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围山的篝火
老围山的篝火,在我的记忆里熊熊燃烧着。
那是一个秋天,我与一个同学骑上自行车走出家门,漫无目的地穿街过巷,车轮轧轧,碾过小镇和荒村。我们在一个黄昏赶到了一座叫“老围山”的地方,那里住着我们的一个同学。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走出同学家的院门,走向老围山下的苹果园,那里有座看青的窝棚。一盏电石灯点亮了小屋。火炕烧得热热的,棚中飘散着蒿草甜润的气息。山野里热热闹闹,蛐蛐的合唱声四面涌来,世界显得拥挤而零乱。好在有棚壁上的泥巴,把我们与外界隔开,任我们在灯光里挥洒书生意气。
夜很深了,我们仍然睡意全无。述说校园里的老师、同学,议论明天、后天的道路,我们同时觉得内心如同外面深不可测的黑暗一样迷茫。
“我们去点堆篝火吧!”我提议。荒凉的山野中,若有一笼火种,不正可以燃沸我们血液中已渐渐冷却的热情吗?
窝棚外有现成的干草、枯柴。一根小小的火柴擦燃了冲天的火焰,柴草噼里啪啦地燃烧着,火星四下迸溅。火苗有蓝的、绿的,还有橙色和紫色的,我头一次发现平常的草木竟会烧出如此复杂绚烂的颜色。火花映红了周围的树木,映红了叶片间忽闪的果实的脸庞。空旷的荒野因这篝火的炙烤而变得热情洋溢。
一个同学背诵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人这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只能燃烧,不能腐朽!”这句名言就挂在教室的墙壁上,此前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在篝火的映照下,我们对这句话突然有了新的理解。人非草木,更应该珍惜自己,珍惜青春,珍惜生命,每个人都应该首先对自己负责。这空旷凉沁的秋夜,多么需要这笼燃烧的篝火,迷茫少年的心灵多么需要光明和温暖!
我们不断地往火里添柴禾。篝火时而低缓时而热烈,如我们年轻活跃的思绪。背倚的老围山青幽幽地伫立,在星空下愈加高大。夜色雾一般起伏。篝火在夜的心脏里燃烧,把秋夜的凉沁和清冷逼出体外。我们三个少年席地而坐,偶尔互望,看见了对方脸上闪耀着亮色,如同叶隙间果实的光泽。
老围山的夜,幽静漫长,深刻难忘。那篝火驱赶的不仅仅是清冷的秋寒,还温暖了三颗迷惘的心灵。
煤油灯记
坐在台灯柔和的光晕里,我想起岁月深处的那盏煤油灯,在黑洞洞的墙窑里忽闪着火苗。那火苗是温暖的,橘黄的灯光晃晃地闪耀,照亮人生之旅……
那个年代,几乎家家点煤油灯。说是灯,无非是铁的、锡的、玻璃的一个小瓶,装满散发怪味的煤油,上面加个镶着铁嘴的盖子。一根长捻吐出灯嘴,火苗闪闪,照亮有风无风的每一个日子。
