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负责任的历史叙述者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_break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个人口述历史的出版,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是不多见的情况。这不仅呈现出人们对于探询历史的浓厚兴趣,更因为作者是个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在过去少有曝光的缘故。这本书就是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
  沈安娜者何人?她生于1915年,逝世于2010年,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中国共产党派遣,潜伏到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为国民党重大会议和重要人物担任速记工作,获取了大量国民党中央高层情报和核心机密的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这本书出版以前,她在公众生活中很少露面,其神秘经历和卓越贡献并不为大众所知。
  现代最早从事中国口述史学的是美籍华人唐德刚。他曾说:“我替胡适之先生写口述历史,胡先生的口述只占百分之五十,另百分之五十要我自己找材料加以印证补充。写‘李宗仁口述历史’,更麻烦,因为李先生是军人,他连写封信都要秘书,口述时也随便讲讲,我必须细心地找资料去编、去写、去考证,不明白的还要回头和他再商讨。”
  众所周知,口述史这一史传样式,较大程度上要依据传主个人的回忆。但是来源于人们记忆的口述史是否可靠?由于岁月的流逝,容易由于记忆漫漶不清出现遗忘、歪曲史实、张冠李戴的现象。同时,人们也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个人历史加以美化,掺入很多感情因素,带来不客观、不真实的问题,等等。
  这本书根据沈安娜个人的口述,结合大量鲜为人知的翔实史料(也包括来自台湾的国民党档案资料),通过认真梳理和考证,历时12年方才写成。沈安娜生前要求执笔人遵循“真实、准确、全面”和“不渲染、不夸大、不拔高”的原则,忠实反映那段血与火交融的暗战岁月。执笔人在口述资料基础上,增删十余载,查阅和参考了大量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去伪存真,又对历史故地和相关人进行了大量访谈,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本沉甸甸的著述,堪称当代有关中共隐蔽战线、情报工作和沈安娜个人经历的一部信史。
  长期以来,由于隐蔽战线和情报工作的保密要求,同类历史叙述往往粗略、简要,甚至是有意识地忽略细节。这本书弥补了这一不足,不但详细叙述了沈安娜等人打入国民党高层做情报工作的详细情况,而且还展示了传主在险境中的感受、付出的生命代价和情感代价、苦等上线联系三年蛰伏的焦灼心理等方面,使读者可以更为切近地感受他们的真实付出和卓越贡献,增加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对党的情报工作在取得全国胜利方面所起关键作用的认识。
  同时,本书还表现了大量相关人物和历史场景的细节,便于增强我们对大历史的理解。比如,1938年沈安娜只身到武汉找党,与董必武、周恩来、邓颖超、博古、王明等见面接受指示的场景和在公开场合见面眼神交互的细节;沈安娜的直接领导人王学文、王世英、徐仲航、吴克坚、卢竞如等人对华明之、沈安娜夫妇进行工作指导和接头的细节,等等。
  这本书在个人历史叙述中,呈现了党的情报工作的规则和制度。比如单线联系,不发生横的关系(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如何掩护重要情报来源,如何制作情报、传递情报,如何在險境和怀疑中解脱,如何注意职业化,等等。这都是很好的历史总结,非亲历者不能言,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还以个人视角叙述了沈安娜14年情报生涯的精彩生活和情感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她对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的忠诚和在险境中的牺牲。沈安娜一家人中,包括丈夫、母亲、姐姐、姐夫、姨父、姑父等人都在不同系统中从事隐蔽战线的工作,这是一个无名英雄之家;为了党的事业,沈安娜抗战中与母亲、孩子音信不通,相见不相识的感人场景,她和丈夫华明之在重庆身处虎穴,与国民党审讯机关为邻的惊心动魄而困苦无着的生活,都让读者为之动容;她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放弃国民党要人联名推荐她做立法委员的高官厚禄而坚守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速记员岗位的感人故事……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沈安娜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是质朴而深沉的。她对自己十足的传奇经历,并没有加以丝毫的夸大和粉饰,而是在风平浪静中彰显惊险,于平实叙述中蕴含深情。这与时下以无根编造为特点的“谍战剧”形成强烈反差,与以崇尚“揭秘”为噱头的纪实文学保持应有的距离,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历史叙述者的操守和尊严。
  有人说,沈安娜是“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她说:“只有党中央、中情部、南方局、周恩来能按住蒋介石的脉搏,我们个人怎么可能?”她还说,“我最伟大的恩师是中国共产党,我只是践行了我对党的承诺”。
  这就是沈安娜的历史观。
其他文献
一、150年后“读什么”“怎样读”  新時代的阅读条件得以将《资本论》既作为“历史的科学”,也作为“人文的艺术”看待,简言之,这就是《资本论》的“史书规定”。它书写历史理性,突出了“中国原理”的存在性,从中凸现中国方法和中华学科智慧,为经济学的“回家,回历史,回中国”创造契机。  首先,中国经典和《资本论》都并非形式逻辑的知识体系,毋宁说属于批判的辩证法的知识构造,它们共同的特征在于突出了“事的科
