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你,不放手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cet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一:转眼又到了2016年末大戏上演的时候了,想想马上能看到新排的《莫扎特!》我就兴奋,之前的《伊丽莎白》还历历在目呢。
  小雅:我更期待2017年春天的《魔法坏女巫》(Wicked)!太爱里面的那首主题曲了,单曲循环了好久。
  小珊:一一现在的心情就叫“在等待莫扎特的日子里”,小雅呢就是“对绿女巫望眼欲穿”了。
  一一:这个形容贴切,赞一个!但是我也很喜欢女巫的,不同风格嘛。对了小珊,如果你对大制作的音乐剧不太感兴趣,其实可以去看看各种小剧场的作品,同样非常出彩,比如我们上次聊的那部《寻找初恋》。
  小雅:是呀,因为小剧场的观众席与舞台的距离很近,所以前几排都能很清晰地看到演员的细微表情,非常直观和真实,有很独特的魅力。
  小珊:嗯,说得有道理。那你有好的推荐吗?最好是能直接看现场的,毕竟视频的观看效果会打折扣。
  一一:有一部名为《危险游戏》(Thrill Me:The Leopold&Loeb Story)的外百老汇音乐剧中文版最近一直在演出,可以尝试一下。
  小珊:听这名字,不会是推理恐怖剧吧?我胆小,还是算了。
  小雅:我也害怕这种惊悚类的作品,上次看个阿加莎的经典剧就把我吓得不轻。
  一一:不是啦,别被名字吓到,其实它就是一部带悬疑色彩的音乐剧,2016年夏天就曾经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过,这次已经是第二轮了。
  小雅:那应该不错,不是演几天就换一个地方的那种跑场剧。
  一一:当然,这部作品从2003年首演开始,迄今已在十几个国家上演过各种驻演版和巡演版,光是亚洲就有日本版、韩国版和此次新加入的中国版。
  小珊:那它的影响力真够可以,都走向世界了。
  一一:而且它还拿过多个音乐剧奖项的提名。这些都和该剧的主创斯蒂文·多吉诺夫(Stephen Dolginoff)密不可分,他一人身兼剧本、作曲和作词三大重任。
  小雅:自己包揽了全剧的创作部分?哇,厉害,又是一个桑爷爷般的人。
  一一:不止如此,在外百老汇版中多吉诺夫还亲自上阵出演了剧中的内森一角,录音版收入的也是他的演唱。补充一句,该剧只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理查德,一个就是内森,两人戏份都很重,算是双男主的作品了。
  小珊:这太不可思议了,词曲作家居然能亲自上台演出男主角,全能型的音乐人。
  一一:其实像这样有才华的人肯定还有不少,只是我们不知道,或是还没有闪亮在音乐剧界罢了。
  小雅:那如果让你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这部作品,你会怎么选?
  一一:悬疑、犯罪、刺激、基情满满……总之是一部有奇妙吸引力的音乐剧。剧目根据1924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事件改编——两名男子为了制造完美犯罪而绑架谋杀了一个孩子。
  小珊:这让我想到了《芝加哥》(Chicago),原型也是上个世纪20年代轰动社会的人物和事件。
  一一:对,这两部作品取材自同一时代的不同事件,都是当时很轰动的新闻。希区柯克就曾以内森和理查德的故事为蓝本拍摄了影片《夺魂索》(Rope)。
  小雅:在我看来这类题材很难改成音乐剧,既是犯罪类的主题,又是悬疑色彩,其实大家都知道前因后果,期待感没那么强。
  小珊:不会啊。我倒认为正是建立在既成事实的基础上,所以只需要用心观看主创们是如何演绎这个故事就行了。
  一一:我也这么觉得。所以创作后的舞台呈现就是最重要的一关了。《危险游戏》整部剧的舞美设计极其简洁实用,没有大动干戈地换场换景换装,道具陈设都是当时年代的物件,比如打字机和皮箱子,而且从头到尾最多只有两名男演员和一位钢琴师三人在舞台上。
  小雅:两个演员撑足全场也是件挺难想象的事情,一定很辛苦。
  一一:肯定的,但这也是对演员能力的很大提升,还有那种一个演员的独角戏呢。
  小珊:那这部音乐剧还原了案件的发生过程和结果吗?