我家的煤油灯是一个药瓶改成的。每夜,天黑透时,执掌光明大权的奶奶亲自点灯。为了省油,她总是把灯芯捻得细细短短。奶奶点灯的水平很高,只需一根火柴,“嚓”的一声就点燃了灯焰。尽管劣质煤油的火苗有气无力,还吐着黑烟,散发慵倦的猩红色,却驱除了生活的黑暗。煤油很贵,光明有价,奶奶舍不得浪费光亮,微弱的灯光里,她纳鞋底的声音“哧哧”响,单调的声音,把一个个清淡又孤独的夜拉扯得很长很长。
上学后,奶奶郑重地把掌灯权移交给了我。她教我如何掌握技巧,只要一根火柴就能够把灯点燃。她嘱咐我说:“男孩子,长大后要持家的,连给家人光亮的本事都没有怎么行?”我天生手脚协调能力弱,第一次划火的姿势和猴子差不多,浪费了足足半盒火柴才把灯点燃。奶奶心疼地收拾起地上烧黑了头的火柴杆,灯光里,她看我的眼神充满期待,好像我刚刚完成成人仪式一般。
从此,我家每晚的灯都由我点亮。小心地拿起火柴盒,打开,捏住一根,仿佛拿到了通往光明的钥匙。将红色的火柴头在磷片上“嚓”地划过,火苗便“嗤啦”一声窜跳起来,用手罩着,防止微弱的火苗被风扑灭,慢慢往墙窑里的灯捻上触碰。灯焰忽闪几下,就欢快地开出花来。奶奶满意地望着我,好像她的长孙完成了一件大事业一般。她又开始重复单调的纳鞋底的声音,我坐在她身边认认真真地读书、写字。
上三年级,认识了几百字,我就开始看“杂书”。连环画的小人书,厚的薄的大人看的书,找得到的全看。好多著名与不著名的,经典抑或垃圾的书,我都是在煤油灯下读完的。
我看书时,奶奶常常说:“这孩子,灯这么暗,把眼睛看坏了咋办?”边说边用锥子把灯捻拨得高些,让灯焰高高地蹿起来,纸上的文字便清晰如流畅欢快的溪流了。
书读多了,忽然就有了写作的愿望。爸爸对我极是鼓励。冬夜长而孤寂,爸爸每晚就陪我在煤油灯下写“诗”。天知道写的是些什么诗。外面下雨便写雨,外面刮风就写风,外面太安静干脆就写屋里的景,年画呀,粮袋呀,座钟呀,一首又一首,写得极其起劲儿。在煤油灯的光晕里,我成长的夜晚充实饱满。
难忘一个雪天,我与爸爸隔着炕桌相对而坐。爸爸给我讲了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我听得咂嘴连声,十分佩服那个未能谋面的古代诗人。又有些不服,狂言:“我也能七步成诗。”爸爸给我出题,我略加思索,就道出五言或七言的几句“诗”来。那些大作只能被当成带引号的诗,是一个孩子的年少轻狂,也是孤寂年代的精神宵夜。窗外的雪“沙沙”拍打窗棂,屋内的煤油灯暖暖地燃烧着。在快乐的诗趣里,我和爸爸完全忘了外面的寒冷、白天的委屈,心在想象的空间里生出了翅膀,自由自在地在漫漫长夜里飞翔……
许多年后,回望煤油灯下的阅读写作,我都感慨万千,儿童的甄别能力有限,许多好看的书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书。这个想法让为孩子写作的我时刻提醒自己,儿童文学创作是干干净净的事业,要怀着环保的心态,不可有一丝亵渎。所以,每次写文章前,我都要认认真真洗手。
如今,我生活的都市里闪耀着缤纷的霓虹灯,遥远岁月的煤油灯却从来没有淡出记忆。人要懂得珍惜。光明泛滥的时代,岁月深处的火苗显得那么微弱,但它却照亮了一个孩子的内心。在最需要睁大眼睛的岁月,煤油灯发出了微弱的光明,有什么比这更耀眼呢?
