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对甘肃省静宁县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探讨。调查中发现,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民增收困难;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未满足需求,农民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在强化舆论宣传、加大资金整合、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农村基础投入、强化劳动力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的支持。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视角;贫困村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032-0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目前,农民如何理解新农村建设,他们的期望与真正需求是什么,如何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1]。我们就围绕上述问题在静宁县的4个乡8个行政村开展了调研。以此为甘肃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决策服务。
1.基本县情和经济发展现状
静宁县是甘肃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地处甘肃省东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海拔245~1 340米,年均气温8.1℃,无霜期153~168天,年均降水量485mm,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全县辖5镇19乡,392个行政村,总人口4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99万人。总面积2 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2万亩,山旱地占耕地面积的92%,人均耕地3.1亩。200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12.5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 646元,地方财政收入3 0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690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9.4∶37.2∶33.4。果品、养殖、洋芋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县果园面积达30多万亩,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和全国果树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以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包装运输为主的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初具带动优势。城乡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梯田化程度达91.2%,林草覆盖率达23%;乡、村、社通车率为100%、95%和75%,村、社通电率为100%和96%;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4亿元,城镇化水平为22%,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荣获全国教育、文化、科技先进县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调研涉及的红旗村和吴庙村位于静宁县城川乡中部,地理位置优越,生产条件较好,是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共 1 135户,5 183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 800元左右。其他村如城川乡的髙湾村、李店乡的五方河村、三合乡的光华村、新堡村、南岔村,司桥乡的牟沟村等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000元左右。这些调研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道路、水利等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村社道路及村庄巷道、田间路晴通雨阻,通车率差,水利设施简陋,年久失修,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二是主导产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缓慢。近几年,虽然在全县产业结构总体布局规划的调整下,通过政府推动,群众积极实施,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了以果园建设为主的特色产业,但总体上发展的规模还不够大,起步迟,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效益低。
2.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舆论不到位,群众认识观念滞后
新农村建设宣传深度不够是我们这次调研中发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已近两年时间,无论是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工作报告,还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其都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但是,对于农民而言,这种宣传方式过于宽泛抽象,缺乏针对性。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字得出,其中94.65%的农民都通过电视或其他渠道听说过新农村建设,并且85.29%的农民都对新农村建设持乐观态度。这些数据说明,新农村建设已经引起了农民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充满期待。
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的是,在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片叫好声中,14.71%的农民表现出了淡漠或悲观态度。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关系密切,但不知什么时候能看到效果[2]。当问到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时有13.45%的农民担心“新农村建设将会强迫农民花钱消费”,还有14.29%的农民仍然坚持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政府统一安排盖新房、修公路”。事实上,带有消极情绪的这部分农民并非否定或反对新农村建设,而是对新农村建设执行效果和政策持续性担忧。在不少农民看来,“中央的政策是好的,但到了下面就走了样”,“各级干部从中以权谋私”,“领导的政绩工程”,“折腾老百姓,出现豆腐渣工程”[3]。由此看来,长期以来一些基层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扭曲、变形,不仅使得农民获益甚少,还严重影响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预期。
2.2 项目整合不到位,建设资金筹措困难
缺乏资金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难题,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低,而拆旧建新或统一规划建设,农民自筹资金户均达5万元左右[4],大多数农户自筹资金存在一定困难,根据调查统计,50.45%的农民认为“缺发展资金”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新村庄建设的主要原因,89.78%的农民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其中70.42%的农民认为建设新农村的资金应由“政府出大头,村集体出小头,农民出劳力”;还有20.12%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资金应由“政府全包”。在政府有一定资金支持的村,48.91%的农民愿意自己筹措一部分资金参与村庄建设,致使新建农宅的农民一半以上拥有外债,农民的低收入与新农村建设的高投入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有60%的农民在等银行贷款和国家扶持,另有38.69%的农民仍然不愿投钱,但愿意投入除资金以外的力所能及的人工劳动。在调研的红旗村、吴庙村虽有不同程度的项目支撑,但平均每村建设资金约在500万元左右,资金缺口较大,而无项目支撑的其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也无法落实,在乡镇、村级只能保持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筹措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比较困难。
2.3 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化意识不足,农民增收困难
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连接不紧密,地方性特色农产品数量小、规模效益不高,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对今年增收的预期仍主要集中在“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作物和瓜果种植”以及“发展畜牧业”两方面,分别占到41.43%和30.68%,外出打工、从事其他副业和经营企业的仅占27.89%,说明传统农业生产仍是调研地区农民增收的基本方式,也是他们预期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生产的农产品主要依靠小贩上门收购以及自己拿到集市上出售,与企业签订订单生产的和加入村(乡)经济合作组织的仅占4.58%(都是集中在个别1、2个村庄),农民整体对于“市场引导与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需求不足,认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市场引导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很重要”的仅占全部调研人数的2.49%,说明农民市场化意识以及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不足,亟待加强。
