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些学生一上习作课就愁眉苦脸,视作文为挡路虎,在习作的门槛前踯躅不前。在老师的一脸威严下,只好抓耳挠腮,搜肠刮肚,面对黑板上的命题,胡拼乱凑起来。结果,使一篇文章里出现了许多漂亮话、大话、套话,甚至还会闹笑话。习作本应该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可这样造假的文章谈何真情实感?“文贵求真、文贵求实”,《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如何克服学生在习作中说假话、套话的弊端,努力让学生去说实话,诉真情呢?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根本,把握学生的生活乐趣,让学生敢于动笔,动真笔,动实笔,还原生活的真实,还原童心的真实。
习作中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教育是以尊重生命的成长轨迹为前提,以了解学生的先前经验为基础,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为追求,以健全学生的人格为终结。因此,引导学生学活观察生活是开启习作天地的金钥匙,在生活中,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笔下精彩的展现,让他们动起来,让他们在动感中体验生活的真实,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思考生活中感动的一面,只有把自己的目光练就得更细腻一点,让自己的心灵更开阔一点,就会使学生的摆脱习作的桎梏,能够在习作中畅所欲言,流露真实语言的风格,让学生找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可是,为什么作文难,竟难于上青天呢?原因只有一个,为作文而作文!试想,如果作文是为了把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作文是为了展现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么,作文是不是会乐在其中呢?
其实,作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为生活中那广袤的原野和甜美的水草会将孩子们牧得饱饱的、壮壮的、乐乐的。执教多年,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教孩子们作文,就要引导孩子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的快乐中一步步实现说话、写话、习作的自然过渡。
1.和孩子共同游戏,日记在快乐中起步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低年级的孩子总是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他们的生活是童话的世界。我们的任务是为给他们创造一个快乐的情境,让童话的语言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会得到萌芽、滋生、茂盛。给孩子一个太阳,就等于让他看到了万物生长。作文,要在快乐中起步!
低年级的孩子,充满了童趣,和孩子们游戏是我最大的快乐。游戏中我也像个小孩子,尽情地疯狂、嬉戏。艳阳高照时,我们玩老鹰抓小鸡、丢手绢、丢沙包、击鼓传花……下雨了,我和孩子们趴在花坛边兴奋地观察蜗牛、蚯蚓,看雨幕中的水花……只要孩子们愿意玩的,我都带着他们玩。当孩子们个个脸红红的、兴奋得意犹未尽时,我们走进教室,边休息边叽叽喳喳地谈论刚才的游戏。孩子们,依旧兴奋;孩子们的语言,更是流光溢彩。
我从一年级上学期学课文后就开始引导孩子们写日记,第一篇日记是在一次故事会后,最能感受到孩子们童真的是这样一篇:“今天我们班开故事会,那些故事真好听。我也为大家讲了一个,那么长的故事,我讲得还是那么精彩。同学们为我鼓掌了,老师还亲我了。”虽然只有几句话,但是那深情却分明可鉴。孩子们需要这样的真情实感,应该在情动中起步。这样的写话才是快乐的。
丢沙包游戏后,日记中出现了这样生动有趣的句子:“我的脸红红的,头上还长雾了。”“我都汗流浃背了!”“是呀!我流了好多汗,衣服都印花了。”“何家庚跑得好快,我使出全身的力追呀,追呀,腿都发软了,一点力都没了,还是没追上。”“彭稚雁的连衣裙飘起来了,像只花蝴蝶,真漂亮。”“眼看就要沙包就要飞到他身上了,他机灵地向右一转,又逃脱了。”这些句子中油然而见的快乐该有多真啊!这是对生活的体验,这是在享受生活后真实的感受,这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从快乐游戏开始,到快乐写话终结。说不定他们正想把这种快乐分享给大家呢!
