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设计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2009_3389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新课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知识、培养素养、提升能力. 单一的理论教学和习题训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也不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 情境教学能够消除学生的枯燥情绪,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初中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很多的数学知识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来感知,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定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初中数学教师重视情境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一、创设真实性数学教学应用情境
  新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从生活中应用数学,在学习中感知生活,做好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联系,创设更多的生动而又情趣化的情境. 数学教学需要创新改革,以问题为切入点,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学习目标,依照“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应用的模式实施几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通过分析问题锻炼思维能力,结合具体应用感知数学价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知识,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例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最近我校附近的购物中心和另一家购物广场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购物中心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购物广场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这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 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富有情趣的故事情境
  初中数学虽然是一门理科,但是,其中有很多的人文知识在其中,数学历史、名人轶事等等诸多的数学故事. 这些故事既是研究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具体体现,也是数学思想、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将这些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去,能够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治学态度、科研精神,让学生明白更多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各种故事素材的发掘、整理和提炼,创设较好的数学学习和应用情境,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引入这样一个故事:假设在这个茫茫宇宙之中,在地球之外还有高级生命的存在,还有其他的文明,我们人类要想与他们取得联系,或者进行更好地交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手段呢?初中学生会有很多的想法,比如发明一种文字,如同哑语那样,每一个聋哑人都能通过哑语沟通交流. 或者发明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承载基本的思维和认识,消除语言的障碍. 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了一会之后,可以把这个话题引向本课的教学内容.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非常肯定地指出:勾股定理最能够代表人类文明,如果在现实的宇宙中还有其他高级文明,接收到勾股定理方面的信息,他们也会向我们人类做出回应. 学生听到这个故事以后,一定会对勾股定理充满兴趣,勾股定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定理,为何能够代表人类的文明,为什么能够和其他文明保持沟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促进学生去思考探究.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再让学生感知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应用实例,以此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三、创设锻炼应用实践能力的实验情境
  经验和能力是学习的核心,一切的知识都要转化为学生的经验和能力,转换成透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应用实践能力是学生的根本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实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和理解,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设置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锻炼的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直观的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实验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例如,教学“圆周角”相关内容时,教师一改传统的理论讲解和习题计算的教学模式,设计有利于学生实践感悟的实验模式. 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已知圆的任意圆周角. 然后,让学生根据刚刚所做的圆周角所夹的弧对的圆心角. 再让学生利用量角器量每个角度数. 最后总结出这样的实验操作的感悟,结合教材中的相关理论,获得自己最为直观的体验和感悟. 每一名学生非常积极,他们边做边观察,在操作中感知圆周角的具体图像,体会操作方法和步骤,强化对圆周角的认识,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教学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在具体情境中感知知识,强化认识和感悟,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不能对学生进行僵化的知识理论讲解,采取有效策略,依照新课程精神,不断创新模式,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 教师在实践中还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中能够真正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莉.创设数学情境 活化数学知识[J]. 数理化学习, 2014(07).
  [2]陈耀芳.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浅析[J].中学时代, 2014(14).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来自于实际生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密切联系实际,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但是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质量迟迟不能提高,数学教学也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背离. 基于此,笔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策措施  “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数学
心理学有关理论指出,“在认知心理学里,思想方法属于元认知范畴,它对认知活动起着监控、调节作用,对培养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课的灵魂,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诸多数学思想方法中,猜想是很重要的一种,值得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学生创新的火花就可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激发.在教学中,本人
【摘要】在数学教学改革中,数学能力培养在新时期被放在了教学目标的首位,这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数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学要取得实际效果,要实现教学的应用性,就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在教学中不断进行信息反馈与评价,以实现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增长,促进数学教学贴近实际.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养;重点;对策  引 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最佳时期,也是接受大量知识的重要时期
详细分析了影响GEO卫星氢镍电池在轨寿命的因素,指出通过合理的在轨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氢镍电池的使用应力,增加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另外,还简要评述了我国GEO卫星氢镍电池的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加放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走近当代教育不难发现,实用功利之风正盛,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尤为突出,呈现出“专业性”压倒一切、人文学科被边缘化的局面。其结果,必然是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能力教育加强了,但同
【摘要】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的要求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图形和统计等的过程中,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能力,初步学会多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概念和技能,它还包括调查和推理的方法、交流的手段以及对数学知识来龙去脉的理解.  【关键词】 数学教学;情景化;数学思考  根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