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发展局面已经初步形成,在此形势下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的使用率将显著提高,相应也对于具备跨文化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本文分析了跨文化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从强化教材内容的多维度解读、研发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实现学生视野的延展性开拓等三个层面入手,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全球化;跨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陈佳佳(1985.06-),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硕士本科生,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
引言
全球化背景主要以经济活动承担主导与引领力量,而互联网技术辐射范围的逐渐扩大也导致全世界不同国家的信息沟通与传递变得愈加紧密。在此过程中,英语已经演变为世界通用语言,承担着世界各国人民沟通理解的语言工具,在跨文化交际中贡献了突出价值,因此也对于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一、跨文化意识的具体内涵及其作用
跨文化主要是指外语学习者对其所学目的语的文化掌握程度与适应力较强,能够运用目的语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美国语言学家Hanvey将“跨文化意识”定义为文化的敏感性或洞察力,突出强调了跨文化意识是对于差异性文化种属之间由现象到本质的区别产生明确认知,从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沟通之中形成顺畅的思想传递与思维碰撞,以此实现多元文化背景的和谐共生。
从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作用层面来看,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的双重培养与训练,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风俗民情、宗教信仰等知识建立更加全面、深层次的认知,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吸收能力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减少因文化背景差异而带来的沟通交流歧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表达能力,强化英语的实用色彩。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分析
1.强化教材内容的多维度解读,发掘文化意义。现阶段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应用《新视野大学英语》作为基本教材,而现有的教材所涵盖的教学内容仍然较为狭窄、更新速度较慢,因此需要教师充分立足于教材,强化对教材内容的多维度解读,确保能够使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得到有效发掘,在此基础上实现其在文化意味上的延伸,使学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以词汇的运用为例,鉴于不同国家的词汇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不同的语用特点、积累了更加多元的文化意义,因此教师应当着重强化学生对于同一词汇多种用法的深层次掌握,避免因主观臆断与片面认知而导致在语用层面出现错误问题,确保用语的地道、精准。通过常用词汇在文化意义上的深入剖析,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对跨文化概念的基本认知,进一步推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落实。
2.研发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升教学实效。通常情况下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成效发挥着较大的影响作用,具体指的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作为依托,借助一定的媒体进行教育内容和学习经验的传播与渗透,使师生之间产生行为态度、思想理念的相互传递、沟通与交换。通常来说,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过程中的多项因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体现出教学条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与内容的一体化建设,因此教师应当着力借助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培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情景建构、主题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以及实践式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形式的多维度建构,打破以往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实现教学成效的显著提高,满足不同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知,掌握特定的思维习惯、语境形式与交际模式,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与语用能力。
3.实现学生视野的延展性开拓,培养交际能力。现如今教学改革对于传统高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切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真正实现由以往的“哑巴英语”向交际英语过渡,培养具备得体交际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教师可以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借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贡献创意,既能够实现英语教学在课下的有效延伸,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平台创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余还能够寻找到专业性、有效的英语学习平台,在平台中与本土学生和其他国家学生建立沟通会话、交流生活经验等,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深化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结论
总而言之,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使得当前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就业形势,社会各个岗位工作的差异性特质也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沟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应当切实树立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重要性的基本认知,实现现有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创新,引导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与实践活动中进行个人能力的锻炼与提高,从而更好的满足就业市场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高康.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公共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養[J].新校园旬刊,2016,(6):97.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全球化;跨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陈佳佳(1985.06-),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硕士本科生,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
引言
全球化背景主要以经济活动承担主导与引领力量,而互联网技术辐射范围的逐渐扩大也导致全世界不同国家的信息沟通与传递变得愈加紧密。在此过程中,英语已经演变为世界通用语言,承担着世界各国人民沟通理解的语言工具,在跨文化交际中贡献了突出价值,因此也对于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一、跨文化意识的具体内涵及其作用
跨文化主要是指外语学习者对其所学目的语的文化掌握程度与适应力较强,能够运用目的语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美国语言学家Hanvey将“跨文化意识”定义为文化的敏感性或洞察力,突出强调了跨文化意识是对于差异性文化种属之间由现象到本质的区别产生明确认知,从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沟通之中形成顺畅的思想传递与思维碰撞,以此实现多元文化背景的和谐共生。
从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作用层面来看,能够有效实现对学生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的双重培养与训练,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风俗民情、宗教信仰等知识建立更加全面、深层次的认知,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吸收能力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减少因文化背景差异而带来的沟通交流歧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表达能力,强化英语的实用色彩。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分析
1.强化教材内容的多维度解读,发掘文化意义。现阶段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应用《新视野大学英语》作为基本教材,而现有的教材所涵盖的教学内容仍然较为狭窄、更新速度较慢,因此需要教师充分立足于教材,强化对教材内容的多维度解读,确保能够使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得到有效发掘,在此基础上实现其在文化意味上的延伸,使学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以词汇的运用为例,鉴于不同国家的词汇在长期使用中形成了不同的语用特点、积累了更加多元的文化意义,因此教师应当着重强化学生对于同一词汇多种用法的深层次掌握,避免因主观臆断与片面认知而导致在语用层面出现错误问题,确保用语的地道、精准。通过常用词汇在文化意义上的深入剖析,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对跨文化概念的基本认知,进一步推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落实。
2.研发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提升教学实效。通常情况下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成效发挥着较大的影响作用,具体指的是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作为依托,借助一定的媒体进行教育内容和学习经验的传播与渗透,使师生之间产生行为态度、思想理念的相互传递、沟通与交换。通常来说,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过程中的多项因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体现出教学条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与内容的一体化建设,因此教师应当着力借助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培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情景建构、主题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以及实践式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形式的多维度建构,打破以往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实现教学成效的显著提高,满足不同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知,掌握特定的思维习惯、语境形式与交际模式,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与语用能力。
3.实现学生视野的延展性开拓,培养交际能力。现如今教学改革对于传统高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切实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真正实现由以往的“哑巴英语”向交际英语过渡,培养具备得体交际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教师可以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借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贡献创意,既能够实现英语教学在课下的有效延伸,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平台创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余还能够寻找到专业性、有效的英语学习平台,在平台中与本土学生和其他国家学生建立沟通会话、交流生活经验等,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深化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结论
总而言之,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逐步推进使得当前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就业形势,社会各个岗位工作的差异性特质也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沟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应当切实树立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重要性的基本认知,实现现有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创新,引导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与实践活动中进行个人能力的锻炼与提高,从而更好的满足就业市场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高康.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公共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養[J].新校园旬刊,201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