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内涵和作用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内涵和战略意义,才能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问”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自觉行动。“质疑问难”就是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最后把问题解决。“质疑问难”从整体上来说,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体体现在:
1.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比較、总结、概括等学习品质和能力,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切磋的优良个性品质和建立和谐、良性竞争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
3.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彻底解决,继续落实“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二、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渠道和途径
(一)课内积极引领学生质疑,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1.在揭示目标中引导学生“质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环节是运用多媒体揭示教学目标。我们通常把教学目标设计成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自学。这样,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习惯。
2.在自主学习中引导学生“质疑”。目标揭示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指定的时间内开展自主学习。在先学中,教师不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要求学生及时把问题记下来,以便在“后教”中把问题解决。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质疑”。第三个环节就是“后教”,教师把重点、难点问题设计成“问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师一边提问题,引导学生“质疑”,一边运用“启发式”与学生在互动中“释疑”,从而把重点、难点解决。
4.在当堂训练中引导学生“质疑”。第四个环节就是当堂训练。教师把所学知识点编成习题,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一边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边引导学生“质疑”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5.在课堂小结中引导学生“质疑”。第五个环节就是小结。在小结中,教师用“提问”法,一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一边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问题,补充解决。
(二)课外积极带领学生问难,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在“日清”中学生之间“问难”。为了把当日所学的知识完全掌握好,我们把下午五时至五时半定为“日清”,让学生利用半小时开展生生之间的“问难”活动。这样,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讨论,互相研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把当日所学知识及时总结、解决,不留死角。
2.在“辅导”中师生之间“问难”。晚修时,我们提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向教师“问难”。 值班教师在管理晚修纪律外,可以坐在走廊为学生解疑答难。这样,学生可以把课内、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解决掉。
3.在“训练”中生生之间“问难”。我们在中午和晚修前有计划组织各科开展习题“训练”,以选择题为主,题量和难度都适中。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由科代表当“小教师”跟同学进行评讲。在评讲中,先对答案,然后由学生提问题,“小教师”有针对性地评讲、演练。
三、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要求和做法
(一)发现问题,积累问题
要求学生坚持以课本为本,认真吃透课本,狠抓基础,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把发现的问题及时用笔记下来。提醒学生:既不要一发现问题非得马上找老师,也不能积累了一大堆问题才去问。最好以单元或专题为单位,每次“质疑问难”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把每晚课室值班和回校辅导的教师向学生明确,让学生安排好自己的作业和问难。并教育学生向老师提问时,做到:一要谦虚有礼;二要大胆坦率,三要实事求是,敢于暴露问题,不要不懂装懂;四要彻底把问题解决。
(三)及时反馈,总结规律
弄明白问题后,要求学生注意及时检测,做到举一反三,从中总结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把心得用红笔写下来。一周后,再次回顾,检查是否真正过关,知识是否已能迁移使用。
四、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组织和管理
(一)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质疑问难”初级阶段的最大障碍就是学生怕老师责骂、同学耻笑。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情绪是打开局面的关键。首先,我们要求老师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和作用,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耐心地为学生解疑答难,对肯问、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对答错甚至胡言乱语做到不批评、不指责;其次,在课室内,利用标语积极宣传“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和做法,时刻提醒学生敢问、肯问、会问。
(二)宏观调控,优化作业
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四个环节,但在各环节中,年级一定要加强宏观调控制,重点是处理好作业问题。不布置作业不行,但作业量过大,会严重影响预习和复习,没有预习和复习,学生就无法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学生有效地开展“质疑问难”的前提。因此,优化作业至关重要。我们要求备课组长从数量和质量上对作业把好关,数量上不超过半小时完成,质量上要求有代表性和梯度性。还要求当天不上课的科目不布置作业,各科的作业尽可能在课内的当堂训练中完成。
(三)加强管理,有序进行
为预防晚修“辅导”期间一些学生借“质疑问难”乘机窜门讲闲话,课室内我们安排学生干部进行座班,教师在课室外的走廊坐班为学生答难。学生干部对出入课室的学生进行登记,注明出、入时间和去处。同时,我们还要求每次找教师问难的学生不能超过3人以上,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并教育学生最好事先预约科任。