  一一:剧情是从内森的角度倒叙了他和理查德两人的故事,当然最后就是那起闻名于世的案件。全剧从1958年内森的假释裁决会开始,利用灯光和特定音乐的变换,在法庭和内森的回忆中不断跳进跳出。
  小雅:快说说这两个角色吧,太令我好奇了。
  一一:剧中内森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陪伴理查德,而理查德是个沉迷于“尼采式超人学说”、渴望冒险刺激的青年,为此他与内森签下歃血的契约。而内森为了满足理查德寻求刺激的要求,一步步从放火到偷窃,最后甚至谋害人命。
  小珊:听上去是个内森追着理查德跑的故事,他完全被掌控了;而理查德却无所谓,是一份不对等的感情。
  一一:看上去似乎如此。不过理查德这个角色前后有着最大反差:刚开始认为他们是超越一切的高智商存在,是伟大的天才,一直神采飞扬很强势;结果被抓后却崩溃了,恐惧和软弱一览无遗,反倒是内森相对平静。
  小雅:那他们是怎么被抓的?这种高智商罪犯肯定考虑得很周全,居然会出纰漏。
  一一:因为内森的眼镜遗失在了现场。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内森和其他证据,进而把两人送进了监狱。
  小珊:这就是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哪有絕对完美的事情。
  一一:我刚开始也是这么以为。谁料故事的最后来了个大反转,原来那副眼镜是内森故意落下的。
  小雅:内森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
  一一:就是为了和理查德一起进监狱,哪怕被判死刑也在所不惜。而终身监禁的结果也让内森能用一生的时间与理查德相伴,直到生命的尽头——我想他是很满意这个判决的。
  小珊:原来这一切都是内森算计好的。看似是弱势的一方顺应着理查德,实际他才是操控了一切的人,太可怕了。
  一一:所以不到最后是不会了解真相的。谁又能想到一直单方面乞求理查德感情的内森,居然是幕后推手呢。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回到最初的裁决现场,原来理查德在判决之前已在狱中遇刺身亡,因而此刻被释放了的内森是孤身一人。他终于自由了,却形单影只。
  小雅:真有种凄凉悲壮的感觉。内森用尽全力把理查德留在身边,哪怕一起毁灭也在所不惜,称得上是偏执甚至疯狂了。
  一一:应该说这是内森自己对感情的态度吧。我对剧中的几个场景印象颇深,比如放火逃走后两人在阶梯上看着大火燃烧,以及内森发现眼镜不见后慌张地与理查德打电话,理查德安抚他并编造口供的段落,整体气氛或是平静中隐藏着不安和躁动,或是隔空对话来回多次无比紧张,都非常抓人心弦。
  小珊:那你最喜欢里面哪个段落?
  一一:除了刚刚说的那些,就是理查德诱骗孩子上车的桥段了。现场利用灯光的亮灭和移动来扮作小孩好奇而犹豫的脚步,凸显理查德的循循善诱,设计得相当巧妙和贴切。哎呀我不能再剧透了,你们还是去现场亲身感受吧。
其他文献
世间有无数纪念碑、纪念馆,记载伟大的历史人物;而我们庆幸能够用歌剧的形式歌唱鉴真的伟大。带着敬仰和追溯,我们完成了《鉴真东渡》这部佛教题材的歌剧。  创作之中,我们创作组于2015年5月上旬访问了日本的唐津、京都、奈良等地,参观和拜访了“唐招提寺”“大东寺”等鉴真传道授业和生活居住的地方。在谱写歌剧音乐过程中,我们曾先后三次拜访扬州大明寺,聆听和参与僧人的早课作业,参观沐浴大明寺宝刹慧光,拜访鉴真
期刊
2016年末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马林斯基剧院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了柴可夫斯基歌剧《黑桃皇后》。1890年,《黑桃皇后》就是由马林斯基剧院首演的;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马林斯基在捷杰耶夫的统帅下,已成为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名片,因此由他们全班人马上演的《黑桃皇后》,自然更引人关注。  如果说,以前上演歌剧观众最为关注的是“卡司”阵容,那么现在的歌剧演出已进入了“导演时代”,或者说当代歌剧已进入了“制作时代”——
期刊