多少欢乐,多少灵感,迸发于其间。游戏,开启了学生认识社会的大门,同时让学生打通了表达的关口,更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原来如此美好。
所以,教师要善于把生活中不起眼的快乐用放大镜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用“快乐”的眼睛去看一切事物,用“快乐”的心情去感受生活,用快乐的生活观、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让孩子们充满健康的生活情趣。在积极的心态中得到语言的积累与发展,产生表达的欲望。
2.阅读中积累,给快乐日记安上翅膀
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上相当讲究语言美、韵律美,而且相当注意积累上的螺旋上升。几册书读下来,会有 “春听雨,夏迎风,秋赏菊,冬观雪”的惬意感受。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利用教材的空白、延展处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说话、写话练习。
2.1从文中来,到日记中去;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是《荷叶圆圆》,我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观察、说话。在观赏了一幅幅美丽的荷塘图后,孩子们写出了这样的句子:夏天到了,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引来了可爱的蜻蜓,引来了美丽的蝴蝶,引来了歌唱家小青蛙,它们在圆圆的荷叶上开联欢会呢。
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要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恰当地抓准时机,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表达方法的训练,进行合理的积累,能让学生在练习说话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正是引导学生踏上快乐作文的开端。
2.2让说话训练时时贯穿于教学之中;从一年级开始,识字、课文、古诗、语文园地都是积累、训练说话、仿写、摹写、拓展性写话的好媒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最好的资源。下面是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古诗《所见》中进行积累与说话训练的做法。
2.2.1开课导语帮助学生积累;教学这首诗时,我较好地进行了诗与画、画与话地结合。在开课中我以这样的导语开始:“瞧,一眨眼,春姐姐就吹红了桃花,点绿了柳芽,把整个大地打扮得如诗如画。看,桃花是那样红!草儿是那样绿!看到风景这么美,夏爷爷也等不及啦,他笑吟吟地起来,和大家一起嬉戏、玩耍。他要把夏天的快乐分享给大家!”
通过散文诗似的语言既能把学生的思绪从春天过渡到夏天,又能让学生从如诗的语言中得到熏陶,无意识地增加了学生的积累。
2.2.2让生活经验在课堂中进行口语交际;“过去的夏天里,你最喜欢做什么?把你的快乐给大家分享。”在寻找生活的快乐中,孩子们的思绪飞扬:“我最喜欢游泳,每次套上游泳圈,我就像只快乐的小鸭子,在游泳池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最喜欢吃冷饮,什么冰淇淋啊雪糕啊,吃十支都没问题,那可真是太美味了。”还有同学说吃甜甜的西瓜、钓龙虾、穿漂亮的花裙子、看美丽的荷花……那么多快乐聚集一堂,让这些快乐展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语言里,更融入了学生的希望里,多么快乐的基调!
2.2.3课文本身成为生成性的写话材料;一首诗,本身就是一篇或妙趣横生或诗情画意或情意绵长的文章,读起来让人遐想连篇。读诗,就是要让自己的想象飞起来。一年级的孩子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样的情感基础,但他们的想象会长翅膀,会充满灵性,有风,就能远航!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方式成为那阵风,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去翱翔!
“袁枚爷爷看到了什么呢?我们把袁枚爷爷看到的画下来。大家说,我来画,觉得我没画好就请大家来补充。”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画呈现在黑板上,一个小山坡、一头调皮的大黄牛,一个可爱的小牧童、一片茂密的树木、树上还有几只正高叫着的知了呢。孩子们一边看画面一边动情地朗诵着这首诗。还有好几个同学跑上讲台,在小山坡上画上小草、野花、蝴蝶呢!一边画一边念念有词:这里有一只花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通过学生说、教师画,诗句的意思在学生的语言中得到了丰富的展现,更重要地是学生的语言在古诗教学中得到了丰富,得到了积累。
“是啊,多有趣的一幕!如果让这一幕从你的眼睛钻进你的大脑,就会变成美妙的语言,就会变成一个生动的故事。你行吗?”经过孩子们七嘴八舌,画变了,变成了话。“天气好极了,火红火红的太阳挂在天空,大山中的树阴下可凉快了,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到山上去玩。他骑在牛背上,就像坐在摇篮里,舒服极了。小树林里,花儿笑红了脸,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凉风徐徐地吹着,多美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密密的树林。哎呀!快别唱了,小心把知了吓跑了!”
故事就在同学们的互相补充中形成了,一幅更美的图“话”诞生了。这幅“话”来源于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来源于生活的积累!这幅“话”将带着孩子们乘着美丽的想象去飞翔,这幅“话”中的童真、童心、童趣将成为最好的伙伴伴随孩子们的一生,这才是幸福的根源,这才是口语交际的本质,这才是写话最好的源泉!
想象能飞翔,那是因为语言在闪光。学习语文,就是要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让文本在学生的思想中走个来回,让文本成为学生语言再加工的载体。读文,加工文,生成文!依托生活,让想象飞翔,让语言闪光!这是才是学习语文的本质!
能说,这不是一次好的写话练习课吗?