月的灯盏
月光中有一眼水井,就在我家老宅门前。
那井是本地山上的青石垒砌而成的,环形的井口足有半个黑板大。井台给岁月的脚步打磨得光滑平展,井壁上镶满绿茸茸的青苔。每天清晨,我还在睡梦里的时候,辘轳便“吱吱吱”地唱起来。那声韵极有节奏,或轻缓舒畅,或急促有力,谱成一支起伏的晨曲。
夏天的傍晚,水井边最是热闹,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吃罢饭全往这儿凑。井水吸收空气中的闷热,释放着凉润,井边的人情味儿浓浓的。男人们抽着辛辣的旱烟,女人们做着针线活计,我们这些孩子在人群里嬉耍,不时招来亲昵的呵斥。
三爷总是坐在人群中心。他是个干瘦老头儿,常在腰间别一根长长的烟袋。人群中,他烟锅里的火星一闪一灭。他是出了名的“故事王”,从那张缺两颗门牙的嘴里吐出的故事,能吸引住每一颗心。
月亮升起来了,在井水中晃呀晃,仿佛是地心里透出的灯盏。三爷的故事还没有开始。我们这些孩子最先嚷嚷起来:“三爷,讲一个吧!”大人们也紧跟着央求。他眯着眼,不答话,只是紧一口慢一口地抽烟。调门不一的恳求声里,三爷似乎得到了某种满足,他在鞋底上磕去烟锅灰,清清嗓子,待鸦雀无声时,才慢吞吞地开了腔。有时他会讲一段《杨家将》,或讲一段《三国演义》,更多的是他自创的故事,人们都听得有滋有味儿。
那年月,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小村人半年多时间才能看到一场电影,除了三爷的故事,谁来安慰那一颗颗孤寂的心呢?难怪人们把三爷视若神明。讲累了,旁边有人给他装烟锅。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头一口要让三爷喝。人们尊敬三爷,三爷也对得起大伙儿,他的故事总是花样翻新。
时光在辘轳声里消逝,三爷在故事声中苍老,老街却越活越年轻。后来,老街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早晨再也听不到辘轳的歌声了,井水中月亮的灯盏也在满街的彩灯中变得黯淡。三爷和那口老井一同被冷落,人们虽常到井边小聚,却没有谁是来听故事的。家家的柜头都摆上了收音机、电视机,里边的声音可比三爷苍老又沉浊的话音好听得多。三爷经常在井边独坐,闷头抽烟,烟火一明一灭,他是在回忆曾经主宰过的快乐时光吗?
人总是恋旧。我家早就迁出,我也少小离家奔走四方,却仍然有空儿就到老井边转转,便偶尔遇见落寞的三爷。有几年,我从事类似于搜集古董的职业,在城镇和乡村找寻即将消失的民歌和民间故事。书印刷出版后,我第一个送给了三爷,告诉他,里边的十多个故事是我根据他的讲述整理的。三爷翻着崭新的书页,一个字也不认识的老眼里竟扑闪出泪花来,但他的脸色滋润,闪亮着枯木逢春的光泽。
三爷已经作古多年,我听惯百家争鸣的耳朵,却常常回响他不急不缓的叙述。就是在他磁性的声音里,一个少年干燥的内心被月华滋润,向往着更开阔的世界……
发稿/田俊 [email protected]
老围山的篝火,在我的记忆里熊熊燃烧着。
那是一个秋天,我与一个同学骑上自行车走出家门,漫无目的地穿街过巷,车轮轧轧,碾过小镇和荒村。我们在一个黄昏赶到了一座叫“老围山”的地方,那里住着我们的一个同学。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走出同学家的院门,走向老围山下的苹果园,那里有座看青的窝棚。一盏电石灯点亮了小屋。火炕烧得热热的,棚中飘散着蒿草甜润的气息。山野里热热闹闹,蛐蛐的合唱声四面涌来,世界显得拥挤而零乱。好在有棚壁上的泥巴,把我们与外界隔开,任我们在灯光里挥洒书生意气。
夜很深了,我们仍然睡意全无。述说校园里的老师、同学,议论明天、后天的道路,我们同时觉得内心如同外面深不可测的黑暗一样迷茫。
“我们去点堆篝火吧!”我提议。荒凉的山野中,若有一笼火种,不正可以燃沸我们血液中已渐渐冷却的热情吗?
窝棚外有现成的干草、枯柴。一根小小的火柴擦燃了冲天的火焰,柴草噼里啪啦地燃烧着,火星四下迸溅。火苗有蓝的、绿的,还有橙色和紫色的,我头一次发现平常的草木竟会烧出如此复杂绚烂的颜色。火花映红了周围的树木,映红了叶片间忽闪的果实的脸庞。空旷的荒野因这篝火的炙烤而变得热情洋溢。
一个同学背诵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人这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只能燃烧,不能腐朽!”这句名言就挂在教室的墙壁上,此前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在篝火的映照下,我们对这句话突然有了新的理解。人非草木,更应该珍惜自己,珍惜青春,珍惜生命,每个人都应该首先对自己负责。这空旷凉沁的秋夜,多么需要这笼燃烧的篝火,迷茫少年的心灵多么需要光明和温暖!
