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3-8岁是儿童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口头语言发展速度惊人,同时开始认识符号、声音与意义的关联性,学习如何看待一张纸、一本书,尝试用自己所学的语言解释周围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据调查,3-4岁的幼儿能够用手指指点图书中的人物,同时微笑,但翻页比较快,一本4到5页的图文比较大的书能够坚持阅读一分钟。4-5岁的幼儿在阅读图文比较大的图书时明显体现出阅读故事的特征。他们不仅仔细观察图片,而且一边看图一边用手指说明文字,口中念念有词,80%的中班幼儿能在提示下复述故事大意。5-6岁的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读懂大部分的图,而且文字在阅读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能够基本上理解故事大意,并对故事内容进行预期,他们能够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并就不懂的内容进行提问。因而可以看出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而良好的阅读方法,是奠定幼儿自主阅读的基础。
一、创意阅读法
创意阅读的理念,应当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只儿童阅读的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意,通过书籍的创意来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让儿童在阅读中发现和感悟作者的创意,获得阅读的快乐并产生持续的动机愿望;另一方面,要求儿童的阅读过程充满了创意,能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将一般的读书学习变成富有创造意义的活动过程,在阅读学习中,充分想象和创造,最终成为会自主阅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
艾瑞.卡尔的图画故事书就有着其他很多同类型图书所不具备的教育价值。它具有重复的情节结构,而不断变化的情节镶嵌在重叠复沓的结构中,不断吸引儿童往下看,并探究故事的逻结局。如在有着一重反复结构的故事《好静的蟋蟀》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小蟋蟀从出生起,就对大蟋蟀摩擦振翅发生声音充满向往。它尝试了跟碰到的朋友(蝗虫-螳螂-毛虫-泡沫蝉-蝉-黄蜂-蝗虫-螳螂-毛虫-母蟋蟀)打招呼,却总是不能成功,最后却因振翅发出了最美妙的声音。又如在有峰回反复结构的故事《爸爸,我要月亮》中,从小莉要月亮开始、爸爸设法找梯子、将梯子搭到高高的山顶上、沿着梯子爬上月亮、爸爸与月亮谈话后、等待月亮变小、然后将月亮带了下来、爸爸顺着梯子往下爬、终于把月亮教给了小莉、小莉终于跟月亮玩了,但是故事的结局仍然出人意料,月亮不见了,月亮有回到了天上。这本图画书的结构犹如上下一座高山,峰回路转,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像以上具有反复的图画故事结构,我们就可以在反复出现的故事画面阅读中引导幼儿反思;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阅读重复发展的故事画面,引导幼儿质疑;还可以在幼儿阅读反复的情景时引导幼儿预期;更可以在幼儿阅读重叠复沓的故事中,或者阅读之后引导幼儿假设。
二、游戏阅读法
游戏阅读教育是将一般的游戏活动变成富有阅读意义的活动过程。它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把阅读当作游戏,通过儿童对游戏的热爱来激发对阅读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中自发地产生阅读的动机和愿望,并获得阅读得快乐;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阅读。
如在“餐厅”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放置一些有文字的资料。比如“菜单”,如果幼儿有兴趣书写文字,那么教师可以提供纸笔,并组织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共同书写“菜单”。对于幼儿不会书写的汉字,教师可以先提供示范,然后请幼儿模仿,但是切忌帮助幼儿写到“菜单”上。如果幼儿希望用图画来表现菜单内容,那么教师同样要给予鼓励和认可。用图画和符号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是幼儿读写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在发展水平上不低于文字的书写。在开展游戏时,可以分组活动,那么就把幼儿分成三组:厨师组、服务员组和顾客组。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把幼儿分到不同的组中。比如语言能力强的分到服务员组,阅读能力强的分到顾客组,动手能力强的分到厨师组。在这样的分组活动中幼儿可以因自身优势而顺利完成角色的要求,是游戏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游戏中促进阅读和书写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游戏在幼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幼儿的早期阅读培养中,游戏的角色更是不容忽视。一个富有阅读材料的游戏环境,加上富有支持性的成人介入,能够大大增加幼儿阅读行为的出现频率。
三、亲子阅读法
柯南指出“幼儿虽然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然需要成人的帮助”。
“亲子阅读”就是幼儿在家庭中阅读的最好渠道。所谓的“亲子阅读”是指母亲和孩子围绕图画故事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个别化的阅读活动。而合作式亲子阅读却是母亲与孩子围绕图画书故事展开最有效交流的一种形式。它表现为在阅读过程中,母亲鼓励幼儿做出积极反应,根据幼儿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判断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并即使调整讲故事的语气、语调或是改变讲故事的方式。当相同的语言表述结构不止一次出现时,母亲会提前让孩子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母亲会偶尔问问题以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情况;在看完图画书后,母亲一般会提问题,帮助幼儿回忆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及想法,协助幼儿将故事中发生的事件与其生活做连接。
