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进行了修改,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查询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内容,太极拳技术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新规则的指引下太极拳在比赛规则、内容编排、重点培养上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太极拳 新规则 技术发展
一、《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内容
21世纪,太极拳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其具有修身养性、益智健身的功能,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推广和普及太极拳,构建和谐社会,使太极拳健康的传承和发展,是值得人们研究的课题。
(一)评分机制
《武术竞赛规则》从2009年发展到2012年在评分机制上的变化不大,只是为了整顿武术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对评分机制上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微调,将A级难度的动作分值从0.10分调整上升到0.20分,B级难度的动作分值从0.20分调整上升到0.30分,C级难度的动作分值从0.30分调整上升到0.40分。
(二)技术内容
从2002年以及2003年的《武术竞赛规则》的武术内容一改往日单一乏味的动作内容,新增了太极拳常见的跳跃动作,增加了竞赛太极拳的可观赏性以及趣味性。2012年的《武术竞赛规则》继续延续了2003年《武术竞赛规则》内容上的丰富性,针对“连接难度”又添加了“前举腿低势平衡+转体180度成提膝平衡”这一“静静连接”类型的连接难度动作[1]。
(三)竞赛配乐
从2009年的《武术竞赛规则》开始,竞赛内容就增加了竞赛配乐,并要求听觉(音乐的选择)与视觉(套路的编排)的和谐搭配,以期突出太极拳的艺术表现力[2]。
二、太极拳技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太极拳动作难度不断加大,弱化了太极拳特有的风格
从近些年来《武术竞赛规则》的比赛内容改动上来说,比赛的内容难度是在不断加大的,除了跳跃动作还在连接动作上加强了要求,但是《武术竞赛规则》作为正式比赛的规则对太极拳运动具有指引的作用,这些难度动作的增加难免使太极拳的选手以及教练将重点仅仅关注在单个生硬的动作上,而忽视了整套太极拳动作的流畅性与柔美性。有人认为如果将太极拳内容中的难度动作去除,一些运动选手的水平将会大大下降,甚至与业余选手相比也没有较大的优势。
(二)太极拳比赛内容的整体编排缺少协调性与创新性
由于教练与运动选手过于关注太极拳的难度动作,为了顺利完成比赛内容,大部分的教练与运动选手就会将难度较大的动作安排在整个比赛的前半部分,使得后半部分的比赛较为平庸,整个比赛内容较多倾向于太极拳难度动作的展示,而不是整体编排的协调性。同时,又由于将难度大的动作置于比赛前半部分这一“硬性要求”,使得整体编排的发展局限于狭小的空间,难以发挥选手的想象力与创新力。
(三)太极拳在音乐的选择与搭配上有待提高
自从2009年的竞赛内容中添加了配乐,配乐就成了太极拳比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的柔美与太极拳动作的刚劲异曲同工,音乐的缓和与太极拳动作的刚柔水乳交融。但是,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音乐的选择与动作与音乐的搭配至关重要。从近年来的太极拳比赛录像上来看,选手在这方面有待提高,仅仅是完成了动作,而与音乐的配合上时草草了事。
三、太极拳的未来发展
(一)太极拳的比赛内容在难度动作与流畅协调性上应双赢
太极拳的高难度动作虽然是比赛内容的重中之重,但是太极拳本身的流畅性也构成了太极拳的精神支柱。要想将太极拳打的行云流水,离不开基本动作的流畅以及基本动作与高难度动作之间的衔接。在比赛过程中体现太极拳基本技术的刚柔相济、用力顺达、劲力充足、力点准确,在节奏上体现快慢相间、动静分明[3]。再者,比赛规则除了在高难度动作上要提高要求,还要在基本动作上严格要求,并且应该加强在基本动作上分数的权重。
(二)太极拳的比赛内容在编排上要求科学创新
竞技太极拳的编排包括内容、结构和布局三大块,从整体上看,套路的编排须做到前后协调平衡,从整体出发,单个动作或是分段都是为整套动作效果服务的。太极拳的整套动作是分阶段的,在整套内容的编排上除了要考虑整体的协调性,还要考虑太极拳各个分阶段之间的衔接性与流畅性。再者,太极拳各个动作也要符合整个内容编排的风格,不能有突兀感,要首尾呼应。在太极拳的内容节奏上,要避免前紧后松,在适当的时间点安排内容的高潮,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太极拳的比赛内容在配乐上要协调配合
在音乐的选编过程中,音乐的节奏要与太极拳运动员的套路演练节奏协调配合,即音乐节奏的强度、力度、重音、停顿要与太极拳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刚柔、虚实、轻重、缓急等动作的节奏和套路动作技术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快慢等特点相互吻合,才能在竞技太极拳演练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的艺术欣赏力。
从近年来的《武术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正可以看出《武术竞赛规则》对太极拳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并且《武术竞赛规则》本身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在未来,《武术竞赛规则》必然遵从太极拳本身的特性,彰显太极拳的气韵柔美,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章璐璐.竞技太极拳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从竞赛规则演变的视角[D].苏州大学.2013.
