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常说,过年是中国人的信仰。我们可以诉说不尽回家过年的美好,但是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我们在春节里找寻与过去的连结,却似乎怎么都无法证明旧日子里的“年味”了。随着社会的转变,乡村沦陷,年味真的变淡了么?本文以散文的方式重新解读“年味”,旨在强调构建中国传统节日中对传统民俗的重视。
【关键词】:春节;年味;传承
热闹的街道,爆竹与烟火的味道还未散尽,春节的余温透过残雪穿梭在湿漉漉的寒气里。阳光升起老高了,跃过回流路上的不舍,闪耀了老济南门楣上的红对联。
2016年2月14 ,情人节。我在济南,东经117°00′北纬36°40′。今天,我们不谈工作,也不谈生活,甚至不谈2月14日这个日期本身。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我们结束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我们应该坐下来谈谈春节,追索几许家乡的味道。
梁鸿曾说:故乡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阴影和呕吐物,当他健康时,他在城里打工,当他病了,惨了,就回到故乡。而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我们的故乡?
细细数来,已经是来济的第7个年头,两千多个日夜,耳濡目染,这里的水土风物、人情世故早已附着成生命的背景,而自己也不知何时起渐渐变成一个借助春节的短暂性触摸维持根生情节的“异乡人”。不得不承认,在一个变动不居的社会里追赶时代的脚步久了,有时候我们已经不适应老家的生活了。
曾经我们决绝得负笈离乡,寻找能承载我们梦想与激情的那片寸土。然而异乡的天空,却无法给予我们家乡的柔情,包容不了我们的疲惫与眼泪。家乡是个温暖的词,而过年却是中国人的信仰,这个物理意义上并无特殊之处的时间点,经过无数人、无数年头的重复积累,已经不仅仅是张罗的仪式感,千年的传承赋予了它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无论你是在新加坡,法兰克福,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还是北京。那些魂牵梦萦的牵挂,总教人能够跨越千里的颠簸。相比之下,生活方式的不适远不足以阻止我们去寻找与过去的连接。
然而近乡情更怯,所担心的还是找不到生活过的证据和回不去痛楚。 2016的春节,大概比摇一摇,咻一咻更响亮的声音就是“逐渐消弭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是什么?言人人殊,各有不同。东西南北中,无论岁月如若更替,无论年俗如何消失与演变,那洋溢着的欢喜是一成不变的。而最经典的还是先辈们在千百年精心构筑的灶台中,在装满了团圆的菜谱与浓缩了酸甜苦辣的配料中,将年俗翻炒出祥和的味道。其实我是幸运的,因为自己的故乡离济南仅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作为济南的周边城市,德州的很多习俗跟济南相仿,年俗亦然。从过了腊八,年味一天比一天浓。辞灶,扫屋洗浴办年货,蒸馍馍炸年货,对联年画和福字,灯笼礼花与年炮。请家堂,包水饺,祭天祭祖午夜饭。德州的乐陵小枣也使得妈妈的年糕分外香甜,还有妈妈炸的耦合,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据说鲁西北一带的耦合缘由于济南的市花为荷,荷为藕。
记得小时候,年俗多,规矩礼节也多,比如年三十不能掉饺子,不能说“多了,初一拜年要下跪,而且初一不能扫地……暂且不论其中有些行为是否迷信。那种对神灵的敬仰,对祖先的虔诚是毋庸置疑的。后来由于年俗的简化,以及城镇化一体建设的需求使得一些乡野习俗鲜有踪迹。同时时代的变迁带来的物质的丰盛以及文化的多元化,使得那些传统的方式与形式赠与我们的期待少了,让我们借此表达出来的生活的愿望、情感与追求占的比重少了。我们刻画的理想生活已经无法之缩影到一个“年”。但是我们对年的需求、对年的情感,却依旧。那些卡在键盘夹缝闪烁在手机屏幕上的积淀在内心的情感,在面对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放鞭炮、写春联、贴福字、换门神,小年夜祭灶王、送财神,除夕祭祖先、守太歲,年初一的压新岁、拜大年、逛庙会、舞狮子、踩高跷……却突然找不到载体了。
其实故乡的年味并未曾沦陷。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所消解的。它缘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及其价值得无知,对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无知。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与新载体。我们要设法把”年“从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使传承千载事物生活的”年“完美得转化为未来文化的”年“。似乎这样的言谈格局有些大了,也并不无道理。所谓传承,度娘释意传授承接。先辈们传授给我们的财富,并非只是让我们留守,还应有在此基础上的突破。我们作为继承者,应该从传统的角度,将这种非物质文化融入当下的智慧,继续积淀这来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民族的、历史的精华。如果你的春节在淡化的年味中被怠慢了,不妨在即将到来的上元节,来我们的家乡德州,留住最后的年味,这里的上元灯节,或驾龙灯或蹬高跷,或演武术或约秧歌,妆男扮女,伐鼓鸣锣,途塞巷满。只要你肯愿意,谁又能说家乡年味少了呢?