人们都认识到早期阅读是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因而良好的阅读方法,能帮助幼儿有效地进行自主阅读,让幼儿产生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宜兴市实验幼儿园
一、创意阅读法
创意阅读的理念,应当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只儿童阅读的内容本身具有很强的创意,通过书籍的创意来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让儿童在阅读中发现和感悟作者的创意,获得阅读的快乐并产生持续的动机愿望;另一方面,要求儿童的阅读过程充满了创意,能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将一般的读书学习变成富有创造意义的活动过程,在阅读学习中,充分想象和创造,最终成为会自主阅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
艾瑞.卡尔的图画故事书就有着其他很多同类型图书所不具备的教育价值。它具有重复的情节结构,而不断变化的情节镶嵌在重叠复沓的结构中,不断吸引儿童往下看,并探究故事的逻结局。如在有着一重反复结构的故事《好静的蟋蟀》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小蟋蟀从出生起,就对大蟋蟀摩擦振翅发生声音充满向往。它尝试了跟碰到的朋友(蝗虫-螳螂-毛虫-泡沫蝉-蝉-黄蜂-蝗虫-螳螂-毛虫-母蟋蟀)打招呼,却总是不能成功,最后却因振翅发出了最美妙的声音。又如在有峰回反复结构的故事《爸爸,我要月亮》中,从小莉要月亮开始、爸爸设法找梯子、将梯子搭到高高的山顶上、沿着梯子爬上月亮、爸爸与月亮谈话后、等待月亮变小、然后将月亮带了下来、爸爸顺着梯子往下爬、终于把月亮教给了小莉、小莉终于跟月亮玩了,但是故事的结局仍然出人意料,月亮不见了,月亮有回到了天上。这本图画书的结构犹如上下一座高山,峰回路转,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像以上具有反复的图画故事结构,我们就可以在反复出现的故事画面阅读中引导幼儿反思;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阅读重复发展的故事画面,引导幼儿质疑;还可以在幼儿阅读反复的情景时引导幼儿预期;更可以在幼儿阅读重叠复沓的故事中,或者阅读之后引导幼儿假设。
二、游戏阅读法
游戏阅读教育是将一般的游戏活动变成富有阅读意义的活动过程。它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把阅读当作游戏,通过儿童对游戏的热爱来激发对阅读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中自发地产生阅读的动机和愿望,并获得阅读得快乐;另一方面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阅读。
如在“餐厅”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放置一些有文字的资料。比如“菜单”,如果幼儿有兴趣书写文字,那么教师可以提供纸笔,并组织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共同书写“菜单”。对于幼儿不会书写的汉字,教师可以先提供示范,然后请幼儿模仿,但是切忌帮助幼儿写到“菜单”上。如果幼儿希望用图画来表现菜单内容,那么教师同样要给予鼓励和认可。用图画和符号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是幼儿读写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在发展水平上不低于文字的书写。在开展游戏时,可以分组活动,那么就把幼儿分成三组:厨师组、服务员组和顾客组。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把幼儿分到不同的组中。比如语言能力强的分到服务员组,阅读能力强的分到顾客组,动手能力强的分到厨师组。在这样的分组活动中幼儿可以因自身优势而顺利完成角色的要求,是游戏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在游戏中促进阅读和书写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游戏在幼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幼儿的早期阅读培养中,游戏的角色更是不容忽视。一个富有阅读材料的游戏环境,加上富有支持性的成人介入,能够大大增加幼儿阅读行为的出现频率。
三、亲子阅读法
柯南指出“幼儿虽然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然需要成人的帮助”。
“亲子阅读”就是幼儿在家庭中阅读的最好渠道。所谓的“亲子阅读”是指母亲和孩子围绕图画故事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个别化的阅读活动。而合作式亲子阅读却是母亲与孩子围绕图画书故事展开最有效交流的一种形式。它表现为在阅读过程中,母亲鼓励幼儿做出积极反应,根据幼儿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判断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并即使调整讲故事的语气、语调或是改变讲故事的方式。当相同的语言表述结构不止一次出现时,母亲会提前让孩子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母亲会偶尔问问题以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情况;在看完图画书后,母亲一般会提问题,帮助幼儿回忆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及想法,协助幼儿将故事中发生的事件与其生活做连接。
人们都认识到早期阅读是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因而良好的阅读方法,能帮助幼儿有效地进行自主阅读,让幼儿产生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宜兴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