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桐乡巿建筑业管理处
【摘 要】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妇女占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左右,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妇女的作用。本文从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着手进行论述,分析了制约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希望对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字】妇女;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主力军
人类社会是由男性和女性所共同组成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两性的努力和合作分不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妇女以其聪明才智,为建设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妇女更是以其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着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妇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妇女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在我国,妇女占到了我国将近一半的人口,一方面,她们不但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妇女也为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妇女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精神文明程度。妇女在就业方面,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妇女的就业领域更加的广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妇女在工作过程中,凭借自身的努力,被评为“女干部”、“女劳模”和“女先进工作者”的大有人在,充分的体现了妇女的崇高理想和她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1]。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尺度,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制度,为保护妇女权益,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会继续支持妇女事业,落实好对妇女合法权益的维护,对损坏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给予严厉的制裁,从而为妇女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
二、制约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一)失业女职工增加
因妇女在体质以及生理方面的特殊性,而且妇女在家庭中与男子相比,会承担更多的家庭劳动,从而致使妇女在职业竞争残酷的事实面前常常面临失业的情况。由于在我国制定的对职业妇女的保护政策中,对妇女保护所需要的各种费用大部分都是由企业自己承担的,而且由于妇女自身特殊性所限,国家为了更好的保护妇女,规定妇女的退休时间比男职工要早,女职工也会有产假和休哺育儿假等。因此,女职工一般会比男职工至少少工作6年,这也导致企业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愿意招纳女职工,从而加大了妇女的失业率,使她们在生活和精神受到打击之后,没有精力去关心精神文明建设[3]。
(二)妇女角色的多重性加大了妇女的压力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妇女既要做好女儿的角色,同时又要做好好儿媳、好妻子和好妈妈的角色,几千年的传统习惯,使很多妇女已经愿意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减轻丈夫的家庭压力,主动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从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做好妈妈、妻子、女儿的事情上,这必然使妇女读书学习的机会减少,从而与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激烈的冲突,进而影响到她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4]。
(三)妇女自身素质比较低
一方面受几千年封建意识的影响,我国的很多妇女在接受教育方面比男性要低的多。特别是在农村,很多的女孩根本就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过早的踏入了社会,从而使这些妇女在知识储备方面严重的落后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妇女自身竞争意识薄弱的特点也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51。
三、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
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首先就是要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就需要国家在义务教学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保证妇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坚决杜绝女生辍学现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女生辍学现象,扩大各类高校的女生招收比例,为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奠定基础,同时也要加大对在职女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使她们能够接受现代化的专业知识,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对妇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也非常的重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只有保证妇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认识,才能使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建设精神文明打好思想基础。最后,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必须提高妇女的竞争意识,使妇女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态度,从而保证她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自尊、自强和自力。
(二)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为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将妇女从家庭劳动的约束下解放出来,使其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就说过,如果妇女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家务劳动中,那么妇女的地位是很难得到提升的。恩格斯也指出,要想让妇女解放,就必须使妇女可以进行公共劳动,而不是将妇女仅仅定义为家庭生活的服务者。费孝通也曾为妇女解放提出过建议,保证妇女从家庭劳动的约束下解放出来,即实现家庭劳动的职业化、社会会以及机械化。在当前社会,为使妇女从家庭劳动的约束下解放出来,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采取积极的措施,像钟点工服务的存在、学生午饭问题的解决等。但是,要想真正解决妇女家庭劳动的压力问题,仅靠企业是不行的,必须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6]。
(三)改善妇女的生活工作环境
为了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为妇女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保证她们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将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信仰高度的融合到一起,为建设精神文明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工作、生活过程中,要提高对妇女权益的维护意识,及时的发现妇女的特长和优势,为她们展现才华提供机会和平台,充分发挥妇女的价值和作用,使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她们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妇女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妇女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慕华.重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求是,2013,05:42-45.
[2]王树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J].求是,2015,13:30-33.
[3]邓履群.妇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07-109.
[4]曹宏.农村民间组织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60-62.
[5]郝悦.工会工作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130.
[6]韩贺南.新时期妇联组织对妇女群体的“社会性别”期待——基于中国妇女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研究的考察[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02-107.
