膨胀的现象。
  梁克刚:现在的情况还远远谈不上膨胀。我们一个城市里美术馆、博物馆的数量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是完全没法比的,巴黎一个城市就有上千家博物馆、美术馆,而像北京、上海这些文化发达的城市也只能望其项背,更别说二、三线城市了。这些美术机构对全民的审美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当中,国家层面并没有全面普及,反而是很多民营的美术馆在承担社会公共审美教育的职能。所以并不是艺术机构泛滥和膨胀了,而是远远不够。要提升全民审美水平,必须靠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全社会形成的共识,而高校往往只能解决专业技能的问题。中国审美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大话题,如果一个民族有审美的教育,一个人对美有感受力的话,就会抗拒对美的毁灭,那么整个社会发展又将会有另一番面貌。
  现实机制决定美术教育方式
  《收藏·拍卖》:有学者说目前的中国美术教育落后于西方,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胡斌:整體的中国美术教育肯定和西方存在一定足团袭洲峨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与国际接劫。中国的美术教育已经有自身历史的积累,如伺宅已有的框架之内开辟新的道路,这是目前中国美术教育要思考的问题。西方美术教育更多地是教观念和引导全霎生,而不是招撇技术。他们会为了某个艺术观念的表达,而去实验室、工作室接受相关技术的训练,媒介技术的学习和思想观念的传授两者是分开的。但褪中国美术教育中,技术和观念是混招起的,我可门按照媒介来区分艺术门类,而每个艺术门类又为了与匡滩熟进,在已有的媒介寸架内嫁栩听谓当代艺术的观念,这币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还需要找到个妥善的办法来解决。
  《收藏·拍卖》:怎样才是一种妥善的方法?
  胡斌:我觉得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因为我们的美术教育方式是和一系列的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们的美术招生就存在很大局限性,为了所i胃的公平公正便于操作,设置的那些考试门类其实跟真正的艺术评价没有多大关系。当然,近些年有些院校在考试命题上作调整,但仍然很难做得那么彻底。还有其他众多的问题,中国的教育问题是与中国的国情和机制联系在一起的。而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在这种机制底下也已形成了自身的脉络,有些也成为区别于西方教育方式的特征,比如思想意识层面的,基础训练层面的,它或许是局限,但如能够转换视角来看待,能够将这些经验进行智慧的转化,它又会变成区别于西方艺术系统的有益探索。
  《收藏·拍卖》:在倡导回归传统文化、重拾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我们怎样去推动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胡斌:当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和传统文化并不矛盾,我们在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时候,离不开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知,但更应该以一个新的视觉来激活传统文化,而不是把传统文化当成一个跟当下没有任何关系的保留剧目。当代艺术不是空中楼阁,肯定离不开历史传承,而传统文化的确能够给我们当代艺术提供养料。阻碍我们当代艺术或者文化发展的并不是传统文化,而是那些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一些庸俗的肤浅化的所谓传统文化的形态,它既没有吸收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跟当下最前沿的探索没有关系,却俨然一副正统文化代表的模样,极大地阻碍了当下美术教育的发展,我们一定要破除这样的认知盲区。
其他文献
《礼记·大学》中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郭伟光便是以观物的方式实践着他的自身修行。在郭伟光的画里,有一种对物的关注,隐约还藏着一种不自觉的禅宗气质,隐喻的视野中让我们看到的却是,对物的抽离。所以,他画的是物,又不是物,他只是给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对偶然性的刻意操控  “少迈逸野携虫乐,青葱
期刊
