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群殴”“虐童”“学闹”“戾气”等负面教育热词轮流地冲击着学校教师,我们在惊惧中有些迷茫、不适:是教师病了,学生病了,还是学校病了,教育病了……总之,这不应该是常用的描述师生关系的热词。
刻意突变,永远是有效的进攻和自卫的武器。此时,拿起《文心》,忆念其中“亲亲热热”的学习氛围、湿润温和的师生关系,时机正好。相信《文心》会对我们身在其中的教育现实来一次反拨。
《文心》,叶圣陶、夏丏尊合作撰写,是一本专讲读和写的书,“设定的拟想读者应该是中学生,还有教学环节的另一端的中学教师”,由陈望道、朱自清作序。当初的我,就是肤浅地冲着这四个“大家”的名气买来读,读后共鸣颇多,按不住点赞的冲动。好看,好用,难遇,类教科书特色的书,“用故事来经营全书,具有戏剧性和情境教学的优点”,好玩,好萌,难见!
朱自清先生在《序》中说得好:丏尊、圣陶写下《文心》这本“读写的故事”,确是一件功德。书中将读法与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切实易行。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徒法不能自行,没有训练,怎么好的方法也是白说。故事书自然比那些论文式纲举目张的著作容易教人记住—换句话说,收效自然大些。至少在这一件上,这是一部空前的书。我以为,这是一部故事版的学习论。
现在,它成了我教学的一面镜子,也有一种久久挥之不去的“劲”,不是特别强,也不是特别弱。到底是一种什么“劲”?“教学打成一片,师生亲切合作”的学习画面外,涌动着一股父子间、师生间温暖的“亲亲热热”的情感流。对!就是这股“亲热劲”,是《文心》最让我眼热心动的地方。
师生“亲热”时,学习发生
这本小书最可贵的是,写出了教师、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时的亲热态度。即便是解说学习的困惑,也是一起慢慢商量。所以,语言浅白,教学共说,文理相融,通俗易懂,容易接受。
《文心》只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听着想着说着懂着。枚叔、王先生(书中配角)随时与孩子们讨论问题,随时倾听,诚恳作答,从不疾言厉色、强灌硬塞。没有说过惊心动魄的狠话,更没有要求孩子们发狠心、做狠事(类头悬梁、锥刺股),一副温文谦和的民主长辈的做派。儒雅示范下,学习变成一件愉快烧脑的事,这就是学习本身的面目。烧脑不烧心不烧身,憧憬未来不透支未来。
看似闲闲的讨论分析,也透着逻辑的美、理性的光,如为什么读、怎么读、为什么写、如何写,一一剥开,层级分明,语言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劈肉见骨。更让读者舒服的是,每一个讲解附着的事例非常接地气,语言俏皮有趣,撩起人阅读的欲望。举一例证,看枚叔如何娓娓诱导,释疑解惑,一步步为孩子们疏导学习国文的畏难情绪。
“中学里所教的是选文,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或是现在的人做的,如鲁迅的《秋夜》,或是古时的人做的,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这些文章本来不为你们写作,是他们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你们年纪这样小,经验又少,当然看了难懂了。”
“他们只写自己的内部经验,并不预计给你们读的。你们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你们不久就要成大人了,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将来才不至于落伍。”枚叔说了就拔步走出。
没有简单粗暴的怨怪,没有身份的居高临下,只有深深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畏难情绪”本身。在书中,他讲述每一个道理,总要顿一顿,听听孩子们的想法,然后与孩子们一起商讨对策。学习的地方,有时在门廊,有时在庭院,有时在书房,有时在客厅……一句话,问题在哪儿,孩子在哪儿,哪儿就是学习的地方、教育的地方。唯一不变的是教育立场: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
“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这一简单语句,让作为教师的我,难掩尖叫的欲望,竟然感到了一种湿润的温意,感到绷紧的神经一点点松下来,恢复了弹性。在《文心》中,我可以说是撞见了教学的灵魂。“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让我想通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真正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遵循生命内在的“时间表”—生命成长的节奏。真正的学习,是在没有功利心、比较心、压迫、恐惧的自由心灵中才能发生。家长、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这种心灵自由的环境。这本书中通篇体现的是学习过程的自由、自在、自觉,感觉不到“学习”的存在。学习对于孩子就是盐与汤的关系,尝尝汤是咸的,但却看不见盐的存在。
我喜欢叶圣陶先生在书中反复重复说的一句话:(学习)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学习)作文也是一个。用现代的语言,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习惯,如阳光、空气一样自然地存在。
只要师生关系亲热、师生心灵自由,学习随时随地会发生。
心灵“自由”时,学习现身