2.4 农民素质较低,制约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农民素质低下,缺少科学种田意识, 导致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对于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有33.33%的农民认为主要是“缺乏技术支持”,12.33%的认为是“不了解市场行情,不知道该种啥”,这两项实际与农民自身素质有关,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获取能力不足是影响农民增收的深远因素之一。同时,对农民的培训太少,一方面是对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新生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少;另一方面忽视了目前正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劳作的中年农民的素质培训。62.94%的农民表示几乎没有参加过相关部门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和宣传,另有26.57%的人表示尽管参加过一两次,但是只是走过场,并没有太大用处,只有1成多人表示多次参加培训活动,并从中学到技术(他们基本集中在新农村试点村)。这说明科技推广在农村仍然不能广泛实施,农民对技术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愿望强烈。从技术培训类型看,种植技术需求最大(31.72%),其次是养殖技术(26.55%)、农产品加工技术(18.97%)、电子、机械、车辆修理等技术(13.45%)和烹饪、理发、家政、裁剪等服务业技术(8.62%)。从人员年龄结构看,对种植业、畜牧业需求最大的人群主要是中年农民,而对后3项的需求主要是30岁以下希望外出发展的年轻农民[5]。
3.对策建议
3.1 强化舆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村民对一些政府的工作表示不解。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宣传工作还不够。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印发的实施意见、实施规划和帮建要求,进一步优化思路,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各乡镇要层层召开专题会,进行再宣传、再动员。要利用广播、电视、乡村宣传栏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群众既是投入主体,又是建设主体,更是受益主体的作用,解决部分干部群众不求自力更生,只讲困难,过分依赖国家投入的思想认识问题,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
3.2 建立资金整合,多元扶持的融资机制
完善“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的投入机制,走政府引导、群众建设、部门联动的路子。一是财政补贴。县财政每年要预算安排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优先扶持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实行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以奖代补的办法,引导、激励农民出资投劳,使农民投工投劳及自筹资金占到总投资的70%左右;二是项目支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办法,整合以工代赈、交通、水利等各类农村项目资金,设立专户、封闭运行、集中投入、统筹调度;扶贫、财政、发改、城建、交通、水利、电力、农牧、林业、经济等各经济主管部门要多渠道、多方位跑项目、争资金,力争每年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30万元以上。三是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以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费性服务项目为重点,鼓励个人、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四是联帮共建。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乡村干部包户的“三包”工作责任制,做到不达标不脱钩;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建,每个重点村确定2~3个帮建单位,每个单位投入帮建资金达到1万元[4]。
3.3 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是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应该在农民增收上做文章,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客观分析现状,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要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开发的投入,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开发水平,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三要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创业, 是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的客观需要。要制定出台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引导农民领办、创办、合办民营企业, 就地吸收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 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
3.4 强化劳动力培训, 培育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建设,有计划地提高现有农民素质是关键。一是根据农民的实际文化状况,农业科技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煤体,开展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宣传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先进的生产经验及发家致富的渠道和手段,让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尽快从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克服小富即安、温饱即足的思想意识, 积极寻找致富门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二是把送科技知识下乡落到实处,增强农民的科学种田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让农民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 政府部门有计划地安排县职业技术学校多举办针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班, 让农民多掌握一些专业技能和特长,为劳动力输出奠定基础[6]。
3.5 扶贫开发要可持续发展
对于甘肃贫困农村而言,交通、通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产业发展层次明显偏低,农民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非常有限,农民增收难度不断加大、未来空间日益缩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继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需要国家对贫困地区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倾斜。从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入手,统筹推进贫困地区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首先,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使贫困村和贫困农民逐步形成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其次,要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整合扶贫资金,集中帮扶力量,配套扶贫措施,加大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力度,下功夫减少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改变重点贫困村的贫困状况。
参考文献:
[1]段超.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情况及其对策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6):92.
[2]新农村建设中的理想与现实[J].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xncjs/txt/2007-01/15/content_7657739.Htm.
[3]阎占定,郭彩星.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6):100.
[4]静宁县“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5]王刚.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着重解决的问题[J].大庆社会科学,2008,2(1):128.
[6]培育新型农民是甘肃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中国统计信息网:2007,9.
[7]温锐,陈胜祥.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互动——以江西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1).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J].改革,2007(6):8.
[9]杨继瑞.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5,(12).
[10]李新一.甘肃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与机制创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1).
[11]范鹏.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以甘肃为例[J].开发研究,2006(1).
