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佐剂 MF59/hBCG 对结核病蛋白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eng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复合佐剂[MF59和热灭活BCG(hBCG),MF59/hBCG]对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融合蛋白PstS1-LEP 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BALB/c 小鼠分为6组,1组:MF59+PstS1-LEP;2组:MF59/hBCG+PstS1-LEP;3组:hBCG+PstS1-LEP;4组:MF59;5组:PstS1-LEP;6组:hBCG。分别于第0、2、4周皮下免疫小鼠。末次免疫2周后解剖小鼠,PstS1-LEP体外刺激培养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PstS1-LEP抗体,夹心ELISA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含量。结果1组IFN-γ、IL-1β、IgG、IgG1和IgG2a水平显著高于4组、5组和6组(P<0.05),IL-2和IL-4水平显著高于4组和6组(P<0.05)。2组IFN-γ、IL-1β、IL-12、IgG、IgG1和IgG2a水平显著高于4组、5组和6组(P<0.05),IL-2水平显著高于4组和6组( P<0.05)。3组IL-4水平显著高于4组( P=0.05),IL-1β水平显著高于4组和5组( P<0.05),IgG水平显著高于4组和6组( P<0.05), IgG1水平显著高于4组、5组和6组( P<0.05)。结论以PstS1-LEP为抗原,hBCG佐剂偏向诱导Th2型免疫反应,MF59佐剂诱导Th1/Th2型免疫反应,MF59和hBCG联合抑制脾细胞分泌IL-4,但增强巨噬细胞分泌IL-12。

其他文献
目的:制备脑心肌炎病毒( EMCV)实验性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Vero细胞培养EMCV病毒,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病毒滴度;经过浓缩、过滤、超速离心等方法初步纯化EMCV;摸索病毒灭活方法;确定病毒半数致死量( LD50);通过肌肉注射途径免疫小鼠,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免疫后小鼠分别以100LD50、50LD50和25LD50进行腹腔攻毒试验。结果以1∶4000β-丙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60例肺癌患者组和6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以及Treg细胞等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同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Treg细胞的差异,选取其中60例患者比较术前和术后一个月Treg细胞的变化。结果肺癌
目的 探讨S1P受体激动剂FTY720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BALB/c (H2d)受体鼠接受750 cGy全身性致死性辐照,4 h后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输注1×10^7个C57BL/6(H2b)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和5×106个全脾细胞,建立aGVHD模型。从移植前第
目的 探讨IL-1β、IL-1ra血清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B( IL-1B)和白细胞介素-1RN( IL-1RN)基因多态性与HCV相关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IL-1β、IL-1ra血清水平;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10例HCV肝病和324例不相关联的健康对照人群的IL-1B-31 C/T、IL-1B-511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IL-
目的 比较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MLVA)和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对伤寒沙门菌基因分型的能力,构建适合伤寒沙门菌的MLVA分型方法。方法根据国外文献报道选出5个多变的伤寒沙门菌串联重复序列( VNTR)位点( SAL02、SAL11、SAL16、SAL20、TR4699)设计MLVA分型方案,运用MLVA分型方案和国际PulseNet公布的沙门菌PFGE分型方案对2002至2007年21
目的 研究Crohn's病存在时其肠黏膜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中腺苷受体(ADOR) A2A及A2B的表达是否发生了变化,及对DC的功能产生了何种影响.方法 自不同来源的肠组织中分离肠黏膜DC(mucosa DC,mDC),real-time PCR测定ador-a2a及a2b基因的表达;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测定腺苷与mDC的结合能力及受体选择性.选择性激活mDC中的ADO
目的 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 Treg)亚群改变及其在B-ALL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急性期B-ALL患儿42例,正常同年龄对照组28例,分别于化疗前直接取血备检。采用流式细胞检测外周血CD4+CD25 high Foxp3+、CD4+CD25high ICOS+Foxp3+、CD4+CD25high ICOS-Foxp3+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于2013年12月30日在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杂志社办公室王旌主任莅临会议,七届编委会名誉总编赵铠院士,总编沈心亮教授,
期刊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为Ⅱ型跨膜蛋白,均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中的成员,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共用两个配体: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穿膜蛋白活化物(TACI).BAFF/APRIL参与B淋巴细胞的存活、增殖、发育和分化,对维护骨髓淋巴细胞稳态和体内免疫平衡有重要作用,在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病中表达增高.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期刊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至今RA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在RA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AIRE基因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器,在胸腺髓质细胞中表达,在胸腺细胞发育及控制胸腺中外周抗原表达负向调节中发挥作用。在日本人群和欧洲人群已证明 AIRE 基因相关易感标签SNP 位点( r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