课本是学生口语交际、写话起步最有用的教材,充分地认识她、把握她、利用她,学生语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丰富。一句话,写话起步于课堂、起步于生活。在教学中,习作应该是自由的创作形式,是学生生活的直接反映,学生是写给自己看的,想写啥就写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写起来束缚少自然容易动笔。长期在真实的活动中练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还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积累,养成学生说实话,诉真情的朴实文风。让生活的真实,表达的真实带领学生走向习作的春天,享受作文的快乐。
收稿日期:2011-04-10
习作中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教育是以尊重生命的成长轨迹为前提,以了解学生的先前经验为基础,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为追求,以健全学生的人格为终结。因此,引导学生学活观察生活是开启习作天地的金钥匙,在生活中,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笔下精彩的展现,让他们动起来,让他们在动感中体验生活的真实,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思考生活中感动的一面,只有把自己的目光练就得更细腻一点,让自己的心灵更开阔一点,就会使学生的摆脱习作的桎梏,能够在习作中畅所欲言,流露真实语言的风格,让学生找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可是,为什么作文难,竟难于上青天呢?原因只有一个,为作文而作文!试想,如果作文是为了把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作文是为了展现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么,作文是不是会乐在其中呢?
其实,作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为生活中那广袤的原野和甜美的水草会将孩子们牧得饱饱的、壮壮的、乐乐的。执教多年,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教孩子们作文,就要引导孩子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的快乐中一步步实现说话、写话、习作的自然过渡。
1.和孩子共同游戏,日记在快乐中起步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低年级的孩子总是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他们的生活是童话的世界。我们的任务是为给他们创造一个快乐的情境,让童话的语言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会得到萌芽、滋生、茂盛。给孩子一个太阳,就等于让他看到了万物生长。作文,要在快乐中起步!
低年级的孩子,充满了童趣,和孩子们游戏是我最大的快乐。游戏中我也像个小孩子,尽情地疯狂、嬉戏。艳阳高照时,我们玩老鹰抓小鸡、丢手绢、丢沙包、击鼓传花……下雨了,我和孩子们趴在花坛边兴奋地观察蜗牛、蚯蚓,看雨幕中的水花……只要孩子们愿意玩的,我都带着他们玩。当孩子们个个脸红红的、兴奋得意犹未尽时,我们走进教室,边休息边叽叽喳喳地谈论刚才的游戏。孩子们,依旧兴奋;孩子们的语言,更是流光溢彩。
我从一年级上学期学课文后就开始引导孩子们写日记,第一篇日记是在一次故事会后,最能感受到孩子们童真的是这样一篇:“今天我们班开故事会,那些故事真好听。我也为大家讲了一个,那么长的故事,我讲得还是那么精彩。同学们为我鼓掌了,老师还亲我了。”虽然只有几句话,但是那深情却分明可鉴。孩子们需要这样的真情实感,应该在情动中起步。这样的写话才是快乐的。
丢沙包游戏后,日记中出现了这样生动有趣的句子:“我的脸红红的,头上还长雾了。”“我都汗流浃背了!”“是呀!我流了好多汗,衣服都印花了。”“何家庚跑得好快,我使出全身的力追呀,追呀,腿都发软了,一点力都没了,还是没追上。”“彭稚雁的连衣裙飘起来了,像只花蝴蝶,真漂亮。”“眼看就要沙包就要飞到他身上了,他机灵地向右一转,又逃脱了。”这些句子中油然而见的快乐该有多真啊!这是对生活的体验,这是在享受生活后真实的感受,这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从快乐游戏开始,到快乐写话终结。说不定他们正想把这种快乐分享给大家呢!
多少欢乐,多少灵感,迸发于其间。游戏,开启了学生认识社会的大门,同时让学生打通了表达的关口,更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原来如此美好。
所以,教师要善于把生活中不起眼的快乐用放大镜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用“快乐”的眼睛去看一切事物,用“快乐”的心情去感受生活,用快乐的生活观、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让孩子们充满健康的生活情趣。在积极的心态中得到语言的积累与发展,产生表达的欲望。
2.阅读中积累,给快乐日记安上翅膀
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上相当讲究语言美、韵律美,而且相当注意积累上的螺旋上升。几册书读下来,会有 “春听雨,夏迎风,秋赏菊,冬观雪”的惬意感受。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利用教材的空白、延展处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的说话、写话练习。
2.1从文中来,到日记中去;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是《荷叶圆圆》,我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观察、说话。在观赏了一幅幅美丽的荷塘图后,孩子们写出了这样的句子:夏天到了,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引来了可爱的蜻蜓,引来了美丽的蝴蝶,引来了歌唱家小青蛙,它们在圆圆的荷叶上开联欢会呢。
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要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恰当地抓准时机,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进行表达方法的训练,进行合理的积累,能让学生在练习说话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正是引导学生踏上快乐作文的开端。
2.2让说话训练时时贯穿于教学之中;从一年级开始,识字、课文、古诗、语文园地都是积累、训练说话、仿写、摹写、拓展性写话的好媒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最好的资源。下面是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古诗《所见》中进行积累与说话训练的做法。
2.2.1开课导语帮助学生积累;教学这首诗时,我较好地进行了诗与画、画与话地结合。在开课中我以这样的导语开始:“瞧,一眨眼,春姐姐就吹红了桃花,点绿了柳芽,把整个大地打扮得如诗如画。看,桃花是那样红!草儿是那样绿!看到风景这么美,夏爷爷也等不及啦,他笑吟吟地起来,和大家一起嬉戏、玩耍。他要把夏天的快乐分享给大家!”