叶圣陶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文学家,他的思想特别复杂,特别深刻,也特别简单,特别纯粹。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诸如《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之类的小说,还是几卷的教育教学文集等,形式上无论怎样变换,数量上无论怎样增殖,似乎都在阐发、寻找、展示着同一思想—一以贯之的思想: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熟悉的语体,简约的白话,精妙的哲思。他的“教是为了不教”,正是在多遍重复中逐步完善的。早在19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高度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问题。在《改变教育》一文中,他强调“受教育者不是像张开一个空袋子,等人家把东西倒进来,装满它。受教育者含有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学习……改变教育,本来要在受教育的学习方面改变过来之后,才算收效”。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先生明确概括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1977年,叶圣陶先生在为《中学语文》题词中又清晰完整地概括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 “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达到这种境界的前提是,心灵自由,思想解放。这意味着不为考试、不为升学、不为竞赛、不为炫耀、不为任何实用功能和世俗功利的自由求知求学。
《文心》其实为我们示范、阐释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理念和实现途径。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达到?首先要从教师的职责说开去,教师在学习中的职责犹如运动赛场上的裁判职责。职责不明的裁判(教师)容易成为比赛(学习)过程中的焦点,容易引火烧身,遭到队员(学生)和观众(家长、社会)的不满和指责,甚至面临“下课”的威胁,这应是咎由自取。站在场边大喊大叫、怨责球员(学生)的教练(教师),是“无使用自己之能力,无尊重自己之观念”的具体表现。好的裁判,隐身在比赛的后面,把保证比赛过程顺利进行作为第一要务,对队员(学生)的犯规行为进行提醒、警告、惩罚。好裁判的任务是保证比赛过程的流畅,好教师的任务是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流畅,最短是一节课的有序进行,最长是终身学习不间断的习惯的培养。同时,好裁判不为看台上的喧嚣而分神,好教师不为学生以外的外力干扰而分心。一句话,好教师要做学习裁判,而不是手把手的学习教练。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真要求学的人是不一定要进学校的!”“唯有自己不要学习才是真正的‘失学’。”叶圣陶先生让枚叔的话说得响亮而结实有力。
“触发”人生时,学习开始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读《文心》的感悟,那就是触着了我的人生!尤其是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教师,读与写已成为我们日益疏离的一项教师基本技能。
我常存朱自清先生嘲讽的苟且读书心理:“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对照一下,自己的读书与写作够上“苟且”了。
日常教学生活中,少不了写反思、论文,这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一个项目,不可缺少的项目。我认为,读与写是延长教学生命的保障。
我为什么“不爱读书”“不爱写文章”,是因为缺乏绚烂的生活吗?不,每天面对“情节离奇,人物多变”的学校生活,经历是够了。不爱思考吗?每天绞尽脑汁地与学生“斗争”,“兵法”治班,“论语”治班,十八般武艺都试过,脑力是够了。可为什么喜欢说“不”呢?任务性地瞎忙,是我教育生活的主旋律。
读书与作文实在是两件事,应当分别看待。普通人以为读书就是学作文,作文须从书本上去学习,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见解。书籍原用文字写成,但不应只当文字来读,读书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的游戏。作文的材料到处都是,并非尽在书中,专从书中去学文字,即使学得好,也只是些陈言老调。我劝大家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
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读书时,对书中的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对于目前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
其实,生命是短暂的,生活是复杂的,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对付生活远远不够,所以需要彼此的“触发”,不断地“触发”,即生活就意味着触类旁通地展开过程。比如,读书是一种“触发”,明白了命运多舛,人生无常。陈染说,读书就是与另一个自己相遇,与另一种生活相遇。读书可以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说白了就是读自己,与书的共鸣就是一种“触发”。写作是一种“触发”,写的欲望往往来自生活的体验、感悟。写作者是容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人。教学也是一种“触发”,“教”是为了“触发”学习的潜质,培养“触类旁通”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自然不需要教了……
整篇文章就是《文心》的“触发”,发现《文心》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
责任编辑:孙建辉
[email protected]
刻意突变,永远是有效的进攻和自卫的武器。此时,拿起《文心》,忆念其中“亲亲热热”的学习氛围、湿润温和的师生关系,时机正好。相信《文心》会对我们身在其中的教育现实来一次反拨。
《文心》,叶圣陶、夏丏尊合作撰写,是一本专讲读和写的书,“设定的拟想读者应该是中学生,还有教学环节的另一端的中学教师”,由陈望道、朱自清作序。当初的我,就是肤浅地冲着这四个“大家”的名气买来读,读后共鸣颇多,按不住点赞的冲动。好看,好用,难遇,类教科书特色的书,“用故事来经营全书,具有戏剧性和情境教学的优点”,好玩,好萌,难见!
