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多万平米的线下展馆、190场论坛及洽谈活动、1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家企业机构参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似乎比往年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成为中国推动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一盏信号灯,有力推进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国际合作。
就在服贸会闭幕不到一周,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宣布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确定于2020年11月27~30日举办。东博会将是疫情发生以来,继服贸会之后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会。在推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舞台上,东博会即将再次上演新的精彩。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自2007年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服务贸易协议》,到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生效,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逐步提升,双方服务贸易市场逐步开放。例如,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议定书》中,双方都做出了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比限制、允许对方扩大经营范围、减少地域限制等开放承诺。
十多年来,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成果显著,在跨境旅游、交通运输、建筑、通讯等方面的合作不乏亮点。在所有东盟国家中,旅游业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东盟已经成为彼此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柬埔寨国家公路等众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在东盟国家,微信、微博等通讯软件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尽管如此,相对于双方货物贸易的规模来说,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服务贸易中的加快应用,跨境电商等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得以加速培育,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数字贸易合作展现出巨大潜力。2020年服贸会上发布的《“一带一路”数字贸易指数发展报告》显示,东盟国家与中国数字贸易合作密切,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与中国数字贸易属于“深度合作型”,泰国和印尼近年来在数字贸易领域与中国的合作也呈上升态势。
2020年1~7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2.51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6%,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经贸合作潜力和发展可持续性巨大。而且,包括中国、东盟、日本、韩国在内的多方都期待着2020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多种利好条件下,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东博会:一如既往支持中国—东盟服务贸易
作为伴随中国—东盟自贸区而生、服务自贸区建设的展会,东博会一直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7年,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同年举办的第4届东博会紧跟形势,注重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提供配对服务,增加集中展示各国港口城市的展览内容,推动中国和东盟间形成完善的港口服务网络,成为自贸区服务贸易商机涌动的新平台。
2010年,自贸区如期建成。在此背景下,第7届东博会新增服务贸易专题,在金融、旅游、物流、教育等服务贸易领域举办了多场推介会,为双方的深入合作提供便利,一步步将服务贸易合作落实到实际层面。
发展至今,东博会不仅是展示中国—东盟服务业最新成果的大舞台,也是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渠道。
例如,东博会“魅力之城”专题便是东博会推动旅游等服务贸易合作的亮点之一。自2005年起,东博会就每年推出“魅力之城”专题,由中国及东盟10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本国的“魅力之城”参展,综合展示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商机。截至目前,“魅力之城”专题共展出超过160个(次)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城市,成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城市之间交流合作、各国城市快速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具体平台。
随着举办日期的临近,第17届东博会又将在促进服务贸易方面带来哪些精心设计?
据悉,第17届东博会将继续设置服务贸易专题,内容涵蓋金融服务、旅游形象及人才服务。其中,金融服务包括人民币结算、信用保险、信用贷款等企业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等,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区域金融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及金融行业创新,助力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旅游服务包括城市形象展示、旅游项目合作、旅游咨询服务,推动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向深度、广度发展;人才服务包括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构建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
另一方面,第17届东博会的主题确定为“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将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创新合作”为重点,更加注重展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而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正是当前各国作为经济新动能来推动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围绕主题首次举办的数字经济展及相关论坛将增进中国与东盟在信息技术服务、数字贸易方面的交流合作。
无论是在中国与东盟之间传统的服务贸易强点上,还是在双方新兴的服务贸易亮点上,东博会都会努力推动新一轮大丰收。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就在服贸会闭幕不到一周,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宣布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确定于2020年11月27~30日举办。东博会将是疫情发生以来,继服贸会之后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会。在推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舞台上,东博会即将再次上演新的精彩。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自2007年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服务贸易协议》,到2019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生效,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逐步提升,双方服务贸易市场逐步开放。例如,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议定书》中,双方都做出了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比限制、允许对方扩大经营范围、减少地域限制等开放承诺。
十多年来,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成果显著,在跨境旅游、交通运输、建筑、通讯等方面的合作不乏亮点。在所有东盟国家中,旅游业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东盟已经成为彼此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柬埔寨国家公路等众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在东盟国家,微信、微博等通讯软件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尽管如此,相对于双方货物贸易的规模来说,中国—东盟服务贸易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服务贸易中的加快应用,跨境电商等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得以加速培育,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数字贸易合作展现出巨大潜力。2020年服贸会上发布的《“一带一路”数字贸易指数发展报告》显示,东盟国家与中国数字贸易合作密切,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与中国数字贸易属于“深度合作型”,泰国和印尼近年来在数字贸易领域与中国的合作也呈上升态势。
2020年1~7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2.51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6%,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经贸合作潜力和发展可持续性巨大。而且,包括中国、东盟、日本、韩国在内的多方都期待着2020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多种利好条件下,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东博会:一如既往支持中国—东盟服务贸易
作为伴随中国—东盟自贸区而生、服务自贸区建设的展会,东博会一直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7年,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同年举办的第4届东博会紧跟形势,注重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提供配对服务,增加集中展示各国港口城市的展览内容,推动中国和东盟间形成完善的港口服务网络,成为自贸区服务贸易商机涌动的新平台。
2010年,自贸区如期建成。在此背景下,第7届东博会新增服务贸易专题,在金融、旅游、物流、教育等服务贸易领域举办了多场推介会,为双方的深入合作提供便利,一步步将服务贸易合作落实到实际层面。
发展至今,东博会不仅是展示中国—东盟服务业最新成果的大舞台,也是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渠道。
例如,东博会“魅力之城”专题便是东博会推动旅游等服务贸易合作的亮点之一。自2005年起,东博会就每年推出“魅力之城”专题,由中国及东盟10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本国的“魅力之城”参展,综合展示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商机。截至目前,“魅力之城”专题共展出超过160个(次)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城市,成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城市之间交流合作、各国城市快速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具体平台。
随着举办日期的临近,第17届东博会又将在促进服务贸易方面带来哪些精心设计?
据悉,第17届东博会将继续设置服务贸易专题,内容涵蓋金融服务、旅游形象及人才服务。其中,金融服务包括人民币结算、信用保险、信用贷款等企业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等,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区域金融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及金融行业创新,助力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旅游服务包括城市形象展示、旅游项目合作、旅游咨询服务,推动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向深度、广度发展;人才服务包括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成果展示,构建引进、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
另一方面,第17届东博会的主题确定为“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将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创新合作”为重点,更加注重展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而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正是当前各国作为经济新动能来推动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围绕主题首次举办的数字经济展及相关论坛将增进中国与东盟在信息技术服务、数字贸易方面的交流合作。
无论是在中国与东盟之间传统的服务贸易强点上,还是在双方新兴的服务贸易亮点上,东博会都会努力推动新一轮大丰收。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