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地方广播电视整合发展力度的加大,广播节目主持人经常担纲一些大型直播晚会主持,这无疑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挑战。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从转变角色、储备知识、调整心态、注重方法、塑造形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广播节目主持人驾驭大型直播晚会的技巧,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广播节目主持人;直播晚会;技巧方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地方广播电视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高清转播车、高清卫星车已在一些地市级城市投入使用,这为地方适时直播各类大型晚会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时,随着地方广播电视整合发展力度的加大,广播节目主持人经常担纲一些大型直播晚会主持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既为广大广播节目主持人走出播音间走上舞台提供了大好机遇,又为他们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驾驭大型直播晚会?笔者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转变角色——从面对话筒到面对观众
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大型直播晚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角色转变。这主要是因为广播节目主持人与直播晚会主持人的工作分工、语言风格以及受众诉求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广播节目主持人主要负责节目的内容策划、直播或录播,一般情况下是将编辑发播的文字稿,创作成播音语言,以自己特有的音色传播给听众,有时也参与播音现场节目的编排、采访及评述,是一种人格化传播方式的实现者,往往形成听众的听觉中心,其工作的主要形式可以形象地概括为“面对话筒”;直播晚会主持人是以一种串联节目内容、组织嘉宾活动、推介活动主题、掌控晚会节奏、营造现场氛围的方式,来形成主题风格、传播文化价值的“灵魂人物”,是一种个性化传播方式的实现者,不仅要成为受众的听觉中心,更要成为受众的视觉中心,其工作的主要形式可以形象地概括为“面对观众”。
有鉴于此,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大型直播晚会最重要的就是实现语言的转变。首先,虽然广播节目主持人和直播晚会主持人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工作,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播晚会主持人较广播节目主持人更多地要求实现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的转变,字正腔圆向结合现场实际而适度运用夸张语言的转变。尤其在语言风格方面,直播晚会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上的逻辑性、文化感、生活化、幽默感等方面要求更高。其次,语言要有个性化,要让受众在理解话语信息的同时,直接体味到主持人的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信息,从而提高对于受众的感染力。再次,语言表达要有亲和力,要让受众喜欢听、喜欢看,从而取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文化传播价值。
2储备知识——从照本宣科到广泛涉猎
从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在播音间做节目,很多时候可以“照本宣科”不脱稿,但在直播晚会主持现场,再照本宣科就会变成主持“大忌”,为观众所不能容忍。
那么,直播晚会主持人把别人拟定的主持词背下来是不是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主持好一台直播晚会,深厚的主持基本功当然是前提保障,但仅做到基本功扎实,还是不能适应晚会要求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求主持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广泛涉猎,积淀深厚的知识储备;在主持晚会前与策划人员、创作人员、文案人员甚至嘉宾、演员进行广泛接触,做到提前介入,让所有资料都烂熟于胸,这样才能在主持时做好驾轻就熟,有条不紊。
首先要做个有心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虽然达不到唱念做打样样行,说学逗唱样样精,十八般武艺件件能,但是,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除了广泛涉猎业内知识外,还要广泛关注时事动态、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等等。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天长日久,自己就会成为一个渊博的人,在主持过程中就会尽量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其次要做个勤快人。在主持晚会前,要广泛收集与晚会相关的基本素材和背景资料,充分了解晚会主旨、具体内容、节目形式、嘉宾信息、受众对象、播出范围等等,进而对晚会进行风格定位,确定自己的主持风格。同时,在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对拟定的主持词进行二度创作。
再次要做个现代人。有人说现代人有六个标准:坚持每天读书、学习新的語言、战胜你的恐惧、承认自己缺点、培养新的习惯、勤于帮助他人。这里,笔者认为主持人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外,最好还要精通至少一门外语,这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主持现场有外国嘉宾时有效交流的需要。
3调整心态——从四平八稳到现场感觉
由于工作场所、工作氛围的不同,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场所一般来说是封闭的,工作氛围是安静的;而直播晚会主持人的工作场所是开放的,工作氛围一般来说是喧闹的。同时,广播节目主持人常常是一人主持或两人联袂主持,直播晚会主持人常常是两人联袂主持或多人共同主持。
因此,要从播音间的四平八稳过渡到直播晚会找到现场感觉,与搭档(们)一起,有效完成直播晚会主持,就会面临一个调整心态的问题。