朱自清先生在《序》中说得好:丏尊、圣陶写下《文心》这本“读写的故事”,确是一件功德。书中将读法与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切实易行。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徒法不能自行,没有训练,怎么好的方法也是白说。故事书自然比那些论文式纲举目张的著作容易教人记住—换句话说,收效自然大些。至少在这一件上,这是一部空前的书。我以为,这是一部故事版的学习论。
现在,它成了我教学的一面镜子,也有一种久久挥之不去的“劲”,不是特别强,也不是特别弱。到底是一种什么“劲”?“教学打成一片,师生亲切合作”的学习画面外,涌动着一股父子间、师生间温暖的“亲亲热热”的情感流。对!就是这股“亲热劲”,是《文心》最让我眼热心动的地方。
师生“亲热”时,学习发生
这本小书最可贵的是,写出了教师、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时的亲热态度。即便是解说学习的困惑,也是一起慢慢商量。所以,语言浅白,教学共说,文理相融,通俗易懂,容易接受。
《文心》只有一个简单的逻辑:听着想着说着懂着。枚叔、王先生(书中配角)随时与孩子们讨论问题,随时倾听,诚恳作答,从不疾言厉色、强灌硬塞。没有说过惊心动魄的狠话,更没有要求孩子们发狠心、做狠事(类头悬梁、锥刺股),一副温文谦和的民主长辈的做派。儒雅示范下,学习变成一件愉快烧脑的事,这就是学习本身的面目。烧脑不烧心不烧身,憧憬未来不透支未来。
看似闲闲的讨论分析,也透着逻辑的美、理性的光,如为什么读、怎么读、为什么写、如何写,一一剥开,层级分明,语言深入浅出,明白晓畅,劈肉见骨。更让读者舒服的是,每一个讲解附着的事例非常接地气,语言俏皮有趣,撩起人阅读的欲望。举一例证,看枚叔如何娓娓诱导,释疑解惑,一步步为孩子们疏导学习国文的畏难情绪。
“中学里所教的是选文,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或是现在的人做的,如鲁迅的《秋夜》,或是古时的人做的,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这些文章本来不为你们写作,是他们写述自己的经验的东西。你们年纪这样小,经验又少,当然看了难懂了。”
“他们只写自己的内部经验,并不预计给你们读的。你们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从文字里去收得经验,学习经验的方法。你们不久就要成大人了,趁早把思考力、想象力练习到水平线的程度,将来才不至于落伍。”枚叔说了就拔步走出。
没有简单粗暴的怨怪,没有身份的居高临下,只有深深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畏难情绪”本身。在书中,他讲述每一个道理,总要顿一顿,听听孩子们的想法,然后与孩子们一起商讨对策。学习的地方,有时在门廊,有时在庭院,有时在书房,有时在客厅……一句话,问题在哪儿,孩子在哪儿,哪儿就是学习的地方、教育的地方。唯一不变的是教育立场: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
“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这一简单语句,让作为教师的我,难掩尖叫的欲望,竟然感到了一种湿润的温意,感到绷紧的神经一点点松下来,恢复了弹性。在《文心》中,我可以说是撞见了教学的灵魂。“能懂得多少,就懂多少”,让我想通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真正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遵循生命内在的“时间表”—生命成长的节奏。真正的学习,是在没有功利心、比较心、压迫、恐惧的自由心灵中才能发生。家长、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这种心灵自由的环境。这本书中通篇体现的是学习过程的自由、自在、自觉,感觉不到“学习”的存在。学习对于孩子就是盐与汤的关系,尝尝汤是咸的,但却看不见盐的存在。
我喜欢叶圣陶先生在书中反复重复说的一句话:(学习)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学习)作文也是一个。用现代的语言,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习惯,如阳光、空气一样自然地存在。
只要师生关系亲热、师生心灵自由,学习随时随地会发生。
心灵“自由”时,学习现身
叶圣陶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文学家,他的思想特别复杂,特别深刻,也特别简单,特别纯粹。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诸如《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之类的小说,还是几卷的教育教学文集等,形式上无论怎样变换,数量上无论怎样增殖,似乎都在阐发、寻找、展示着同一思想—一以贯之的思想:教是为了不教。