我们不断地往火里添柴禾。篝火时而低缓时而热烈,如我们年轻活跃的思绪。背倚的老围山青幽幽地伫立,在星空下愈加高大。夜色雾一般起伏。篝火在夜的心脏里燃烧,把秋夜的凉沁和清冷逼出体外。我们三个少年席地而坐,偶尔互望,看见了对方脸上闪耀着亮色,如同叶隙间果实的光泽。
老围山的夜,幽静漫长,深刻难忘。那篝火驱赶的不仅仅是清冷的秋寒,还温暖了三颗迷惘的心灵。
煤油灯记
坐在台灯柔和的光晕里,我想起岁月深处的那盏煤油灯,在黑洞洞的墙窑里忽闪着火苗。那火苗是温暖的,橘黄的灯光晃晃地闪耀,照亮人生之旅……
那个年代,几乎家家点煤油灯。说是灯,无非是铁的、锡的、玻璃的一个小瓶,装满散发怪味的煤油,上面加个镶着铁嘴的盖子。一根长捻吐出灯嘴,火苗闪闪,照亮有风无风的每一个日子。
我家的煤油灯是一个药瓶改成的。每夜,天黑透时,执掌光明大权的奶奶亲自点灯。为了省油,她总是把灯芯捻得细细短短。奶奶点灯的水平很高,只需一根火柴,“嚓”的一声就点燃了灯焰。尽管劣质煤油的火苗有气无力,还吐着黑烟,散发慵倦的猩红色,却驱除了生活的黑暗。煤油很贵,光明有价,奶奶舍不得浪费光亮,微弱的灯光里,她纳鞋底的声音“哧哧”响,单调的声音,把一个个清淡又孤独的夜拉扯得很长很长。
上学后,奶奶郑重地把掌灯权移交给了我。她教我如何掌握技巧,只要一根火柴就能够把灯点燃。她嘱咐我说:“男孩子,长大后要持家的,连给家人光亮的本事都没有怎么行?”我天生手脚协调能力弱,第一次划火的姿势和猴子差不多,浪费了足足半盒火柴才把灯点燃。奶奶心疼地收拾起地上烧黑了头的火柴杆,灯光里,她看我的眼神充满期待,好像我刚刚完成成人仪式一般。
从此,我家每晚的灯都由我点亮。小心地拿起火柴盒,打开,捏住一根,仿佛拿到了通往光明的钥匙。将红色的火柴头在磷片上“嚓”地划过,火苗便“嗤啦”一声窜跳起来,用手罩着,防止微弱的火苗被风扑灭,慢慢往墙窑里的灯捻上触碰。灯焰忽闪几下,就欢快地开出花来。奶奶满意地望着我,好像她的长孙完成了一件大事业一般。她又开始重复单调的纳鞋底的声音,我坐在她身边认认真真地读书、写字。
上三年级,认识了几百字,我就开始看“杂书”。连环画的小人书,厚的薄的大人看的书,找得到的全看。好多著名与不著名的,经典抑或垃圾的书,我都是在煤油灯下读完的。
我看书时,奶奶常常说:“这孩子,灯这么暗,把眼睛看坏了咋办?”边说边用锥子把灯捻拨得高些,让灯焰高高地蹿起来,纸上的文字便清晰如流畅欢快的溪流了。
书读多了,忽然就有了写作的愿望。爸爸对我极是鼓励。冬夜长而孤寂,爸爸每晚就陪我在煤油灯下写“诗”。天知道写的是些什么诗。外面下雨便写雨,外面刮风就写风,外面太安静干脆就写屋里的景,年画呀,粮袋呀,座钟呀,一首又一首,写得极其起劲儿。在煤油灯的光晕里,我成长的夜晚充实饱满。
难忘一个雪天,我与爸爸隔着炕桌相对而坐。爸爸给我讲了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我听得咂嘴连声,十分佩服那个未能谋面的古代诗人。又有些不服,狂言:“我也能七步成诗。”爸爸给我出题,我略加思索,就道出五言或七言的几句“诗”来。那些大作只能被当成带引号的诗,是一个孩子的年少轻狂,也是孤寂年代的精神宵夜。窗外的雪“沙沙”拍打窗棂,屋内的煤油灯暖暖地燃烧着。在快乐的诗趣里,我和爸爸完全忘了外面的寒冷、白天的委屈,心在想象的空间里生出了翅膀,自由自在地在漫漫长夜里飞翔……
许多年后,回望煤油灯下的阅读写作,我都感慨万千,儿童的甄别能力有限,许多好看的书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书。这个想法让为孩子写作的我时刻提醒自己,儿童文学创作是干干净净的事业,要怀着环保的心态,不可有一丝亵渎。所以,每次写文章前,我都要认认真真洗手。
如今,我生活的都市里闪耀着缤纷的霓虹灯,遥远岁月的煤油灯却从来没有淡出记忆。人要懂得珍惜。光明泛滥的时代,岁月深处的火苗显得那么微弱,但它却照亮了一个孩子的内心。在最需要睁大眼睛的岁月,煤油灯发出了微弱的光明,有什么比这更耀眼呢?
