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动物大观园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接触《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之前,对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动物,我们首先会想到《诗经》中“关关”叫的雎鸠和“食我黍”的硕鼠,《山海经》里衔石填海的悲情精卫和那些“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鲁迅《阿长与〈山海经〉》),特别是《庄子》里那大得“不知其几千里”的鲲、“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鹏、“抢榆枋时则不至”的蜩与学鸠、“翱翔蓬蒿之间”的斥饁、“不知晦朔”的朝菌和“不知春秋”的蟪蛄,等等。而翻开《动物分典》,随着书页在指间划过,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大无比、畛域分明的“动物大观园”,各式各样、数不胜数的动物从历史的褶皱里一个个蹿出来,跃然纸上,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动物分典》是国务院批准的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中华大典》子典之一《生物学典》的一个分典,由国内20多位平均年龄近8旬的动物学家历时9载编纂而成,云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是一部大型动物学类书。全书共4册近900万字,内容依据现代动物系统分类学知识与古文献资料情况设为52个总部,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文献对动物的命名、分类、形态特征、生存习性、地理分布,以及有益动物利用、有害动物防治等方面的记载和论述。




  在这个“动物大观园”里,我们除了能够感受狮的威猛、蛇的阴鸷、狐的狡黠、虱的龌龊、猴的灵巧等,还能够了解到古人对动物命名、分类、形态、解剖、生殖、生态、遗传、进化以及物候、地理等方面的科学或不科学、合理或不合理、真实或荒诞的研究和看法,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世界的观察、认识和经验积累。譬如关于鸟类:甲骨文、金文中便有“鸟”字,《说文解字》解释说“鸟,长尾禽总名也”,又说“隹,鸟之短尾总名也”,将鸟分为两大类,即长尾和短尾。这一区分,让我们好像明白了在我们的汉语语境里,为什么同样是鸟类,有的要叫作鸟,而有的要叫作雀。对鸟类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古人观察和描述颇为细心,如《禽经》曰“物食长喙,食物之生者皆长喙,水鸟之属也;谷食短篋,鸟食五谷者喙皆短;搏则利嘴,鸟善搏斗者利嘴”,根据不同鸟的特性对鸟嘴的长短利钝进行观察和描述。对鸟类的物候特征与草木盛衰、季节变化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发现和记述,如《禽经》“颋?鸣而草衰,泽雉啼而麦齐”,《蠕范》“燕春社来,秋社去;?夏至来;雁仲春来,仲秋去。立春百舌鸣,雨水莺羽,春分杜鹃北向,谷雨鹎?催起,霜降!"南翔,大雪脊令鸣,冬至伯劳归”。对鸟鼠同穴的记述,反映了动物共生现象的存在,如《尔雅》“鸟鼠同穴,其鸟为?,其鼠为駿”。而说到动物解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庄子》里的“庖丁解牛”,庖丁那干净利落、游刃有余的解牛表演实在令人称奇。这应该算是两千多年前的“动物解剖”了吧。《宋提刑洗冤集录》载有验骨的内容,说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五节。男子骨白,妇人骨黑”“牙有二十四,或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左右肋骨,男子各十二条,八条长四条短,妇人各十四条”等,也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否建立在人体解剖的实践基础之上。这些是古人在当时条件下获得的知识,对此大可不必深究,倒是通过古人的记述,我们还知道了“三海豆芽”不是豆芽菜、“海百合”不是百合花、“泥笋”不是竹笋,这些看似植物名称的词语其实指的都是动物。同时,我们也不会相信古人关于“蟾蜍去月,天下大乱”“凡蛤蟆之类皆不交合,惟雌雄相对吐沫”“多年鼍入水化为龙”、两头蛇“是老蚯蚓所化”、“季秋之节,雀入大水化为蛤;孟冬之节,雉入水化为蜃”“鹤以声交而孕。雄鸟上风,雌承下风则孕”等荒诞无稽的说法。