由山西省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三把锁》,正式首演于2019年12月27日。那时距离2020年还有四天时间。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多月之后,在庚子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新冠疫情的阴霾就将国人的生活节奏彻底改变了。自此,十几亿人的中国,几乎“停摆”了近半年的时间。《三把锁》是国家艺术基金和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双扶持”剧目,这半年的“停摆”,对于这部剧目的演出和推广必定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然而,也正
期刊
经过两年多的艰难创作,歌剧《白鹿原》终于在5月21日晚以舞台版的形式进行了首演。几个月前,音乐会版《白鹿原》首演时我就在现场,观后写了五千多字的评论文章发表在《歌剧》杂志上。此次观看舞台版歌剧,豁然增添了一些新的感受,于是便想再留下一些文字,继而动笔写了这篇短评。  歌剧《白鹿原》是著名作曲家程大兆根据文学巨匠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在这部歌剧中,程大兆以高度提炼的手法,将原著的主旨思想浓缩在
期刊
快到1958年年底时,一项将纽约城市音乐与戏剧中心——包括其歌剧公司——并入林肯中心业已立项的“舞蹈剧院”的建议,引起了大家对林肯中心前景的重大原则性争议。我对这个建议表示强烈反对。  我写信给布利斯:  这段时间我的心情一直很压抑,林肯中心定位于高端文化成就,目前的成员单位都属于其领域的精英阶层……城市音乐与戏剧中心的歌剧院并不属于这一群体。  更大的危险还在后面。林肯中心为世界所瞩目……其他国
期刊
2016年8月上海歌剧院在伦敦大剧院(LondonColiseum,英国皇家歌剧院驻地)演出中国原创歌剧《雷雨》之后,著名的音乐评论网站Bachtrack于8月12日发布了署名大卫·卡林(David Karlin)的评论:“当晚最令人激动的,是饰演繁漪——剧中女主人和主角——的徐晓英。徐晓英具备了戏剧女高音的一切:声音温暖平顺且充满了力量,高音信手拈来且毫无尖刺之声。最重要的是,她完全展示出了歌剧
期刊
小琼:上个月我特别幸运,在荷兰鹿特丹享受了一次精彩的歌剧之旅。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如此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歌剧剧目,实在太令人高兴了。  小薇:哦?你有什么可以和我们分享的么?  小琼:首先,荷兰语中被称为“Rotterdam Operadagen”的“鹿特丹歌剧节”精选了多种多样的演出,与相关研讨会一同构成活动主体。我在其中偶然发现了一个优秀的剧目——来自南非的名为《慰藉》的作品。通常情况下,我们都认
期刊
六年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树立起了一个音乐剧的品牌,叫做“年末大戏”。从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到英国音乐剧《剧院魅影》和话剧《战马》,再从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到2016年上演的《莫扎特》……一年年过去,一台台大戏,没有辜负上海观众的期待。赞赏之余,也有不少有心的观众产生了一个疑问,一个以音乐剧为核心品牌的剧场,为何六年来的年末大戏,竟没有一部来自百老汇?  这似乎可以说道说
期刊
《白鹿原》,在心里一直有个地方,永久珍藏……  一顶茅盾文学奖的桂冠,将关中才子陈忠实头顶罩上光环。这部50万字的文学巨著,既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更是一座神秘雄奇的险峰。它不单激活了艺术家与之攀缘的激情,同时也为艺术家挑战再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继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电视剧面世之后,2016年5月21日-23日,陕西省文化厅出品、北京新蝉戏剧中心制作、西安音乐学院版歌剧《白鹿原》在西安人民
期刊
想要让瓦莱里·捷杰耶夫集中精神跟你交谈,是一件艰难的事;但当你真的“抓住”了他,并且也报以同样的专注与他交流——这位可以“一心多用”的大指挥则摇身一变,成为你的“最佳拍档”。我和捷杰耶夫首次面对面地聊天,是2010年在香港。那一次我们谈天说地,马拉松式地探讨着音乐、文化与政治等话题。谈得兴致勃勃欲罢不能,连累到大师差点儿赶不上飞机。临出发他还跟我说:“跟我一起坐车到机场去吧,路上我们继续聊聊。”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