一是要理清主持思路,平定主持心态。对于初次主持直播晚会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很容易紧张,有时还会出现“头脑一片空白”的现象,造成忘词、冷场等现象。因此,晚会开始前,一定要理清主持思路,平定主持心态,放松主持心情,做到充满自信上台。
二是要明确工作分工,有效配合搭档。虽然说主持人是一场晚会的“主导”、“灵魂人物”,但作为两人或多人主持的一分子,还要注重与搭档(们)的有效配合,千万不能想着自己“出风头”、“抢镜头”而“无厘头”地不顾其他主持人的切身感受。因此,要与其他主持人一起,勤搭台、多补台、不拆台,力争做到好戏连台。
三是要真情融入现场,做到以声传情。直播晚会主持人不但要面对现场观众,还要面对电视机前的观众。因此,主持人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握好自己的情感,真情融入现场,谙熟主持内容,与受众对象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感动,从而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
4注重方法——从单项传播到现场抓鱼 与时下流行的广播“互动热线”相比,单向传播依然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主要信息传播方式,如果把这种主持方式带到直播晚会的现场,台上台下无疑是“两张皮”,达不到主持效果。因此,主持人要学会现场“抓鱼”,与受众产生良好的互动。
一是现场抓“活鱼”。新闻界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将新鲜的事实称之为“活鱼”,亲临新闻现场才能见到“活鱼”,抓到“活鱼”。主持现场也一样,当主持人掌握了翔实的嘉宾信息,经过有效策划后,就会有效利用“活鱼”活跃气氛。2012年10月,笔者有幸主持了第24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开幕式,现场邀请了一位马鞍山籍著名演员,我就用马鞍山方言与其交流,并用方言让现场的观众为其鼓掌加油,获得了“满堂彩”的效果。
二是现场救“病鱼”。这里的“病鱼”是指现场突发情况,主持人要扮演好突发事件“救场者”的角色。在直播晚会中,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有时在所难免。这种时候,往往考验一名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下,优秀的主持人总是能够从容应对,适时补救,他们或灵活机动,巧妙解释,或将错就错,自圆其说,或采访互动,填补空白。
三是现场画龙点睛。这里的“画龙点睛”是指主持人要适时引领受众回归晚会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持人不仅是晚会主题的传达者,更是其提炼者、引导者和带动者。2012年11月,笔者有幸主持了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 “学雷锋·在行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安徽马鞍山)现场交流活动”,中国文明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为了让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及“中国好人榜”好人代表们的感人事迹牢记在人们心中,进一步突出“聚山纳川·德行诗城”的活动主题,我们与撰稿人一起,提炼出了“念好‘道德经’,唱响‘好人颂’”、“与道德携手,与好人作伴!”这两句口号,在现场适时反复引导,引起了受众的广泛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塑造形象——从服装搭配到肢体语言
广播节目主持人和直播晚会节目主持人都是语言工作者,相比较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播音间工作,直播晚会节目主持人在形象塑造上的要求更高。因此,直播晚会节目主持人除了具有语言驾驭等基本功外,还应更加注重形象塑造。
一是着装、化妆要得体。主持人着装太随便观众有看法,太时髦、太“洋气”,也不行。应根据不同的演出性质、演出场地、晚会主题,结合灯光、舞美等具体情况进行符合演出要求与自身身材、气质风度、年龄特点相适应,与当地民风民俗相匹配的着装设计。总体来说们,主持人应选择简洁、大方、合体而不失光彩的服装。化妆也应以淡妆为主,发型和发色也都要求自然大方,做到服饰搭配与节目内容、观众口味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二是眼神、动作要得体。直播晚会主持人不但要通过口头语言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还要善于运用态势语言来表情达意。态势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和眉语表情。态势语言运用得好,能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主持人所要表达的内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主持人通过自己的眼神能表达出情绪饱满、轻松欢快、亲切自然、轻松随意、端庄大气等等不同的状态。而适当的举手投足,则能将主持人的坚定自信、典雅端庄、细致严谨、幽默诙谐、恬静温馨、自然朴实等不同主持风格全盘呈现在受众面前,有助于受众真切地体会到主持人的內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接受主持人所传播的信息价值。三是行走、站姿要得体。主持人在直播晚会上的行走方式、站立姿态都会牵动受众的“眼球”。因此,从何处上场、到何处站定、以什么样的站姿,主持人都要在事前走场时根据晚会的风格设计好。总体要求是端庄大方、朴实自然、表情得体、呼吸顺畅,让受众感受到主持人的训练有素、专业水准、大气亲和以及职业精神。
综上所述,广播节目主持人担纲大型直播晚会主持,就要在转变角色、储备知识、调整心态、注重方法、塑造形象等方面多下功夫,下足功夫。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持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不断认真思考,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人格魅力。同时,勤于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善于总结,在总结中提高,真正做一个受众喜爱、业内认可的优秀主持人,并通过自己驾驭的舞台传播价值、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季然.如何提升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的语言艺术[J].今传媒,2013(1).
[2] 刘源源.安然.地方广播电视整合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广播,2013(1).
[3] 陈天颖.如何出色完成一台晚会主持[J].播音与主持,2011(10).