责任编辑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内涵和战略意义,才能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问”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自觉行动。“质疑问难”就是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最后把问题解决。“质疑问难”从整体上来说,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具体体现在:
1.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比較、总结、概括等学习品质和能力,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切磋的优良个性品质和建立和谐、良性竞争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
3.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彻底解决,继续落实“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二、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渠道和途径
(一)课内积极引领学生质疑,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1.在揭示目标中引导学生“质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环节是运用多媒体揭示教学目标。我们通常把教学目标设计成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自学。这样,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习惯。
2.在自主学习中引导学生“质疑”。目标揭示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指定的时间内开展自主学习。在先学中,教师不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要求学生及时把问题记下来,以便在“后教”中把问题解决。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质疑”。第三个环节就是“后教”,教师把重点、难点问题设计成“问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师一边提问题,引导学生“质疑”,一边运用“启发式”与学生在互动中“释疑”,从而把重点、难点解决。
4.在当堂训练中引导学生“质疑”。第四个环节就是当堂训练。教师把所学知识点编成习题,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一边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边引导学生“质疑”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5.在课堂小结中引导学生“质疑”。第五个环节就是小结。在小结中,教师用“提问”法,一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一边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问题,补充解决。
(二)课外积极带领学生问难,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在“日清”中学生之间“问难”。为了把当日所学的知识完全掌握好,我们把下午五时至五时半定为“日清”,让学生利用半小时开展生生之间的“问难”活动。这样,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讨论,互相研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把当日所学知识及时总结、解决,不留死角。
2.在“辅导”中师生之间“问难”。晚修时,我们提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向教师“问难”。 值班教师在管理晚修纪律外,可以坐在走廊为学生解疑答难。这样,学生可以把课内、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解决掉。
3.在“训练”中生生之间“问难”。我们在中午和晚修前有计划组织各科开展习题“训练”,以选择题为主,题量和难度都适中。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由科代表当“小教师”跟同学进行评讲。在评讲中,先对答案,然后由学生提问题,“小教师”有针对性地评讲、演练。
三、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要求和做法
(一)发现问题,积累问题
要求学生坚持以课本为本,认真吃透课本,狠抓基础,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把发现的问题及时用笔记下来。提醒学生:既不要一发现问题非得马上找老师,也不能积累了一大堆问题才去问。最好以单元或专题为单位,每次“质疑问难”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把每晚课室值班和回校辅导的教师向学生明确,让学生安排好自己的作业和问难。并教育学生向老师提问时,做到:一要谦虚有礼;二要大胆坦率,三要实事求是,敢于暴露问题,不要不懂装懂;四要彻底把问题解决。
(三)及时反馈,总结规律
弄明白问题后,要求学生注意及时检测,做到举一反三,从中总结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把心得用红笔写下来。一周后,再次回顾,检查是否真正过关,知识是否已能迁移使用。
四、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组织和管理
(一)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质疑问难”初级阶段的最大障碍就是学生怕老师责骂、同学耻笑。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情绪是打开局面的关键。首先,我们要求老师向学生明确“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和作用,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耐心地为学生解疑答难,对肯问、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肯定,对答错甚至胡言乱语做到不批评、不指责;其次,在课室内,利用标语积极宣传“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和做法,时刻提醒学生敢问、肯问、会问。
(二)宏观调控,优化作业
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四个环节,但在各环节中,年级一定要加强宏观调控制,重点是处理好作业问题。不布置作业不行,但作业量过大,会严重影响预习和复习,没有预习和复习,学生就无法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学生有效地开展“质疑问难”的前提。因此,优化作业至关重要。我们要求备课组长从数量和质量上对作业把好关,数量上不超过半小时完成,质量上要求有代表性和梯度性。还要求当天不上课的科目不布置作业,各科的作业尽可能在课内的当堂训练中完成。
(三)加强管理,有序进行
为预防晚修“辅导”期间一些学生借“质疑问难”乘机窜门讲闲话,课室内我们安排学生干部进行座班,教师在课室外的走廊坐班为学生答难。学生干部对出入课室的学生进行登记,注明出、入时间和去处。同时,我们还要求每次找教师问难的学生不能超过3人以上,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并教育学生最好事先预约科任。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