[作者简介]
胡苗(1982-),女,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发所研究人员,从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08-07-26(责任编辑:罗哲)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视角;贫困村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5-0032-0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目前,农民如何理解新农村建设,他们的期望与真正需求是什么,如何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1]。我们就围绕上述问题在静宁县的4个乡8个行政村开展了调研。以此为甘肃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决策服务。
1.基本县情和经济发展现状
静宁县是甘肃省4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地处甘肃省东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海拔245~1 340米,年均气温8.1℃,无霜期153~168天,年均降水量485mm,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全县辖5镇19乡,392个行政村,总人口4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99万人。总面积2 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2万亩,山旱地占耕地面积的92%,人均耕地3.1亩。200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12.5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 646元,地方财政收入3 0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690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9.4∶37.2∶33.4。果品、养殖、洋芋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县果园面积达30多万亩,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和全国果树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以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包装运输为主的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初具带动优势。城乡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梯田化程度达91.2%,林草覆盖率达23%;乡、村、社通车率为100%、95%和75%,村、社通电率为100%和96%;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4亿元,城镇化水平为22%,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荣获全国教育、文化、科技先进县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调研涉及的红旗村和吴庙村位于静宁县城川乡中部,地理位置优越,生产条件较好,是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共 1 135户,5 183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 800元左右。其他村如城川乡的髙湾村、李店乡的五方河村、三合乡的光华村、新堡村、南岔村,司桥乡的牟沟村等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000元左右。这些调研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道路、水利等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村社道路及村庄巷道、田间路晴通雨阻,通车率差,水利设施简陋,年久失修,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二是主导产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缓慢。近几年,虽然在全县产业结构总体布局规划的调整下,通过政府推动,群众积极实施,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了以果园建设为主的特色产业,但总体上发展的规模还不够大,起步迟,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效益低。
2.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舆论不到位,群众认识观念滞后
新农村建设宣传深度不够是我们这次调研中发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已近两年时间,无论是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工作报告,还是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对其都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但是,对于农民而言,这种宣传方式过于宽泛抽象,缺乏针对性。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数字得出,其中94.65%的农民都通过电视或其他渠道听说过新农村建设,并且85.29%的农民都对新农村建设持乐观态度。这些数据说明,新农村建设已经引起了农民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充满期待。
但同时也不能忽略的是,在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片叫好声中,14.71%的农民表现出了淡漠或悲观态度。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关系密切,但不知什么时候能看到效果[2]。当问到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时有13.45%的农民担心“新农村建设将会强迫农民花钱消费”,还有14.29%的农民仍然坚持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政府统一安排盖新房、修公路”。事实上,带有消极情绪的这部分农民并非否定或反对新农村建设,而是对新农村建设执行效果和政策持续性担忧。在不少农民看来,“中央的政策是好的,但到了下面就走了样”,“各级干部从中以权谋私”,“领导的政绩工程”,“折腾老百姓,出现豆腐渣工程”[3]。由此看来,长期以来一些基层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扭曲、变形,不仅使得农民获益甚少,还严重影响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预期。
2.2 项目整合不到位,建设资金筹措困难
缺乏资金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难题,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低,而拆旧建新或统一规划建设,农民自筹资金户均达5万元左右[4],大多数农户自筹资金存在一定困难,根据调查统计,50.45%的农民认为“缺发展资金”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新村庄建设的主要原因,89.78%的农民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其中70.42%的农民认为建设新农村的资金应由“政府出大头,村集体出小头,农民出劳力”;还有20.12%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资金应由“政府全包”。在政府有一定资金支持的村,48.91%的农民愿意自己筹措一部分资金参与村庄建设,致使新建农宅的农民一半以上拥有外债,农民的低收入与新农村建设的高投入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有60%的农民在等银行贷款和国家扶持,另有38.69%的农民仍然不愿投钱,但愿意投入除资金以外的力所能及的人工劳动。在调研的红旗村、吴庙村虽有不同程度的项目支撑,但平均每村建设资金约在500万元左右,资金缺口较大,而无项目支撑的其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也无法落实,在乡镇、村级只能保持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筹措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比较困难。
2.3 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化意识不足,农民增收困难
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连接不紧密,地方性特色农产品数量小、规模效益不高,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对今年增收的预期仍主要集中在“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作物和瓜果种植”以及“发展畜牧业”两方面,分别占到41.43%和30.68%,外出打工、从事其他副业和经营企业的仅占27.89%,说明传统农业生产仍是调研地区农民增收的基本方式,也是他们预期增收的主要途径。同时,生产的农产品主要依靠小贩上门收购以及自己拿到集市上出售,与企业签订订单生产的和加入村(乡)经济合作组织的仅占4.58%(都是集中在个别1、2个村庄),农民整体对于“市场引导与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需求不足,认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市场引导和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很重要”的仅占全部调研人数的2.49%,说明农民市场化意识以及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不足,亟待加强。