  通过对“动物大观园”的游览,我们也发现,古人那么用心、持续地观察、记载动物,有一个突出的用意是通过对动物的认识,来搞清楚动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所能派上的用场,比如将动物纳为食材、药材以及用于观赏、娱乐,甚至借动物之力来弥补或替换人力之所不及,于是便产生了狩猎活动,狩猎甚至成为古代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方式,并形成了四季狩猎的制度和礼仪,如“春?”“夏苗”“秋”“冬狩”,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狩猎规矩,以维护自然万物的平衡。狩猎活动为历代帝王所喜爱,常在冬季组织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并将狩猎活动当作习武练兵的重要手段。当然早在上古时期,古人在劳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与动物生存之间的关系,也认识到在狩猎时不可捕尽杀绝,应让被猎动物有繁衍生息的机会,强调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如《逸周书》曰:“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则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颬不卵,以成鳥兽之长。”古人此类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对我们今天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其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而在人类试图将动物为我所用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动物的攻击和伤害,甲骨文中就有对蝗、鼠、虎等动物为害的记载,这是今天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记载动物为害的文献。对动物为害,古人是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的,所以古人不仅区分出了哪些是有益动物,哪些是为害动物,还总结、积累了一系列防治动物危害的方法。对虎的为害,我们在《水浒传》中有所领略,但那是文学作品,不足为据。在古代中国,频繁发生的蝗灾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安定,甚至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大量文献均有记载。譬如唐太宗痛感蝗之害民,取而生吞之。唐玄宗时宰相姚崇认为蝗灾可治,创造了火边掘坑,且焚且瘗,焚烧和掩埋相结合的治蝗办法。如今,在我国,蝗灾已很难大面积发生,但局部偶尔发生时,我们是否还可以从古人的治蝗办法和经验中获得某种启示呢?
  《动物分典》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披沙拣金般地摘录有关动物的资料,再将这些零乱庞杂的资料经考证、厘定,按现代动物学分类体系分门别类地编纂成卷,涉及的典籍多达4000卷(册),差不多可以说把中国古代典籍翻了个底朝天。所以,在这个“动物大观园”中,除了古代动物集体亮相外,中国古代典籍特别是动物典籍也来了个集体亮相,让人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还能更深切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动物分典》的内容建立在如此深广的典籍基础之上,其分量之厚重可想而知。此外,书中还酌情引录了明清时外国人在中国所著汉文著作及中国人译编、译述的著作,反映了中西文化在动物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根据动物学科的特点,对动物分类系统的纲、目、科、种中文名均标注了动物拉丁文学名,在动物物种正名下列出异名、地方名和俗名等,体现了新型类书的特点,对我们扩大认识、准确理解古籍中的动物知识将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书中大量采自古籍的插图,或简洁,或细腻,无不展示着古代动物的生动形象,使我们能够在“有图有真相”的观感中直观地认识、了解古文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古代动物,尤其是《山海经》中那些稀奇古怪的动物。在昆虫纲、鸟纲、兽纲三个总部中还配置了采自故宫珍藏的《清宫鸟谱》《清宫兽谱》中的动物彩图。这些出自宫廷画家之手,绘制精美、逼真,在深宫密院中封存了240多年的动物彩图具有很高的史学、美学及科学价值。它们原来仅供皇室人员阅览、欣赏,如今随着《动物分典》的出版而公布于众,让红墙之外的普通读者也有幸一饱眼福,这称得上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喜事。
  《动物分典》的编纂出版,是建立在对我国古籍记载的动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之上的,其全面性、系统性、时空涵盖性等多方面皆是空前的。它的出版,基本回答了1911年前古人认识多少种动物的问题,可为国内外读者提供认识和研究中国历史动物的渠道。这一成果不仅是古籍中动物资源记载的高度浓缩,也是对流传至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利用、传承和弘扬,其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他文献
昨夜,《长亭听云》挟卷着花瓣与珠玉落到我的案头。  这让久困于今天学术工业密林的我,不由得怀想起少年时在湘中农村与数卷古典诗话晨昏相伴的时光来:那时的书香,如桃花袭面、珠玉走心,古典诗情、诗意与诗思,如此体贴地沁润了我鬓发青青的生命。及至后来,从事中国艺术研究,才渐渐明白古典诗话、词话、画品、书论、香识、园冶、琴况,看似大珠小珠,落英缤纷,一打开,背后实是牵连着中华文化一派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的健康
期刊
