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一年较一年更多,工作岗位的短缺和日渐增多的毕业生的矛盾,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怎样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改善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两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就業待遇差、就业环境恶劣等问题,再次引发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等各方面的关注。怎样帮助高校毕业生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的特定要求以及顺利的在岗位上成功就业,成为了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现在,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增至756万,根据研究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接受全职工作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势头。一方面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放弃直接工作,选择提高学历,如考研、出国的人数增多,以及入伍参军的比例提高。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政府当下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启发,所以有不少毕业生选择了创业的道路。
普遍意义上来说,我国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还是很少,选择了创业,坚持了创业,最后创业成功的人还不到其中的百分之一。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如今按照高校教育一成不变的培育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并没有把创业能力的培养看作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创业教育的内容因学校不同而导致差异波动很大。学校的创业教育没有统一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指导。一些学校中,创业创新作为选修课开展,一些学校又专门设置成专业必修课按照MBA难度设定,更有一些学校没有开展这门课程。
(三)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而乏味。创业需要打破常规,而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采用了课堂讲授加案例分析,根据已经有的现成案例,当成一种教育方法,缺乏了学习的动力与研究的兴趣。
(四)当下创业创新的教育资源匮乏。各个学校开展就业创业课程的老师,缺乏了专业性人才,导致学生的教育资源贫乏,在教学深度上有所欠缺。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缺点的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优势
应届毕业生受益于高等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相对较高,在就业当中能满足企业对求职者学历和英语、计算机水平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各项要求,他们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中,具备较强的感悟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高效的学习能力。
同时少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着很高的实用性与服务性,它们的专业设置更加当下社会的实际需要;再者,在专业方面的技能上,具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因为这部分毕业生在专业方面上有一定的劣势,导致了就业心理期望值不是很高,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会从自己出发,不盲目的追求高薪高职好单位等心理,这相比热门专业毕业生心理素质较好,与实际相贴切。
(二) 大学生就业、创业劣势及问题
从普遍角度来看,普遍的高校毕业生基本为90后,单调而安逸的校园环境,以及家庭对其宽松的教育,导致心态并不是很稳定,并且让其对当下残酷的就业竞争性缺乏深刻的认识。部分学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验较少,没有直接和社会相接轨,这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有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知识储备相比差一些,在校期间学习的压力不是很大,自我控制能力很难形成,这必然影响学生知识量和专业技能;在这之外,这类学生的基础课水平要求普遍不高,让理论知识的不足成为了一块短板,代表性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水平,成为了他们在就业当中的一头拦路虎。并且,用人单位盲目过分追求学历,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缺失公平的就业环境,再加上他们往往自信度较基础较好的毕业生较低,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自信和主动,与企业在接触当中,表现的不尽如人意,这在就业里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机遇与挑战
目前,以大学生为教育导向,开展的一系列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讲座,课程以及相关创新大赛,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团队协作以及独立工作能力,还有人际交往和管理等多项技能,再加上国家近期出台的政策,比如对大学生创业的免费风险评估,免费就业培训,无偿创业贷款以及部分税费减免等,多项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很多有利的机会与条件。
面对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缺口,这为部分基础相对较低的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让他们也有了相对基础好的毕业生的一个明显优势。
其次,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地方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私企及第三产业,广泛的带动了就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大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最后,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以及各项措施,还有学校的就业创业部门,开展的大量就业指导工作,例如,对多个企业用工用人的需求进行统计,建立相关企业档案,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邀请知名企业走进校园开展毕业生供需招聘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一系列的心理辅导,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心态以及条件,都大幅度的提高、改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
虽然有着这么多的优势以及条件,但在国家创业扶持的优渥条件,以及毕业就业的压力的多方面因素影响下,这让很多创业者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这极大的造成他们应对残酷的压力和坚持的决心不足,一旦遇到失败,受到的打击会很大。同时,中国老龄化的问题以及延迟退休的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抢占岗位,越来越多的岗位饱和。
四、大学生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对策及培养建议
结合上文分析,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要加强,部分高校毕业生底子相对较薄,院校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不仅要促进他们专业技能方面强大,还要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让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具有环境应变能力强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争取培养出综合素质强,心理素质硬,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优质毕业生,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培育良好价值观的全方面人才,这需要作以下几点努力:
(一)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在加强学生理论能力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开展培养学生创新与就业的课程,以就业市场为风向标,以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核心,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要注重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用良好的职业修养和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建立自身的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再好好发展理论知识,让自身的就业能力全面化。
(四)加强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自我创新、发掘能力,让毕业生不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能够有着向外突破,向外发展,向外创业的能力与意识。