2.4 农民素质较低,制约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农民素质低下,缺少科学种田意识, 导致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对于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有33.33%的农民认为主要是“缺乏技术支持”,12.33%的认为是“不了解市场行情,不知道该种啥”,这两项实际与农民自身素质有关,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获取能力不足是影响农民增收的深远因素之一。同时,对农民的培训太少,一方面是对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新生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少;另一方面忽视了目前正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劳作的中年农民的素质培训。62.94%的农民表示几乎没有参加过相关部门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和宣传,另有26.57%的人表示尽管参加过一两次,但是只是走过场,并没有太大用处,只有1成多人表示多次参加培训活动,并从中学到技术(他们基本集中在新农村试点村)。这说明科技推广在农村仍然不能广泛实施,农民对技术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愿望强烈。从技术培训类型看,种植技术需求最大(31.72%),其次是养殖技术(26.55%)、农产品加工技术(18.97%)、电子、机械、车辆修理等技术(13.45%)和烹饪、理发、家政、裁剪等服务业技术(8.62%)。从人员年龄结构看,对种植业、畜牧业需求最大的人群主要是中年农民,而对后3项的需求主要是30岁以下希望外出发展的年轻农民[5]。
3.对策建议
3.1 强化舆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些村民对一些政府的工作表示不解。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宣传工作还不够。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印发的实施意见、实施规划和帮建要求,进一步优化思路,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各乡镇要层层召开专题会,进行再宣传、再动员。要利用广播、电视、乡村宣传栏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群众既是投入主体,又是建设主体,更是受益主体的作用,解决部分干部群众不求自力更生,只讲困难,过分依赖国家投入的思想认识问题,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
3.2 建立资金整合,多元扶持的融资机制
完善“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的投入机制,走政府引导、群众建设、部门联动的路子。一是财政补贴。县财政每年要预算安排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优先扶持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实行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以奖代补的办法,引导、激励农民出资投劳,使农民投工投劳及自筹资金占到总投资的70%左右;二是项目支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办法,整合以工代赈、交通、水利等各类农村项目资金,设立专户、封闭运行、集中投入、统筹调度;扶贫、财政、发改、城建、交通、水利、电力、农牧、林业、经济等各经济主管部门要多渠道、多方位跑项目、争资金,力争每年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30万元以上。三是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以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费性服务项目为重点,鼓励个人、企业参与投资建设。四是联帮共建。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部门包村、乡村干部包户的“三包”工作责任制,做到不达标不脱钩;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建,每个重点村确定2~3个帮建单位,每个单位投入帮建资金达到1万元[4]。
3.3 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是农民收入的提高。为此,应该在农民增收上做文章,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客观分析现状, 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要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开发的投入,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开发水平,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三要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创业, 是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的客观需要。要制定出台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引导农民领办、创办、合办民营企业, 就地吸收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 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
3.4 强化劳动力培训, 培育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建设,有计划地提高现有农民素质是关键。一是根据农民的实际文化状况,农业科技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煤体,开展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宣传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先进的生产经验及发家致富的渠道和手段,让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尽快从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克服小富即安、温饱即足的思想意识, 积极寻找致富门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裕;二是把送科技知识下乡落到实处,增强农民的科学种田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让农民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 政府部门有计划地安排县职业技术学校多举办针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班, 让农民多掌握一些专业技能和特长,为劳动力输出奠定基础[6]。
3.5 扶贫开发要可持续发展
对于甘肃贫困农村而言,交通、通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设施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产业发展层次明显偏低,农民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非常有限,农民增收难度不断加大、未来空间日益缩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继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需要国家对贫困地区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倾斜。从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入手,统筹推进贫困地区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首先,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使贫困村和贫困农民逐步形成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其次,要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整合扶贫资金,集中帮扶力量,配套扶贫措施,加大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力度,下功夫减少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改变重点贫困村的贫困状况。
参考文献:
[1]段超.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情况及其对策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6):92.
[2]新农村建设中的理想与现实[J].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xncjs/txt/2007-01/15/content_7657739.Htm.
[3]阎占定,郭彩星.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6):100.
[4]静宁县“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5]王刚.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着重解决的问题[J].大庆社会科学,2008,2(1):128.
[6]培育新型农民是甘肃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中国统计信息网:2007,9.
[7]温锐,陈胜祥.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互动——以江西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1).
[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J].改革,2007(6):8.
[9]杨继瑞.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5,(12).
[10]李新一.甘肃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与机制创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1).
[11]范鹏.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以甘肃为例[J].开发研究,2006(1).
[作者简介]
胡苗(1982-),女,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发所研究人员,从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08-07-26(责任编辑:罗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