[2] 国际武术联合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D].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3] 温佐惠.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
摘 要 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进行了修改,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查询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内容,太极拳技术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新规则的指引下太极拳在比赛规则、内容编排、重点培养上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太极拳 新规则 技术发展
一、《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内容
21世纪,太极拳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其具有修身养性、益智健身的功能,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推广和普及太极拳,构建和谐社会,使太极拳健康的传承和发展,是值得人们研究的课题。
(一)评分机制
《武术竞赛规则》从2009年发展到2012年在评分机制上的变化不大,只是为了整顿武术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对评分机制上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微调,将A级难度的动作分值从0.10分调整上升到0.20分,B级难度的动作分值从0.20分调整上升到0.30分,C级难度的动作分值从0.30分调整上升到0.40分。
(二)技术内容
从2002年以及2003年的《武术竞赛规则》的武术内容一改往日单一乏味的动作内容,新增了太极拳常见的跳跃动作,增加了竞赛太极拳的可观赏性以及趣味性。2012年的《武术竞赛规则》继续延续了2003年《武术竞赛规则》内容上的丰富性,针对“连接难度”又添加了“前举腿低势平衡+转体180度成提膝平衡”这一“静静连接”类型的连接难度动作[1]。
(三)竞赛配乐
从2009年的《武术竞赛规则》开始,竞赛内容就增加了竞赛配乐,并要求听觉(音乐的选择)与视觉(套路的编排)的和谐搭配,以期突出太极拳的艺术表现力[2]。
二、太极拳技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太极拳动作难度不断加大,弱化了太极拳特有的风格
从近些年来《武术竞赛规则》的比赛内容改动上来说,比赛的内容难度是在不断加大的,除了跳跃动作还在连接动作上加强了要求,但是《武术竞赛规则》作为正式比赛的规则对太极拳运动具有指引的作用,这些难度动作的增加难免使太极拳的选手以及教练将重点仅仅关注在单个生硬的动作上,而忽视了整套太极拳动作的流畅性与柔美性。有人认为如果将太极拳内容中的难度动作去除,一些运动选手的水平将会大大下降,甚至与业余选手相比也没有较大的优势。
(二)太极拳比赛内容的整体编排缺少协调性与创新性
由于教练与运动选手过于关注太极拳的难度动作,为了顺利完成比赛内容,大部分的教练与运动选手就会将难度较大的动作安排在整个比赛的前半部分,使得后半部分的比赛较为平庸,整个比赛内容较多倾向于太极拳难度动作的展示,而不是整体编排的协调性。同时,又由于将难度大的动作置于比赛前半部分这一“硬性要求”,使得整体编排的发展局限于狭小的空间,难以发挥选手的想象力与创新力。
(三)太极拳在音乐的选择与搭配上有待提高
自从2009年的竞赛内容中添加了配乐,配乐就成了太极拳比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的柔美与太极拳动作的刚劲异曲同工,音乐的缓和与太极拳动作的刚柔水乳交融。但是,要想达到这种效果音乐的选择与动作与音乐的搭配至关重要。从近年来的太极拳比赛录像上来看,选手在这方面有待提高,仅仅是完成了动作,而与音乐的配合上时草草了事。
三、太极拳的未来发展
(一)太极拳的比赛内容在难度动作与流畅协调性上应双赢
太极拳的高难度动作虽然是比赛内容的重中之重,但是太极拳本身的流畅性也构成了太极拳的精神支柱。要想将太极拳打的行云流水,离不开基本动作的流畅以及基本动作与高难度动作之间的衔接。在比赛过程中体现太极拳基本技术的刚柔相济、用力顺达、劲力充足、力点准确,在节奏上体现快慢相间、动静分明[3]。再者,比赛规则除了在高难度动作上要提高要求,还要在基本动作上严格要求,并且应该加强在基本动作上分数的权重。
(二)太极拳的比赛内容在编排上要求科学创新
竞技太极拳的编排包括内容、结构和布局三大块,从整体上看,套路的编排须做到前后协调平衡,从整体出发,单个动作或是分段都是为整套动作效果服务的。太极拳的整套动作是分阶段的,在整套内容的编排上除了要考虑整体的协调性,还要考虑太极拳各个分阶段之间的衔接性与流畅性。再者,太极拳各个动作也要符合整个内容编排的风格,不能有突兀感,要首尾呼应。在太极拳的内容节奏上,要避免前紧后松,在适当的时间点安排内容的高潮,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太极拳的比赛内容在配乐上要协调配合
在音乐的选编过程中,音乐的节奏要与太极拳运动员的套路演练节奏协调配合,即音乐节奏的强度、力度、重音、停顿要与太极拳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刚柔、虚实、轻重、缓急等动作的节奏和套路动作技术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快慢等特点相互吻合,才能在竞技太极拳演练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的艺术欣赏力。
从近年来的《武术竞赛规则》的不断修正可以看出《武术竞赛规则》对太极拳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并且《武术竞赛规则》本身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在未来,《武术竞赛规则》必然遵从太极拳本身的特性,彰显太极拳的气韵柔美,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章璐璐.竞技太极拳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从竞赛规则演变的视角[D].苏州大学.2013.
[2] 国际武术联合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D].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3] 温佐惠.竞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发展变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