通过散文诗似的语言既能把学生的思绪从春天过渡到夏天,又能让学生从如诗的语言中得到熏陶,无意识地增加了学生的积累。
2.2.2让生活经验在课堂中进行口语交际;“过去的夏天里,你最喜欢做什么?把你的快乐给大家分享。”在寻找生活的快乐中,孩子们的思绪飞扬:“我最喜欢游泳,每次套上游泳圈,我就像只快乐的小鸭子,在游泳池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最喜欢吃冷饮,什么冰淇淋啊雪糕啊,吃十支都没问题,那可真是太美味了。”还有同学说吃甜甜的西瓜、钓龙虾、穿漂亮的花裙子、看美丽的荷花……那么多快乐聚集一堂,让这些快乐展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语言里,更融入了学生的希望里,多么快乐的基调!
2.2.3课文本身成为生成性的写话材料;一首诗,本身就是一篇或妙趣横生或诗情画意或情意绵长的文章,读起来让人遐想连篇。读诗,就是要让自己的想象飞起来。一年级的孩子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样的情感基础,但他们的想象会长翅膀,会充满灵性,有风,就能远航!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让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方式成为那阵风,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去翱翔!
“袁枚爷爷看到了什么呢?我们把袁枚爷爷看到的画下来。大家说,我来画,觉得我没画好就请大家来补充。”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画呈现在黑板上,一个小山坡、一头调皮的大黄牛,一个可爱的小牧童、一片茂密的树木、树上还有几只正高叫着的知了呢。孩子们一边看画面一边动情地朗诵着这首诗。还有好几个同学跑上讲台,在小山坡上画上小草、野花、蝴蝶呢!一边画一边念念有词:这里有一只花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通过学生说、教师画,诗句的意思在学生的语言中得到了丰富的展现,更重要地是学生的语言在古诗教学中得到了丰富,得到了积累。
“是啊,多有趣的一幕!如果让这一幕从你的眼睛钻进你的大脑,就会变成美妙的语言,就会变成一个生动的故事。你行吗?”经过孩子们七嘴八舌,画变了,变成了话。“天气好极了,火红火红的太阳挂在天空,大山中的树阴下可凉快了,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到山上去玩。他骑在牛背上,就像坐在摇篮里,舒服极了。小树林里,花儿笑红了脸,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凉风徐徐地吹着,多美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密密的树林。哎呀!快别唱了,小心把知了吓跑了!”
故事就在同学们的互相补充中形成了,一幅更美的图“话”诞生了。这幅“话”来源于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来源于生活的积累!这幅“话”将带着孩子们乘着美丽的想象去飞翔,这幅“话”中的童真、童心、童趣将成为最好的伙伴伴随孩子们的一生,这才是幸福的根源,这才是口语交际的本质,这才是写话最好的源泉!
想象能飞翔,那是因为语言在闪光。学习语文,就是要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让文本在学生的思想中走个来回,让文本成为学生语言再加工的载体。读文,加工文,生成文!依托生活,让想象飞翔,让语言闪光!这是才是学习语文的本质!
能说,这不是一次好的写话练习课吗?
课本是学生口语交际、写话起步最有用的教材,充分地认识她、把握她、利用她,学生语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丰富。一句话,写话起步于课堂、起步于生活。在教学中,习作应该是自由的创作形式,是学生生活的直接反映,学生是写给自己看的,想写啥就写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写起来束缚少自然容易动笔。长期在真实的活动中练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还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积累,养成学生说实话,诉真情的朴实文风。让生活的真实,表达的真实带领学生走向习作的春天,享受作文的快乐。
收稿日期:201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