赏石,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中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唐、宋以降,石评辈出,唐有白居易作的《太湖石记》,宋代更有《云林石谱》记述豐详。明清两代赏石文化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园冶》《群芳谱》《闲情偶记》等许多著作都对赏石进行了详细论述,这时期提出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赏石意境,至今都是“小中见大”的典范。又如,陈洪绶和华岩所绘《西园雅集图》中,在园林中的一石案上,有各种文房用具以及立于平底混
期刊
去南石皮记的路上,怡好是近正午。雨后的苏州,阳光在枝叶的斑驳间闪烁出银子般的光亮,空气中泛起的潮湿依旧裹挟这个古城特有的气息。突然有种如饮酥醒的不真实感,1,年前纸上结缘,到12年后终于可以敲门人园。中间的几次会面都无暇深谈,何况又不在园,少了一种语境与情境。两个对纸质媒体有一种特殊沉迷的人,会在语言和精神的交会中进出什么样的灵感?  推开小园之门,浮世的热闹和喧嚣都被抛在身后,人眼是瘦石、瓶花、
期刊
传拓,是以湿纸紧覆于金石器物之上,用墨打拓,使器物铭文、纹饰、图形等特征真实复制到纸上的技法。全形拓是传拓的一种,兴起于19世纪中叶,最初主要用于拓制青铜器,后来延至陶器、砖瓦、造像、紫砂等器物的传拓,是一门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三位一体的精湛艺术。全形拓之长处,在于能依原器之大小,使形状花纹展现于纸上,加以题识,补以花卉,即成一轴最佳之美术品。全形拓的立体展示效果把中国传统拓片技艺发展到了一个全
期刊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汹涌而至,人工制造以及许多机械性的工作已被高科技、智能化手段代替。具体到艺术领域也同样如此;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方兴未艾,许多艺术作品在“制作”坏节已逐渐被高新科技取代,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唯独作品的精神内涵、创意尚无法被智能科技取代,因此,精神创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过去,肇始于西方的现代工业文明,对高生产率的追求催生了发达的专业分工;西方艺术自古讲
期刊
本期封面主体,出自一枚南越国时期残瓦的拓片.是来自岭南金石大家王贵忱的旧藏,残瓦上的文字见证了岭南最早文字的出现时间.2200年前的南越国时期。这填补了史书没有确切记载的空白。这正是金石的补经证史的魅力所在,也是残瓦的珍贵所在。  文字研究是金石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书法艺术关联密切,故由金石研究衍生的石刻、碑帖、瓦当、钱币、篆刻等收藏门类,构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收藏。古时一幅拓片与当时的名家书画等价
期刊
在中国文化史上,文人名师的高会雅集往往正是诗画创作的良好机缘。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文人雅集图也成了中国绘画史上极为浪漫动人的一大景观。这些文人雅集图,或是对当时聚会现场的纪实留念,或是对以往故实所做的想象之见,或是对文人生活理想的憧憬虚构。当中,尤以魏晋时期的文人雅集为经典之甚。“莲社雅集”便是仿效者之一,画面在“现实”与“虚构”之间,尽显魏晋风度的变迁流传,充满禅意。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
期刊
情景交融一词,最初从古诗词中赏析中习得。它指作品的环境描写、气氛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紧密。而绘画艺术中的风景也同样可以因作者情感的融人而“情景交融”,所呈现的风景已不再是景致的简单描摹和再现。甚至在很多时候,经过内心加工、情感融人的风景也许已不再是客观存在的世界,而变为一种抽象的心灵意象。  本次展览以“心灵意象”为题,呈现三个近期的展览,来自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的英国风景画,诗意中透
期刊
什么是骠(Pyu)珠  骠珠(pyu beads),真正定义是骠时期(萨孟时期)产于缅甸泰国地区有着类似工艺的一批珠子。骠代表一个时期,曾经生活在缅甸的一个人类族群,称为骠族或骠人,成立了自己的城邦,称为骠国,属藏缅系。公元前200 年左右,骠人已经在缅甸有活动了。史料记载公元832年,灭于南诏。骠与唐代在时间上是有重合的,史上记载与唐代也有过往来。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骠国乐》:“骠国乐,骠国乐,
期刊
名家常有,世家不常有。  收藏最重要在于研究和发掘其学术价值,否则只能叫收集,因为有了家族传承,研究才能更成体系和得以延续。纵观大江南北,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的文脉断裂,以致当今已经罕有世家传承。而金石作为国学里最艰深狭小的门类,两者合一,称得上金石世家的更是凤毛麟角。  在一本名为《南越国残瓦墨景》的手工拓本里,可以看到文献与文物的交相辉映,也牵引出一个金石世家与岭南遗存的文物、文献结下的三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