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对孩子说气话、反话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放手让孩子单飞,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精神是很有益的。但是,孩子的第一次单飞不应该发生在孩子负气的情况下。所幸,文中这位富有爱心的父亲最终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没有让女儿在他的视线之外飞。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会再让女儿负气离去。
  正如这位父亲所说,“童心是个奇妙的世界,既好强又充满尊严,和大人一样不容忽视和损伤”。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更不用说是对一个两岁半的小女孩,家长切忌用气话宣泄自己的不愉快。否则,一旦使孩子感到受了伤害,一气之下做出些极端的事情,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一次,孩子年龄尚小,父亲尚能及时跟随孩子。如果孩子年龄大一些,更有主意一些,在跟父母怄气时,他们很可能瞒着父母离家。到那时候,父母想跟随也是不可能了,如果孩子因此遭遇某些危险,父母岂不后悔。
  父母要尽量摆脱消极情绪体验如愤怒、失望等对自己的影响,不要被这些情绪牵着鼻子走 ,对孩子说出极端的伤感情的话。尤其对那些个性比较倔强的孩子,家长更需控制自己的言行,不要轻易使“激将法”,以免把孩子推入极端的境地。
  站在成人的立场,说反话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强调某种情绪或突出某种观点,并不是真的要那样做。但是对婴幼儿而言,由于认知发展的局限,他们只能从字面理解成人说的话。于是,在两岁半的女儿看来,“要回你自己回”就是让她自己回家。成人和孩子说话时,应当尽量以清晰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文中的事例看,女儿突然提出要回姥姥家,而父亲还没有作回家的打算,这时,父亲首先应该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么着急回家;同时,不妨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女儿,和女儿商量商量:爸爸还没有玩够,能不能等一会儿再一块儿回家。
  当然,虽然这位父亲的说法和做法确实存在不当之处,但从他随后的举动以及事后的反省可以看出,他身上拥有许多为人父母的可取之处。
  首先,他及时而细致地觉察出女儿的情绪变化,看出女儿的不快,而且当女儿不听他的话,执拗地做出如此反常、如此极端的举动时,他没有因此而增添愠怒,虽然也没有上前说服和安慰孩子,也没有在孩子转身时阻止孩子,但是他远远地跟随女儿走出花园,经过商店和小食堂,转弯进楼、上楼。想来他当时心中既好奇又不放心,一定还有一种想偷偷保护女儿的意识。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富有爱心的父亲。
  其次,这位父亲能从孩子做的一件看似“错误”的举动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向孩子表达自己赞赏的态度。当他跟随女儿到达姥姥所在的楼房时,他“不得不佩服孩子惊人的记忆力”;事后,他自己又总结说“女儿的这次单飞,使得我对女儿刮目相看”。以这样的积极的心态对待孩子,父母可以经常发现孩子的长处,为孩子的进步欢呼喝彩。而父母的这种欣赏和赞叹对孩子又将产生一种积极的强化作用,使得孩子不断争取进步,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成长、发展。
  再者,这位父亲及时反省自己对待女儿的态度和行为,积极采取行动改善自己的养育观念和行为。他从女儿第一次单飞的事例看出孩童的好强和自尊,看出自己不仅要当好女儿的父亲,而且要当好女儿的朋友。于是他开始努力追求和女儿平等相处。其实,为人父母和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不怕做错,就怕不能发现自己的错,更怕知错不改。相信这位懂得不断反省和不断改善自己的父亲,一定能做女儿的好父亲和好朋友,在养育孩子方面取得成功。■

其他文献
●面对着成人世界,孩子会提出许多天真的问题,让我们成人十分尴尬。然而一对母子的文章,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那一天,我面对电脑在专心地写一篇文章。儿子来到我身后,口气郑重地说:“妈妈,我要请教您一个问题。”我头也未抬随口应道,请讲。儿子哗哗地翻着书,然后说,什么是情人节?  我的文章正写到投入处,儿子所提的问题,我几乎没有听清。为了掩饰这种心不在焉,我装作思考的样子,说,请把问题再重复一
