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常在朋友圈里“秀幸福”,从早到晚,他们的生活轨迹都能在微信上找到。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每个人在朋友圈里的表达习惯不同,那么,不同表达方式的背后隐藏了人们怎样的内心秘密?
●秀幸福型
“鲍鱼也不好吃,明天在家自己做甜点吧。谁要来?”……有人常在朋友圈里“秀幸福”,这类人往往内心安全感较高,心态积极乐观;不过,也有些人的人际关系欠缺,希望通过“晒”获得认同、满足自我。这类人往往会给朋友带来积极的情绪。但每天发太多类似信息,时刻期待别人点赞,有可能是自卑作祟,也可能招致反感。不妨积极参与现实活动,建立稳定的社会圈子,增强自我价值感。而每天发十几甚至几十条信息的人,或有较为严重的自恋倾向。
●正能量型
生活中积极乐观的郝娜,也喜欢在朋友圈里传递各种正能量,常常发布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图片、令人感动的温情故事、提高心性修为的哲理禅道。读她发布的信息,你会不由会心一笑,心生温暖。这类人往往积极乐观,喜欢分享,希望让更多人获益,别人的幸福是其快乐之源。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较强,虽对一些负面事件不满,但希望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来改变现实。但万事过犹不及,这类人要避免过度追求完美,对现实生活也不要过于苛求,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万事通型
每次转发信息,刘亮都要奉上几句热辣点评,在评论里也常能看到他独到的观点。从军政、体育到娱乐,他就像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在这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不断获取信息,在交际中获得发言权,从而拓展自己的圈子,是一种高层次需要,但有时也是自卑感强的表现,希望通过独到的观点获得认同,从而降低孤独感,获得社会支持。他们可能在童年人格发展期间没有获得父母的表扬和尊重。建议分析自卑的来源,与身边积极乐观的人建立固定的朋友圈。也可主动与父母建立更为积极的关系,弥补幼年时期缺失的关爱。
●解压型
“报告还没写,连续几天没好好睡了,快挺不住了!”朋友圈里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常常散播负面情绪,满腹牢骚,对生活和社会现象常常不满。偶尔宣泄对生活的不满能减压,但常常如此就要注意调节情绪了。建议多找身边最亲近的人倾诉,获取理解和包容,缓解焦虑,释放压力。
在现实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有些人或许没有更多的途径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心,而微信恰好弥补这种不足。发布积极的信息,宣泄对生活的不满,都是人们一种很好的调适压力方式,因为,写出来,本身就是减压。
●甘当看客型
李霞为了不落伍也注册了朋友圈,但她一般只看不发。她认为,刷微信是潮流,而且每天看别人生活得有滋有味,其实也蛮有趣的。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奇心,窥探他人隐私是人的天性,而查看微博、微信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当然,由于人们晒的事件、图片大部分是好事,“看客”或许会有羡慕嫉妒甚至恨的心理,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以致烦扰自己的内心。
人人都有社交的需要,当大家都玩微信时,从众心理会促使人们赶潮流,避免落后,体现存在感。也有人不自信,不愿发表意见,担心自己的见解得不到认同。这些人不妨尝试适当表露自己,不但能缓解孤独,提升幸福感,还可强化和拓展人际关系。
●秀幸福型
“鲍鱼也不好吃,明天在家自己做甜点吧。谁要来?”……有人常在朋友圈里“秀幸福”,这类人往往内心安全感较高,心态积极乐观;不过,也有些人的人际关系欠缺,希望通过“晒”获得认同、满足自我。这类人往往会给朋友带来积极的情绪。但每天发太多类似信息,时刻期待别人点赞,有可能是自卑作祟,也可能招致反感。不妨积极参与现实活动,建立稳定的社会圈子,增强自我价值感。而每天发十几甚至几十条信息的人,或有较为严重的自恋倾向。
●正能量型
生活中积极乐观的郝娜,也喜欢在朋友圈里传递各种正能量,常常发布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图片、令人感动的温情故事、提高心性修为的哲理禅道。读她发布的信息,你会不由会心一笑,心生温暖。这类人往往积极乐观,喜欢分享,希望让更多人获益,别人的幸福是其快乐之源。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较强,虽对一些负面事件不满,但希望通过正能量的传递来改变现实。但万事过犹不及,这类人要避免过度追求完美,对现实生活也不要过于苛求,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万事通型
每次转发信息,刘亮都要奉上几句热辣点评,在评论里也常能看到他独到的观点。从军政、体育到娱乐,他就像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在这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不断获取信息,在交际中获得发言权,从而拓展自己的圈子,是一种高层次需要,但有时也是自卑感强的表现,希望通过独到的观点获得认同,从而降低孤独感,获得社会支持。他们可能在童年人格发展期间没有获得父母的表扬和尊重。建议分析自卑的来源,与身边积极乐观的人建立固定的朋友圈。也可主动与父母建立更为积极的关系,弥补幼年时期缺失的关爱。
●解压型
“报告还没写,连续几天没好好睡了,快挺不住了!”朋友圈里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常常散播负面情绪,满腹牢骚,对生活和社会现象常常不满。偶尔宣泄对生活的不满能减压,但常常如此就要注意调节情绪了。建议多找身边最亲近的人倾诉,获取理解和包容,缓解焦虑,释放压力。
在现实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有些人或许没有更多的途径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心,而微信恰好弥补这种不足。发布积极的信息,宣泄对生活的不满,都是人们一种很好的调适压力方式,因为,写出来,本身就是减压。
●甘当看客型
李霞为了不落伍也注册了朋友圈,但她一般只看不发。她认为,刷微信是潮流,而且每天看别人生活得有滋有味,其实也蛮有趣的。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奇心,窥探他人隐私是人的天性,而查看微博、微信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当然,由于人们晒的事件、图片大部分是好事,“看客”或许会有羡慕嫉妒甚至恨的心理,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以致烦扰自己的内心。
人人都有社交的需要,当大家都玩微信时,从众心理会促使人们赶潮流,避免落后,体现存在感。也有人不自信,不愿发表意见,担心自己的见解得不到认同。这些人不妨尝试适当表露自己,不但能缓解孤独,提升幸福感,还可强化和拓展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