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职生行为偏差的矫正措施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8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中职生偏差行为的纠正直接影响着最终管理工作的大力落实。文章站在宏观的角度,立足于我国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中职生行为偏差的矫正措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落实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中职生;行为偏差;矫正措施
  一、引言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但是通过目前的实践调查可以看出,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时,生源质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许多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中职院校,最终导致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和障碍。中职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不足,个人的逻辑思维框架还处于建构之中,非常容易冲动,同时在学习实践中难以意识到个人的实际需求,存在不思进取和纪律涣散的现象,各种偏差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学校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许多阻碍。
  中职生个人的偏差行为主要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出现了与社会公共道德和法律相违背的行为和现象。另外,个人的社会化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诸多的矛盾,产生了许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危害性行为,比如中职学生犯罪以及校园暴力。通过对中职生个人的生活实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职学生的偏差行为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因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面临着诸多障碍和困难,这些偏差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管理工作的落实,而且对学生个人也有诸多不利影响。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虽然对这一新的问题有进行进一步分析,但是前期的预估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障碍,同时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实现对中职生偏差行为的有效矫正。
  二、中职生偏差行为分析
  中职生所产生的各类偏差行为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在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之中会产生诸多的不良因素和影响,再加上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实际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波动较大,因此偏差行为产生的概率持续提高。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中职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较差,非常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站在微观的角度对中职生的偏差行为进行分析,中职生的偏差行为具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学校时没有遵守教学纪律,甚至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其次,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无法理解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同时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不太融洽;再次,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良的行为和影响,偷窃、打架、吸烟等现象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中职生的生源分析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中职生的偏差行为比较严重。中职学校只关注升学率,没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忽略了法制教育、品德教育和理想教育的落实。因此,极少有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树立正确的社会态度,他们也难以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上的各种消极现象进行正确的识别。相对来说,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因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强,不良的外部环境对其影响较小。大部分中职学生因为缺乏良好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特别是一部分中职生因为中考失利,非常自卑,加上面临着较大的社会压力,难以对外界事物进行准确的判断,无法约束自己,因此会产生许多偏差行为。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尤为关键,不当的家庭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有一部分中职学生从小养成了专横霸道和自私自利的习惯,一旦个人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许多偏差行为。结合实践调查可以看出,有许多中职生无法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双方存在较为明显的代沟,加上有一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不正确,存在溺爱现象,导致许多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比较差。
  三、中职生偏差行为的矫正
  各类偏差行为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环节的大力落实,而且影响了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得学生难以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从宏观角度分析,这种偏差行为会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发展。中职生偏差行为的矫正既有中职生个人的责任,也离不开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帮助。社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中职生的健康成长,学校需要根据中职教育的实质要求提炼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中职生管理方法的有效创新和完善升级,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为切入点,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注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中职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键,但是极少有中职学校能够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实质需求,采取系统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最终导致中学生出现了许多偏差行为。其中,中职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和环节更为复杂,除需要保障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之外,还需要立足于目前中职教育的现实情况,对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学习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保障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习积极性。
  (二)完善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管理
  学习和生活管理也是纠正中学生行为偏差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中职生的管理和约束,保障中职生能够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引导之下学会自我规范和自我管理。
  (三)家长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怀
  家庭教育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需要对孩子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积极组织家庭活动和家庭会议,抓住与孩子相处和交流的机会。
  四、结语
  中职生行为偏差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教师和家长需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对中职生各类偏差行为的有效矫正,真正为中职生的个性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马玉萍.探寻中职生行为偏差的矫正措施[J].新课程学习(中),2010(05):153-154.
  [2]高凤.中职生行为偏差原因分析及其矫正方法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2):59-60.
  [3]孥智君.“90后”中職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表现、成因与矫正[J].文教资料,2010(06):139-141.
  [4]刘芝灵.通过心理辅导矫正行为偏差生策略和方案[J].科学导报,2015(01):342-343.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如今,新媒体阅读已经得到广泛推广。文章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新媒体阅读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新媒体对青少年精神成长的影响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新媒体阅读 青少年 精神成长 影响  一、引言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新媒体相继出现,新媒体阅读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内容越来越丰富,而且具有共享性、开放性与互动性特征,对于青少年精神成长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新媒体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运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小组合作华而不实,流于形式。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及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让小组合作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班级管理;优化  小组合作,即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克服
本论文探讨了几年来,我在少儿烙画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我注重从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入手,通过分年龄有层次地进行教 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烙画知识和技能技巧。在创造
高中体育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但是,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教育部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核 心素质能力,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学应该得到教师的大力重视。如何提
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指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与校园发展。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的存在使学校的所有成员,尤其是学生受到规范及影响。  
【摘要】作为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产生,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产物。思想政治学科营运发展与现实联系十分密切。作为一项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将社会环境以及条件作为基础,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对现实进行改造。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必要性;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今天,在作为一门学科的同时,也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然而,外界对于
【摘要】在中职卫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便于学生记忆、理解及掌握知识点,同时可以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文章总结了中职卫校微课设计和运用过程,也总结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共性问题。  【关键词】中职卫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微课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为 “2016年度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重点资助项目“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医学基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特别是亚急性和慢性VM的发病机制众说纷纭.
本文主要结合了课堂实践经验,高屋建瓴,从课程设置、思维养成、能力培养、教学风格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视野,
本文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合理教学目标制定”“有效教学方法使用”为例,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构建策略,希望 为其他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