月的灯盏
月光中有一眼水井,就在我家老宅门前。
那井是本地山上的青石垒砌而成的,环形的井口足有半个黑板大。井台给岁月的脚步打磨得光滑平展,井壁上镶满绿茸茸的青苔。每天清晨,我还在睡梦里的时候,辘轳便“吱吱吱”地唱起来。那声韵极有节奏,或轻缓舒畅,或急促有力,谱成一支起伏的晨曲。
夏天的傍晚,水井边最是热闹,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吃罢饭全往这儿凑。井水吸收空气中的闷热,释放着凉润,井边的人情味儿浓浓的。男人们抽着辛辣的旱烟,女人们做着针线活计,我们这些孩子在人群里嬉耍,不时招来亲昵的呵斥。
三爷总是坐在人群中心。他是个干瘦老头儿,常在腰间别一根长长的烟袋。人群中,他烟锅里的火星一闪一灭。他是出了名的“故事王”,从那张缺两颗门牙的嘴里吐出的故事,能吸引住每一颗心。
月亮升起来了,在井水中晃呀晃,仿佛是地心里透出的灯盏。三爷的故事还没有开始。我们这些孩子最先嚷嚷起来:“三爷,讲一个吧!”大人们也紧跟着央求。他眯着眼,不答话,只是紧一口慢一口地抽烟。调门不一的恳求声里,三爷似乎得到了某种满足,他在鞋底上磕去烟锅灰,清清嗓子,待鸦雀无声时,才慢吞吞地开了腔。有时他会讲一段《杨家将》,或讲一段《三国演义》,更多的是他自创的故事,人们都听得有滋有味儿。
那年月,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小村人半年多时间才能看到一场电影,除了三爷的故事,谁来安慰那一颗颗孤寂的心呢?难怪人们把三爷视若神明。讲累了,旁边有人给他装烟锅。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头一口要让三爷喝。人们尊敬三爷,三爷也对得起大伙儿,他的故事总是花样翻新。
时光在辘轳声里消逝,三爷在故事声中苍老,老街却越活越年轻。后来,老街家家用上了自来水,早晨再也听不到辘轳的歌声了,井水中月亮的灯盏也在满街的彩灯中变得黯淡。三爷和那口老井一同被冷落,人们虽常到井边小聚,却没有谁是来听故事的。家家的柜头都摆上了收音机、电视机,里边的声音可比三爷苍老又沉浊的话音好听得多。三爷经常在井边独坐,闷头抽烟,烟火一明一灭,他是在回忆曾经主宰过的快乐时光吗?
人总是恋旧。我家早就迁出,我也少小离家奔走四方,却仍然有空儿就到老井边转转,便偶尔遇见落寞的三爷。有几年,我从事类似于搜集古董的职业,在城镇和乡村找寻即将消失的民歌和民间故事。书印刷出版后,我第一个送给了三爷,告诉他,里边的十多个故事是我根据他的讲述整理的。三爷翻着崭新的书页,一个字也不认识的老眼里竟扑闪出泪花来,但他的脸色滋润,闪亮着枯木逢春的光泽。
三爷已经作古多年,我听惯百家争鸣的耳朵,却常常回响他不急不缓的叙述。就是在他磁性的声音里,一个少年干燥的内心被月华滋润,向往着更开阔的世界……
发稿/田俊 [email protected]