(五)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间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共同提升,不要出现短板,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六)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计划,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正确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给予自身准确的定位。
一、国内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现在,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增至756万,根据研究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接受全职工作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势头。一方面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放弃直接工作,选择提高学历,如考研、出国的人数增多,以及入伍参军的比例提高。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政府当下的“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启发,所以有不少毕业生选择了创业的道路。
普遍意义上来说,我国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还是很少,选择了创业,坚持了创业,最后创业成功的人还不到其中的百分之一。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如今按照高校教育一成不变的培育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并没有把创业能力的培养看作高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创业教育的内容因学校不同而导致差异波动很大。学校的创业教育没有统一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指导。一些学校中,创业创新作为选修课开展,一些学校又专门设置成专业必修课按照MBA难度设定,更有一些学校没有开展这门课程。
(三)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而乏味。创业需要打破常规,而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采用了课堂讲授加案例分析,根据已经有的现成案例,当成一种教育方法,缺乏了学习的动力与研究的兴趣。
(四)当下创业创新的教育资源匮乏。各个学校开展就业创业课程的老师,缺乏了专业性人才,导致学生的教育资源贫乏,在教学深度上有所欠缺。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缺点的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优势
应届毕业生受益于高等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相对较高,在就业当中能满足企业对求职者学历和英语、计算机水平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各项要求,他们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中,具备较强的感悟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高效的学习能力。
同时少部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着很高的实用性与服务性,它们的专业设置更加当下社会的实际需要;再者,在专业方面的技能上,具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因为这部分毕业生在专业方面上有一定的劣势,导致了就业心理期望值不是很高,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会从自己出发,不盲目的追求高薪高职好单位等心理,这相比热门专业毕业生心理素质较好,与实际相贴切。
(二) 大学生就业、创业劣势及问题
从普遍角度来看,普遍的高校毕业生基本为90后,单调而安逸的校园环境,以及家庭对其宽松的教育,导致心态并不是很稳定,并且让其对当下残酷的就业竞争性缺乏深刻的认识。部分学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验较少,没有直接和社会相接轨,这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有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知识储备相比差一些,在校期间学习的压力不是很大,自我控制能力很难形成,这必然影响学生知识量和专业技能;在这之外,这类学生的基础课水平要求普遍不高,让理论知识的不足成为了一块短板,代表性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水平,成为了他们在就业当中的一头拦路虎。并且,用人单位盲目过分追求学历,让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缺失公平的就业环境,再加上他们往往自信度较基础较好的毕业生较低,在就业过程中,缺乏自信和主动,与企业在接触当中,表现的不尽如人意,这在就业里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机遇与挑战
目前,以大学生为教育导向,开展的一系列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讲座,课程以及相关创新大赛,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团队协作以及独立工作能力,还有人际交往和管理等多项技能,再加上国家近期出台的政策,比如对大学生创业的免费风险评估,免费就业培训,无偿创业贷款以及部分税费减免等,多项政策,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很多有利的机会与条件。
面对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缺口,这为部分基础相对较低的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让他们也有了相对基础好的毕业生的一个明显优势。
其次,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地方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私企及第三产业,广泛的带动了就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大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最后,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以及各项措施,还有学校的就业创业部门,开展的大量就业指导工作,例如,对多个企业用工用人的需求进行统计,建立相关企业档案,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邀请知名企业走进校园开展毕业生供需招聘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一系列的心理辅导,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心态以及条件,都大幅度的提高、改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
虽然有着这么多的优势以及条件,但在国家创业扶持的优渥条件,以及毕业就业的压力的多方面因素影响下,这让很多创业者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这极大的造成他们应对残酷的压力和坚持的决心不足,一旦遇到失败,受到的打击会很大。同时,中国老龄化的问题以及延迟退休的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抢占岗位,越来越多的岗位饱和。
四、大学生毕业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对策及培养建议
结合上文分析,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要加强,部分高校毕业生底子相对较薄,院校在就业、创业能力方面,不仅要促进他们专业技能方面强大,还要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让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具有环境应变能力强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争取培养出综合素质强,心理素质硬,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优质毕业生,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培育良好价值观的全方面人才,这需要作以下几点努力:
(一)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在加强学生理论能力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开展培养学生创新与就业的课程,以就业市场为风向标,以学生专业能力发展为核心,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要注重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用良好的职业修养和正确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建立自身的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再好好发展理论知识,让自身的就业能力全面化。
(四)加强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自我创新、发掘能力,让毕业生不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能够有着向外突破,向外发展,向外创业的能力与意识。
(五)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间的零距离接触,让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共同提升,不要出现短板,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六)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计划,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正确职业规划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给予自身准确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