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错误 机智生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s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浙江省东阳市虎鹿镇中心小学,浙江 东阳)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宽、很广,其中有些知识还颇具隐蔽性,许多概念既难于理解又容易混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对错误,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份”激活,修正学生的思维过程,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
  [关键词]:数学教学 直面错误 机智生成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宽、很广,其中有些知识还颇具隐蔽性,许多概念既难于理解又容易混淆。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都和成人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够准确,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特级教师李烈认为,出错是孩子的一种“权利”。教师要面对错误,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份”激活,修正学生的思维过程,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
  
  一、精心预设,诱“误”生成
  
  有效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一个显性的与隐性的错误不断作斗争的过程,是一个打“错”的过程。
  1.试“误”
  桑代克的“试误说”告诉我们,尝试与错误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学习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过程,在尝试错误中,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最终形成了固定的刺激反应,即形成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的时候,在没有学习“假设法”的前提下,大部分学生会不自觉地应用枚举法来解决问题。在解答的过程中,大多是要碰几鼻子灰后方能得到正确答案的。此时,教师紧紧抓住学生尝试解答的过程,把“试验错误”的信息罗列出来,经过有意识地加工,列成一张错误信息不重复的“枚举法解题尝试表”并分析,得到一些对于枚举法和假设法解题均有帮助的信息。
  2.诱“误”
  小学生在理解概念、进行计算和解答问题时常常会产生一些规律性的错误,教师要把准这些错误的“脉搏”,在不便试“误”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诱“误”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呈现错误,以便充分利用这种隐性的资源。
  3.摆“误”
  在教学中,有时会发现学生学得特别好,是否学生真的已经掌握得这么好了?这时,教师可以用摆“误”的方法来试探一下。
  例如,吕老师在教学了“倒数的意义”这一课后,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师:请同学们再举一些倒数的例子。
  生:6
  7和7
  6互为倒数。
  生:9是1
  9的倒数。
  ……
  师:你们举了这么多例子,而且都说得很好,我也想来举一个,7
  8是倒数。
  生1:不对,互为倒数必须是两个数,一个数不存在倒数关系。
  生2:是的,互为的意思是互相,它们是互相依存的,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倒数。
  师:哦,我明白了,如5
  7的倒数是7
  5(边说边板书:5
  7=7
  5)。
  生3:不对,两个数互为倒数,只说明它们的乘积是1,它们并不相等,不能用等号连接的。
  师:(故作为难的样子)那两个互为倒数该怎样表示呢?
  生4:应该说清楚谁是谁的倒数,如1的倒数是1。
  师:(看到新的“资源”生成,十分欣喜)你怎么知道1的倒数是1?
  生5:根据倒数的意义,1和1相乘结果是1,所以1的倒数应该是1。
  师:哦,原来这样,那么0的倒数也一定是0了?
  生6:不对。0乘任何数不等于1,它好像没有倒数吧?
  师:“好像”没有,那应该还有存在的可能了。
  生7:(大声地)不对!0没有倒数。
  上述案例中,吕老师在学生学习暂时未出现错误的情况下,为了探清虚实,采用摆“误”的方法一步步引导下来,既摸清了学生对知识的的理解、掌握情况,又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前馈控制,使课堂教学在“打靶”似的练习中妙趣横生,精彩不断。
  
  二、面对错误,巧妙生成
  
  发现错误,并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要把这个“再生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具有现实意义。辨“误”便是一个为“金子”擦拭尘垢的过程。辨“误”的手段主要有二:注重说理的叫辨“误”;注重计算或操作求证的叫证“误”。
  1.辨“误”
  所谓辨“误”,是指在教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让学生说理,达成既定的两个目标:一是“诊断”,即判断是否真的错了;二是“治疗”,即修正其错误。在辨“误”的环节中,教师应当跳出自己预设的圈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才能正确分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到底是错误还是创新思维。
  2.证“误”
  有些错误,光用嘴巴说也许道不清楚,而通过计算或动手操作就可以迅速搞定。这时,可以采用证“误”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案例:这是一节“求平均数的应用题”的新授课,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掌握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用“总数÷总份数”的方法来求平均数。接近尾声时,教师出示了一道题目:一辆汽车上午3小时行270千米,下午5小时行300千米,这辆汽车这天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后,教师请大家汇报。
  “(270+300)÷(3+5)=71.25(千米)。”学生李阳说得非常自信、流利。
  “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270÷3=90(千米),求汽车上午的平均速度,再用300÷5=60(千米),求出汽车下午的平均速度,最后用(90+60)÷2=75(千米),算出这辆车的平均速度。”王超说。
  他的话刚说完,便招来一阵非议:“错了,错了。平均数不是那样求的,应该用总数÷总份数。再说,他的答案也跟我们不一样。”
  师:“求平均数也不是非得用总数÷总份数吧!我们刚才不是已经学会了两种方法了吗?或许这是第三种解法呢?如果你认为王超的做法是错误的,就应该以理服人啊!”
  “老师,如果汽车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那它一天行了8小时,就应该行了600千米,可题中告诉我们,这辆汽车一天行了270+300=570千米。这明显不对嘛。”思维敏捷的张寒露说得振振有词。
  “对!”同学们一齐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师:“王超,张寒露用反证法说明你的方法错了,你接受他的意见吗?”(王超点点头。)
  师:“不过,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勇气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更何况,由于你那‘美丽的错误’出现,使大家学会了如何用反证法来检验解题的正误,你自己也因此消除了学习中的隐患,这真是皆大欢喜啊!”
  综上所述,对数学教学而言,错误是一种不可避免而又充满“诱惑”的资源,是一颗颗未经擦拭的“金子”。
  但愿我们所有的数学教师都能学得一手高超的“淘金”技术,也但愿我们所有的数学教师都能对这些“金子”呵护有加。那么,“金光”照亮的将不仅仅是我们的数学课堂,它也将同时洒向新课标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李烈.我教小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海燕.美丽的错误.教学月刊,2005,(11上).
   [3]张秋爽.“试误说”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月刊,2005,(12上).
   [4]吕艳霞.精彩缘于巧设“陷阱”.小学教学研究,2006,3.
   [5]胡存宏.做一个有思想的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研究,2006,2.
   [6]闫瑞利.错误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小学教学研究,2006,7.
   [7]高俊清.把课堂还给学生放飞思维的火花.小学数学教育,2008,5.
   [8]王荣森.巧妙利用错误提高学生数学思考力.小学数学教育,2008.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短期饲喂黄曲霉毒素B1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mTOR信号通路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体质健康、规格均匀的凡纳滨对虾[初始
该文根据我国目前电气设备的制造水平和控制技术,以哈尔滨新仁电力排灌站为例,分析了排灌站供电设备、动力设备、控制设备和无功补偿容量对泵站效益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合理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开始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钢琴作为众多乐器中的一种,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想促进钢琴教学的整体质量提
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新课程标准在中小学内推广,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学习与实施。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多年对体育教学教法的探索,从体育教学的观念
中国古代社会受儒家宗法秩序统辖,传统祭祀文化是宗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摄影在中国落地生根并逐步发展为兼具殖民化色彩和本土化视觉传统的新艺术类型。经由中西摄影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已经日趋成熟。但网络环境下教学有何优势,如何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如何操作?本文试就上述问题进行粗浅探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 自主探究 互动协作    21世纪,课堂教学重点已经开始向网络环境倾斜,应该说这是时代的巨大进步,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鉴于此,笔者就网络环境下教师该如何开展教学进行粗浅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