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创造力的钥匙。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所以新课改下的教育应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作文自然也应重视创新。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 注重平时积累,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
1、生活积累 :
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事物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二要突出重点。大自然的事物很多,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
2、阅读积累:
积累经验的间接途径是向书本学习,让学生多阅读,多读好文章,从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学习布局结构,感悟表达手法,进行反复诵读,牢固记忆,作文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得心应手。
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3、写日记、周记来积累。
进行日记、周记的练习。指导学生要把握写日记、周记的格式,然后让学生写。开始在检查时,我降低要求,只要动笔了就行,哪怕是只写了一两句话,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用眼去观察四周事物,专心去思考自己的见闻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丰富写作的素材。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作文的写作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想象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感悟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不仅学好课文,而且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充分地获取作文素材,是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来源。
1、凭借词语,展开想象,进行片段写作。
汉语中有些抽象词语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使这些抽象词语形象化。这种小练笔同样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
2、阅读之后,合理想象,续写作文。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后,可以及时顺着作者的思路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续写作文。由于这种续写是阅读之后及时进行的想象练笔,练笔内容适时迁移,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写,乐于写。
3.利用插图,启发想象,进行练笔。
教材中有许多作文都配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情趣俱佳的精美插图,是进行想象力培养的极好媒体。如教完《赠汪伦》这首古诗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启发想象:插图上的环境是怎样的?是什么场面?俩人的外貌、衣着怎样?各在干什么?从他们双手抱拳拱手作揖的动作想象他们会想些什么?他们还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围绕提示认真思考,设立自主作文。
三、注重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问题导向明确。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
2、示范结合实际。
示范学习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方能使学生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主动习作实践。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范文。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文章,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3、练笔循序渐进。
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等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进行点评。
四、注重作文的修改讲评
1、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一文中说:“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期望自己的劳动获得成功,这不仅是孩子也是成年人的正常心理需要。成败与否反过头来又会加强或削弱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所以,我是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作文教学只要让学生有了丰厚的积累,文外功夫深,再结合其实际水平,抓住写作教学各环节进行技巧训练,他们就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学生的个性,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学生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我们要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作负担去对待了。
一、 注重平时积累,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
1、生活积累 :
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事物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二要突出重点。大自然的事物很多,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
2、阅读积累:
积累经验的间接途径是向书本学习,让学生多阅读,多读好文章,从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学习布局结构,感悟表达手法,进行反复诵读,牢固记忆,作文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得心应手。
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3、写日记、周记来积累。
进行日记、周记的练习。指导学生要把握写日记、周记的格式,然后让学生写。开始在检查时,我降低要求,只要动笔了就行,哪怕是只写了一两句话,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养成爱动笔的习惯。有了动笔的习惯,学生就会用眼去观察四周事物,专心去思考自己的见闻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丰富写作的素材。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作文的写作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想象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感悟生活,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不仅学好课文,而且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充分地获取作文素材,是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来源。
1、凭借词语,展开想象,进行片段写作。
汉语中有些抽象词语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使这些抽象词语形象化。这种小练笔同样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
2、阅读之后,合理想象,续写作文。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后,可以及时顺着作者的思路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续写作文。由于这种续写是阅读之后及时进行的想象练笔,练笔内容适时迁移,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写,乐于写。
3.利用插图,启发想象,进行练笔。
教材中有许多作文都配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情趣俱佳的精美插图,是进行想象力培养的极好媒体。如教完《赠汪伦》这首古诗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启发想象:插图上的环境是怎样的?是什么场面?俩人的外貌、衣着怎样?各在干什么?从他们双手抱拳拱手作揖的动作想象他们会想些什么?他们还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围绕提示认真思考,设立自主作文。
三、注重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问题导向明确。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
2、示范结合实际。
示范学习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方能使学生较快地领会取材的思路、写作的方法,并有助于其过渡到半独立和独立的主动习作实践。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材就是最好的范文。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文章,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3、练笔循序渐进。
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等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进行点评。
四、注重作文的修改讲评
1、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一文中说:“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期望自己的劳动获得成功,这不仅是孩子也是成年人的正常心理需要。成败与否反过头来又会加强或削弱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作出适当正确的评价,尤其是表扬和鼓励,可增强学生内心的成功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所以,我是对学生作文的每一点进步,或者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中的某一长处常常给予夸奖,在眉批或总批中加以鼓励。在给成绩时,我不以一把尺子量全体,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进步进行衡量。作文教学只要让学生有了丰厚的积累,文外功夫深,再结合其实际水平,抓住写作教学各环节进行技巧训练,他们就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学生的个性,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学生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我们要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作负担去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