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地学习、探索呢?新课标提出了自主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和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这是自然科学的本质和特征之一。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导入新课的方法多采用复习、故事、典故等,其实这些方法都不错,但是却都有弊端,那就是教师的主导性太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自主性也未能有效调动起来。如果能尽可能多运用探究性导入新课的话,那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启发学习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探究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让学生参与问题探究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发表意见,然后再通过问题的分析、总结,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进一步认识。例如在讲到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我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呼吸?学生反映很积极,纷纷迫不及待地发表意见,有的说:“鼻腔一呼一吸就是呼吸。”有的说:“身体通过肺部的换气。”还有的说:“体内和体外的换气过程。”学生把初中学过的能想到的有关呼吸的知识都用上了。通过议论之后我才给学生提出高中的细胞呼吸的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这样既与初中的知识区分,同时又很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探究性学习。
二、让学生参与模仿动作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生物密切相关,只是很多学生没留意而已。如果能让他们通过模仿动作,并尝试分析的话,学生可能有更深的体会,更能让学生兴趣大增,更想进一步去探究个中缘由。例如在讲述必修三第五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时,我让学生分别模仿两只狗相遇敌对时的情况和母鸡当遇到危险时如何告诫小鸡的动作,然后分析它们分别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并初步知道什么是物理信息,什么是行为信息。这样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性探究,激发学习动力。
三、让学生参与自答导入新课
问题如果是由学生自主提出,并由学生自主地思考,最后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使自主探究性学习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会更佳,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会更深刻。例如在讲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时,我先问学生:“你们知道的病症有哪些呢?”学生纷纷发言,说什么H1N1、非典、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我分别将这些病名写在右边黑板的副板上,并在后面注明那种病是哪位同学提出,之后就探究性地学习什么是遗传病。学习完后,我让每一个提出病种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判断并回答自己所提的病种是否属于遗传病。通过这种导入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的动力。
四、让学生参与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情景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情景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更利于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进行。例如: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周围发生的熟悉事情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如果能引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例,并让学生参与分析事例来导入新课的话,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且使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感觉。例如在讲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问学生:“哪一位同学曾经被刀划伤过,并谈谈那时的感觉?”因为这是学生日常生活再熟悉不过的事例,学生反应很积极,并得出“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的结论。“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快就导入新课的探究性学习。
责任编辑黄日暖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导入新课的方法多采用复习、故事、典故等,其实这些方法都不错,但是却都有弊端,那就是教师的主导性太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自主性也未能有效调动起来。如果能尽可能多运用探究性导入新课的话,那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启发学习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探究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让学生参与问题探究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发表意见,然后再通过问题的分析、总结,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进一步认识。例如在讲到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我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呼吸?学生反映很积极,纷纷迫不及待地发表意见,有的说:“鼻腔一呼一吸就是呼吸。”有的说:“身体通过肺部的换气。”还有的说:“体内和体外的换气过程。”学生把初中学过的能想到的有关呼吸的知识都用上了。通过议论之后我才给学生提出高中的细胞呼吸的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这样既与初中的知识区分,同时又很自然地进入了新课的探究性学习。
二、让学生参与模仿动作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生物密切相关,只是很多学生没留意而已。如果能让他们通过模仿动作,并尝试分析的话,学生可能有更深的体会,更能让学生兴趣大增,更想进一步去探究个中缘由。例如在讲述必修三第五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时,我让学生分别模仿两只狗相遇敌对时的情况和母鸡当遇到危险时如何告诫小鸡的动作,然后分析它们分别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并初步知道什么是物理信息,什么是行为信息。这样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性探究,激发学习动力。
三、让学生参与自答导入新课
问题如果是由学生自主提出,并由学生自主地思考,最后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使自主探究性学习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会更佳,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会更深刻。例如在讲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时,我先问学生:“你们知道的病症有哪些呢?”学生纷纷发言,说什么H1N1、非典、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我分别将这些病名写在右边黑板的副板上,并在后面注明那种病是哪位同学提出,之后就探究性地学习什么是遗传病。学习完后,我让每一个提出病种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判断并回答自己所提的病种是否属于遗传病。通过这种导入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的动力。
四、让学生参与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情景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情景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更利于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进行。例如: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周围发生的熟悉事情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如果能引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事例,并让学生参与分析事例来导入新课的话,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且使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感觉。例如在讲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问学生:“哪一位同学曾经被刀划伤过,并谈谈那时的感觉?”因为这是学生日常生活再熟悉不过的事例,学生反应很积极,并得出“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的结论。“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快就导入新课的探究性学习。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