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课堂作为美育教学的主要场地逐渐受到重视,手工教学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但有美育作用,更能促进学生的手脑并用,即在引导学生动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本文从“家校合作”“小组合作”“及时肯定”三个方向出发,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有效教学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至今,不少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纷纷采取新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小学美术课堂仿佛成为教师“争奇斗艳”的场地。这完全违背的新课程标准和大纲的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弄清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体现到小学美术手工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创新、整合各种手工教学方法,探索出一条最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有关提高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家校合作,满足学生对手工的需求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手工课一般具有较高的兴趣,而每节手工课需要的材料不同,有些需要在生活中收集,有些需要家长购买,导致有些家长并不支持手工课的开展。对此,教师要做好家长的疏通工作,使家长认识到手工课对于学生脑部发育和动手能力的优势,从而积极支持手工课的开展,达成“家校联盟”。
例如,在“我爱我家”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欣赏一些作品,能够从作品的造型、色彩和构图是三个方面感受作品所传达的艺术信息。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学习和学生的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家校合作,来满足学生对手工的需求。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本节课题目“我爱我家”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来完成我爱我家这项手工作业的设计和制作,然后根据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制作的作品给予一定的评判,对于作品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依靠家庭和学校合作进行合作教学,对于提高小学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手工制作当中,能够让家长对小学美术有一个新的认识,进而强化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性。
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实际手工课程的开展中,教师会发现不是所有的手工学生一人就能完成,此时,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首先,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每组4-6人);其次,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合理分配给每个小组成员任务量;最后,学生共同完成此次手工。这主要是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折大嘴巴”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折和粘的方法,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制作“大嘴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就“大嘴巴”的制作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安排自己的任务,在小组合作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做到分工的明确性。通过小组学生的共同努力完成“大嘴巴”的制作。只有做到小组内部活动的有序进行,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白自己的任务要求,才能更好的做到取长补短,互帮互助。让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去,进而更好的避免学生的消极情绪的产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小组合作的中心。
三、及时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表现欲较强,对于教师的肯定性评价更是“视如珍宝”,甚至在家还会以此和父母炫耀。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上,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奇思妙想、独特创意,并给予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进行手工,更加自如地分散思维,完成手工制作。
例如,在“剪对称鱼形”一課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鱼的形状和具体的特征,并且能够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些各种鱼类的图片,进而让学生对鱼的形状和外观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示范一些如何剪对称鱼形,并可以就所示范的剪纸技巧和步骤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的训练。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各种鱼类不同的形状特点引导学生,让学生注重观察鱼的形状特点,根据鱼的形状进行剪纸。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所剪的鱼的形状,对那些剪的比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予以肯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还能够让学生认同自己在课堂中所做的努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完成手工制作,进而达成提升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有效性这一目的。
总之,对于小学美术手工小学而言,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完成手工作品的制作,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渗透美育工作,保证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能得到美的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冯远宇. 关于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教学中纸材拓展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62.
[2] 黄洛霞. 体验创意手工之乐 培育主动探究之能——小学美术创意手工教学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7(09):58-60.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有效教学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至今,不少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纷纷采取新兴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小学美术课堂仿佛成为教师“争奇斗艳”的场地。这完全违背的新课程标准和大纲的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弄清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体现到小学美术手工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创新、整合各种手工教学方法,探索出一条最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有关提高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家校合作,满足学生对手工的需求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手工课一般具有较高的兴趣,而每节手工课需要的材料不同,有些需要在生活中收集,有些需要家长购买,导致有些家长并不支持手工课的开展。对此,教师要做好家长的疏通工作,使家长认识到手工课对于学生脑部发育和动手能力的优势,从而积极支持手工课的开展,达成“家校联盟”。
例如,在“我爱我家”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欣赏一些作品,能够从作品的造型、色彩和构图是三个方面感受作品所传达的艺术信息。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学习和学生的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家校合作,来满足学生对手工的需求。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本节课题目“我爱我家”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来完成我爱我家这项手工作业的设计和制作,然后根据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制作的作品给予一定的评判,对于作品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依靠家庭和学校合作进行合作教学,对于提高小学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手工制作当中,能够让家长对小学美术有一个新的认识,进而强化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性。
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实际手工课程的开展中,教师会发现不是所有的手工学生一人就能完成,此时,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首先,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每组4-6人);其次,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合理分配给每个小组成员任务量;最后,学生共同完成此次手工。这主要是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折大嘴巴”一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折和粘的方法,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制作“大嘴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就“大嘴巴”的制作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安排自己的任务,在小组合作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做到分工的明确性。通过小组学生的共同努力完成“大嘴巴”的制作。只有做到小组内部活动的有序进行,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白自己的任务要求,才能更好的做到取长补短,互帮互助。让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去,进而更好的避免学生的消极情绪的产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小组合作的中心。
三、及时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表现欲较强,对于教师的肯定性评价更是“视如珍宝”,甚至在家还会以此和父母炫耀。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上,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奇思妙想、独特创意,并给予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里进行手工,更加自如地分散思维,完成手工制作。
例如,在“剪对称鱼形”一課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鱼的形状和具体的特征,并且能够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些各种鱼类的图片,进而让学生对鱼的形状和外观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示范一些如何剪对称鱼形,并可以就所示范的剪纸技巧和步骤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的训练。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各种鱼类不同的形状特点引导学生,让学生注重观察鱼的形状特点,根据鱼的形状进行剪纸。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所剪的鱼的形状,对那些剪的比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予以肯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还能够让学生认同自己在课堂中所做的努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完成手工制作,进而达成提升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有效性这一目的。
总之,对于小学美术手工小学而言,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完成手工作品的制作,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渗透美育工作,保证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能得到美的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冯远宇. 关于小学美术手工课程教学中纸材拓展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62.
[2] 黄洛霞. 体验创意手工之乐 培育主动探究之能——小学美术创意手工教学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7(0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