作者简介:汪红军(1985—),男,安徽马鞍山人,大学本科,马鞍山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节目监制、主持人,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业务。
关键词:广播电视;广播节目主持人;直播晚会;技巧方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地方广播电视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高清转播车、高清卫星车已在一些地市级城市投入使用,这为地方适时直播各类大型晚会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时,随着地方广播电视整合发展力度的加大,广播节目主持人经常担纲一些大型直播晚会主持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既为广大广播节目主持人走出播音间走上舞台提供了大好机遇,又为他们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驾驭大型直播晚会?笔者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转变角色——从面对话筒到面对观众
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大型直播晚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角色转变。这主要是因为广播节目主持人与直播晚会主持人的工作分工、语言风格以及受众诉求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广播节目主持人主要负责节目的内容策划、直播或录播,一般情况下是将编辑发播的文字稿,创作成播音语言,以自己特有的音色传播给听众,有时也参与播音现场节目的编排、采访及评述,是一种人格化传播方式的实现者,往往形成听众的听觉中心,其工作的主要形式可以形象地概括为“面对话筒”;直播晚会主持人是以一种串联节目内容、组织嘉宾活动、推介活动主题、掌控晚会节奏、营造现场氛围的方式,来形成主题风格、传播文化价值的“灵魂人物”,是一种个性化传播方式的实现者,不仅要成为受众的听觉中心,更要成为受众的视觉中心,其工作的主要形式可以形象地概括为“面对观众”。
有鉴于此,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大型直播晚会最重要的就是实现语言的转变。首先,虽然广播节目主持人和直播晚会主持人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工作,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播晚会主持人较广播节目主持人更多地要求实现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的转变,字正腔圆向结合现场实际而适度运用夸张语言的转变。尤其在语言风格方面,直播晚会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上的逻辑性、文化感、生活化、幽默感等方面要求更高。其次,语言要有个性化,要让受众在理解话语信息的同时,直接体味到主持人的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信息,从而提高对于受众的感染力。再次,语言表达要有亲和力,要让受众喜欢听、喜欢看,从而取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文化传播价值。
2储备知识——从照本宣科到广泛涉猎
从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在播音间做节目,很多时候可以“照本宣科”不脱稿,但在直播晚会主持现场,再照本宣科就会变成主持“大忌”,为观众所不能容忍。
那么,直播晚会主持人把别人拟定的主持词背下来是不是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主持好一台直播晚会,深厚的主持基本功当然是前提保障,但仅做到基本功扎实,还是不能适应晚会要求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求主持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广泛涉猎,积淀深厚的知识储备;在主持晚会前与策划人员、创作人员、文案人员甚至嘉宾、演员进行广泛接触,做到提前介入,让所有资料都烂熟于胸,这样才能在主持时做好驾轻就熟,有条不紊。
首先要做个有心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虽然达不到唱念做打样样行,说学逗唱样样精,十八般武艺件件能,但是,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除了广泛涉猎业内知识外,还要广泛关注时事动态、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等等。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天长日久,自己就会成为一个渊博的人,在主持过程中就会尽量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其次要做个勤快人。在主持晚会前,要广泛收集与晚会相关的基本素材和背景资料,充分了解晚会主旨、具体内容、节目形式、嘉宾信息、受众对象、播出范围等等,进而对晚会进行风格定位,确定自己的主持风格。同时,在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对拟定的主持词进行二度创作。
再次要做个现代人。有人说现代人有六个标准:坚持每天读书、学习新的語言、战胜你的恐惧、承认自己缺点、培养新的习惯、勤于帮助他人。这里,笔者认为主持人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外,最好还要精通至少一门外语,这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主持现场有外国嘉宾时有效交流的需要。
3调整心态——从四平八稳到现场感觉
由于工作场所、工作氛围的不同,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场所一般来说是封闭的,工作氛围是安静的;而直播晚会主持人的工作场所是开放的,工作氛围一般来说是喧闹的。同时,广播节目主持人常常是一人主持或两人联袂主持,直播晚会主持人常常是两人联袂主持或多人共同主持。
因此,要从播音间的四平八稳过渡到直播晚会找到现场感觉,与搭档(们)一起,有效完成直播晚会主持,就会面临一个调整心态的问题。
一是要理清主持思路,平定主持心态。对于初次主持直播晚会的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很容易紧张,有时还会出现“头脑一片空白”的现象,造成忘词、冷场等现象。因此,晚会开始前,一定要理清主持思路,平定主持心态,放松主持心情,做到充满自信上台。