期刊
一、从豆瓣中来,到豆瓣中去  “打开文学的方式”最初是王敦老师在豆瓣网(www.douban.com)开设的专栏,以其在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授课的讲义为蓝本,再结合多年来在豆瓣上与豆友(或可称之为“文艺爱好者”)交流的感触,最终写成这本“由文学研究专业人士,写给社会上对文学有不同程度的爱好、好奇和钻研的读者”的书。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大概可以称之为“豆瓣时代的文学研究”,因此在谈书之前不妨稍
期刊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美国也有句俗话,叫“美名胜过美貌”(Agoodfameisbetterthana goodface)。可见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对声誉都十分重视。在中外历史上,不乏仁人志士为了个人的声誉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事例。这些仁人志士当然令人敬佩,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确又隐含着一种社会对声誉不那么准确却又“理所当然”的理解,即一个人的声誉是由这个人的人品、特质或者行为
期刊
赵霞的儿童散文集《我的湖》,有着周作人散文和梭罗的《瓦尔登湖》的气质韵味。它不单单是一个人通过对童年往事近乎微醺式的回望来给予自我身心甜美的慰藉,作为一位对童年文化研究颇深的学者,每一个反复斟酌的文字背后,都蕴藏着作者对童年问题的深深关切之情。一种文化担当的情结所自然而然促生的思考始终沉淀在字里行间,因而这部散文集情真意切的感性的文字时时闪耀出理性的光芒。  赵霞在这部集子中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童
期刊
一  记忆中,厘正及考订古籍的成书情况、版本源流及相關问题,是当代古文献学家辛德勇先生的长项。除了在版本、目录学上有极高造诣并享誉学界外,他还以爱书、买书、藏书在圈内闻名,是一个“古旧图书爱好者”。他在书籍装帧史的研究中独具慧眼,对一些重要典籍及典籍研究著述的考订和评议,往往精当公允,在一般容易被忽视但又对研究极为关键的问题上,从辨章学术、考订源流中得出客观独到而又富于启迪的结论。  因此,读他的
期刊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刚刚过去,共和党的特朗普在一片嘲笑声中高歌猛进,不但击败了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赢得了共和党的党内初选,而且在最后的选举中意外战胜了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顺利当选总统,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特朗普旋风”。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个极为另类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现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保守主义在美国的强大力量,值得所有关注美国政治的人士进行深思。事实上,在本世纪初小布什担任美国总统的八年中
期刊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以行为者及其在行动中的行为能力为前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个交流事件的达成至少要确定交流的对象和交流行为发生的后果。[1]因此,交流的前提条件是行为者要具备沟通的能力。无论是将交流理解为一个事件、行为,还是任何一种其他的方式,交流总是以沟通为前提,即就参与者而言要具备使沟通可能发生的能力。  牛津英语字典将“不可交流性”(incommunicability)界定如下:静默的特
期刊
古代文论的当代性问题是我近年来思考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我们不能局限于中国古代文论自身的历史来理解其当代意义,而要在一种广阔的学术视野下来理解前人已经提出的但并没有解决的许多问题,来认识其与当代各种思潮之间对话、互动、互补的关系,而不是将传统文论当作现成的理论框架简单地与当代思潮进行比较。因此,捕捉和响应时代性的问题,才是中国古代文论传统在21世纪得以活力重现,并且得到延伸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一  《之乎者也非口语论》是南开大学孟昭连教授所著一部探讨古代汉语虚词问题的专著,2017年5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孟教授是古典文学方面的专家,尤其擅长古代小说研究。近年来,孟先生对古汉语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多年来掌握的语言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领悟,提出了“先秦汉语没有语气词”的大胆而新颖的论断,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起初孟先生只是撰写了几篇论文阐述自己对“文言语气
期刊
在接触《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之前,对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动物,我们首先会想到《诗经》中“关关”叫的雎鸠和“食我黍”的硕鼠,《山海经》里衔石填海的悲情精卫和那些“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鲁迅《阿长与〈山海经〉》),特别是《庄子》里那大得“不知其几千里”的鲲、“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鹏、“抢榆枋时则不至”的蜩与学鸠、“翱翔蓬蒿之间”的斥饁、“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