【关键词】:春节;年味;传承
热闹的街道,爆竹与烟火的味道还未散尽,春节的余温透过残雪穿梭在湿漉漉的寒气里。阳光升起老高了,跃过回流路上的不舍,闪耀了老济南门楣上的红对联。
2016年2月14 ,情人节。我在济南,东经117°00′北纬36°40′。今天,我们不谈工作,也不谈生活,甚至不谈2月14日这个日期本身。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我们结束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我们应该坐下来谈谈春节,追索几许家乡的味道。
梁鸿曾说:故乡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阴影和呕吐物,当他健康时,他在城里打工,当他病了,惨了,就回到故乡。而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我们的故乡?
细细数来,已经是来济的第7个年头,两千多个日夜,耳濡目染,这里的水土风物、人情世故早已附着成生命的背景,而自己也不知何时起渐渐变成一个借助春节的短暂性触摸维持根生情节的“异乡人”。不得不承认,在一个变动不居的社会里追赶时代的脚步久了,有时候我们已经不适应老家的生活了。
曾经我们决绝得负笈离乡,寻找能承载我们梦想与激情的那片寸土。然而异乡的天空,却无法给予我们家乡的柔情,包容不了我们的疲惫与眼泪。家乡是个温暖的词,而过年却是中国人的信仰,这个物理意义上并无特殊之处的时间点,经过无数人、无数年头的重复积累,已经不仅仅是张罗的仪式感,千年的传承赋予了它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无论你是在新加坡,法兰克福,巴黎,伦敦,纽约,东京还是北京。那些魂牵梦萦的牵挂,总教人能够跨越千里的颠簸。相比之下,生活方式的不适远不足以阻止我们去寻找与过去的连接。
然而近乡情更怯,所担心的还是找不到生活过的证据和回不去痛楚。 2016的春节,大概比摇一摇,咻一咻更响亮的声音就是“逐渐消弭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是什么?言人人殊,各有不同。东西南北中,无论岁月如若更替,无论年俗如何消失与演变,那洋溢着的欢喜是一成不变的。而最经典的还是先辈们在千百年精心构筑的灶台中,在装满了团圆的菜谱与浓缩了酸甜苦辣的配料中,将年俗翻炒出祥和的味道。其实我是幸运的,因为自己的故乡离济南仅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作为济南的周边城市,德州的很多习俗跟济南相仿,年俗亦然。从过了腊八,年味一天比一天浓。辞灶,扫屋洗浴办年货,蒸馍馍炸年货,对联年画和福字,灯笼礼花与年炮。请家堂,包水饺,祭天祭祖午夜饭。德州的乐陵小枣也使得妈妈的年糕分外香甜,还有妈妈炸的耦合,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酥可口。据说鲁西北一带的耦合缘由于济南的市花为荷,荷为藕。
记得小时候,年俗多,规矩礼节也多,比如年三十不能掉饺子,不能说“多了,初一拜年要下跪,而且初一不能扫地……暂且不论其中有些行为是否迷信。那种对神灵的敬仰,对祖先的虔诚是毋庸置疑的。后来由于年俗的简化,以及城镇化一体建设的需求使得一些乡野习俗鲜有踪迹。同时时代的变迁带来的物质的丰盛以及文化的多元化,使得那些传统的方式与形式赠与我们的期待少了,让我们借此表达出来的生活的愿望、情感与追求占的比重少了。我们刻画的理想生活已经无法之缩影到一个“年”。但是我们对年的需求、对年的情感,却依旧。那些卡在键盘夹缝闪烁在手机屏幕上的积淀在内心的情感,在面对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放鞭炮、写春联、贴福字、换门神,小年夜祭灶王、送财神,除夕祭祖先、守太歲,年初一的压新岁、拜大年、逛庙会、舞狮子、踩高跷……却突然找不到载体了。
其实故乡的年味并未曾沦陷。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所消解的。它缘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及其价值得无知,对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无知。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与新载体。我们要设法把”年“从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使传承千载事物生活的”年“完美得转化为未来文化的”年“。似乎这样的言谈格局有些大了,也并不无道理。所谓传承,度娘释意传授承接。先辈们传授给我们的财富,并非只是让我们留守,还应有在此基础上的突破。我们作为继承者,应该从传统的角度,将这种非物质文化融入当下的智慧,继续积淀这来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民族的、历史的精华。如果你的春节在淡化的年味中被怠慢了,不妨在即将到来的上元节,来我们的家乡德州,留住最后的年味,这里的上元灯节,或驾龙灯或蹬高跷,或演武术或约秧歌,妆男扮女,伐鼓鸣锣,途塞巷满。只要你肯愿意,谁又能说家乡年味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