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本性大论战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r823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是每个人见得最多的东西。自古以来,它就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这个宇宙最原始的事物之一。在远古的神话中,往往是“一道亮光”劈开了混沌和黑暗,于是世界开始了运转。光在人们心目中,永远代表着生命,活力和希望。在《圣经》里,神要创造世界,首先要创造的就是光,可见它在这个宇宙中所占的独一无二的地位。
  可是,光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或者,它究竟是不是一种“东西”呢?
  远古时候的人们似乎是不把光作为一种实在的事物的,光亮与黑暗,在他们看来只是一种环境的不同罢了。只有到了古希腊,科学家们才开始好好地注意起光的问题来。有一样事情是肯定的: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东西,那是因为光在其中作用的结果。人们于是猜想,光是一种从我们的眼睛里发射出去的东西,当它到达某样事物的时候,这样事物就被我们所“看见”了。比如恩培多克勒就认为世界是由水、火、气、土四大元素组成的,而人的眼睛是女神阿芙罗狄忒用火点燃的,当火元素(也就是光。古时候往往光、火不分)从人的眼睛里喷出到达物体时,我们就得以看见事物。
  但显而易见,这种解释是不够的。它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们睁着眼可以看见,而闭上眼睛就不行;但它解释不了为什么在暗的地方,我们即使睁着眼睛也看不见东西。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人们引进了复杂得多的假设。比如认为有三种不同的光,分别来源于眼睛,被看到的物体和光源,而视觉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种假设无疑是太复杂了。到了罗马时代,伟大的学者卢克莱修在其不朽著作《物性论》中提出,光是从光源直接到达人的眼睛的,但是他的观点却始终不为人们所接受。对光成像的正确认识直到公元1000年左右才被一个波斯的科学家阿尔·哈桑所提出:原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只是由于光从物体上反射到我们眼睛里的结果。他提出了许多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其中最有力的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当我们亲眼看到光通过小孔后成了一个倒立的像,我们就无可怀疑这一说法的正确性了。
  关于光的一些性质,人们也很早就开始研究了。基于光总是走直线的假定,欧几里德在《反射光学》一书里面就研究了光的反射问题。托勒密、哈桑和开普勒都对光的折射作了研究,而荷兰物理学家斯涅耳则在他们的工作基础上于1621年总结出了光的折射定律。最后,光的种种性质终于被有“业余数学之王”之称的费尔马所归结为一个简单的法则,那就是“光总是走最短的路线”。光学终于作为一门物理学科被正式确立起来。
  但是,当人们已经对光的种种行为了如指掌的时候,却依然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光在本质上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难回答,但人们大概不会想到,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居然会那样地旷日持久,而这一探索的过程,对物理学的影响竟然会是那么地深远和重大,其意义超过当时任何一个人的想象。
  古希腊时代的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光看成是一种非常细小的粒子流,换句话说光是由一粒粒非常小的“光原子”所组成的。这种观点一方面十分符合当时流行的元素说,另外一方面,当时的人们除了粒子之外对别的物质形式也了解得不是太多。这种理论,我们把它称之为光的“微粒说”。微粒说从直观上看来是很有道理的,首先它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光总是沿着直线前进,为什么会严格而经典地反射,甚至折射现象也可以由粒子流在不同介质里的速度变化而得到解释。但是粒子说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困难:比如人们当时很难说清为什么两道光束相互碰撞的时候不会互相弹开,人们也无法得知,这些细小的光粒子在点上灯火之前是隐藏在何处的,它们的数量是不是可以无限多,等等。
  当黑暗的中世纪过去之后,人们对自然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波动现象被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声音是一种波动的认识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开始怀疑:既然声音是一种波,为什么光不能够也是波呢?十七世纪初,笛卡儿在他《方法论》的三个附录之一《折光学》中率先提出了这样的可能:光是一种压力,在媒质里传播。不久后,意大利的一位数学教授格里马第做了一个实验,他让一束光穿过两个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发现在投影的边缘有一种明暗条纹的图像。格里马第马上联想起了水波的衍射(这个大家在中学物理的插图上应该都见过),于是提出:光可能是一种类似水波的波动,这就是最早的光波动说。波动说认为,光不是一种物质粒子,而是由于介质的振动而产生的一种波。我们想象一下水波,它不是一种实际的传递,而是沿途的水面上下振动的结果。光的波动说容易解释投影里的明暗条纹,也容易解释光束可以互相穿过互不干扰。关于直线传播和反射的问题,人们很快就认识到光的波长是很短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光的行为就犹同经典粒子一样。而衍射实验则更加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波动说有一个基本的难题,那就是任何波动都需要有介质才能够传递,比如声音,在真空里就无法传播。而光则不然,它似乎不需要任何媒介就可以任意地前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星光可以穿过几乎虚无一物的太空来到地球,这对波动说显然是非常不利的。但是波动说巧妙地摆脱了这个难题:它假设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介质来实现光的传播,这种介质有一个十分响亮而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叫做“以太”。