期刊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习近平  采访尉凤英的想法,由来已久。  88岁了!布满皱纹的宽阔脸庞,乌黑而浓密的头发,浑厚的嗓音,稳健的步履,尤其那深邃的眼神是平和的,盛满了时光的故事。第一次见到尉凤英,是在5月8日上午。紫色的蝴蝶兰在她家的窗台绽放,阳光洒在那朵朵盛开的蝴蝶兰上。桌子上的搪瓷茶缸里冉冉升腾的热气,弥漫在大厅的是一股淡淡的茶香。墙上挂着尉凤英手书的一幅“劳动光荣”
期刊
怕生的小佳佳    4岁的小佳佳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在爸爸妈妈身边,她有说不完的话,快活得像只小鸟。可一出家门,这个敢说敢做的小佳佳就变得扭扭捏捏,不敢和叔叔阿姨打招呼,不敢和生人说话,甚至小伙伴找她玩,她也要妈妈陪在身边才肯去……为什么小佳佳在家里和在外面差别这么大?究竟该怎样对待这种情况呢?      让开朗的父亲多带带孩子      我从小性格内向,非常怕生,记得上初中了,父母让我到小卖
期刊
2021年3月的一天,阳光明媚,身患白血病的郭学成在病房里录上一曲尤克里里的弹奏视频,传给3位年过百半的老人。  “怎么是动画?人都看不清。”老人们笑着问。郭学成何尝不想以“真面目”示人呢,但只有动画版本才能模糊掉自己身上的那些管子。3位老人是自己的生父、养父和继父,沉重的医药费已压弯他们的腰,他怎忍心再添一丝丝忧伤?  一场重病,揭开身世谜团  生病前,郭学成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1993年
期刊
一项实验表明,劝说只能影响儿童的口头行为,而对他的外部行为则毫无影响。父母们却常常过高估计自己训导孩子的力量,而过低估计自己所作所为对孩子的影响。  养育孩子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致的事情,既不能处处自以为是,也不能时时焦虑烦恼。最可靠的办法可能还是学习:向书本,向长辈,向朋友,向专家……同时,还要向孩子学习。  勤劳、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奉献、牺牲是中国父母最典型的特征。有的时候,父母常常会感叹:
期刊
在我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有一间游戏厅。从星期一到星期五,这里门可罗雀。可一到星期六星期天,不论白天黑夜,窗子的大半部都被遮得严严实实——这是孩子们怕被家里人发现。好孩子的家长们路过这里的时候,都会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里面全是差生!  我常常在想,假如“好”孩子们也都在里面玩游戏呢?  做父母的是断断不会答应的。  孩子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由不得他们。我们得管管。管得越严实,咱就越放心。 
期刊
大约在女儿两岁半的时候,一次我们全家到姥姥家度周末。上午,我带女儿到附近的花园里戏耍。天空朗朗,阳光融融,和风微微。就在我们看得怡然,玩得惬意的兴头上,女儿突然提出要回姥姥家,我有点不悦,赌气说了一句:“要回你自己回!”  女儿透亮的眼睛顿时黯然了许多,她幽怨地看着我,不言不语,没哭没闹,然后果断地转过身,自己走了。  我倏地愣了,由于我们家离姥姥家很远,一家在城南,一家在城北,差不多要两个星期才
期刊
我的女儿感情特别脆弱。看电视有什么悲伤的情节(比如小绵羊被老狼吃掉了)就会情不自禁地哭起来。平时情绪变化也挺大,有时我和她妈妈稍微说她一句,她就会伤心得不得了。请问我应当如何教育她?山东 凌凡  虽然小孩儿一般都是天真活泼的,也有些孩子比较多愁善感,他们的气质类型大多以抑郁质为主。从积极方面说,这种孩子细心谨慎,富有同情心,感受能力强,比较聪明,想像力丰富,常常具有艺术才能;从消极方面看来,这种
期刊
丢开“毛毛”    我的女儿赞赞大概从两周岁开始忽然“冒”出了一个坏毛病:睡觉要摸“毛毛”。  “毛毛”是一块纯棉的布。去年夏天给她盖在身上的。可是天凉了以后,就再也脱不了手了。小赞变得没有“毛毛”就睡不着觉。“瘾”上来时,必哭着喊着,拿到手为止。  于是,“毛毛”一分为二。白天,赞赞在外婆家,“毛毛”要备一块放在那里午睡用;晚上,小赞回到爸妈家,“毛毛”理所当然要“候”着。  事情愈演愈烈,情况
期刊
一位朋友对我说:“看了你几篇教子经,差不多都是一个调调,顺其自然啦、尊重孩子啦……你还有没有点别的?难道我们做父母的除了供吃供穿,就没什么可干的了?就光是让他们去‘自然了’?”天地良心,我可不是这个意思,不过是有感独生子女父母的舔犊之情和随处可见的过度呵护,所以提个醒罢了。人是教育的产物,岂能完全顺其自然!事事由着小家伙,他们还不反了天!许多场合,许多事情,是一定要父母大人亲自出马,扬帆掌舵的,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