二是要明确工作分工,有效配合搭档。虽然说主持人是一场晚会的“主导”、“灵魂人物”,但作为两人或多人主持的一分子,还要注重与搭档(们)的有效配合,千万不能想着自己“出风头”、“抢镜头”而“无厘头”地不顾其他主持人的切身感受。因此,要与其他主持人一起,勤搭台、多补台、不拆台,力争做到好戏连台。
三是要真情融入现场,做到以声传情。直播晚会主持人不但要面对现场观众,还要面对电视机前的观众。因此,主持人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握好自己的情感,真情融入现场,谙熟主持内容,与受众对象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感动,从而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
4注重方法——从单项传播到现场抓鱼 与时下流行的广播“互动热线”相比,单向传播依然是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主要信息传播方式,如果把这种主持方式带到直播晚会的现场,台上台下无疑是“两张皮”,达不到主持效果。因此,主持人要学会现场“抓鱼”,与受众产生良好的互动。
一是现场抓“活鱼”。新闻界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将新鲜的事实称之为“活鱼”,亲临新闻现场才能见到“活鱼”,抓到“活鱼”。主持现场也一样,当主持人掌握了翔实的嘉宾信息,经过有效策划后,就会有效利用“活鱼”活跃气氛。2012年10月,笔者有幸主持了第24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开幕式,现场邀请了一位马鞍山籍著名演员,我就用马鞍山方言与其交流,并用方言让现场的观众为其鼓掌加油,获得了“满堂彩”的效果。
二是现场救“病鱼”。这里的“病鱼”是指现场突发情况,主持人要扮演好突发事件“救场者”的角色。在直播晚会中,出现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有时在所难免。这种时候,往往考验一名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下,优秀的主持人总是能够从容应对,适时补救,他们或灵活机动,巧妙解释,或将错就错,自圆其说,或采访互动,填补空白。
三是现场画龙点睛。这里的“画龙点睛”是指主持人要适时引领受众回归晚会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持人不仅是晚会主题的传达者,更是其提炼者、引导者和带动者。2012年11月,笔者有幸主持了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 “学雷锋·在行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安徽马鞍山)现场交流活动”,中国文明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为了让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及“中国好人榜”好人代表们的感人事迹牢记在人们心中,进一步突出“聚山纳川·德行诗城”的活动主题,我们与撰稿人一起,提炼出了“念好‘道德经’,唱响‘好人颂’”、“与道德携手,与好人作伴!”这两句口号,在现场适时反复引导,引起了受众的广泛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塑造形象——从服装搭配到肢体语言
广播节目主持人和直播晚会节目主持人都是语言工作者,相比较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播音间工作,直播晚会节目主持人在形象塑造上的要求更高。因此,直播晚会节目主持人除了具有语言驾驭等基本功外,还应更加注重形象塑造。
一是着装、化妆要得体。主持人着装太随便观众有看法,太时髦、太“洋气”,也不行。应根据不同的演出性质、演出场地、晚会主题,结合灯光、舞美等具体情况进行符合演出要求与自身身材、气质风度、年龄特点相适应,与当地民风民俗相匹配的着装设计。总体来说们,主持人应选择简洁、大方、合体而不失光彩的服装。化妆也应以淡妆为主,发型和发色也都要求自然大方,做到服饰搭配与节目内容、观众口味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二是眼神、动作要得体。直播晚会主持人不但要通过口头语言向观众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还要善于运用态势语言来表情达意。态势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和眉语表情。态势语言运用得好,能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主持人所要表达的内容。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主持人通过自己的眼神能表达出情绪饱满、轻松欢快、亲切自然、轻松随意、端庄大气等等不同的状态。而适当的举手投足,则能将主持人的坚定自信、典雅端庄、细致严谨、幽默诙谐、恬静温馨、自然朴实等不同主持风格全盘呈现在受众面前,有助于受众真切地体会到主持人的內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接受主持人所传播的信息价值。三是行走、站姿要得体。主持人在直播晚会上的行走方式、站立姿态都会牵动受众的“眼球”。因此,从何处上场、到何处站定、以什么样的站姿,主持人都要在事前走场时根据晚会的风格设计好。总体要求是端庄大方、朴实自然、表情得体、呼吸顺畅,让受众感受到主持人的训练有素、专业水准、大气亲和以及职业精神。
综上所述,广播节目主持人担纲大型直播晚会主持,就要在转变角色、储备知识、调整心态、注重方法、塑造形象等方面多下功夫,下足功夫。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持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品位,不断认真思考,切实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人格魅力。同时,勤于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善于总结,在总结中提高,真正做一个受众喜爱、业内认可的优秀主持人,并通过自己驾驭的舞台传播价值、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季然.如何提升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的语言艺术[J].今传媒,2013(1).
[2] 刘源源.安然.地方广播电视整合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广播,2013(1).
[3] 陈天颖.如何出色完成一台晚会主持[J].播音与主持,2011(10).
作者简介:汪红军(1985—),男,安徽马鞍山人,大学本科,马鞍山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节目监制、主持人,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