  就在这样一种奇妙的气氛中,光的波动说登上了历史舞台。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个新生力量似乎是微粒说的前世冤家,它命中注定要与后者开展一场长达数个世纪之久的战争。他们两个的命运始终互相纠缠在一起,如果没有了对方,谁也不能说自己还是完整的。到了后来,他们简直就是为了对手而存在着。这出精彩的戏剧从一开始的伏笔,经过两个起落,到达令人眼花缭乱的高潮。而最后绝妙的结局则更让我们相信,他们的对话几乎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17世纪中期,正是科学的黎明到来之前那最后的黑暗,谁也无法预见这两朵小火花即将要引发一场熊熊大火。
  (摘自《量子物理史话》)
  

其他文献
有效的教育法之所以培养出我们希望的人才,正是顺应了儿童大脑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教育的失败。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大脑,找到符合大脑发展的科学教育方法呢?什么时间、什么样的刺激对儿童大脑的成长是有益的?智力开发是否会像变魔术一样有令人称奇的变化?  在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首先我们先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大脑需要开发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道理很简单,脑的潜力十分巨大,举个明显的案例:我在多年
期刊
植物种类繁多,商家和报刊介绍的也非常多,消费者在选择时要了解清楚,既不能听说某些植物有毒就完全不敢买了,也不能听说哪种植物能吸毒就盲目购买。  装修及大量电器的应用、家俱的更新引起的污染,主要包括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物质如甲醛、苯、氨等,物理污染物质如电磁辐射,放射性物质的引入等。这些有害物质危害着我们的健康,轻者出现咽疼、咳嗽等,使我们进入亚健康状态,整日无精打采。重者可引发多种疾病。
期刊
莎士比亚说: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  的确,古今中外,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男性相比,多处于较弱的态势。每当提及女人,人们联想到的总是柔弱、无助之类的词汇。女性的体力不及男性;高级科研工作者也是男性居多;某些用人单位拒收女性;甚至“家庭暴力”被欺压凌辱者也是女性居多。于是,女性就被一些男同胞拿来说事,女性有妇联,有妇女节,男性有吗?认为这些“福利”对男性来说,根本没必要。这些大男子主义者沉浸在一片自我良
期刊
婴儿的膳食指南  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4个月后,逐步添加辅助食品。  婴儿是指从出生至一周岁的孩子,这段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一年,一年内体重的增加为出生时的两倍,因此需要在营养上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母乳是婴儿唯一理想的均衡食物,而且独具免疫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母乳喂养也有利于母子双方的亲近和身心健康。提倡、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80%以上的婴儿获得母乳喂养至少在
期刊
我们都知道,男人比女人有力量,而女人的寿命平均比男人长3年。那么究竟是男人更健康还是女人更健康?事实上,在易患某些疾病方面,在成活率和药物耐受性等方面,男女之间有许多重要差异。  1.皮肤。男人的背部和胸部更容易患皮肤癌,但女人易患皮肤癌的部位是小腿。为什么会出现差异?英国皮肤病学家安德
期刊
外出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五月之后更是旅游的黄金时期,出行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在旅游期间为了保护个人和家庭及公众健康,应当掌握一些旅游防病的知识。  预防流感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后要彻底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避免密切接触呼吸道感染症状人员(发热,伴咳嗽、咽痛、流涕等)。注意旅途休息,不吸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一年内未接种过流
期刊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来了,对于首次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紧张与兴奋共存,期盼与害怕参半,考生和家长仍在思忖,这剩余的三天该如何合理地安排。此处,归纳出一些技巧和处理方法,供考生们借鉴。  高考“七”大关键词:【学】强化记忆找准考试兴奋点  考前三天,再进行大规模的复习,作用与意义都不大。但可以浏览一下各科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将重点放在教材上,“以本为本”,重点进行强化记忆。考试前一天应该以休息为主,在放
期刊
心理解读:  看了甄嬛传,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方才”、“极好”、“真真”等词,“想来……是极好的,……原是最好不过的了,我愿……,虽……,倒也不负恩泽”的句式最为得宠。把七零八落的生活琐事,用瞧着风雅,且易理解的文体叙述出来,幽默、新鲜,甄嬛体赢得大爱。最近几年,各种“体”层出不穷,咆哮体、凡客体、淘宝体、BTV体,大有你方作罢我登场的前仆后继之势,大家渐渐习惯了用言语造势,
期刊
请用心完成下列心理实验:  【实验】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比较:无才无德;有才无德;无才有德;德才兼备。  【实验】出门旅游,你能走多远?限制因素是什么?  【实验】观察无处立锥者,分析来龙去脉;观察畅行天下者,分析来龙去脉。  【管窥之见】随心所欲,半途而废;道法自然,善始善终。  归纳上述心理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提升修养水平的第九层含义:德才兼备,安身之本。  请用心完成下列心理实验: 
期刊
发烧了,该不该紧张?应该尽快退烧吗?什么时候服退烧药?退烧药怎么吃?捂汗是退烧的好方法吗?  发烧是为了清除有害物  在我们的头部下丘脑位置,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正常情况下,人体各个器官的细胞组织发挥功能需要37℃左右的恒定体温。当一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或其他物质进入体内,攻击、伤害身体时,身体会马上反击,在体内产生一种叫做内生致热源的物质,这种物质作用于下丘脑,可以升高人体体温调定点,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