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及时了解广大学生在信仰方面的状态,它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着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是学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深层次思考。“80后”辅导员作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是与“90后”大学生接触交流最多的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宗教信仰既是个人的生存之道,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而大学生,作为承载着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希望未来建设者们,他们是否具有足够强大且正确的精神力量支撑其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就要求高校及时了解广大学生在信仰方面的状态,特别是宗教信仰的选择,并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90后”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而“80后”也已成为了高校辅导员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作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也是与大 学生接触交流最多的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论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1]。所以笔者作为一名“80后”的辅导员,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才行对其进行宗教信仰的正确引导。
一、90后大学生中“宗教热”的成因
个人的信仰允许自由选择,允许选择后再变更,而组织信仰原则上就应坚定一致,不因个人信仰的变更而改变,并且个人的信仰首先要遵从组织的信仰。必须承认,信仰并非铁板一块一成不变,会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更,特别是处于价值多元的时代,更是如此。关于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信仰,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迷失或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信仰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是会面临的一个课题。
近几年,大学生中对信封宗教的人数正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中信教人数已达总人数的9%--10%。,这一数字基本与全国宗教调查的数字持平,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目前在高校中,对宗教持暧昧态度的学生比例持续走高,据资料统计,在山西高校中,有22%的学生有宗教信仰或说不清楚;在北京高校中有20%的学生表示信教或可能未来可能信教;上海高校中则有53.29%的学生对宗教文化,感兴趣;而在东北高校中对信仰宗教持赞成或中立态度的则高达60%[2]。由此可见,目前“宗教热”这一现象,在大学校园内极为普遍,而90后大学生们对宗教信仰也缺乏深刻认识,往往被其形式所诱导,缺乏理性客观的批判,容易形成对宗教的暧昧态度。笔者认为:90后大学生“宗教热”的成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90后的政治敏感度强,但价值取向更加务实
90后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凸显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各种物质、文化都十分丰富,于是,90后这样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了前人从未接触过得世界,他们较于相对保守的80后,对各种信息的好奇心和接受度都更强,这也使得他们在面对宗教各种形式的传教诱导下,容易被其丰富多彩的表面形式吸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他们也接收到来自各方爆炸式的信息轰炸,这使得90后的一代思想更加活跃,眼界更加开放,更重视自我意识形态,但是他们价值取向的包容度有限。这种带有偏见的盲从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是90后的显著特征,但是这也往往导致他们在价值取向上更加向自我价值的实现上倾斜。现实表现在做事的目的性更强,包括在信仰的选择上。比如:有很多在校大学生积极要求入党,并不是出于其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而是出于入党后更好找工作的目的,而功利性的要求入党。
2.90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问题较为隐蔽
表面上,90后给人的印象是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但实际上,由于90后成长处于经济腾飞的特殊时期,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家庭往往为了追求改善其物质上的生活,而忽略了对他们精神上的关心。导致很多90后的孩子虽然物质上十分富足,但心理却很脆弱,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也不知道怎样面对。特别是广大来自农村的学子,往往自卑感较重,在生活中则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不能容忍自己在任何方面落于他人,而过重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导致心理失衡。我认为:大学生在价值目标追求上更加世俗化、功利化;思维发展不成熟,看问题片面化、绝对化、表面化;承受不了任何的压力,心理状态不佳,对信仰教育需求迫切,这些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主要自身原因。在学校没有有效渠道为其答疑解惑情况下,宗教的出现,如同一剂良方,慰藉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排解压力,解答内心困惑的精神乐园。
4.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够
从教育缺乏终极关怀的视角进行分析,造成广大学生在遇到困惑或是挫折时,不找学校沟通解决,而是纷纷寻求宗教帮助的这一现象,是和我们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有很大关系的。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流于表面,老师在政治课上单纯的知识灌输,形式刻板,由于向学生所灌输的道德规范、概念被抽去了它的人性的本质内涵,成为一种空洞、抽象的行为规定,“无法穿透人的心灵”。对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没有吸引力和形象感,学生无法通过这种学习,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内化上升为自身的信仰。所以,这种“低位徘徊”的德育非但没有取得许多人原先预想的“实效”,更令人焦虑的是:失去方向感的德育或价值上无根的德育危机四伏。
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育制度也有其责任。教育培养青少年,是培养他们的知识重要?还是培养他们有良好的生存能力重要?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的信仰素质培养。
二、80后辅导员应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毫无疑问,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信仰。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信仰。信仰是对某种价值观的坚定追求,是对价值观内化为思想及精神的外在修为,是追求价值观之下的思想、精神与行为的高度统一。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非哲学上的空洞说教,而是使人之信仰具有积极向上的必然要求。否则,信仰有可能成为灵魂的毒药[4]。
80后辅导员首先在年龄上与现在90后大学生更加接近,双方基本没有代沟,再加上80后辅导员在思想上也更加开放,更容易深入学生生活,与之进行朋友般的交流沟通;其次,现在的80后辅导员大都具备研究生学历,也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可以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有效及时的帮助。笔者作为80后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员,认为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其信仰的正确引导。
1.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
80后的辅导员虽然普遍具有高学历,但是由于知识结构单一,除了对自身专业较为精通外,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知识都比较欠缺。有些辅导员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不深刻,自身的共产主义信仰也不坚定。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成长。“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我认为80后辅导员,在平时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了解我国国情,并时刻关注国际形势,才能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榜样。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的上,辅导员一定要立场坚定,用有说服力的理论做支撑,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2.改进自身工作方法,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除要求辅导员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加强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在一点一滴中对其进行引导。许多人认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从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丰富信仰教育的内容和创新信仰教育的途径方法这三个方面着手。可是我认为:80后辅导员有年龄上的优势,意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日常生活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并利用各种信息手段,如微信、微博等方式与学生就其关系的问题进行交流,针对90后学生思维活跃,自尊心强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共产主义信仰。
3.展开多样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
思想政治教育给人的印象一贯是枯燥无趣的,我们80后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90后大学生活跃开朗,好奇心,接受力强的特点,主动出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如利用影像资料和媒体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感动中国等节目,并开展相关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到实地去参观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国际时事,如6.28新疆暴力恐怖事件,3.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等,通过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自发的对各种价值观进行辨析;这种主动参与的方式,更有利让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切实的体会到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并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我的信仰,使之不再只是课本上的生硬的文字。
4.正确对待大学生信教问题,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宗教[5]
第一,我国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不应采取对立的态度,要尊重其宗教信仰,依法保护其正常的宗教活动。但决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任何形式在校园内非法传教。并且,面对现在宗教文化在大学生中影响日益加大这一事实,我们也不应掩耳盗铃,应当正视并重视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将信教归于思想的愚昧。
第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地侧重回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基本知识的把握,未让大学生对宗教的历史、教规教义及现状和我国的宗教政策有基本的了解,造成一些学生对问题的本质未能做出正确回答,在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上只能出现明显欠缺。这需要辅导员注意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宗教知识的相关讲座等形式,正面的解答学生对宗教的好奇心,也有利于消除宗教的神秘感对学生的诱惑,使之能够对正常的宗教活动和邪教活动加以区分,以防误入歧途。
辅导员作为党派到学生工作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应当坚定自身政治信仰,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质,成为90后大学生的精神导师,使其对信仰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基于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第二课堂教育模式优化》庄立臣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13.08
[3]梅萍《近十年来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综述》
[4]《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辅导员工作策略》迟春丽迟春霞2013.8
[5]《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甘莹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