一、150年后“读什么”“怎样读”  新時代的阅读条件得以将《资本论》既作为“历史的科学”,也作为“人文的艺术”看待,简言之,这就是《资本论》的“史书规定”。它书写历史理性,突出了“中国原理”的存在性,从中凸现中国方法和中华学科智慧,为经济学的“回家,回历史,回中国”创造契机。  首先,中国经典和《资本论》都并非形式逻辑的知识体系,毋宁说属于批判的辩证法的知识构造,它们共同的特征在于突出了“事的科
期刊
一、从豆瓣中来,到豆瓣中去  “打开文学的方式”最初是王敦老师在豆瓣网(www.douban.com)开设的专栏,以其在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授课的讲义为蓝本,再结合多年来在豆瓣上与豆友(或可称之为“文艺爱好者”)交流的感触,最终写成这本“由文学研究专业人士,写给社会上对文学有不同程度的爱好、好奇和钻研的读者”的书。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大概可以称之为“豆瓣时代的文学研究”,因此在谈书之前不妨稍
期刊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美国也有句俗话,叫“美名胜过美貌”(Agoodfameisbetterthana goodface)。可见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对声誉都十分重视。在中外历史上,不乏仁人志士为了个人的声誉而牺牲自己生命的事例。这些仁人志士当然令人敬佩,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确又隐含着一种社会对声誉不那么准确却又“理所当然”的理解,即一个人的声誉是由这个人的人品、特质或者行为
期刊
赵霞的儿童散文集《我的湖》,有着周作人散文和梭罗的《瓦尔登湖》的气质韵味。它不单单是一个人通过对童年往事近乎微醺式的回望来给予自我身心甜美的慰藉,作为一位对童年文化研究颇深的学者,每一个反复斟酌的文字背后,都蕴藏着作者对童年问题的深深关切之情。一种文化担当的情结所自然而然促生的思考始终沉淀在字里行间,因而这部散文集情真意切的感性的文字时时闪耀出理性的光芒。  赵霞在这部集子中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童
期刊
一  记忆中,厘正及考订古籍的成书情况、版本源流及相關问题,是当代古文献学家辛德勇先生的长项。除了在版本、目录学上有极高造诣并享誉学界外,他还以爱书、买书、藏书在圈内闻名,是一个“古旧图书爱好者”。他在书籍装帧史的研究中独具慧眼,对一些重要典籍及典籍研究著述的考订和评议,往往精当公允,在一般容易被忽视但又对研究极为关键的问题上,从辨章学术、考订源流中得出客观独到而又富于启迪的结论。  因此,读他的
期刊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刚刚过去,共和党的特朗普在一片嘲笑声中高歌猛进,不但击败了众多实力强劲的对手,赢得了共和党的党内初选,而且在最后的选举中意外战胜了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顺利当选总统,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特朗普旋风”。不管你是否喜欢这个极为另类的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现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保守主义在美国的强大力量,值得所有关注美国政治的人士进行深思。事实上,在本世纪初小布什担任美国总统的八年中
期刊
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是以行为者及其在行动中的行为能力为前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个交流事件的达成至少要确定交流的对象和交流行为发生的后果。[1]因此,交流的前提条件是行为者要具备沟通的能力。无论是将交流理解为一个事件、行为,还是任何一种其他的方式,交流总是以沟通为前提,即就参与者而言要具备使沟通可能发生的能力。  牛津英语字典将“不可交流性”(incommunicability)界定如下:静默的特
期刊
古代文论的当代性问题是我近年来思考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我们不能局限于中国古代文论自身的历史来理解其当代意义,而要在一种广阔的学术视野下来理解前人已经提出的但并没有解决的许多问题,来认识其与当代各种思潮之间对话、互动、互补的关系,而不是将传统文论当作现成的理论框架简单地与当代思潮进行比较。因此,捕捉和响应时代性的问题,才是中国古代文论传统在21世纪得以活力重现,并且得到延伸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一  《之乎者也非口语论》是南开大学孟昭连教授所著一部探讨古代汉语虚词问题的专著,2017年5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孟教授是古典文学方面的专家,尤其擅长古代小说研究。近年来,孟先生对古汉语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多年来掌握的语言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领悟,提出了“先秦汉语没有语气词”的大胆而新颖的论断,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起初孟先生只是撰写了几篇论文阐述自己对“文言语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