【摘 要】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妇女占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左右,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妇女的作用。本文从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着手进行论述,分析了制约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希望对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字】妇女;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主力军
人类社会是由男性和女性所共同组成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两性的努力和合作分不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妇女以其聪明才智,为建设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妇女更是以其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着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妇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妇女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在我国,妇女占到了我国将近一半的人口,一方面,她们不但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妇女也为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妇女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精神文明程度。妇女在就业方面,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妇女的就业领域更加的广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妇女在工作过程中,凭借自身的努力,被评为“女干部”、“女劳模”和“女先进工作者”的大有人在,充分的体现了妇女的崇高理想和她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1]。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尺度,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制度,为保护妇女权益,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会继续支持妇女事业,落实好对妇女合法权益的维护,对损坏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给予严厉的制裁,从而为妇女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
二、制约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一)失业女职工增加
因妇女在体质以及生理方面的特殊性,而且妇女在家庭中与男子相比,会承担更多的家庭劳动,从而致使妇女在职业竞争残酷的事实面前常常面临失业的情况。由于在我国制定的对职业妇女的保护政策中,对妇女保护所需要的各种费用大部分都是由企业自己承担的,而且由于妇女自身特殊性所限,国家为了更好的保护妇女,规定妇女的退休时间比男职工要早,女职工也会有产假和休哺育儿假等。因此,女职工一般会比男职工至少少工作6年,这也导致企业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愿意招纳女职工,从而加大了妇女的失业率,使她们在生活和精神受到打击之后,没有精力去关心精神文明建设[3]。
(二)妇女角色的多重性加大了妇女的压力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妇女既要做好女儿的角色,同时又要做好好儿媳、好妻子和好妈妈的角色,几千年的传统习惯,使很多妇女已经愿意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减轻丈夫的家庭压力,主动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从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做好妈妈、妻子、女儿的事情上,这必然使妇女读书学习的机会减少,从而与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激烈的冲突,进而影响到她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4]。
(三)妇女自身素质比较低
一方面受几千年封建意识的影响,我国的很多妇女在接受教育方面比男性要低的多。特别是在农村,很多的女孩根本就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过早的踏入了社会,从而使这些妇女在知识储备方面严重的落后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妇女自身竞争意识薄弱的特点也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51。
三、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
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首先就是要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就需要国家在义务教学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保证妇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坚决杜绝女生辍学现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女生辍学现象,扩大各类高校的女生招收比例,为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奠定基础,同时也要加大对在职女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使她们能够接受现代化的专业知识,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对妇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也非常的重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只有保证妇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认识,才能使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建设精神文明打好思想基础。最后,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必须提高妇女的竞争意识,使妇女养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态度,从而保证她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自尊、自强和自力。
(二)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为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将妇女从家庭劳动的约束下解放出来,使其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就说过,如果妇女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家务劳动中,那么妇女的地位是很难得到提升的。恩格斯也指出,要想让妇女解放,就必须使妇女可以进行公共劳动,而不是将妇女仅仅定义为家庭生活的服务者。费孝通也曾为妇女解放提出过建议,保证妇女从家庭劳动的约束下解放出来,即实现家庭劳动的职业化、社会会以及机械化。在当前社会,为使妇女从家庭劳动的约束下解放出来,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采取积极的措施,像钟点工服务的存在、学生午饭问题的解决等。但是,要想真正解决妇女家庭劳动的压力问题,仅靠企业是不行的,必须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6]。
(三)改善妇女的生活工作环境
为了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为妇女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保证她们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将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信仰高度的融合到一起,为建设精神文明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工作、生活过程中,要提高对妇女权益的维护意识,及时的发现妇女的特长和优势,为她们展现才华提供机会和平台,充分发挥妇女的价值和作用,使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她们的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妇女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妇女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充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慕华.重视发挥妇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求是,2013,05:42-45.
[2]王树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J].求是,2015,13:30-33.
[3]邓履群.妇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07-109.
[4]曹宏.农村民间组织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60-62.
[5]郝悦.工会工作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130.
[6]韩贺南.新时期妇联组织对妇女群体的“社会性别”期待——基于中国妇女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研究的考察[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