教是为了不教,熟悉的语体,简约的白话,精妙的哲思。他的“教是为了不教”,正是在多遍重复中逐步完善的。早在19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高度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问题。在《改变教育》一文中,他强调“受教育者不是像张开一个空袋子,等人家把东西倒进来,装满它。受教育者含有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学习……改变教育,本来要在受教育的学习方面改变过来之后,才算收效”。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先生明确概括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1977年,叶圣陶先生在为《中学语文》题词中又清晰完整地概括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 “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达到这种境界的前提是,心灵自由,思想解放。这意味着不为考试、不为升学、不为竞赛、不为炫耀、不为任何实用功能和世俗功利的自由求知求学。
《文心》其实为我们示范、阐释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理念和实现途径。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达到?首先要从教师的职责说开去,教师在学习中的职责犹如运动赛场上的裁判职责。职责不明的裁判(教师)容易成为比赛(学习)过程中的焦点,容易引火烧身,遭到队员(学生)和观众(家长、社会)的不满和指责,甚至面临“下课”的威胁,这应是咎由自取。站在场边大喊大叫、怨责球员(学生)的教练(教师),是“无使用自己之能力,无尊重自己之观念”的具体表现。好的裁判,隐身在比赛的后面,把保证比赛过程顺利进行作为第一要务,对队员(学生)的犯规行为进行提醒、警告、惩罚。好裁判的任务是保证比赛过程的流畅,好教师的任务是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流畅,最短是一节课的有序进行,最长是终身学习不间断的习惯的培养。同时,好裁判不为看台上的喧嚣而分神,好教师不为学生以外的外力干扰而分心。一句话,好教师要做学习裁判,而不是手把手的学习教练。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真要求学的人是不一定要进学校的!”“唯有自己不要学习才是真正的‘失学’。”叶圣陶先生让枚叔的话说得响亮而结实有力。
“触发”人生时,学习开始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读《文心》的感悟,那就是触着了我的人生!尤其是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教师,读与写已成为我们日益疏离的一项教师基本技能。
我常存朱自清先生嘲讽的苟且读书心理:“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对照一下,自己的读书与写作够上“苟且”了。
日常教学生活中,少不了写反思、论文,这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一个项目,不可缺少的项目。我认为,读与写是延长教学生命的保障。
我为什么“不爱读书”“不爱写文章”,是因为缺乏绚烂的生活吗?不,每天面对“情节离奇,人物多变”的学校生活,经历是够了。不爱思考吗?每天绞尽脑汁地与学生“斗争”,“兵法”治班,“论语”治班,十八般武艺都试过,脑力是够了。可为什么喜欢说“不”呢?任务性地瞎忙,是我教育生活的主旋律。
读书与作文实在是两件事,应当分别看待。普通人以为读书就是学作文,作文须从书本上去学习,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见解。书籍原用文字写成,但不应只当文字来读,读书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内容意趣,否则只是文字的游戏。作文的材料到处都是,并非尽在书中,专从书中去学文字,即使学得好,也只是些陈言老调。我劝大家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
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读书时,对书中的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对于目前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
其实,生命是短暂的,生活是复杂的,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对付生活远远不够,所以需要彼此的“触发”,不断地“触发”,即生活就意味着触类旁通地展开过程。比如,读书是一种“触发”,明白了命运多舛,人生无常。陈染说,读书就是与另一个自己相遇,与另一种生活相遇。读书可以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说白了就是读自己,与书的共鸣就是一种“触发”。写作是一种“触发”,写的欲望往往来自生活的体验、感悟。写作者是容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人。教学也是一种“触发”,“教”是为了“触发”学习的潜质,培养“触类旁通”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自然不需要教了……
整篇文章就是《文心》的“触发”,发现《文心》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
责任编辑:孙建辉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